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安徽桐城雙墩遺址發(fā)掘報告

2020-01-09 06:3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城市文物管理所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19年12期
關鍵詞:黃褐色陶片紅燒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桐城市文物管理所

雙墩遺址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鎮(zhèn)民生村東300 米,雙河村吳老屋組東南約500米處,西北距桐城市約3.5 公里。 遺址西側圍壕被占用, 其西北部有一條小河向南流過匯入朱橋河。(圖1)該遺址屬于江淮地區(qū)常見的雙墩臺型遺址, 探索兩墩之間關系及堆積形成過程為本次發(fā)掘的主要目的。

遺址總分布面積約12000 平方米,海拔高程24 米,兩墩臺間距26.4 米,呈南北向分布。 北墩(即小墩)高出四周地表1.7 米,呈東西向長鞋底形,墩臺表面地勢平坦,四周均為陡坡,頂部面積約2638 平方米,底部面積約3460 平方米, 有一條馬路從中間穿過。 南墩(即大墩)呈南北向橢圓形,墩臺表面地勢平坦,略高于其他地方,四周均為陡坡, 頂部面積約6646 平方米, 底部面積約8758 平方米, 西側為現(xiàn)代墓地。 為配合合肥—安慶高速鐵路施工, 受安徽省文物局的委托,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桐城市文物管理所的協(xié)助下, 于2017 年11 月至2018 年3 月份對雙墩遺址進行首次發(fā)掘。本次發(fā)掘中采用象限法布方, 以位于小墩南端中部的合安鐵路CPII248 號基點為坐標原點, 將小墩一分為二, 西半部歸屬Ⅱ區(qū): 在小墩東端南北向布5 米×5 米的探方8 個。 大墩歸屬Ⅲ區(qū):在大墩的北端中部布5 米×5 米的探方10 個,在Ⅲ區(qū)即兩墩之間布一條長35 米、寬2 米的探溝。 此次雙墩遺址實際發(fā)掘面積為358 平方米。(圖2)共發(fā)現(xiàn)灰坑2 個,灶1 個,疑似建筑遺跡現(xiàn)象的紅燒土面一組。

圖1 雙墩遺址位置示意圖

圖2 遺址平面及探方分布位置圖

一、地層堆積

雙墩遺址兩墩臺均為人工堆積, 文化堆積狀況各不相同,厚薄有別,以周文化堆積為主。 其中北部小墩文化層更為豐富,南部大墩文化堆積層較薄。

(一)Ⅱ區(qū)(小墩)

文化層堆積較厚,遺物遺存較豐富。 耕土層下即為周代堆積層。 現(xiàn)以T0803、T0804、T0805、T0806 西壁剖面(縱剖面)為例(圖3),來闡釋地層堆積情況。

第①層:耕土層,厚0.16~0.30 米。填灰褐色黏土,結構松散,內含陶片、小石塊、植物根莖等。

第②層:距地表約0.40 米,厚0.15~0.48米。 填淺黃褐色黏土,內含零星紅燒土顆粒、零星木炭灰顆粒, 分布于探方東壁和南壁第一次堆積中間。

第③層: 距地表0.40~0.70 米, 厚0.15~0.38 米。 填灰褐色土,土質松軟,內含零星紅燒土顆粒、木炭灰顆粒及黃褐色斑塊,分布于探方東壁下,面積較小。

第④層: 距地表0.70~0.80 米, 厚0.05~0.35 米。 填灰褐色土,內含零星紅燒土顆粒、木炭灰黑顆粒及黃褐色斑塊, 該層東南角出土一件殘?zhí)肇?探方東壁中部偏北有一處灶坑,呈西南走向,內含大量紅燒土殘塊、較大木炭灰顆粒、黃褐色水銹斑點。

第⑤層: 距地表0.80~1.0 米, 厚0.15~0.40 米,分布于探方南壁中部,延伸至西部中部偏北。 填黃褐色土,內含紅燒土顆粒和較少的木炭灰顆粒,面積較小。 在屬于此堆積的圓形灶坑中出土較多殘碎陶片。

