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純璐
楊義[1]認為:“中國敘事元始中,有一種小跨度的、甚至是凝止的時間形態(tài)?!备穹且矊r間的凝止視為停頓的一種,從風物描寫、追憶、插敘等方面補充了這一觀點。
“對風景或器物的描寫,會造成故事的擱置和中斷,亦即發(fā)生所謂的停頓?!盵2]與風物描寫相對應的是敘述當中的追憶,以追憶形式出現(xiàn)的風景畫面描寫便是時間的凝止?!爸袊鴤鹘y(tǒng)作者對時間的追憶,主要是通過文化發(fā)展所積累起來的特殊碎片(比如典故或物象)與過去進行勾連?!盵3]在中國傳統(tǒng)小說中,風物描寫往往伴隨著心境或情感。《人面桃花》中大量以追憶形式出現(xiàn)的風物描寫,并不以補充情節(jié)或推動情節(jié)為目的,而是在時間的凝止中將情感補充完整。孫姑娘遭遇不幸去世后,陸秀米回憶起不久前孫姑娘在池塘邊害羞的樣子以及池塘周邊的風景。孫姑娘的害羞與池塘的風景和情節(jié)的推動毫無關聯(lián),卻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發(fā)現(xiàn)作為旁觀者的陸秀米對孫姑娘死亡這件事有著單純的惋惜之情。相似地,陸秀米與張季元對話時想起以前父親常常帶她去挖蓮花,這里出現(xiàn)的追憶也一樣不能夠推動與張季元對話的情節(jié),卻補充了父親愛蓮成癖的形象。追憶帶來的時間凝止一定程度上暫停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卻讓人物感情更加突出。
“除風景之外,大量的插入性敘事也可以看成是停頓的變體。”[4]小說開頭寫父親的出走,在父親出走過程中插入了父親發(fā)瘋的事情,這樣的插入實則解釋了父親是因為發(fā)瘋而出走的,因此可以看作時間凝止當中的插敘解釋。插敘同樣可以用來補充空白的情節(jié),使敘事空白得以完整。陸秀米建學校的情節(jié)中插入了她從日本回到普濟,并敘述了陸秀米鬧革命一事,這樣的插敘使故事變得更加完整,即陸秀米從花家舍到日本,從日本到普濟,帶頭革命,革命平息,建立學堂。插敘還巧妙地轉(zhuǎn)化了敘事視角,不光讓時間凝止,甚至讓時間回到了過去。陸秀米擔心自己的身體出問題于是向翠蓮求助,這時插入了翠蓮的身世來歷,并以父親的視角敘述,父親陸侃的形象也在這一段插敘當中得到了補充。
時間凝止是中國傳統(tǒng)敘事中的一種形態(tài),在《人面桃花》中,格非利用時間的凝止將斷裂的情節(jié)以插敘的方式連貫起來,或是以追憶與風物描寫的方式將情節(jié)之外的人物心理狀況加以突出,這便是格非回歸中國傳統(tǒng)敘事的特點之一。
敘事的重復也是中國傳統(tǒng)敘事中關于時間表述的重要特點,《人面桃花》的重復敘事也十分突出。
最明顯的重復敘事便是張季元的日記。小說先以陸秀米的視角敘述張季元把手放到陸秀米的肩膀上,描寫陸秀米緊張害怕的心理,這個情節(jié)又出現(xiàn)在了張季元的日記當中,以張季元的視角重新描述了一遍,突出了這件事在陸秀米心中與在張季元心中的不同情感。陸秀米在讀到這則日記時的心理狀態(tài)也得到了放大,不光是明白了張季元對自己的感情,更是重溫了曾經(jīng)的緊張害怕之情,二者相加,陸秀米內(nèi)心的痛苦也隨之增加。重復敘事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說法讓情節(jié)條理變得模糊不清,增添了感染力和想象空間。陸秀米剛被綁到花家舍的時候得知家里母親不肯花錢贖她回去,于是她的悲劇命運就此開始。陸秀米回到普濟之后與母親說起這件事,家里所有人都說從來沒有人來要過錢。這樣的重復凸顯的是陸秀米的悲劇或許根本找不到原因和真相,悲劇色彩便由此上升了一層。
重復敘事有時只是一些片段細節(jié),拼湊起來卻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小說中開頭便提到《桃源圖》,在描述這張畫的時候?qū)懙礁赣H罷官來到普濟。此后的敘述當中寫到父親的歸隱之心,他想在全村家家戶戶門前都種上桃樹,因為他相信普濟原來就是陶淵明所發(fā)現(xiàn)的桃花源,并且還敘述父親在假山上修涼亭,有開辟桃花源的想法。這些類似的敘述在文中斷斷續(xù)續(xù)地出現(xiàn),整合起來便可以看出父親的形象,這些敘述也為父親想造一條風雨長廊做了鋪墊。陸秀米覺得父親想造一條風雨長廊并沒有什么錯,也就是說,陸秀米也參與到了關于父親桃源幻想的重復敘事當中。這樣的重復將陸秀米與父親之間的關系拉近,也就有了后面的情節(jié),即陸秀米也被當成了和父親一樣的瘋子。巧妙的是,陸秀米到了花家舍之后感嘆道,父親想造一條風雨長廊的想法竟在一個土匪窩里變成了現(xiàn)實。在重復敘事之下,花家舍的風雨長廊無疑與陸秀米的前半生發(fā)生了聯(lián)系,同樣是在重復敘事的作用下,花家舍還和陸秀米的后半生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張季元對未來世界的描述是婚姻自由,這是張季元一類革命黨人追求的未來,這一目標在花家舍也得到了實現(xiàn),此目標從此也成為陸秀米對未來世界的追求。
