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南京大屠殺文學中,石川達三在1938年初創(chuàng)作的《活著的士兵》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寫南京陷落、南京大屠殺的小說作品。石川達三對于南京攻防戰(zhàn)和南京大屠殺的書寫能夠貼近歷史真實,對于日軍在南京陷落后的屠殺、縱火、強奸等暴行雖未明顯敘寫,但在南京陷落前大體都已曲折呈現(xiàn)。這是采用一種正面回避,前后互文的寫法,十分值得細致揣摩。
關(guān)鍵詞:南京大屠殺 《活著的士兵》 石川達三 互文
1937年12月末南京失陷不久,石川達三a作為日本《中央公論》的特派員從東京出來發(fā)到中國淪陷區(qū),做了實地采訪,回國后僅僅用了十天的時間就創(chuàng)寫了《活著的士兵》b,并于1938年2月在日本發(fā)表。這部小說總體長度達到了中篇小說的規(guī)模,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寫南京陷落、南京大屠殺的小說作品。c《活著的士兵》初版自序中說:“我的目的就是要把戰(zhàn)爭的真實面目訴諸社會,讓那些沉浸在勝利之中的大后方人們深刻反省?!眃當時,《活著的士兵》因為“有反軍內(nèi)容,有礙時局”,被禁止發(fā)表出版,《中央公論》也收到停止發(fā)行的處分,石川達三被起訴,因為他“捏造事實,擾亂治安”“違反報紙法”,最后法院判處石川達三監(jiān)禁四個月,緩期三年執(zhí)行。e直到日本投降以后,這部作品才終于按原稿發(fā)表。
石川達三在《活著的士兵》附記中強調(diào):“本稿不是真實的實戰(zhàn)記錄,乃是作者進行相當自由的創(chuàng)作嘗試。故部隊與官兵姓名等,多為虛擬,特此稟告?!眆小說中虛擬部隊與官兵姓名當然不難操作,有學者認為,“書中的高島部隊就是以實際侵華日軍第十六師(中島今朝吾中將為師長)為模特寫的”,高島部隊在華作戰(zhàn)的路線和經(jīng)過與日軍上海派遣軍第十六師團的完全一樣,這個師團在進攻南京的作戰(zhàn)中,主要負責攻打紫金山,并參與了南京大屠殺的活動。g從這個角度講,石川達三的《活著的士兵》是在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南京陷落、南京大屠殺的小說,要比我國小說作者敘寫南京大屠殺更為迅捷,比黃谷柳的《干媽》、阿垅的《南京》等小說要早半年至一年半之久。更為重要的是,石川達三的這篇小說不僅具有較為可靠的歷史面相,而且作為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也具有十分突出的藝術(shù)水平,成為南京陷落文學書寫中最及時最優(yōu)質(zhì)的文學作品之一。
首先,《活著的士兵》中對于南京攻防戰(zhàn)和南京大屠殺的敘寫能夠貼近歷史真實。當高島部隊經(jīng)上海一路追來,不斷地攻占常熟、無錫、常州,“向南京進軍”成為一種最有力的號召,小說寫道:“大家的思想都離不開南京。不論是活著進城還是戰(zhàn)死在城下,反正要活到進攻南京的那個時刻。假如能活著進入南京,那將會洗掉這一個月的征塵,將能舒舒服服地休養(yǎng)一下。如果中國因首都失陷,而最后結(jié)束戰(zhàn)斗,那么,光輝燦爛的凱旋之日便來到了?!睂τ谌哲妬碚f,攻打南京在這一點上都已形成了共識。石川很準確地把握住了進攻日軍的精神旨歸。并且,他還寫道:“隨軍的中國農(nóng)夫的人數(shù)也在逐漸增加。從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情景:中國人在幫助日本人攻打南京?!边@是侵略戰(zhàn)爭常見的一種景觀,在客觀上,中國的人力物力確實被日軍脅迫利用,作者寫道:“大陸上有無窮無盡的財富,而且可以隨便拿。這一帶住戶們的私有財產(chǎn),士兵們可以像摘野果兒那樣隨心所欲地去攫取。”在高島部隊向南京進攻的路上,更加愈演愈烈,“由于軍隊前進速度快,再加上深入內(nèi)地,軍糧一時運不上來,況且就是運上來也要花很多錢。