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正則小學 姜偉杰
小學科學實驗作為小學科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可以充分地帶動學生進行探究并加以思考,將理論學習更好地應用于實踐中去。一般情況下,小學科學實驗分為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不論哪一類型的實驗教學,都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形成一系列的科學認識,發(fā)展科學思維??v觀當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受到教學條件、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的影響,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在小學生科學學習與認知過程中,并未發(fā)揮其應有之義。為此,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探究小學自然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目前無論是教育部門和學校,還是任課教師都已經(jīng)意識到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引導學生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師教學的實際過程中,依舊存在著過分強調實驗結論,輕視實驗探究過程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原因,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急于獲得教材上所列的知識點,而忽視了學生實驗探究過程中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等,生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多種因素影響了實驗最終的結果獲得,與教材中的結論存在著差別。另一方面是學生原因,學生長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發(fā)揮,科學實驗大部分都是演示實驗,以學生觀看為主,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機會比較少,長此以往,對實驗探究缺乏興趣與方法,同時也為了迎合教師所需要的實驗結論,往往是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
雖然新課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素質教育也成為當前教育的主旋律,但是不可否認,目前大部分學校仍然沒有從應試教育的方式方法中調整出來,一般教師進行科學教學時主要以理論性教學為主,而實驗教學則要看教師的教學時間和教學進度的安排,在教學過程中,所做的實驗往往以驗證性實驗教學為主,缺乏實驗的探究性和生成性。
一般情況下,小學科學實驗課都是在教師演示過程中開始的,受科學教師專業(yè)背景的限制,部分教師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實驗任務,只是按照課本上的實驗過程給學生進行演示,實驗設計較為膚淺,忽視了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更為甚者部分教師對實驗教學不夠上心,在認識上不夠重視,事先準備敷衍了事,以至于實驗課上現(xiàn)象與理論不符,非但不能讓學生驗證知識,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
教師實驗準備存在部分缺陷,一方面是對實驗安全性的考慮有所欠缺。學生不同于教師,受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兒童天生活潑,對于某些可能的安全問題警惕性不足,容易不規(guī)范地使用某些操作。比如必須用燈帽熄滅酒精燈而非吹滅火焰,在實驗進行時,教師應當時刻注意全班的操作情況。另一方面實驗所需材料準備有所欠缺,由于班上學生眾多,而教師的精力又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實驗設計之時,可能會存在學生使用危險試劑與物品的情況。
科學實驗探究,離不開操作的材料,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著實驗的效果?!安牧弦饘W習,材料引起經(jīng)歷”,材料是學生解決科學問題、獲取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的重要載體。因此,在小學科學探究教學中,選擇適合恰當?shù)膶嶒灢牧?,對于整個科學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是在實操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實驗器材選擇的合適不合適,將直接影響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能否準確地支撐實驗理論。往往有很多教師受條件的限制,在進行實驗的時候使用一些可替代的材料進行實驗,有時候會得出與原有實驗結論相違背的實驗結果,給學生產生誤導。
經(jīng)過上述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過分關注實驗結論,輕視實驗過程、驗證性實驗較多,探究性較少、實驗設計膚淺,缺乏思維性、器材選擇不當,影響實驗效果等四個方面的問題,為此針對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解決辦法。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意味著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前,就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實驗研讀教材,制訂合理的教學實驗方案,并充分考慮學生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操作問題、心理問題等等。在真正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實驗過程中的自主性和實踐性,在保證實驗安全的前提下,要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大膽地進行探究,真正地發(fā)揮實驗教學的應有之義。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學習要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科學探究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做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的科學思維。然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并不是能依靠教師的知識傳授得來的,它需要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特別是在小學科學的課堂上,不管是科學概念的學習,還是科學實驗的操作,都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探究。所以,即使教師的預設很充分,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生成性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探究、實驗去驗證,所以這些問題都有探究性。為此,當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生成性問題時,教師不是草草了事,而是應當在基于理論的基礎上加以引導,讓學生大膽思考,大膽驗證,教師并加以肯定。這樣得出結論后,學生也更加有成就感,對科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也會更加濃厚。
在實驗課程上,教師所發(fā)揮的作用不僅僅是引領示范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實驗操作,要在實驗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進行個人實驗的總結,多次進行,親身體會理論知識在應用到實驗時可能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并在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認真思考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并加以解決。要堅信,思考的過程也是所學知識得到鞏固的過程,只要在不斷的反復思維過程中,學生在課程上的所學才能更加扎實。對于學生自己而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驗完成以后撰寫實驗筆記,認真回顧自己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現(xiàn)象和問題,并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學生的一些思維模式也會不斷地清晰起來,有助于學生對實驗結論的理解。
所謂科學探究材料的“適切性”,指的是在小學科學探究教學中,選取恰當?shù)膶嶒灢牧?,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實驗器材是否“適切”直接影響實驗效果的好壞。一方面實驗教學過程中選擇的實驗材料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階段,學生的年齡一般在8~13歲左右,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在實驗過程中很容易因為某些事情而分散注意力,忘記了實驗研究的目的。因此選擇材料時,盡量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進行實驗,避免新鮮、奇特、有爭議等不恰當材料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實驗材料要適合學生的操作習慣,學生在做實驗時,由于操作程序的不同,容易根據(jù)在實驗中產生的判斷而改變預設,為此,實驗材料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操作習慣。
在新形勢下,社會對小學科學實驗的要求已經(jīng)明顯提高。作為一線的小學科學教師,在提高對科學實驗認識的前提下,更要做到在實際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實驗過程中的自主性和實踐性、關注實驗過程中的生成性、注重學生實驗過程中的思維活動、選擇“適切”的實驗器材,關注實驗效果。通過上述四個方面的不懈努力,從而真正地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讓學生真正地熱愛科學這門課程,并加以不斷的探索,提升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