第⑥層: 距地表0.35~0.55 米, 厚0.20~0.90 米,分布于探方西壁偏北和北壁中部。 填灰褐色土, 內含零星紅燒土殘渣及較多木炭灰顆粒,形狀為半圓形,向西北角斜坡而下。

第⑦層: 距地表0.35~0.70 米, 厚0.40~0.50 米,分布于探方北壁中部與東壁中部。 填黃褐色土,土質較硬。 內含大量紅燒土殘渣、木炭灰顆粒、黃褐斑塊及紅燒土殘渣。

第⑧層: 距地表0.30~0.60 米, 厚0.30~0.80 米,分布于探方北壁偏西,延伸至東壁中間部分。 填灰褐色土,土質疏松,內含紅燒土殘渣、少量木炭灰顆粒、黃褐色斑塊及石塊。

第⑨層: 距地表0.35~0.80 米, 厚0.20~0.35 米,堆積分布于探方東壁中間部分,延伸至南壁中間部分。 填淺黃褐色土,內含零星紅燒土斑塊與紅褐色、黃褐色兩色斑點,另含有木炭灰黑顆粒及石塊。

第⑩層: 距地表0.35~1.0 米, 厚0.20~0.40 米,堆積繞探方四壁一周。 填灰褐色土,內含零星紅燒土塊, 黃褐色斑塊及木炭灰顆粒斑點, 此堆積呈西北向東南方向斜緩坡而下,位于探方東南部的堆積較厚。

(二)Ⅲ區(qū)(大墩)

文化層堆積較薄, 耕土層下即為周文化堆積層。 以T1406、T1506、T1606、T1706 南壁橫剖面(圖4)和T1705、T1706、T1707、T1708西壁南北向縱剖面(圖5)為例進行介紹:

1.橫剖面

第①層:耕土層,厚0.16~0.35 米,填黃褐色黏土,土質松散,內含陶片、石塊、植物根莖、塑料等。 地表地勢較為平坦,東部略低于西部。

第②層:距地表0.16~0.35 米,厚0.20~0.62米。 填黃色黏土,較純凈,呈水平狀堆積。

第③層: 距地表0.20~0.30 米, 厚1.64米,填黃褐色花土,土質較硬。 該層為大墩形成的填土層。

2.縱剖面

第①層:耕土層,厚0.16~0.30 米,填黃褐色黏土,結構松散,內含陶片、石塊、植物根莖、塑料等。 地表地勢較為平坦,東部略低于西部。

第②層: 距地表0.16~0.35 米, 厚0.20~0.40 米。 填黃色黏土,較純凈,呈水平狀堆積。

第③層: 距地表0.35~0.50 厘米, 厚約1.50~1.64 米,填黃褐色花土,土質較硬。 為大墩形成的填土層。

(三)探溝

為弄清墩臺外圍是否存在有環(huán)壕, 環(huán)壕結構、走向,及兩墩臺之間的關系,兩墩堆積先后形成過程,挖一條十字探溝作為嘗試。

探溝內堆積地層較為簡單,可分為兩層。(圖6)

第①層:耕土層,厚約0.22~0.36 米,填灰黑色黏土,結構疏松。 內含陶片、瓷片、植物根莖等。 該層呈水平狀堆積。

第②層:擾土層,距地表0.22~0.36 米,厚約0.25 米,填黃褐色黏土,結構疏松,內含陶片、小石顆粒等。 開口于②層下的遺跡有壕溝。

二、遺跡

1.紅燒土堆積 1 處。 堆積圍繞小墩臺外圍一圈, 平面呈長條形, 距地表0.80 米,寬0.87~1.60 米,厚0.14~0.33 米,南部被灰土層疊壓, 又見紅燒土疊壓于黃褐色黏土之上。(圖7)

2.灰坑 2 個。 平面均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

H1 位于T1705 南部、T1606 西部、T1706中北部。 坑壁內斜,開口于②層下,被③層黃褐色花土層疊壓打破。 內部堆積可分為九層。(圖8)

