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美
(鄭州工程技術(shù)學院 傳媒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嚴歌苓赴美留學,離開祖國、踏入異國,面臨的是被標識、被認知、被建構(gòu)的跨文化語境。這里的“跨文化”并非指不同文化的自為存在,而主要是指不同文化纏繞時的重組過程。文化向來都是多元的,任何一個時代不存在絕對二元對峙的文明,沒有任何一種文化可從根本上排斥另一種文化而獨立存在?!耙磺形幕寄阒杏形?,我中有你。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是對立單純的,所有的文化都是雜交性的,混成的?!盵1]293對于十幾年來不停游走、頻繁移居的嚴歌苓來說,更是如此。她積極地走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并逐漸以融通的視野來審視中西問題。
在跨國界的交往中,不同文化之間互相回應(yīng)、互相質(zhì)疑、互相補充,以“融合”和“共異”的方式存在。正如后殖民理論家霍米·巴巴提出的:今日文化的定位不再來自傳統(tǒng)的純正核心,而存在于不同文化接觸的邊緣處和疆界處,并于此探求差異,審視身份認同、生存歸屬和自我建構(gòu)??傊?,雜糅混合的文化導致了人的身份的不確定性?!叭祟愂遣荒茈x開身份生活的”[2]118,身份不是內(nèi)部血統(tǒng)所決定的,而是社會文化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在這里,所談到的身份,指的是文化身份,不是生理的或職業(yè)的身份。身份是構(gòu)成“人”作為人存在的基礎(chǔ),沒有身份,這個人也就從一定的文化心理層面缺失了存在性。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在《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一文中將身份分為兩種:其一,身份是“一種穩(wěn)定、不變和連續(xù)的指涉和意義框架”[3]209,所標識的是共享同一歷史祖先遺留下來的一種深厚的、集體的文化身份,反映共同的歷史經(jīng)驗和文化符碼,人們在其中可獲得固定源頭和歸屬感。其二,身份是一種“不斷流動、變化和建構(gòu)的過程”[3]211,這是從后現(xiàn)代身份觀來論述的。身份有自身的承繼性和斷裂性,既是存在,又變化著,既屬于過去,又屬于未來。嚴歌苓常年離國游移,受民族、種族、階級的影響,原有統(tǒng)一的“歸屬性”“共享性”身份一度被打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顛覆和消解。文化身份呈現(xiàn)出“離散者”—“移植者”—“游牧者”—“寄居者”流動混雜的樣貌。那么,在自我認同的追索和建構(gòu)中,身份是如何建構(gòu)并動態(tài)轉(zhuǎn)換的呢?
1989年11月,嚴歌苓前往美國,進入哥倫比亞藝術(shù)學院攻讀創(chuàng)意寫作藝術(shù)碩士。帶著過往近30年的祖國成長經(jīng)驗、情感印記、傳統(tǒng)感知孤身一人來到異國,不僅僅是地理疆界上的離散,還是文化心理上的離散,更是一種從母體向外的艱辛“流放”?!皬碾x開祖國海岸線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永不會停駐的跋涉(一種無形的苦旅,一種即使有了土地所有權(quán)也不可能徹底消除的離愁別緒)。”[4]80環(huán)境的突變、語言的隔閡、文化的差異、生存的壓力,使她成了精神上真正的“離散者”。
弗洛姆曾說:“對身份感的需要源于人類生存狀況,也是人類最強烈的追求源泉?!盵5]51與生俱來的共享的民族文化身份,在新的移居國的主流文化語境中變成了弱勢性、邊緣化的“他者”,這種“他者”身份刺激著嚴歌苓去探尋“我是誰”?身份的尋找能夠給“我”帶來穩(wěn)定的安全感,使其認清位置、辨明方向,有效避免離散帶來的失重與空虛。