所以前方部隊大都采用現(xiàn)地征收的辦法來解決給養(yǎng)。在華北,考慮到戰(zhàn)后的安撫工作,不管征收多少都要一一付錢,而在南方戰(zhàn)線,除了依靠自由征收外,別無他法?!痹秩A日軍第十六師團士兵的《日記》印證了以上說法:“自從在中支那登陸以來,我們從未得到輜重兵的糧食補給,糧食全靠征收解決。也是因為道路惡劣,輜重兵前進困難。我們每到一處宿營,首先必須把第二天吃的大米搞到手?!県所謂的“征收”實際上就是“去偷”,“自己沒有吃的,就去偷中國人的東西。那時,覺得是理所當然的。誰反抗就殺。想要的東西都去偷”i。而且,石川進一步強調(diào),“征收就成了他們外出的口實,后來,又成了他們之間的黑話。特別是‘征肉這個詞變成了他們?nèi)ニ褜す媚锏拇~。他們渴望找到年輕的姑娘”。所以,攻打南京的路上,這支部隊燒殺奸掠,無所不能。石川的概述是很能說明問題的,作家對于戰(zhàn)爭的殘酷性,尤其是侵略戰(zhàn)爭的掠奪性,是較為客觀地勇敢地表現(xiàn)出來。
南京的外圍戰(zhàn)役很快相繼結(jié)束,高島部隊西澤團一營已經(jīng)感受到了,即使在南京城外,“敵軍并不是什么大部隊,然而一旦接近南京,他們那種抵抗時的頑強勁兒確實使人感到是在誓死保衛(wèi)自己的首都”。高島部隊極為艱苦地在限期內(nèi)提前二十五分鐘內(nèi)攻占了紫金山第一峰,就此大局已定。原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33聯(lián)隊士兵回憶說:“紫金山激戰(zhàn)中,僅三天就戰(zhàn)死了大量的士兵。下了紫金山,聯(lián)隊里有很多同鄉(xiāng)和朋友,遇到時就相互說:‘啊,還活著。這成了打招呼的話。”j12月13日,南京陷落。小說寫道:“這一天,友軍對城內(nèi)的掃蕩空前殘酷。南京城防軍總司令唐生智,已于昨天攜部隊從挹江門逃往下關(guān)?!辈⑶疫€補敘了中國人在挹江門與下關(guān)的逃亡:“原守備挹江門的國民黨部隊大約兩千人,是廣東兵。他們奉命把守這道城門,不讓中國軍隊退往城外。但唐生智及其部下乘著架設(shè)機關(guān)槍的卡車,沖出城門逃到了下關(guān)。”
唐生智的撤退就是在紫金山主峰被攻占之后,召集最后一次軍事會議,發(fā)布撤退令,守備挹江門的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后來回憶道:“十二日下午五時半我在長官部開會回師部后,即以電話令各部隊嚴密戒備,掩護唐長官等渡江,至九時左右長官部人員已渡江完畢?!眐自然不會有長官部“乘著架設(shè)機關(guān)槍的卡車沖出城門”,宋希濂所屬的軍隊更不可能是“廣東兵”,有廣東兵的部隊主要是南京衛(wèi)戍部隊中另外的兩個軍,唐生智回顧道:“除了廣東的兩個軍(鄧龍光和葉肇部)按計劃突圍,宋希濂部遵照命令由浦口撤退以外,其他部隊都沒有按照命令實行?!眑這樣看來,石川也有一些想當然的敘述,小說非同戰(zhàn)地報告,“不是真實的實戰(zhàn)記錄,乃是作者進行相當自由的創(chuàng)作嘗試”,但是下關(guān)碼頭的亂象卻被他言中了,這一階段是下關(guān)中國軍隊民眾逃亡的最后階段。日軍對南京城內(nèi)外“空前殘酷”的掃蕩也就開始了。小說寫道:“在商店的地上,到處都有中國士兵丟下的軍服。中國士兵都換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混在難民中。飯店的廚房里扔著青天白日的旗幟,陶瓷店的二樓上丟棄著青龍刀和皮裹腿。要想只處置真正的中國士兵,變得越來越困難了?!蹦暇┫萋浜螅唧w如何處置殘兵和俘虜,石川對此未多置一詞,僅僅概括為“掃蕩空前殘酷”,實際上日軍采取的辦法就是殺掉。好在之前的敘述里,石川對于日軍屠殺早已探究:“于是,只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是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原因,很多很多中國人就被殺掉了。