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程從彬
當他們逐漸不記得回家的路,想不起家人的模樣,記憶中的東西不再清晰……我們摯愛的親人可能悄悄地患上了老年癡呆癥。
老年癡呆癥又稱阿爾茨海默?。ˋD),是發(fā)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fā)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xù)性高級神經(jīng)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tài)下,出現(xiàn)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在我國,患有老年癡呆癥的人有500多萬,75歲以上的老人當中,每10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癡呆。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一種能夠有效治愈老年癡呆癥的方法或特效藥,現(xiàn)有的鹽酸多奈哌齊、美金剛、卡巴拉汀等藥物治療也只是延緩疾病發(fā)展,減少并發(fā)癥。其實,對于老年癡呆患者來說,非藥物干預有時比藥物治療更為重要。一些非藥物干預療法,可以極大地減緩病程進展的速度,讓患者及其家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仍然有質(zhì)量地生活。下面介紹幾種目前最常用的非藥物干預療法:
1.回憶療法。老年癡呆患者的記憶損害是由近及遠的,首先受損的是近記憶,比如剛剛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很快就忘記了,但是對于他(她)長期保存的關(guān)于個人重要性的記憶仍然可以輕松獲得,這就是為什么上了年紀的人愛嘮叨自己過去的經(jīng)歷。因此,家人要接納并耐心傾聽老人講他(她)們過去的故事;給他們放一些年輕時代的老電影、經(jīng)典歌曲之類的;布置一些過去的熟悉物品(諸如老照片等);讓老人參與一些他(她)們兒時的游戲,如打彈子、丟手絹、擊鼓傳花等。通過這些有形輔助手段,喚起老人對過去事件、活動的回憶,重新體驗過去生活的片斷,尤其是回憶一些趣事和讓老人感到有成就感的事,這樣可以改善老人焦慮、抑郁或哀傷的情緒,促進心理健康。
2.作業(yè)療法。老年癡呆患者的其中一個癥狀就是日常生活技能的喪失,這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難。讓患者盡量參與整理房間、做飯、打掃衛(wèi)生等力所能及的勞動,督促他們自己漱口、洗臉、穿衣、如廁等,這樣不僅有利于改善他們的自理能力、保持基本生活習慣,還能給大腦有益的刺激,可以讓他們盡可能長久及獨立地生活。
3.認知療法。鼓勵患者參與打麻將,這不僅可以增加他們的人際交往、減少孤獨感,更重要的是麻將能鍛煉老人的腦、眼、手協(xié)調(diào)能力,還鍛煉了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敏捷力?;蚴亲尷先藚⑴c手指撥算盤、串珠子、撿豆子、搭積木等活動,也以練習腦、手、眼協(xié)調(diào)動作。
4.運動療法。鼓勵患者參加散步、慢跑、太極拳、保健操等運動可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動水平,延緩大腦衰老。運動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除整體性全身活動,應(yīng)盡量多活動手指。
5.語言療法。平常盡量多和患者談話交流,鼓勵其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雖然有些患者可能無法理解他人的語言、不能表達自己內(nèi)心感受,或者只自顧自說,但家屬需耐心傾聽,并不時與之對話,促進其思維的活躍。
6.飲食療法。主要是重視營養(yǎng),均衡膳食。日常飲食宜多樣化,一次不宜過飽,建議少食多餐。此外,還要做到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糖、低鹽飲食,盡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7.驗證療法。照護人員使用特殊的溝通技巧,確保與患者互動時創(chuàng)造親密的氣氛,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安全和舒適,照護人員不是去評判這些患者的行為而是包容和接受,這樣可以增加患者的幸福感,減少負性情緒和行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