嚴歌苓留學之初,利用讀書打工的邊角料時間,同時也是在接受國外小說技巧專業(yè)訓練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以海外留學生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如:《渾雪》(又名《學校中的故事》)《栗色頭發(fā)》《我的美國老師和同學》《方月餅》《失眠人的艷遇》,等等。談起這些作品時,她曾表示:“在國外,大家有著相同的背景,他們會與他人聊起這種苦痛的經(jīng)歷,和不被人瞧得起的邊緣的感覺。我這個人喜歡傾聽,很少抱怨,這也是我得到很多故事和啟迪的來源。當年的短篇小說之所以像井噴一樣寫出來,與這些有很大關(guān)系?!盵6]
小說家在文本建構(gòu)中涉及自我的聲音,通過這種聲音對此在的環(huán)境進行記錄和選擇,進而形成帶有自我指涉性的話語場。如果把嚴歌苓的這些短篇小說與她的散文隨筆和訪談自述放在一起作為互文進行參讀,顯然會發(fā)現(xiàn)小說中很多故事情節(jié)、人物情感都來自她身在異域的切身體驗,作品頗具“紀實的親歷性”“自敘的傾訴性”色彩。嚴歌苓創(chuàng)作的這些小說大多以第一人稱敘述人“我”來架構(gòu)組織故事,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外化。“我”既是一個親歷者,又是一個旁觀者,同時也是一個敘述者:
我和所有大陸來的學生無二致;想多掙錢、少付學費,住便宜房子和吃像樣的飯。
我剛到美國,整天‘累呀累呀’地活。學校的電梯一樣的擠,我嫌別人,也怕人嫌我。打工的熱汗蒸著我,連自己都嗅出一身的中國館子味。我總是徒步上樓,樓梯總是荒涼清凈,我總是在爬樓梯之間拿出木梳,從容地梳頭,或說將頭發(fā)梳出從容來。我不愿美國同學知道中國學生都這樣一口氣跑十多個街口,從餐館直接奔學校,有著該屬于牲口的頑拗。[7]67
我教一點書,時而到餐館打打工,還在美術(shù)用品商店干半個售貨員。我的收入五花八門,但我一天也不拖房錢。我非法或非非法地做這做那,消受自己的一份辛勞與寂寞,抑或還有點獨享的快樂。[7]33
嚴歌苓通過“我”重在講述異地漂泊離散的感受,暗指嚴歌苓求學異國時艱難且堅韌的生存境遇,是一種親歷的真實經(jīng)驗的傳達。這種讓人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情緒,既始于想象中的生活與現(xiàn)實生存圖景的差距,又源于國內(nèi)良好優(yōu)越的自我認同感在異域直線下跌的失落,更在于繁重低廉的超負荷工作和孤身一人在外的心酸?!白晕摇迸c“他者”之間的矛盾,使“我”常常感到焦慮與無奈。
在其隨后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無出路咖啡館》中,這種生存的苦痛意味仍在延續(xù)?!稛o出路咖啡館》在敘事上不僅繼續(xù)倚重第一人稱“我”作為視點人物和認知主體,而且整個故事原型還取材于嚴歌苓的親身經(jīng)歷。“我”一個柔弱如風的中國女子,每天吃著低劣食品,翻著賬單,挖空心思去向房東太太爭取房租的寬限,盡管兩手空空也要對貧窮守口如瓶。疲于奔命忙于應(yīng)付的“我”,考慮最多的既不是自己相愛的外交官未婚夫,也不是惹人厭的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盡管這些把“我”折騰得精疲力盡。愛情、婚姻、前途這些對于“我”來講,都無法抵過“生存”和“錢”那般重要和緊迫,拆東墻補西墻的生活真實而殘酷。除此之外,因隔閡而生的困惑、因窘迫而生的辛勞、因身份失衡產(chǎn)生的逼仄境遇等諸多苦痛,都很自然地浸透在她的小說文本中,間接呈現(xiàn)了一位離散主體撕裂的、冷靜的、成熟的精神演進過程。