以難以區(qū)分戰(zhàn)斗人員和非戰(zhàn)斗人員為借口的悲劇時有發(fā)生。……尤其使士兵們感到憤怒的是中國兵所慣用的手段:他們被追得走投無路時,就扔掉軍服,混到老百姓當中去。就連那些帶著太陽臂章,被稱作‘良民的人中,也可能混有脫掉軍裝的正規(guī)軍。越靠近南京,抗日情緒越普遍。因此,士兵也更加不相信一般老百姓?!薄霸谶M行追擊時,所有的部隊都對怎樣處置俘虜感到棘手。部隊本身即將開始的特殊戰(zhàn)斗,不能邊行軍邊帶著俘虜。最簡單徹底的處置是將俘虜殺掉。要是一旦將他們押上路,再想殺掉也就不那么容易了。雖然沒有專門下過‘抓到俘虜后就地殺掉這樣的命令,但它卻是上級指示的精神。”就這樣,俘虜與非戰(zhàn)斗人員一同被殺害,在南京的情況,作者三緘其口,自有深意或不得已的地方。德國人拉貝就在日軍掃蕩的現(xiàn)場,他在12月14日《日記》中記載:“在開車經(jīng)過城市的路上,我們才真正了解到被破壞的嚴重程度。汽車每開100至200米的距離,我們就會看見好幾具尸體。死亡的都是平民,我們檢查了尸體,發(fā)現(xiàn)背部有被子彈擊中的痕跡。”m
石川達三十分簡潔地素描在十七日南京中午舉行的入城式。沒有任何夸張與煩冗,之后小說寫道:“市內(nèi)開始穩(wěn)定下來,帶不帶槍都無關(guān)緊要。偶爾能從倒塌的房屋暗處發(fā)現(xiàn)一二個中國士兵,他們那滿是塵土和污垢的臉上露出癡呆呆的表情,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即被帶走。除此以外,南京市幾乎是一座沒有任何危險的無居民的城市,是一座只有軍人來來往往的空城?!薄澳暇埓娴氖忻穸急黄冗w到了難民區(qū),據(jù)說有二十萬,一千人左右的中國士兵好像混在其中。街市的其他地區(qū),幾乎看不到一個中國人。街道上只有日本軍人在閑逛,到軍人商店買東西或征收物資。”原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上等兵東史郎回憶十二月二十一日奉命警戒城內(nèi)之后說:“我們在這空蕩蕩的大都市挨家挨戶地尋找糧食。書畫、窗簾、花瓶被征用來裝飾著我們的房間?!薄耙话愕氖勘恢獮槭裁炊加袕娦姓饔脕淼臇|西,我也有七件古董。行軍途中,背包已經(jīng)很重了,可我們還是不斷地往里面塞入征用品。”n南京只能說像一座布滿恐怖的空城,不可能短時間內(nèi)達到“穩(wěn)定”,中國人很少上街,他們不是躲在難民區(qū)里,就是已被殺死。大街上橫陳的尸體成了最好的點綴?!按蠼稚先匀挥惺w,那些尸體由于日子長了,已經(jīng)黑了,萎縮了,夜間已成為貓、狗的美食,到了第二天剩下的更少了。其中有一具尸體只剩下了一具骨架了,但頭頂上卻殘留著頭發(fā),裹腿松松地裹在已沒有皮肉的脛骨上。這些殘缺不全的尸體,在人們的眼里只不過是一小堆垃圾?!奔氉x小說會發(fā)現(xiàn),陷落的南京時時都能看到中國人的尸體,那似乎是故意留在那里來確認這個城市的屈服,借以恫嚇中國人的反抗。
淪陷后的南京已被摧毀得千瘡百孔,“大街上所有的商店都被搶劫一空,滿目凄涼。南京市凡能被稱作物資的東西,均不存在了,他們或者被搶走了,或者被毀壞了,或者被付之一炬,變成堆碎磚爛瓦了”。而且,作者對于“付之一炬”曾著重提及兩處,其一是十二月十一日,“深夜,南京市的大街小巷處在熊熊的烈火之中。其中有空襲引起的火災(zāi),但更多的是他們自己放的火。在城內(nèi),中國士兵已經(jīng)開始了兇暴的搶劫”;其二是南京陷落后,“謠傳都是便衣兵放的火,理由是火災(zāi)總是發(fā)生在部隊駐地的附近,目的是給進行空襲的中國飛機指示目標。這種謠傳面很廣”。小說寫得似乎明白,南京城內(nèi)的熊熊烈火除了是空襲造成,要不就是中國人自己放的,而不是占領(lǐng)軍縱火。但有趣的是,石川是個很認真的人,對于日軍放火一事小說在首都淪陷之前他也早有描述:“從無錫出發(fā)的那天早晨,士兵們放火燒了自己住過的民房。實際上有許多人在出發(fā)前,故意不熄滅火堆,故意讓火蔓延開去把房子燒掉。這樣做一是表示自己不再退回這座城鎮(zhèn)的決心,二是為了預(yù)防中國的殘兵再次進入這座城市。