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蕭紅作品中的女性主義思想

2019-12-28 01:25王璐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蕭紅生命母親

王璐

(重慶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重慶 401331)

蕭紅是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著名女作家,作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作家,她以自己短暫的一生,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寫下了近百萬字的文學(xué)作品,涉及了各種風(fēng)格。蕭紅的一生本就是一個不斷反抗的一生,她度過了漂泊孤獨的一生,也創(chuàng)造了屬于她自己的獨特的藝術(shù)理想。

在她寂寞與尋覓的短暫人生中,蕭紅以自己對生命的敏感和對絕望的無畏反抗,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為我們留下了獨特的女性主義文學(xué)經(jīng)驗。無論是細微的生活、親密的愛人,還是倫理和歷史中的父親母親、戰(zhàn)亂中的祖國,蕭紅都在不斷地踐行和維護著她作為一個女性的主體性,并用這種無畏的精神滌蕩著三四十年代的女性主義文學(xué)。該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蕭紅作品中的女性主義思想。

1 審父和渴望父愛之心

在中國封建文化的漫長發(fā)展過程中,“父權(quán)”制形式下培育起來的男性專制主義思想滲透進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但隨著個性解放思潮的傳播滌蕩和中國女性思想的轉(zhuǎn)變,以及女性群體力量的增長,“父”的權(quán)威地位的合法性也日益受到動搖。新時期女性逐漸擺脫無條件、盲目、非理性的情感依賴與生命被傳統(tǒng)父權(quán)文化壓制的束縛,開始以理性的眼光審視“父權(quán)制”背后隱藏的欺瞞與殘酷。40年代的女作家蕭紅正是這種思想的執(zhí)行者,她在其作品中用她真實的人生體驗對“審父”進行了深刻的思考。

蕭紅最初接觸這個世界時,便一直處于兩重世界:父親象征寒冷的牢獄,祖父象征溫暖的避風(fēng)港。祖父去世后,被拋棄的感受與恐懼,就一直伴隨蕭紅,可以說,她成年后所有的情感波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所受的痛苦。

弗洛伊德認為:“文藝的功能就是一種補償作用?!币虼耍鳛橐粋€作家,蕭紅無法避免地將這種對父親憎恨和埋怨的情感融入她的創(chuàng)作中。她不僅在一些傳記性的作品里直接塑造了丑惡父親形象(如《商市街》《呼蘭河傳》),而且在一些虛構(gòu)的作品里,如自我痕跡非常微弱的小說創(chuàng)作《王阿嫂的死》《夜風(fēng)》中,讀者也能感受到她微妙的情感投射。

蕭紅不僅揭露著封建文化孕育出的孱弱男性,也嘲諷外來文化教育出來的新知識男性,在她看來,歷史在這些人的身上,踐行著無意義的文明。蕭紅指責(zé)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quán)社會的種種虛偽與無知,這正是從女性經(jīng)驗角度來洞察歷史,追問人類生存處境,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蕭紅反抗父權(quán)、審父的文學(xué)主題。

但沒有一個女性可以真正脫離男性生存,在蕭紅的潛意識里,她對父愛的追尋就像對理想愛情的渴望一樣,是不可壓制、不可抹滅的。在她晚期的短篇小說《小城三月》《曠野的呼喊》和《北中國》等作品中,父親形象卻是英勇高大,極其溫暖的,從《回憶魯迅先生》這類溫馨而樸實的描寫中也可以看出,蕭紅父愛的缺失其實是有所寄托和彌補的,她并沒有走向一味的冷酷和悲情,而是尋找生活新生的力量,追尋著溫情,這也為她能創(chuàng)作出眾多感動人心的作品打下不可忽視的基調(diào)。

2 對母親角色的質(zhì)疑與反叛

在父權(quán)制社會的運行法則之下,女性一旦成為一個母親,實則是承擔(dān)了另一項工具價值,傳宗接代,相夫教子,“母不取其慈,而取其教”(呂坤《閨范》),女性自身的生命欲求和主體意識從未浮出生活圖景。自五四以來,少量女作家開始著眼對母親形象的描寫和對母愛的追尋,如蘇雪林的《棘心》、冰心《南歸》等。而真正深刻反思母親身份意義、正面揭示母親真實苦難的作家卻寥寥無幾,蕭紅是被遺忘的那個,也是最為深刻的一個。

母愛在蕭紅的童年里沒有留下太多溫情的片段?!逗籼m河傳》中,母親因為生下第一個孩子是女兒身而備受冷落施壓,在家庭里忍氣吞聲,從未有過高聲說話樣子,她總是低著頭像犯了錯的罪人。生完男孩兒后,母親又繼續(xù)她的勞作,這是蕭紅在童年親眼目睹的,蕭紅這個女兒也始終沒有真正獲得過父母的關(guān)愛,這種生活經(jīng)歷對蕭紅的作品有很大的影響。