第①層: 距地表0.30 米, 厚0.02~0.08米。 填黃色五花土,結構疏松,內含陶片等。

第②層:距地表0.30~0.38 厘米,厚0.06~0.30 米。 填黃褐色土,土質結構疏松,內含植物根莖、陶片等。

第③層: 距地表0.38~0.68 米, 厚0.04~0.28 米。 填青灰色土,土質結構密實,內含陶片等。

第④層: 距地表0.40~0.90 米, 厚0.20~0.40 米。 填灰黑色土,土質疏松,內含炭塊。

第⑤層:距地表0.70~0.80 米,厚0~0.04米。 填紅褐色花土,土質較緊密,內含水銹、陶片等。

第⑥層:距地表0.75~0.84 米,厚0~0.10米。 填青黑色花土,結構疏松,內含陶片、紅燒土和炭粒等。

第⑦層: 距地表0.75~0.95 米, 厚0.04~0.18 米。 填灰褐色土,土質較密,內含炭塊、陶片等。

第⑧層:距地表0.80~1.10 米,厚0~0.06米。 填黃灰色花土,土質疏松,濕度較大,內含炭塊、陶片、水銹和紅燒土等。

第⑨層:距地表0.82~1.18 米,厚0~0.08米,填青黑色土,間雜有紫褐色土塊,包含物有炭塊、水銹和石灰土塊等。

H2 位于T1407 東南部,一部分被疊壓于南壁之下,距地表0.25 米,厚約0.63 米。 平面呈扇形,坑壁內斜,坑壁坑底未見加工痕跡。內填灰色黏土,結構疏松。 內含陶片、骨頭、石塊等。 (圖9)

3.灶 1 座。 距地表約0.80 米, 位于

T1407②下東北角,開口于2 層下,深約0.06米,近圓形,直徑約0.30 米,由紅燒土圍成。燒土厚0.015 米。 (圖10)。

圖3 小墩縱剖面圖

圖4 大墩橫剖面圖

圖5 大墩縱剖面圖

圖6 探溝剖面圖

4.壕溝 1 處。 位于Ⅱ區(qū)與Ⅲ區(qū)之間,距地表0.45 米,深約2.5 米,寬約28.5 米。 可分兩層。 上層為黃褐色黏土,結構偏硬,內含少量陶片和小石顆粒等。 下層為灰褐色黏土,結構硬,內含少量陶片等。 (圖11)

三、遺物

(一)早期文化遺存

鼎足 1 件。 標本T1507③:3,夾砂紅陶,側裝三角形足,殘高4 厘米。 (圖12-1)

圖7 紅燒土平面圖

圖8 H1 平、剖面圖

鼎式鬲足 1 件。標本T0806⑧:1,夾砂紅陶,足近底部有被刮削痕跡,側面縱施有附加堆紋,殘高11.5 厘米。 (圖12-2)

(二)西周時期文化遺存

1.陶器

(1)鬲 均為夾砂陶器,按唇部特征分為三型:

B 型,方唇。 按照口沿特征分為兩亞型:

Ba 型,侈口。 標本T0805⑨:2,殘高20 厘米。 (圖13-2)

C 型,尖唇。 標本T0906⑥:1,殘高8.5 厘米。 (圖13-4)

(2)足根 均為夾砂陶,根據(jù)足形分為三型:

A 型,柱狀足。根據(jù)足部特征分為兩亞型:

Aa 型,圓柱狀足。標本T0905(圖5):7,殘高11 厘米。 (圖13-7)

B 型,錐狀足。根據(jù)足部特征分為兩亞型:

圖9 H2 平、剖面圖

圖10 Z1 平、剖面圖

圖11 G1 剖面圖

(3)罐 均為夾砂陶,根據(jù)口沿及肩腹特征分為兩型:

B 型,侈口,斜弧肩,鼓腹,較A 型小。 標本T0905⑩:21,殘高7.5 厘米。 (圖13-6)