但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仿佛只有把市街燒光,才能充分證明他們曾經(jīng)占領(lǐng)過這個地方。”日軍在占領(lǐng)地帶不僅殺人劫掠,放火已是家常便飯,甚至這支部隊專門設(shè)立過“放火班”,南京豈能例外,只不過作者“筆下留情”罷了。原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老兵回憶道:“進入南京之后,因為城內(nèi)有人從樓上向下開槍,中隊長馬上就發(fā)出命令:‘燒!……這里那里就到處燒起來了。其他部隊也都在放火燒城?!眔石川所謂“充分證明他們曾經(jīng)占領(lǐng)過這個地方”在南京將進一步演繹為,放火燒掉所有被日軍搶掠的證據(jù)。正如拉貝的12月21日《日記》記載:“日本人開始焚燒城市。毫無疑問,他們是想要抹去他們的搶劫掠奪的罪行?!眕另外一位目擊南京大屠殺的德國人克里斯蒂安·克勒格爾同樣做了記錄,他在1938年1月13日寫了《南京受難的日日夜夜》:“中國軍隊在撤退的時候,砸開并搶劫了一些糧店,也有幾處發(fā)生了火災(zāi)。但是絕大部分城區(qū)在日軍進城的時候完好無損。日本人用大手筆完成了一個巨作,也許唯一使他們感到遺憾的是,他們只能在各個地方一所一所地燒房子,他們恨不能一下子把整個南京城燒個精光?!@種有組織的縱火焚燒開始于12月20日,自那以后一直到今天,沒有一天晚上夜空不被火光映照得通紅。如果有房子遺漏或跳了過去,那還要細心地給它補上一把火。截至今天,全城估計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的房屋被燒毀?!眖
南京陷落后還有個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日軍肆意地強暴中國女性。石川再一次采用正面回避法,回避到只字未提的地步。實際上,南京城門一破,日軍掃蕩、占領(lǐng),中國女性就處于極為恐怖危險之中,上至七旬老太下至五六歲的孩童,都很難逃過一劫。即使躲在國際難民區(qū)內(nèi),許多女性仍被強暴傷害,甚至被武裝劫掠而去。原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的兩位老兵回憶道:“不管是進南京之前,還是進南京之后,強奸婦女可以說是任你隨便干,干多少都無所謂。還有的人自吹‘干了70歲的老太婆,腰都變輕了?!€有去過只收容女人的難民區(qū)(估計是金陵女子大學吧)。在屋子里指手畫腳地任意挑選,并且當場就干了?!眗“那里經(jīng)常有日本軍官過來說‘進去一會兒,就進校舍帶走女子了。經(jīng)常出入校園的不僅是33聯(lián)隊的,還有9師團和16師團的30旅團的。他們是開著卡車來的。白天不怎么來。一天大概來兩三輛。每次來的包括軍官有四五人,其中三人拿著槍。也有的時候一天來五六輛。一輛大概裝20個女孩子。”s而拉貝在12月17日就清楚地記載,“有一個美國人這樣說道:‘安全區(qū)變成了日本人的妓院。這話完全是符合事實的。僅昨天夜里就約有1000名姑娘和婦女遭強奸,僅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一處就有100多姑娘被強奸?!眛
在《活著的士兵》中,即使石川對于日軍在南京強暴女性的正面描寫微乎其微,但仍能從他謹慎的語句之間判斷暴行的存在,“活著的士兵”手指上平添的一個個中國女性的戒指,在西服店柜臺里面,“有兩具赤身露體的年輕女尸”,十分巧妙地暗示日軍的暴行。其實,在日軍進入南京之前,他曾寫到“殺女特務(wù)”、追蹤女孕婦,尤其是寫到塹壕旁一個農(nóng)家女令人窒息的哭聲:“在這夜深人靜之時,那女子的哭聲更加使人感到撕心裂肺,哭聲在寂靜下來的戰(zhàn)場上震撼著每一個角落。她時而放聲悲號,時而低聲嗚咽。有時既不呻吟,又不是啼哭,竟如野獸一般,‘嗷——嗷——長吼,有時又似悲鳥低鳴。”日軍士兵的“內(nèi)心早已被這種驚心動魄的悲哀所震動”,這哭聲令他們充溢著煩悶、同情或是焦躁,于是五六個日本士兵沖出戰(zhàn)壕刺死了這位姑娘。一切似乎恢復(fù)了平靜。