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幼兒園 成玲
對于學前教育來說,美術教育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挖掘他們內在的潛質與天賦,從而使幼兒能在藝術的領域中學著探索。現代社會中,美術教育必然需要不斷地走向生活化,使其教育更接地氣,從而讓幼兒產生親切感,并且在投入實踐之中體驗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發(fā)現美。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直觀形象的,他們喜歡形象生動、五彩繽紛、靈活多變的內容。如果教師呆板地去講解,無法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同時也無法挖掘他們的美術潛能。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美術課堂中融入生活內容,讓幼兒產生親切感,并調動自我的生活經驗,幼兒更容易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也能使課堂更接地氣。例如,在圍繞“植物”這一主題開展一些美術活動的時候,教師用剪紙或者是圖片對墻面進行裝飾,讓幼兒如同走進了一個美麗的花園之中,感受來自自然界的美。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良好的美術環(huán)境,幼兒能夠身臨其境,生活經驗不斷豐富,他們對于大自然的花花草草等植物的熱愛自然會流露出來。通過生活化的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美術教育內容就會呈現出來。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思維反而是靈動多變的。美術教育不能只用一種形式,而是要不斷地變化,才能讓幼兒更加喜歡美術活動。教師可以因勢利導,把幼兒喜歡、關心的事物,作為美術教育的素材。如有的小女孩非常喜歡愛莎公主,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為自己的愛莎公主穿上各式各樣的衣服,設計各種各樣的發(fā)型,戴上皇冠,手持權杖,同時為了讓愛莎公主能夠陪伴自己,再為她設計一個美麗的“宮殿”,不僅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能夠激發(fā)她們的創(chuàng)造力。對于男孩來說,他們更喜歡奧特曼、機器人、變形金剛、各類玩具槍等,鼓勵他們動手進行玩具槍的組裝,或者自己畫出最喜歡的槍。幼兒在動手動腦、想象創(chuàng)造中體驗美術的樂趣,使他們對顏色的區(qū)分與運用、基礎的美術技能逐漸了解并學會運用。
在幼兒的美術教育之中,通過滲透美術生活化內容,進行美術教學。例如在中班幼兒中開展主題美術活動“匯生活”,在活動開展之前可以讓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一些手工作品的創(chuàng)造,倡導環(huán)保理念,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用雞蛋殼描繪人臉、用廢舊塑料管扎成小花籃、用舊報紙折千紙鶴等等,這些實際上都可以成為幼兒親手體驗美術且能激發(fā)興趣的最好生活素材。親子活動中,幼兒積累了一定的認識經驗,對一些手工作品進行加工繪制就有了基礎,如,在雞蛋上畫人臉肖像,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并且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讓這一雞蛋呈現出各種童趣十足的模樣,孩子的、老人的、大人的等,在繪制過程中,幼兒經歷了一個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過程,對自己的作品愈加喜愛,對繪畫充滿興趣。開展美術主題教育活動,家校合作成為促進幼兒美術興趣的主渠道。主題活動與生活息息相關,而幼兒年齡尚小,需要家長引領幼兒參與體驗生活,讓幼兒通過觀察大自然,對色彩進行了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對于美術教育生活化的過程,還可以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去體驗和感受,將幼兒的真實情感應用于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之中,讓美術教育真正落實于生活,教會幼兒真正學會表現生活中美的方法。
引導幼兒置身于真實的生活之中,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之中,掌握美術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小小的審美能力得以培育。在以“農家果園”為主題的美術活動中,教師與家長積極聯系,讓家長在空閑時間可以帶著幼兒到附近的農村去體驗采摘水果的樂趣。幼兒與水果進行直接接觸之后,印象會更為深刻。教師根據幼兒的這一親身體驗,開展了“我的水果寶寶最漂亮”的美術活動,幼兒在充分的想象之中不斷地與實際相聯系,激活了創(chuàng)新思維,對自己的水果進行了彩繪,縫制了水果服裝,“戴上”了小禮帽,水果寶寶就活靈活現了。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去創(chuàng)造并發(fā)揮想象力,讓自己的水果寶寶與眾不同。通過這樣趣味十足的活動,美術教育更加能夠與幼兒的心靈相貼近,在激發(fā)他們興趣的同時,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幼兒美術教育中積極地引入情感教育,充分調動幼兒的情感,在其情感充沛的情況下,其創(chuàng)造靈感也會更為豐富?;谟變旱那楦行枨?,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化的情景,當幼兒情感被調動起來后,其創(chuàng)作也會更為積極。在舉行了“愛媽媽”的主題活動之后,教師將幼兒的作品進行了展示,讓孩子們一起觀看,讓幼兒評一評哪一張媽媽的笑臉最美,無形中引導幼兒學著欣賞美術作品。教師還將幼兒作品拍成視頻,配上音樂,推送在家長群中,從而進一步讓幼兒體驗到繪畫帶來的喜悅感和成就感。實際上這也是將生活素材引入教育之中,滲透了情感因素,激發(fā)了幼兒的繪畫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