“我”不順心地活著、累呀累呀地活著、辛勞寂寞地活著,本以為來到了“自由的彼岸”,可是生活仍是新一輪的身體受難和精神折磨,“美國的生活離我曾設(shè)想的‘青燈一盞,紅樓一卷’的清高生活相差十萬八千里”[8]。一方是祖國根系話語深植的召喚與牽制,另一方是西方新奇話語播遷的吸引與影響,兩方的沖撞對“離散者”(“我”)也帶來了內(nèi)在強大的心理焦慮與傷害。生活在海外的嚴歌苓曾一度患有精神憂郁癥和重度失眠癥,1996年嚴歌苓為近乎要了性命的失眠癥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此外,她對弗洛伊德、榮格等人的心理學著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研究不僅能幫助她舒緩、協(xié)調(diào)來自異質(zhì)空間的各種尷尬和矛盾,同時還能對過往潛意識的記憶創(chuàng)傷進行解析。例如,在她的小說《人寰》里,“我”躺在美國的一家心理門診接受治療,在凌亂碎片化的絮語中反復回憶家族史、文革史,最終揭開了那場摻雜曖昧與傷痛的“性奇遇”事件。更為重要的是,這讓嚴歌苓從心理學的理性視角去尋覓個體的精神狀態(tài),并借助文學寫作的形式對“離散者”心理的痛因與雜癥進行解密與探尋。如:《女房東》里老柴對房東沃克太太,《青檸檬色的鳥》里糟老頭佩德羅對樓上的年輕女子香豆,《阿曼達》里來美國陪讀的42歲男人楊思斌對鄰居14歲的混血兒阿曼達,都有著近乎畸形的愛慕心理和隱秘的偷窺心理。這些微妙陰郁的心理活動的表達,接近陀思妥耶夫斯基關(guān)于小說“刻畫人物心靈深處的奧秘”的美學主張。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安全、歸屬和愛、尊重、自我實現(xiàn)。盡管在西方的異質(zhì)文明中,“離散者”諸多心理的不適不慣纏繞不已,但是在異域不僅是逃避、謀生,更是一種自我人格的重新生長以及對現(xiàn)代認知的探索追尋,處于金字塔頂端的“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則是支撐其在漂泊中的內(nèi)在精神動力,所以“生命移植”的痛很快便接踵而至了。
嚴歌苓三十歲時成為一名大齡留學生,如同她自己所說,留學“結(jié)束了我在國內(nèi)的那點文學局面,推翻了我對創(chuàng)作的所有自我設(shè)計,將我置于一個新的競爭環(huán)境。這個生存環(huán)境中,我像普伊格那樣去掙一份餐館工的工錢,像喬伊斯那樣,去謀一個小職員的職位,也險些像納博科夫流亡初期那樣零星授課”[9]。與體力移民相比,像嚴歌苓這樣由“留學”變成的新移民,在追夢的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思想痛楚、精神磨難遠遠多于生存的艱辛。身份錯位、身份失衡意味著根源的喪失、話語權(quán)的喪失。
被母語文化塑造的嚴歌苓要在短時間內(nèi)順利地“跨域”和“移植”,過渡到自由舒展的狀態(tài),顯然是不易的;更何況要從中文寫作的中心區(qū)域,亦即舒適區(qū)域,來到一個極具陌生又頗具挑戰(zhàn)的地方。嚴歌苓曾多次談道:“出國對于一些作家意味著死亡,對另一些作家,卻是新生……我認為自己屬于后者?!盵9]“將自己連根拔起,再往一片新土上栽植,而在新土上扎根之前,這個生命的全部根須是裸露的,像是裸露著的全部神經(jīng)?!盵10]340這些帶有比喻意味的闡釋被眾多研究者大量引用?!霸偕薄靶律彼鶐淼拿舾?、傷痛、快感極大地激發(fā)了她的創(chuàng)作熱情,其認知視角和精神氣質(zhì)隨即發(fā)生著更新。