石川敘述得清楚,農(nóng)家女的母親被槍殺,先于女兒死去,這姑娘的哭聲是對失去親人的痛悼、對自己孤苦無依的憐惜、對敵人的控訴、對戰(zhàn)爭的控訴、對命運的控訴!石川將日軍攻打南京路上的暴行較為曲折地披露出來,并且做了深入的探析,如攻占常州后:“活下來的士兵最想得到的是女人。他們邁著大步滿街尋找,像追兔子的獵犬一樣搜尋女人。在華北,這種越軌的行為曾被嚴格禁止過,而來到這里,要想控制他們的行動卻很困難?!薄八麄儺斨械拿恳粋€都變得驕橫狂妄,自比帝王或暴君。如果在城里達不到目的,他們就會走出城,到遠遠的鄉(xiāng)村去搜尋。城外雖然相當危險,可能還有隱藏下來的殘敵,或許有的老百姓手中還有武器,然而士兵們對此卻沒有任何畏懼和猶豫。他們認為世界上沒有能勝過自己的強者。在這種感情的支配下,不論是道德、法律,還是反省、人性,一切都失去了它原有的力量。”而在日軍進入南京以后,石川達三卻不再做更多交代。石川大體掃描了陷落后的這座空城,將慰安婦寫了進來,這又是十足證明一個城市的屈服。“走進甬道后,兩側(cè)有五六間小房,每間房里有一個女人,都是中國姑娘。她們都留著短發(fā),抹著胭脂,在這種時候她們竟還有心思梳妝打扮,而且,對方都是些語言不通、素不相識的敵國軍人,他們要在一起度過三十分鐘。為了她們的人身安全,在小鐵門的入口處,有持槍而立的憲兵?!逼轿惨坏缺刻於家郊嗽喝ィ一貋砗罂傄獙?zhàn)友說:“我是去安慰亡國之女的靈魂的。”原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的一位老兵口述道:“慰安所排成了一大溜,然后士兵就在那兒排成了一長排。我們完事了就說‘交接‘交接。當時里頭中國女孩子很多,都是城里的女孩子,南京的女孩子,當中也有形勢穩(wěn)定下來以后父母帶她上慰安所來的。為了吃飯,沒辦法呀?!眜
這樣看來,石川對于日軍在南京陷落后的屠殺、縱火、強奸等暴行并未明顯敘寫,但他在南京陷落前大體都已深入寫到。石川是采用一種正面回避、前后互文的寫法,正如經(jīng)盛鴻記述了石川達三回應(yīng)警察的話:“因為是寫小說,所以有時候把在南京看到的東西搬到了上海,把在上??吹降氖虑?,搬到了南京?!眝其隱衷值得細致斟酌。
總的看來,1938年初的石川還有一些自我言說的空間,對于“活著的士兵”并不是漠不關(guān)心,而是有著綿綿的悲憫,雖然是充滿著絲絲的無奈。對于交戰(zhàn)國的民生,石川達三也存在悲憫,在文中多次直接表達這種同情,雖然那屬于強權(quán)、勝者的悲憫,但不造作、不夸張,因為那也滲透著對人生命的關(guān)注與痛心。他的早年不幸、英文專業(yè)素養(yǎng)和一度移民巴西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地成全了一個心胸較為開闊、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中日開戰(zhàn)之初,他的悲憫對于世人都是彌足珍貴的,隨著中日關(guān)系逐步惡化、戰(zhàn)爭升級、日本國內(nèi)的新聞出版管制的加強,石川達三的客觀與真誠就不可能保障,對此有學者做了高屋建瓴的評論:“日本在全面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初期由報紙雜志社派出的這些作家,其主觀動機是協(xié)力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事實上他們的作品也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起到了這樣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這些作家在觀察、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時候,其角度、方法有所不同,主觀意圖與客觀效果也不盡一致。例如,日本作家近代以來受歐洲自然主義的影響很大,注重‘事實和‘真實的描寫,而在初期特派作家中,就有一個人由于寫了一些‘事實和‘真實,而為軍國主義政府所不容,因此招致筆禍。那就是石川達三和他的中篇小說《活著的士兵》。”w