蕭紅不僅作為一個女兒去觀照“母親”,在多年后,她也作為一個“母親”,在觀照自己。成年后生產(chǎn)的痛苦和后來失去孩子的悲傷,對蕭紅更是一次又一次重大的打擊,這使她格外敏感“母親”這一角色對女性帶來的痛苦和重擔(dān)。在第一篇小說《棄兒》中,蕭紅以真實自傳的形式寫了被拋棄的女子生下孩子后無奈將其拋棄的故事,作品中“我”對母親的身份極為排斥,對這個親生骨肉極為懼怕,這正是蕭紅對童年“母親”身份營養(yǎng)畸形汲取的潛在癥候,和對“母親”身份的大膽質(zhì)疑和獨特思考,蕭紅這一舉動至今仍被無數(shù)人非議,但她卻無所畏懼。對“母親”角色離經(jīng)叛道的排斥,是蕭紅在那個特殊時代之下,接納真實自我,正視童年傷痛,保護女性主體性的選擇,在那個磨滅女性主體意識,習(xí)慣性掩蓋女性生命傷痛的時代,蕭紅選擇了承擔(dān)起歷史的罪孽,做真實的女性,這是用生命在反抗社會文化對一個女性的壓迫。

自此以后,蕭紅對“母親”角色的關(guān)注更為緊迫和深刻,在很多作品中,她直面一個女人作為“母親”是所承載的苦難和傷痛。早期作品《王阿嫂的死》描寫了一個女人駭人聽聞的命運:一個女工獨自帶領(lǐng)一個養(yǎng)女生活,她的丈夫在幾個月前被嫉妒的地主趁其熟睡時活活燒死,而這種迫害并未消停,盡管身懷六甲,卻仍然在做工時被地主毆打,在地頭早產(chǎn)沒多久就死去,五分鐘以后,剛出生的嬰兒也離開了人間。《生死場》的《五月的刑罰》是專為女性的生殖所設(shè)的一節(jié),這里的女人像機械一般,無意義地生育,無意義地失去,又無意義地死去。幾個不同的場景交換出現(xiàn),幻燈片似的播放著女人動物一樣悲慘的命運。蕭紅對“母親”角色的反思和思考,也是自己對人類生存處境思考的一個源頭,她始終都在追問人生和人性的終極價值,這是其女性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維度。

3 控訴女性生命傷痛和文化處境

在漫長的父權(quán)文化統(tǒng)治歷史下,社會賦予女性追問人生意義、關(guān)注精神成長的條件極為狹隘貧乏,女性困于雜亂的廚房和生命的寂寞,對生命超越意識的追尋幾乎無法獲得。而在男性作形而上的生命詩意追尋時,他們卻一邊否定女性追尋詩意人生行為本身,一邊質(zhì)疑女性的能力,女性一方面長期被排擠出社會生活領(lǐng)域,安放進家庭生活的牢籠,另一方面又被男性嘲諷其貧乏無能,這是中國現(xiàn)代男性敘事不自知或自知而刻意為之的價值陷阱。

在蕭紅《商市街》《跋涉》等散文集里,可以看到她早期生活的面貌。第一次愛情的破滅(汪恩甲的拋棄),蕭紅并沒有停止對生活的反抗和對美好愛情的追尋,而生活卻一次次傷害她。在她與蕭軍同居后,她儼然成了家庭主婦,而她的文學(xué)作品發(fā)表也大多是靠著蕭軍的引薦才能得以成功。蕭軍身上也總有東北男子粗獷和大男子主義,有時甚至?xí)写蛄R的情況?!稛_的一日》敘述了三個女人一天無聊壓抑煩悶的生活?!拔摇笨偸菬o頭緒地思索、厭煩著女人的生活;帶孩子的雪綺,則被家務(wù)事壓得連看報讀書的趣味都沒有了,二十四歲的老媽子,更是被丈夫壓迫得跟瓷人一樣發(fā)呆,最終還得回到傷心的家。無論哪個階級的女人們,身上都背負著一個麻煩的包袱。

弗吉尼亞-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房間》里論述過女性寫作所需要的兩點條件:一筆穩(wěn)定的收入和一間遠離客廳的房間。金錢和精神是能夠讓女性走向靈魂澄明的必要前提,任何一方面的壓抑都會為女性帶來窒礙,生活的躁動會打消她從事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明凈的頭腦和涌動的、不可斷絕的情感。然而伍爾夫在這里絕不止于言說創(chuàng)作,文學(xué)創(chuàng)作安放靈魂,靈魂通向肉體與世界的對話,這里更是一個女性,以真正的女性身份,而非男性定義的“他者”,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所必須擁有的兩點條件。