對于嚴歌苓來說,出國留學并不是簡單地涉獵新奇、游歷美景,舉目茫茫來到孤寂艱辛的環(huán)境,不僅切斷了與祖國、家庭、朋友的實體紐帶,而且原先在國內(nèi)略有名氣的軍旅作家的“光環(huán)”也隨之消失。課堂上,她必須用英文口述自己的文章,并先用英文創(chuàng)作而后翻譯為中文,這對一個作家而言意味著先天優(yōu)勢的失去、母語力量的消逝。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一書中明確提出:一個民族是用“語言”而非“血緣”構(gòu)想聯(lián)結(jié)成的共同體。馬丁·海德格爾也說過,語言是人的首要規(guī)定性,語言是存在的寓所。尤其是在異質(zhì)文化語境中,語言不僅僅是人際傳播中的必要存在,更是一種文化表意和生活表征。語言標識和建構(gòu)著身份,一旦陷入失語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著身份的失落和消解。對于“移植者”來說,能否在異國生根取決于對該國語言文化的吸納轉(zhuǎn)換,取決于身份歸屬尋找和文化失語應(yīng)對中的堅韌。
嚴歌苓對失語這種“存在之源”的苦痛有著切身體驗,因此也把失語危機植入到小說創(chuàng)作中,如在《簪花女與賣酒郎》中,剛到美國的齊頌與墨西哥小伙卡羅斯互生好感、兩情相悅,但因語言障礙,兩人溝通總是不暢,齊頌每次只能以“是”或“不”來應(yīng)對。齊頌的姨媽為了將他們分開,故意將對話譯錯,并將齊頌賣給了一個聾子,也徹底喪失了話語權(quán)?!懊@子”暗示著無助的齊頌徹底失去了語言——這一維系與人溝通交流的工具?!独跎^發(fā)》中的“我”和齊頌一樣,失語的尷尬使“我”和美國男子“栗色頭發(fā)”之間真實的情感無法通過語言順暢表達?!拔摇背34鸱撬鶈?,把“栗色頭發(fā)”折磨得疲憊。因語言不通,“我”總覺得自己好似一只失群的雁,被遺棄在這陌生的異國。在一定程度上,失語折射了嚴歌苓在異質(zhì)語境中所遭遇的文化身份認同上的齟齬與尷尬。同時,這里的語言不通還暗指中西之間認知、情感、思想、行為等方面難以逾越的隔膜與對話鴻溝。
進入一種陌生的異域空間,意味著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感知世界?!耙浦舱摺痹诳缥幕Z境中常常會感知到明顯的差異,不僅僅是衣食住行生活方面,更多的是來自異域文化語境中的人、事、物給予自己的感知信息,以及自己感知到的強勢文化信息與原生的弱勢文化信息之間存在的差異。尤其是“移植者”在西方社會躋身生根的過程中,會遭受到來自第一世界的高傲優(yōu)越感、拯救式的同情心和蔑視性的不均等,在這種文化殖民、文化霸權(quán)中,“我”又是如何回應(yīng)的呢?在《栗色頭發(fā)》中,西方人常常以為“我”聽不懂那些偏見品評的語言:“中國現(xiàn)在還有紅衛(wèi)兵嗎?”“聽說中國人沒有足夠的糧食和肉,全國在一夜之間就打死七百三十五萬零三條狗,然后全把它們吃了!”移植后的“我”,在東西方的撕裂拉扯中,即使失語危機常伴隨左右,但對差異之下西方的排他性和優(yōu)越性有著極強的感知。最終,“我”無法忍受西方人用慣常的優(yōu)越姿態(tài)來對中國人進行“偏見品評”,毅然辭去了高報酬的人體模特工作,因為這個工作需要“麻痹些許的自我意識”。
嚴歌苓曾將自己受美國FBI調(diào)查,并被迫要求進行測謊實驗的經(jīng)歷寫入散文《FBI監(jiān)視下的婚姻》中,她寫道:“它們(美國)的人權(quán)是有種族條件的,對一個像我這樣的外國人,它們以為只要有一層虛偽的禮貌就可以全無顧忌地踐踏過來。我已意識到在這里(美國)做外國人是次等人種;次等人的人權(quán),自然分量質(zhì)量都不足?!盵4]56這種感受在《無出路咖啡館》中得到了更充分的論證,“我”之所以離開外交官安德烈,并非是因為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轟炸式的無理干擾,而是“我”實在無法忍受在與安德烈的相處中始終被視為可憐、同情和施舍的對象;正是西方人骨子里先天攜帶的“拯救主義”,促使“我”攜著幼小但卻強烈的自尊心離開。