(4)豆 均為泥質陶,根據(jù)唇部特征可分為兩型:

A 型,方唇。 根據(jù)盤特征分為兩亞型:

Ab 型,弧盤,口微斂。 標本T0906⑥:9,殘高4 厘米。 (圖13-18)

(5)盆 均為夾砂陶,根據(jù)唇部特征分為兩型:

B 型,方唇,根據(jù)口沿部風格分為兩式:

B 型Ⅱ式,折沿。 標本T0904④:8,殘高9.6 厘米。 (圖13-14)

(6)缽 均為夾砂陶,平底,根據(jù)腹部特征分為兩型:

A 型,斜直腹。根據(jù)口部特征分為兩亞型:

Aa 型,斂口,小方唇。標本T0804④:3,高9厘米,口徑16 厘米,底徑8 厘米。 (圖13-21)

Ab 型,直口,圓唇。 標本T0905⑩:1,殘高5.8 厘米。 (圖13-22)

(7)甗 夾砂紅陶,口微侈,束頸,溜肩,施間斷繩紋。 標本T0805①:17,殘高29 厘米。 (圖13-24) 標本T0903:5, 袋足,錐狀,施繩紋。 殘高25 厘米。 (圖13-25)標本T0903:6,袋足,錐狀,施繩紋。 殘高28 厘米。 (圖13-26)

(8)甕 均為夾砂陶,根據(jù)口沿風格分為兩型:

A 型,三角厚方唇,口部微侈,素面。 標本T1707③:1,殘高8 厘米。 (圖13-15)

B 型,方唇,直口,平折沿,沿部施小方格紋,腹部施紐索狀附加堆紋。標本T1506③:3,殘高9.5 厘米。 (圖13-16)

(10)簋 標本T1506③:1,質黑皮陶,卷沿,頸部飾兩道凹旋紋,殘高5 厘米。 (圖13-27)標本T0805③:15,圈足,圈足外撇,底徑11 厘米,殘高8.5 厘米。 (圖13-28)

圖12 早期出土文物

2.石器

(1)石鏃 標本T0806⑥:27,殘長7.2 厘米,最大寬2.2 厘米,厚度0.6 厘米。 (圖14-1)標本T0904③:23,長8.5 厘米,鋌部4.9 厘米,最大徑0.9 厘米,頭部磨成三角形。(圖14-2)標本T0904③:34,長8.5 厘米,最大寬1.7 厘米,厚0.5 厘米。 (圖14-3)

(2)石錛 標本T0806⑥:26,長5.8 厘米,寬3 厘米,厚1.6 厘米。 (圖14-4)標本T1706③:3,長4.6 厘米,寬3.7 厘米,厚1.1 厘米。 (圖14-5)標本T0905③:10,長8.2 厘米,寬4.3 厘米,厚2.2 厘米。 (圖14-6)

3.銅塊

標本T0903④:8,殘長3.7 厘米。(圖14-7)

4.玉器

玉玦 標本T0903④:14,器形完整,地方玉種,呈灰黑色,外徑1.8 厘米,內徑0.7 厘米,厚0.2 厘米,玦口0.2 厘米。 (圖14-8)

(三)春秋時期文化遺存

1.陶器

(1)鬲 均為夾砂陶,以夾砂灰陶為主,根據(jù)唇部特征分為兩型:

圖13 西周時期出土陶器

圖14 西周時期出土文物

A 型,方唇,根據(jù)口部特征分為兩亞型:

Aa 型,侈口。 標本T0805③:10,殘高7 厘米。 (圖15-1)

Ab 型,折沿,沿面起榫。 標本T1708③:7,殘高14.5 厘米。 (圖15-2)

B 型,圓唇。 根據(jù)口部風格分為兩亞型:

Ba 型,侈口。 標本T0905③:7,殘高12 厘米。 (圖15-3)

Bb 型,折沿。標本T1708③:4,殘高9.5 厘米。 (圖15-4)

(2)足根 均為夾砂陶,以夾砂紅褐陶為主,根據(jù)足根部特征分為兩型:

