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敏
【摘要】綠色教育是在新課程改革下一種新型的教學內容,它踐行著新型的教學理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師充當引領者的角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注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教育教學中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基礎部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本文主要針對綠色教育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綠色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綠色教育;實施策略
一、在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課堂中營造綠色氛圍
現(xiàn)代教育踐行的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要尊重和理解學生,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讓學生充當課堂的主人,讓語文課堂可以形成一個綠色的氛圍,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在課前可以出兩個謎語:“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蝌蚪)”“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讓學生順著這個謎語去猜,將學生學習熱情調動起來,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之后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覺得青蛙和蝌蚪是一家人嗎?但是為什么它們長得不一樣呢?”,教師通過這樣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帶入一種綠色的課堂氛圍中,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發(fā)揮。
二、在進行課堂合作探究活動中實行綠色教育
合作探究是綠色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來使學生可以大膽發(fā)問,讓學生可以自己設置疑問,不斷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使學生可以形成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在教學《詠柳》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學習小組,針對三個問題:“第一、二句用了什么方法?分別表現(xiàn)了整棵樹與樹枝的什么特點?”“詩人看到這么細嫩的柳葉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風比做什么”“請說出整首詩的意思”進行探討,以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思維相互碰撞,在自主合作中體現(xiàn)綠色教育。
三、在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中實施綠色教育
課堂情境教學法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可,它可以充分表現(xiàn)出綠色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在情境中進行有效學習,為綠色教育的傳遞提供有效途徑。例如,在教學《春雨的色彩》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和多媒體情境,用多媒體播放《春天的景色》,讓學生可以回憶關于描述春天的詞語,之后,可以引入關于春雨的童話故事,用多媒體播放朗讀配樂《春天的色彩》,讓學生可以通過這個情景感受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加深對課文語句中色彩的理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將綠色教育的手段融入課堂情境當中,為更多的綠色教育途徑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多方位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綠色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的一種積極的教學手段,對教育教學有促進作用,更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將綠色教育理念放入到課堂教學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合作探究、教學情境等教學方式,不斷進行綠色教育理念,讓綠色教育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春南,李秀英.試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綠色教育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21):12.
[2]趙娣.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綠色教育的實施[J].中華少年,2017,28(3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