在《栗色頭發(fā)》中“我”的辭職,《無出路咖啡館》中“我”的分手,不單單是因為作家嚴歌苓心中的民族主義,更多是為了生命尊嚴和人格獨立。這兩個情節(jié),意在揭示“我”在異族情感里所感受到的中西文化、種族、性別的不平等性。西方人樂于以基督徒“愛世人”“救世人”的名義,對弱勢文化族群進行拯救,而被拯救的東方人深感其中的嘲諷,對強勢文化予以沉默的拒絕和抗議。同時,這也是“移植者”在東西文化觀念的巨大差異與隔閡中,如何努力堅持人格獨立性的一種體現(xiàn)。
如果說無所歸依的“離散者”在面對東西文化沖撞時,流露出更多的是掙扎的苦痛,那么,已向前邁一步的“移植者”,已在撕裂的精神歷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文化之間宿命般的隔膜鴻溝——身陷進退兩難的語言困境、生存困境中無法自拔,移植后的身份也很難得到鮮明地確立,缺乏言說自我需求的話語權(quán)。但是,嚴歌苓憑借“移植者”先天的自尊和敏感,知識分子特有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試圖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反撥、去抵抗。她在小說文本中,隱含地揭示出東西方小人物之間不對稱、不對等的關(guān)系,挖掘其中隱含的種族優(yōu)越感,消解西方對東方的偏見與詆毀。
1997年,嚴歌苓在馬來西亞文藝營開幕式上稱自己為“中國文學的游牧民族”之一員。“游牧部落自古至今是從不被別族文化徹底認同,因此也從不被異種文化徹底同化。但它又不可能不被寄居地的文化所感染,從而出現(xiàn)自己的更新和演變,以求得最適當?shù)纳嫘问健!盵4]80一邊是東方文化的博愛寬厚,另一邊是西方文化的個性自由,她試圖在東西方文化接觸的疆界處尋找到更適合自我的、更富有民族新意的新身份。于是,她借錯位歸屬的“游牧者”來界定自己,認為既游離于故國文化主流,又處在別族文化的邊緣,但恰可利用這種雙重邊緣的“居間”優(yōu)勢,與他方和此地保持對話式的聯(lián)系。后殖民理論家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一書中認為,這是屬于移民的雙重視角,是最真的眼睛,移民者在雜糅的“第三空間”中,穿越地域、種族、階級之間的差異,揭示文化認同的“域限”。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嚴歌苓便立足于既非這個、又非那個的“第三空間”中,試圖對中西方文化進行“復眼旁觀”式的深窺。
其一,嚴歌苓對祖國日思夜想、魂牽夢繞的鄉(xiāng)愁書寫并非那般泛濫繁復,她重在表達跨文化語境中人與人相處時的不信任,和難以溝通的孤寂感。如《方月餅》,可以說是披著“鄉(xiāng)愁”的外衣, “我”握著“變形”改良后的方月餅邀請室友瑪雅一道賞月,向她談起關(guān)于中秋那些思鄉(xiāng)的浪漫情緒,譬如私奔的嫦娥、搗藥的玉兔、伐桂的吳剛,可是這些都是我的一廂情愿,瑪雅卻并未聽懂。她擔心月餅的卡路里過高,果斷離開,并留下一句話:“下月送報費,你分擔一半?!痹谖鞣饺爽斞诺囊庾R里,只有相處的明確界限和公道劃分,無法理解東方中秋所指征的“圓”“聚”“合”的意象。這里,鄉(xiāng)愁悲離的情調(diào)以詩意的古典意象含蓄呈現(xiàn),月餅所指代的故鄉(xiāng)記憶在此蒙上了一層柔美圣潔的面紗。可是,這里的月餅是變形的、是方的,意在表達對祖國文化、居住國文化之間差異的看法,還有基于文化差異所折射出的西方個體主義問題。
其二,嚴歌苓對在異鄉(xiāng)受到的排擠和屈辱也并非那般強烈控訴。如《大陸妹》,講述了一位大陸妹被美國遠親“唐家”暫時收容的生活,唐家多年前從臺灣遷居到美國,但從原鄉(xiāng)、根脈論,身體里流淌的仍是中國的血統(tǒng)??稍凇疤萍胰恕毖劾?,“大陸”卻是落后的象征地,“故鄉(xiāng)”被戲謔為Mushroom(香菇),國音鄉(xiāng)韻成了一種駭人可怕的聲音。大陸妹在被刁難、被歧視的過程中也逐漸學會了適應(yīng),慢慢地也將吃飯說成呲飯,垃圾說成勒色,湊趣地笑,從眾地生活??膳既婚g大陸妹從華文報紙上看到最喜歡的老作家去世的消息時,對原鄉(xiāng)那份濃濃的依戀感奔涌而出,這是“唐家人”永遠無法理解的。像大陸妹這樣的移民,在新的國度里,入鄉(xiāng)隨俗也好,奮力求存也罷,即使有嘲諷和排擠,也樂于擁抱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審美標準……可是,不論何種程度的適應(yīng)與認同,自己身上所攜帶的文化印記仍深埋于心,并深沉地依戀,同時在異域所培養(yǎng)的獨立自主的生存意識也在逐日增強。