A 型,柱狀足,根據(jù)足根形狀特征分為兩亞型:

Aa 型,圓柱狀足。 標本T0804③:5,殘高12 厘米。 (圖15-9)

Ab 型,短柱狀足,足部肥大。 標本T0804①:5,殘高7 厘米。 (圖15-10)

B 型,扁錐狀足。 標本T1708③:8,殘高5.5 厘米。 (圖15-11)

(3)罐 均為夾砂陶,根據(jù)肩腹部特征分為四型:

A 型, 斜折肩, 肩部施附加堆紋。 標本T0905②:11,殘高12.5 厘米。 (圖15-5)

B 型,圓肩鼓腹,較A 型小。標本H2:9,殘高12 厘米。 (圖15-6)

C 型, 溜肩, 肩部附加對稱雙耳。 標本T0905③:9,殘高11 厘米。 (圖15-7)

D 型,斜直腹。 標本T1507③:2,殘高7 厘米。 (圖15-8)

(4)罐底 均為夾砂陶,以夾砂紅褐陶為主,根據(jù)器形分為兩型:

A 型,平底。 標本T0904③:11,直徑13 厘米。 (圖15-12)

B 型,平底內凹。 標本T0805③:1,直徑8.5 厘米。 (圖15-13)

(5)盆 標本T1506③:2,圓唇,侈口,斜沿,肩部施有旋紋,殘高4.8 厘米。(圖15-14)

(6)印紋硬陶 標本H2①:1,罐底,腹部施云雷紋,殘高7.4 厘米。 (圖15-15)標本T0804②:5,施云雷紋,殘高5.6 厘米。 (圖15-16)

(7)陶餅 標本T1706③:4,圓形,素面,直徑3 厘米,厚度1 厘米。 (圖15-17)

2.銅器

(1)鳩杖首 標本T1606③:1,冠羽有五道突出,圓眼外突,柄部施縱向突棱,殘高9.7 厘米, 鳥身高5.1 厘米, 殘柄4.2 厘米。 (圖16-1)

(2)殘銅塊 標本T1706③:1,疑似蹄形,直徑3.1 厘米,殘高2.8 厘米。 (圖16-2)

(3)銅鏃 標本T0906③:7,長2.5 厘米,鋌部1.1 厘米, 最大厚0.4 厘米, 翼寬0.5 厘米。 (圖16-3)

圖15 春秋時期出土陶器

圖16 春秋時期出土文物

3.石英玉殘件

標本T0905③:15,餅狀,兩邊磨光,略殘,長3.2 厘米,寬2.8 厘米,厚0.6 厘米。 (圖16-4)

四、結語

桐城雙墩遺址與我們以往調查發(fā)現(xiàn)的南方墩臺遺址相似,都是位于蜿蜒的古河道急彎處,河邊低矮的丘陵崗地上,由古代人類利用周邊土壤人工堆積而成,頂部平坦,呈略傾斜狀。 小墩文化層堆積厚度約為2.60 米,大墩文化層堆積厚度約為1.20 米,從出土遺物的情況來看,遺址至少包含了夏、商、西周、春秋四個時期的遺存,以西周—春秋時期遺存為主,文化面貌相對一致, 是一處典型的周代小型聚落遺址。 該遺址出土陶器數(shù)量較多,器形主要有鬲、罐、盆、缽、豆,還有少量甕、簋、鼎、陶網(wǎng)墜等。 陶質以夾砂陶為主,占99.5%,而夾砂陶中以夾砂黑陶的比例最高,占48%,其次為夾砂灰陶和夾砂紅褐陶,分別占35%和13%。陶器紋飾包括粗繩紋、附加堆紋、旋紋等,其中粗繩紋數(shù)量最多,占76%,其余紋飾占比依次遞減,附加堆紋占6%,抹痕占5%,旋紋占4%。