重復敘事將悲劇色彩渲染得更加強烈,也讓人物行為之間的邏輯性更加明確,既可將其視為情節(jié)的鋪墊,也可將其視為故事的預言。在中國傳統(tǒng)敘事當中,與神仙或佛教思想有關的時間幻化手法也是具有古典特色的敘事特點。
“中國古人對于夢具有濃郁的好奇感和神秘感,常常關心著夢和靈魂的關系,夢和現(xiàn)實生活中吉兇的關系?!盵5]格非借助中國傳統(tǒng)敘事中以夢喻真這種時間幻化模式,用各種夢將過去現(xiàn)時與將來聯(lián)系起來,使《人面桃花》繼承了古典小說中的神秘色彩。
以夢喻真的模式讓故事增添了哲思,對夢境的描寫可以看出陸秀米對生命的思考?;疑岬囊雇砉未箫L,陸秀米想起在普濟的日子,覺得自己變成了兩個人,一個在遙遠的普濟,另一個被囚禁在被湖水隔絕的荒島上,她不知道哪一個更真切。她相信夢中所有的事都是真的?!澳阌械臅r候會從夢中醒過來,可有的時候,你會醒在夢中,發(fā)現(xiàn)世上的一切才是真的做夢。”[6]這樣的人生思考在《人面桃花》中不僅一次出現(xiàn)。陸秀米在花家舍又一次舉行婚禮,坐在轎子里的時候她想,這一切會不會只是一個夢,自己其實一直在轎子里沉睡,她沒有來到花家舍,也沒有發(fā)生這所有的事。又如陸秀米出獄后回去看花家舍,看見漸走漸遠的船隊,打了寒戰(zhàn),淚水奪眶而出。她知道此刻她所遇見的不是一個過路的船隊,而是二十年前的自己。時間和夢在陸秀米心中飄忽不定,過去即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又或許是過去,夢境將時間聯(lián)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懸浮于時間空間之外的寂寞之感。
以夢喻真還有另一種表達方式,即夢境是對命運的預示,當這一預示降臨時,便進入一種似夢非夢的境界。在《人面桃花》中,似夢非夢的境界主要體現(xiàn)在對能預知吉兇未來的忘憂釜的描寫上。陸秀米第一次聽見忘憂釜的聲音時,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像一根羽毛,被風輕輕托起,最后落在一個荒墳上。這個聲音讓她傷心,仿佛置身于一處寂寞的禪寺之中,就像是這個塵世之外的一個潔凈之所。塵世之外的潔凈所在本是一個超然歸隱的意象,但這個聲音卻讓陸秀米傷心,還看見自己落在了荒墳上,這便是對陸秀米命運的夢一般的預示。陸秀米到花家舍之后,覺得這個地方似曾相識,而此地正好有一座荒墳。這座荒墳是王觀澄立的,或許可以將此預言視作陸秀米與王觀澄合為了一體。在陸秀米的夢中,王觀澄對她說,她注定是和他一樣的人,或者說是同一個人,命中注定了會繼續(xù)他的事業(yè)?!瓣懶忝子X得王觀澄、張季元還有那個不知下落的父親似乎是同一個人。他們和各自的夢想都屬于那些在天上飄動的云和煙,風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終?!盵7]實際上,這個夢將陸秀米與父親、王觀澄、張季元化為一體,通過忘憂釜這樣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事物表現(xiàn)出來,這正是中國傳統(tǒng)敘事中貫穿而來的仙佛思想。
在《人面桃花》的結尾,陸秀米敲彈瓦釜,聽見像是寺廟的鐘聲,還看見父親微笑著坐在一條寬敞的大路邊正和什么人下棋。他們的身邊有一條大路,路邊是一條湍急的河流。與父親一起下棋的是誰?或許正是已經(jīng)合為一體的陸秀米、王觀澄和張季元,小說只解釋到,這就是陸秀米的過去和未來。在時間幻化的敘述當中,夢境與現(xiàn)實本就合而為一,這便是以夢喻真的神秘之處。
“中國當代小說在追新逐異的同時,如何面對中國傳統(tǒng)的歷史遺存,也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課題?!盵8]先鋒文學初期追逐標新立異,從形式到技巧皆習西方而得,缺少了中國本土的特色。而在追逐新異的過程中,先鋒作家也逐漸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轉(zhuǎn)型便是自然使之。時間凝止、重復敘事、時間幻化皆是中國傳統(tǒng)敘事手法中的重要表達技巧,也是構成格非轉(zhuǎn)型后小說中時間之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