a 石川達三(1905—1985),生于日本秋田縣平鹿郡橫手町。1924年關(guān)西中學畢業(yè)。1925年入早稻田大學,中途退學,在《國民時論》社任編輯。1930年移居巴西,回國后發(fā)表長篇見聞錄《最近南美往返記》。1935年發(fā)表中篇小說《蒼氓》,描寫日本移民在巴西的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曾任日本文藝家協(xié)會理事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
b 小說原名是“生きている兵隊”,鐘慶安、歐希林譯,昆侖出版社1987年版。
c 經(jīng)盛鴻先生在《日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的紀實小說及其遭遇》(《鐘山風雨》,2009年第3期)一文中有很多文本解讀,可貴地還原了歷史的現(xiàn)場。
df 石川達三:《活著的士兵》,鐘慶安、歐希林譯,昆侖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頁,第3—4頁。
e 石川達三:《活著的士兵·譯者的話》,鐘慶安、歐希林譯,昆侖出版社1987年版,第3頁。
g 同上,第4頁。日軍上海派遣軍第十六師團在華作戰(zhàn)的路線和經(jīng)過,尤其是攻打紫金山,并參與了南京大屠殺的活動。參見《東史郎日記》(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版)和《南京戰(zhàn)·尋找被封閉的記憶——侵華日軍原士兵102人的證言》(松岡環(huán)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版)。
hn 〔日〕東史郎:《東史郎日記》,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頁,第205頁,第207頁。
ijorsu 〔日〕松岡環(huán)編:《南京戰(zhàn)·尋找被封閉的記憶——侵華日軍原士兵102人的證言》,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頁,第56頁,第106頁,第300頁,第326頁,第107頁。
k 宋希濂:《南京守城戰(zhàn)》,選自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原國民黨將領(lǐng)抗日戰(zhàn)爭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268頁。
l 唐生智:《衛(wèi)戍南京之經(jīng)過》,《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原國民黨將領(lǐng)抗日戰(zhàn)爭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7頁。
mpqt 〔德〕維克特編著:《拉貝日記》,周婭 、譚蕾譯,新世界出版社 2009年版,第120頁,第160頁,第326頁,第134頁。
v 經(jīng)盛鴻:《日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的紀實小說及其遭遇》,《鐘山風雨》2009年第3期。
w 王向遠:《日本侵華史研究》,《王向遠著作集》(第9卷),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頁。
基金項目: 本文系貴州財經(jīng)大學校級科研基金項目“國外南京大屠殺文學的考察與研究”(2020YJ001)成果
作 者: 胡春毅,文學博士,貴州財經(jīng)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文化研究。
編 輯: 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