遺址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為早期夏商時期遺存,出土物較少,鼎足標本與二里頭遺址[1]出土的鼎足較為接近,時代大致約相當于二里頭時期, 鬲足與垣曲商城二里崗上層A 型Ⅰ式鬲相似[2],大致年代可能至二里崗時期; 因為與第一期出土的標本形態(tài)類似的零星陶片多出土于探溝底部和遺址上層,我們不排除該遺址有更早期人類活動的可能,但也不排除為后期農業(yè)生產(chǎn)擾動地層或由外力從周邊區(qū)域搬運所致。

第二期為西周時期遺存,B 型鬲與霍邱堰臺乙類B 型鬲[3],西古城遺址四期和五期相類似[4],B 型豆與堰墩B 型豆較相似[5],甗與戴家院出土甗相似[6],該遺址應與霍邱、六安地區(qū)文化面貌有相似性,年代約在西周中晚期;第三期A 型罐與河南光山黃季佗父墓出土Ⅰ式陶罐相同[7],年代應該在春秋時期。 從遺址出土情況看, 第二期與第三期出土了較多的遺物,具有代表性的玉玦、銅鳩杖首也是該時期出現(xiàn)的, 該遺址鼎盛年代應在第二期和第三期。

桐城地區(qū)和六安地區(qū)同屬大別山一脈,考古學文化面貌比較接近, 雖然桐城地區(qū)還有一部分在長江北岸平原, 但其境內全部河流均發(fā)源于大別山。 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該區(qū)域在與中原和南方的不斷交流融合中, 考古學文化面貌呈現(xiàn)出南北地域文化因素的互通性、 漸變性以及本地土著文化的獨特性和一致性。 例如西古城遺址四、 五期出土的鬲足與桐城雙墩第二期A型足極其相似, 但桐城雙墩遺址文化面貌還包含了本地特色,兩者有一定的差異,霍邱、 六安地區(qū)所見的尊在桐城雙墩尚未發(fā)現(xiàn),該遺址出土的銅鏃造型也與霍邱、六安兩地不同,因此,桐城雙墩可能更多受到群舒文化群的影響,桐城、六安則可能處于兩個不同文化圈的邊緣。 此外陶器中出土了癟襠鬲、圈足簋、折肩罐等典型遺物。 早期楚文化因素開始在陶器形制上有所體現(xiàn),如柱足繩紋鬲、鼎式鬲等。 印紋硬陶可能是受寧鎮(zhèn)地區(qū)同時期吳越文化影響的結果。

從堆積使用狀況進行分析, 大墩與小墩在使用時間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大墩出土年代上限為二里頭時期的遺物, 而小墩出土遺物年代上限為二里崗時期, 但在該兩處未發(fā)現(xiàn)早于西周的其他年代活動跡象。 小墩在西周時期一直有人群在此長期活動, 并發(fā)現(xiàn)有西周晚期的銅器與玉器。 大墩出土遺物較少,器形相當于小墩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由此推測大墩可能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一直被開發(fā)使用。

大、小墩之間還有壕溝,根據(jù)壕溝走向與位置,推測壕溝可能是堆筑大墩時所用,也可能是位于兩墩之間的排水設施。

該遺址的面積較小,出土物數(shù)量有限,聚落級別較中心聚落小。 雖然出土了銅器、玉器、印紋硬陶等,但并未發(fā)現(xiàn)制作的作坊,不排除該遺址的青銅器和印紋硬陶由外部制作地或是更高級的中心區(qū)流通而來。 同時該遺址出土的鳩杖首是一特色, 對于研究該地區(qū)的社會組成有極大幫助。

領隊:張 輝

參加發(fā)掘整理人員:姚 潔 袁圣濤

徐曉鳳 趙秋實 汪啟航

繪圖、攝像:袁圣濤

執(zhí)筆:姚 潔

猜你喜歡
黃褐色陶片紅燒
稷山郭家棗園遺址東周時期圓陶片用途淺析*
長頸鹿
瑟瑟的夢
板栗樹的栽培方法
白象 紅燒牛肉面
紅燒牛肉
中西結合
宰雞
拾到一塊陶片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