■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周瑾瑜
教育部1999 年出臺了《面向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高等教育不斷擴大招生人數(shù)的教育改革政策。大學生數(shù)量的快速增長,提高了國民素質,為國家發(fā)展培養(yǎng)了人才。隨著高校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人數(shù)逐年增多。學生群體層次各異,文化水平與思想道德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弄清大學生犯罪的原因,并進行及時的心理健康干預,是建設平安校園、維護校園穩(wěn)定、促進校園治安的重要途徑。
從高中步入大學的青少年正是生理方面發(fā)展的巔峰時期,女生身體逐漸發(fā)育豐滿,男生身高快速增長、變聲逐漸完成。身體雖然得到了快速發(fā)育,心理方面的發(fā)展卻滯后緩慢。我們時常可以發(fā)現(xiàn)因為胸部發(fā)育豐滿而走路含胸不自信的女生,或是因為處在變聲期聲音變細而自卑的男生。加之我國心理教育尚未普及,家長、教師往往更注重身體變化和成績高低,導致很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難以得到及時糾正,且內心缺乏對人際關系的正確認識和對溝通交流方式的正確把握,所以很容易使用帶有攻擊性的方式處理問題。
好奇心理、冒險心理、僥幸心理是人類的本能,這種本能在青年時期、大學時期尤為凸顯,是正常存在的心理狀況。具體表現(xiàn)為勇于嘗試新鮮事物、尋求刺激及感官愉悅、敢闖敢拼、干勁足等,例如:善于使用新興媒體、喜歡挑戰(zhàn)極限運動、積極創(chuàng)業(yè)等。對于這三種心理,需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引導得當可以幫助塑造三觀、充分調動對生活的熱情和積極性,而引導不當則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刑事案件中,時??梢钥吹绞芤x影片的影響而好奇強奸的案例,或是模仿暴力恐怖片為尋求刺激而進行搶劫偷竊的案例,或是心存僥幸找人替考及用其他方法作弊的案例。
改革開放以來,受市場經濟的影響,社會貧富差距逐漸拉大,一部分人的價值觀念逐漸出現(xiàn)唯利是圖等拜金主義傾向。大學生作為半踏入社會的象牙塔群體,需要獨立生活卻受學業(yè)限制而沒有收入,絕大多數(shù)都是靠父母的支持以維持在校生活?,F(xiàn)如今的高校校園存在著很大部分的不良攀比情況,攀比吃、穿、用等一系列外在的肉眼可見的物品,一部分家庭條件稍弱的學生,在同學穿戴時尚、吃用奢侈的對比下,感受到自身的家庭條件難以供應其想要的高消費,容易出現(xiàn)心理失衡的狀況。在自尊心驅使、難以向父母開口要更多生活費的情況下,許多學生會劍走偏鋒,通過偷盜搶劫,甚至代孕、賣腎等來獲得金錢購物,滿足內心的虛榮。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個人今后行于社會、為人處世的標桿和價值取向,因此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十分重要的。處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正值三觀塑造的關鍵期,而從大學生犯罪情況來看,普遍可以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例如:前幾年震驚全國的“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案”,分析吳謝宇的成長環(huán)境,可以發(fā)現(xiàn)嚴重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塑造孩子正確三觀的根源所在,父母是孩子的老師,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有責任對孩子的三觀進行矯正。
2011 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的通知,其中包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機制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體系建設、大學生心理咨詢服務體系建設、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條件建設共七個方面的內容。而許多高校雖設有學生心理咨詢處,卻形同虛設,許多心理咨詢教師也并非專職。就筆者周圍情況來看,許多學校的心理咨詢狀況不盡如人意,學生們不相信學校心理咨詢的專業(yè)度和可信度,且出于對自身隱私的考慮,擔心在學校心理咨詢會泄露隱私,因此更多會考慮選擇校外醫(yī)院,而校外醫(yī)院的心理咨詢通常費用高昂,且質量參差不齊,由此導致許多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拖再拖,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而學生若出現(xiàn)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卻沒有得到及時疏導,則很有可能做出過激行為,導致犯罪。
高校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不僅承擔著教授專業(yè)知識的義務,更應肩負起正確引導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積極、健康、向上的責任。高校應提高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因地制宜,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并完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系統(tǒng)靈活地抓好學生的思想狀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和自我。同時,高校更應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為目標,積極發(fā)揮人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利用課堂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觀念,對思想出現(xiàn)偏差的學生予以及時糾正、正確引導、積極幫扶。
高校應加強普法工作,積極推進高校的普法工作不應局限于課堂,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來積極宣傳法律知識,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
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到多方面影響,需要發(fā)揮學校、學生、家庭的作用,構建穩(wěn)固的三角形干預機制。學校方面,加強信息收集,及時發(fā)現(xiàn)關注在校學生的心理異常,學校、學院、班級、宿舍上下聯(lián)動,加強宣傳,收集報告學生的異常心理狀況和舉動,及時派心理咨詢老師進行干預,情況嚴重的應通知家長。學生方面,要加強對人際關系的把握,遇到問題多溝通多交流,主動尋求幫助,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不獨立于集體之外,培養(yǎng)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家庭方面,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工作,提高對孩子心理狀況的重視,不片面地提高要求、標準,注重對孩子身心健康的把握,積極主動、情緒平穩(wěn)地進行溝通,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進行引導、糾正,遇到困難可以向學校反映,尋求學校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幫助。
大學生作為剛成年的特殊群體,內心的獨立意識不斷增強,許多家長從孩子上大學開始就放松了對其心理健康狀況的監(jiān)管和關注。家長應該及時轉換思想,在給孩子更多自主權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對孩子心理的敏感度和關注度,發(fā)現(xiàn)異常要及時訊問,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采取溫和平等的溝通方式,保護其自尊心。同時,家長應主動調整心態(tài),多鼓勵、多支持孩子的選擇,減少心理上的壓迫,不只是片面關注成績,更要關注思想品德、精神狀況、人際交往等心理層面的問題,從多方面、多角度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從高中生活到大學生活的轉變,學生不僅要面臨學業(yè)上的問題,更要面對人際交往、抗挫抗壓、就業(yè)壓力、三觀塑造、戀愛交往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高校要重視校園心理咨詢的功能,構建完善的心理咨詢制度,積極發(fā)揮心理咨詢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干預作用。提高心理咨詢的師資水準,保障心理咨詢的質量;嚴格落實心理咨詢保密制度,注重保護學生的隱私;加強對心理咨詢的宣傳,鼓勵學生在面對心理問題時積極尋求幫助。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配合校園普法工作的開展,加強對學生犯罪心理的干預及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思想觀念。
大學生犯罪的原因日益多元,如何降低大學生犯罪率,培養(yǎng)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大學生,是整個社會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大學生是充滿朝氣、充滿激情、充滿陽光的群體,是黨的事業(yè)薪火相傳、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堅實基礎和重要保障。個人、家庭、學校、社會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悉心教育,積極引導,防患于未然,將大學生犯罪的萌芽扼殺在搖籃,并對這一群體的心理健康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