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伯杰
鑒于中印兩國龐大的文學資源,人們可能會質(zhì)疑為何列為翻譯項目的作品如此之少。然而,我相信雖然這只是一小步,但它將有助于印度民眾更好地了解中國社會。
作為兩大文明古國,印度和中國都具有源遠流長的文學傳統(tǒng)。過去兩千年來,兩國從未停止文明對話。雙方的交流對話涉及各個領(lǐng)域,但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物質(zhì)層面和精神層面。作為精神層面的交流,文學對話是文明對話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歷史文獻中記載了兩國間很多大型翻譯項目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文化交流。過去兩千年間,盡管存在一些翻譯方面的問題,但兩國之間的文學交流一直持續(xù)不斷。歷史上,包括公元4世紀末5世紀初的鳩摩羅什和公元7世紀的玄奘等著名的僧人學者和翻譯家以及成千上萬其他僧人翻譯了數(shù)百部佛教經(jīng)書,促進了文化傳播和建設(shè),增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互動。正因如此,著名翻譯理論家巴斯奈特和勒菲弗爾認為翻譯研究本質(zhì)上是關(guān)于文化互動的研究。
法國當代思想家皮埃爾·布爾迪厄提出了“文化資本”的概念,意為促進社會流動性的非金融資源。布爾迪厄進而將“文化資本”分為三大形態(tài):具身化形態(tài),即作為人的精神與身體一部分的知識、性情等文化產(chǎn)物;物化形態(tài),包括圖片、書籍、辭典、工具、機器等物質(zhì)性文化財富,它們是理論的物化或者代表對理論或問題的評價;制度化形態(tài),即通過文憑和資格認定證書等方式將所受到的教育或獲取的知識制度化,之所以把它單列一類主要是因為其可以確保文化資本的原始特性。根據(jù)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中印之間的文明對話是兩國“文化資本”的產(chǎn)物,中國的文本傳統(tǒng)和印度的口頭傳統(tǒng)均屬于“文化資本”,并為兩大文明的繁榮奠定了基礎(chǔ)。
印度“文化資本”在中國的傳播與中國“文化資本”在印度的傳播相輔相成。也就是說,印度自身的精神財富與來自中國的物質(zhì)財富實現(xiàn)了平衡。作為中印文化交流的一項優(yōu)秀傳統(tǒng),經(jīng)文翻譯在中國從未間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翻譯出版的《鳩摩羅出世》和《云使》、上世紀八十年代從梵文翻譯而來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2000年出版的《泰戈爾全集》(共24巻)以及2005年從梵文翻譯而來的全本《摩訶婆羅多》都證明了這一點。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盡管中國文學傳統(tǒng)源遠流長,但僅有極少一部分中國的“文化資本”被翻譯成印度語言并在印度傳播。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以及具有1000-14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很少被翻譯成印度語言,這一點令人感到非常奇怪。
在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中國之前,“四書五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便已出現(xiàn)。作為道家經(jīng)典著作,《道德經(jīng)》甚至出現(xiàn)得更早。然而,直到大約1300年后,這部道家經(jīng)典才被玄奘翻譯成梵文介紹到印度。相傳,玄奘是應(yīng)印度伽摩縷波國國王鳩摩羅之請而翻譯的《道德經(jīng)》。通過翻譯《道德經(jīng)》,玄奘將中國哲學和文化介紹給了印度民眾。不幸的是,他所翻譯的這一梵文版本早已失傳。
在遠古時期,西方文明與中華文明沒有形成對話。然而,在明清時期,隨著西方傳教士入華,中國的“四書五經(jīng)”被陸續(xù)翻譯成西方語言,開始在西方傳播。與此同時,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開始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漢文化圈傳播。1594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開始將“四書”翻譯成拉丁文,標志著中文著作首次被翻譯成羅馬文字。
他將譯文帶回了歐洲,最終卻并未刊行。直到近一個世紀后,意大利傳教士殷鐸澤、恩理格、魯日滿和柏應(yīng)理于1687年出版了拉丁文版的《中國賢哲孔子》(Confucius?Sinarum?Philosophus)。該書后來被梅謙立(Thierry?Meynard)翻譯成英文,并于2011年由意大利歷史社會研究出版社(Institutum Historicum Societatislesu)出版。1691年,蘭登爾·泰勒翻譯出版了首部《論語》的英文版。這本英文版是在柏應(yīng)理和皮埃爾·薩烏艾所翻譯的法文版《孔子美德與中國哲學》的基礎(chǔ)上翻譯而成。1729年,雅科夫·沃爾科夫翻譯出版了俄文版“四書”。19世紀,很多儒家經(jīng)典被翻譯成英文和其他歐洲語言,其中最知名的要算理雅各基于“四書”翻譯的《中國經(jīng)典》(1861)以及翟理斯(1875-1958)和亞瑟·威利(1889-1966))翻譯的英文版《論語》。為了消除翻譯中的文化偏差,19世紀末開始,中國翻譯家開始自行翻譯出版這些儒家經(jīng)典的英文版本。1898年,辜鴻銘成為首個將《論語》翻譯成英文的中國人。
在印度,儒家經(jīng)典的翻譯同樣始自傳教士。英國傳教士馬士曼(1768-1837)在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個名叫塞蘭布爾的小鎮(zhèn),將《圣經(jīng)》翻譯成中文刊印。盡管他從未到過中國,1809年,他首次將中文版《論語》翻譯成英文,然而他只翻譯了前九章,其余的篇章沒有翻譯。他之所以投身于翻譯《論語》英文版,是因為語言學家瓊斯的一句話,“任何關(guān)于中國語言文學的知識在西方的傳播是通過法國人完成的”。馬士曼還強調(diào)該書“將方便讀者接觸到世界上最令人好奇也是最難的語言,而這一語言的重要性和人們對它的興趣正在與日俱增”。此外,印度總督也呼吁推廣學習中文,馬士曼曾感謝印度總督,稱其“促進了孟加拉邦中文學習浪潮”。
然而,此后一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印度再未出現(xiàn)中國經(jīng)典的譯作。1960年,馬克思,穆勒轉(zhuǎn)譯的鴻篇巨著《東方圣書》(共50卷)出版。從1960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該書共付印了六次,受到當時印度總統(tǒng)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的推崇,并作為印度翻譯經(jīng)典被印度國家文學研究院提交列為聯(lián)合國代表作名單。目前,這部鴻篇巨著是否被翻譯成為印度本土語言仍未可知,并且目前市場上也幾乎找不到該系列叢書。
除了哲學類著作,小說、戲劇、詩歌等中國文學著作在印度的翻譯和傳播面臨同樣的處境。明代文學家吳承恩(1500-1583)所著的小說《西游記》含有很多佛教內(nèi)容,其中不少故事來源于印度。然而,直到2009年,這一中國古典小說才被譯成印地語,但早在1831年便有了日文版本。印度學者也沒有參與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印地文版的翻譯,該書的第一版于1991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第二版于2015年出版發(fā)行。印地文版由陳宗榮、陳力行和孫寶綱共同翻譯,并由李忠義等審定。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和中印交流的增加,印度讀者對中國經(jīng)典和當代著作的興趣不斷上升。例如,2013年,印度最大的國有出版社——國家圖書托拉斯(National?Book?TrustIndia)出版了印地文版的《關(guān)漢卿戲劇選集》。該書由阿舒克·拉(Ashok?Lal)在戴乃迭(Gladys Yang)所譯的英文版基礎(chǔ)上翻譯而成。盡管譯者盡量忠實于原文,但由于語言差異,出現(xiàn)其中一些基本人名拼錯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