其三,嚴歌苓小說中的留學者、移民者也常表現(xiàn)出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征服意味。但是,她對漂泊人生和無根靈魂更多地給予精神層面的關(guān)切,用博愛的心,真誠平等地看待他們的尊嚴、價值和命運。在《海那邊》中,王先生、泡、李邁克是同為異鄉(xiāng)的中國人,也是永遠無法回去的離散者。作為餐館雇主的王先生,為了榨取泡身上的所有價值,想盡辦法使喚欺壓,絲毫不理會泡作為一個自然人的正常需求。泡癡傻愚鈍,只懂得機械賣命,但內(nèi)心深處對異性的需求卻十分強烈,是他“唯一沒被癡傻污染掉的那部分靈魂”。盡管畸形,但也合理,畢竟這是生命欲望的涌動,是泡唯一自我的東西。李邁克試圖用一張撿來的美女照片戲耍蒙騙泡,這個美女在“海那邊”的大陸等著嫁給他。正是這張凝聚所有寄托的照片,給予了泡充足的心靈安慰和想象期望。但是,王先生不僅冰冷地揭穿了這個“可貴”的謊言,還將李邁克告發(fā)到移民局。最后,失去了“精神支撐”的泡,殺死了王先生。李邁克雖日夜想念著“海那邊”的愛人和孩子,但也并不曉得“哪輩子回得去”。嚴歌苓把泡個體行為的隱形需求放大,對人性本色深層關(guān)注,人的扭曲和壓抑被深刻地凸顯出來。
另外,從“方月餅”“國音鄉(xiāng)韻”“海那邊”這些頗具祖國象征的符號意象中,可窺出嚴歌苓在跨語際環(huán)境中母語的滋養(yǎng)一直都在。這些1995年之前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大多是她在美國學習西方小說技巧時的課外習作,她希冀找到“更具環(huán)球意識的敘述角度,找到能夠全世界流通的寫作方式和語言”[4]81,賦予文學表達一種獨特的聲調(diào)和語氣——帶有異國風情的中國語言。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者饒芃子將其稱之為一種“新的漢語體”[11]276。這種語言不僅有漢語含蓄、凝練的古典意味,還頗帶西方異國語言獨特的情調(diào)意趣,最重要的是能與世界溝通。這種對中西兩種語言精髓的汲取運用,與“游牧者”的身份經(jīng)驗也是分不開的。
總體而言,嚴歌苓沒有將海外特有的鄉(xiāng)愁、漂泊、受辱情緒渲染夸張,而是有節(jié)制地言說,將這些“望月思鄉(xiāng)之苦”“寄人籬下之悲”“失根無根之痛”控制在一定范圍限度內(nèi)。在嚴歌苓的小說文本中,既蘊含著對東方文化的強烈認同,又滲透著來自西方個體生命的價值判斷。陳曉暉評價嚴歌苓時指出:“書寫華人社會也好,書寫異族社會也好,或是兩個世界的融和貫通也好,都有一個比族裔性和社群性更好的觀照點?!盵12]105這個觀照的視點便來自處在“第三空間”中的“游牧者”,不僅表達了來到異國之后的內(nèi)心困惑和復雜處境,還敘說了在面對西方強勢文明和種族隔閡時是如何完成自我超越和文化溝通的。
2004年,嚴歌苓跟隨丈夫勞倫斯在非洲尼日利亞生活了近兩年的時間,非洲生活結(jié)束后又居住于中國臺灣、德國柏林等地。嚴歌苓自稱自己是個永遠的徹底的“寄居者”。之所以稱為“寄居者”,是因為她早已打破了固定存在的家園,在跨區(qū)域、跨民族、跨文化的流動遷移中獲得內(nèi)心自由的歸屬,并以此達到建構(gòu)文化身份的目的。從遷移意愿和心態(tài)表征上看,嚴歌苓是樂于“旅居”“寄居”的,長久以來,這已經(jīng)成了她“安居”的一種生活方式。文化向來都是多元的,任何一個時代不存在絕對二元對峙的文明,沒有任何一種文化可從根本上排斥另一種文化而獨立存在。對于十幾年來不停游走、頻繁移居的嚴歌苓來說更是如此,她積極地走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對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的文化,并逐漸站在人類文明這一更高的視角來審視思考中西文化問題。
非洲原始蠻荒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氣息深深地吸引著嚴歌苓。在散文《非洲手記》中,她描述了阿布賈、拉各斯、卡諾這幾所城市,其環(huán)境惡劣、治安混亂、交通不便。盡管當?shù)厝藪暝跍仫柧€上,但是他們吃苦耐勞、殷勤友好。嚴歌苓在為數(shù)不多的幾篇非洲題材小說《蘇安·梅》《集裝箱村落》《熱帶的雨》中,以廣博融通的視野,描述了非洲實際的生存現(xiàn)場和文化觀念,還對種族主義、殖民主義有了更深的批判性思考,對少數(shù)族裔命運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同情。常年游走、具有融通思想的嚴歌苓,更能敏銳地抓到多元文化之間的同質(zhì)點,如在非洲感知的苦難形態(tài)和歷史悲情,在她隨后的創(chuàng)作中,不著痕跡地將非洲苦難轉(zhuǎn)化為中國化的文學想象——《第九個葡萄》《小姨多鶴》《金陵十三釵》等地母式的苦難敘事范式,以此吸引、感染了眾多中西方讀者。
嚴歌苓在異域的創(chuàng)作除了關(guān)注“新景”之外,還從融通的視角,在文化碰撞交流的漩渦中來審視人類文化共同的“遠景”?!拔矣X得文學到最最根本的時候,它應(yīng)該是環(huán)球的,應(yīng)該是globle的,應(yīng)該是universal的,所以寫最根本的是寫到人性上面。”[4]80盡管世界各地文化不同,但人性、人情、人道是相通的,不可否認,同大于異,同者日顯,異者日微。中國—紐約—尼日利亞—德國,頻繁地出入轉(zhuǎn)換,錯位歸屬的無奈,使嚴歌苓常常感嘆自己身處漂泊之中,但也正是這種“寄居”帶給作家更多的生活經(jīng)歷和營養(yǎng)。嚴歌苓正是以這種“寄居者”的身份,以自強、自為、自由的融通意識與各種異己話語進行溝通交流。事實上,隨著現(xiàn)代性的進展,全球化的推動,人們也愈加感到身處在一個多元繁雜、眾聲喧嘩的文化生存空間。
從中國大陸到北美、非洲,又到歐洲,嚴歌苓的游走是在全球化進程中所進行的。在“全球場”中,跨國界、跨文化現(xiàn)象日益成為一種常態(tài),大規(guī)模的人類交流移居活動,使整個世界向著休戚相關(guān)的縱深整體發(fā)展?!叭蚧呀?jīng)徹底改變了我們?nèi)粘5纳铙w驗,人們已經(jīng)開始習慣并依賴于這種生活了。”[13]5英國學者約翰·湯林森認為,全球化不僅意味著時間的壓縮、空間的跨越,還意味著人們經(jīng)濟關(guān)系和文化關(guān)系的改變。嚴歌苓既是全球性潮流的順應(yīng)者與參與者,同時又是世界格局差異、多元文化沖突、價值分裂共享的承擔者與表現(xiàn)者??梢哉f,這一時期的身份建構(gòu),與中國全球化進程、現(xiàn)代化進程、歷史前進方向有著一致性。在動態(tài)對話、多維建構(gòu)的全球化進程中,嚴歌苓不再固守于封閉專屬的文化空間,而是處于一種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第三空間”,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保存文化差異,并使之適應(yīng)敞開的異質(zhì)語境。具有多元文化身份的嚴歌苓,從自己最熟悉的移民生活、邊緣處境、真實體驗入手,在小說中展示出全球場域文化之間的差異、沖突與融通,由此在海外華文文壇開拓出一席之地,并為東方文化的世界傳播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