對此,蕭紅有足夠深刻的體驗和思考。蕭紅有自己的文學(xué)夢,在山西臨汾,和蕭軍為去打仗還是留下寫作品而爭吵時,她終于決定不再做依附別人的妻子,她把那個影子推得遠遠的,甚至最后因為緊張的夫妻關(guān)系,她只身來到日本。在日本她收到兩個噩耗,一個是魯迅的死亡,一個是愛人的移情別戀。在《苦懷》等詩歌中,蕭紅寫了自己面對愛人遠去,昔日相愛的二人身近心離的愁苦與悲痛:“我沒有家/我連家鄉(xiāng)都沒有/更失去朋友/只有一個他/而今他又對我取著這般態(tài)度”。蕭紅的散文集中記錄著自己遠離家長,在生命的一次次逃亡與反抗過程中的點滴,饑寒交迫、苦痛、幸福五味雜陳,這是對一個女子生命傷痛,和那個時代女性知識分子文化處境的深刻體驗和記錄。

4 以“女性視角”參與大歷史書寫

女性作為男權(quán)文化社會中的第二性,很難參與民族國家歷史的書寫。在很多革命歷史作品中,女性要么被削足適履地塑造成英雄形象,要么被作為男性歷史的犧牲代價品和點綴物而存在,真正以女性視角參與民族國家歷史書寫的作品更是難以孕育。

30年代大多小說的模式顯然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dǎo)主題的,創(chuàng)作理念清晰雷同,現(xiàn)實感很強,但就歷史而言,卻是一種神話式的現(xiàn)實感。這些小說多少都帶有社會學(xué)理論材料的性質(zhì)特征,它們仿佛只是說明了理論,卻不曾提供理論之外的真實。

而蕭紅卻是在這樣一個大創(chuàng)作潮流的邊緣上的,抗戰(zhàn)時期,蕭紅輾轉(zhuǎn)于上海,武漢、山西、重慶等地,最后逃到了香港,客死異鄉(xiāng)。這段時期,她與蕭軍痛苦的愛情正經(jīng)歷著決絕的危機,戰(zhàn)亂中的流離,更讓蕭紅見證了家國破碎的創(chuàng)傷。在這悲壯的大時代,蕭紅的思想是孤獨的,一如她在愛情和生活上的孤獨。于是,蕭紅便在這悲壯的大時代,以個人的身軀承受著歷史的滯重,以個人的孤獨承受著民族理性的孤獨。

所以在以《生死場》《呼蘭河傳》為代表的小說里,蕭紅以女性的經(jīng)驗洞察歷史,發(fā)現(xiàn)歷史真相?!渡缊觥防镉刑囿@心動魄的身體場景描寫,癱瘓、生產(chǎn)的血腥、各式死亡……蕭紅毫不避諱言辭的不堪,她力求正視這些施展在女人身上的傷口、鮮血、屈辱和絕望,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人人都在書寫英雄,書寫希望,書寫變革,而蕭紅選擇把鏡頭拉近,直逼在大歷史下茍延殘喘的鄉(xiāng)村人,被愚昧的英雄主義利用了的男人,被男人痛打的女人,被男人和女人無視的孩子,還有第一次跟人一樣活著的動物……人和動物第一次以近乎相融的“消異”手法出現(xiàn)在作品中,摔死的小孩兒像一只被車輪軋死的小狗,那個像母熊、豬、狗、爬蟲一樣的麻面婆,所有的動作都是笨拙而無意義的;跟馬、牛一樣忍受無知命運的二里半;像貓頭鷹一樣在夜半講著悠長而詭秘的故事的老王婆……連生孩子都是一樣,刑罰的日子一節(jié)里,開頭便是狗生小狗崽兒,緊接著上場的是五姑姑的姐姐,在瀕死的痛苦下,死胎掉落在炕上砸出悶響;金枝在孕期做著沉重的活,受著丈夫的虐行;李二嬸子在小產(chǎn)之后瀕臨死亡……接生婆忙完接生的活計,回來看到母豬也在生小豬,在蕭紅筆下,婦女一旦懷孕,就是走向刑罰的日子,而這種刑罰永遠沒有終結(jié),他們還要忙著活。在“活路”上,《生死場》是孤單的,是殘酷的,王婆為了交租,不得已將老馬送向屠宰場賣掉,一路上,見慣了各式死亡,經(jīng)手了各項殺戮的王婆在此時變得猶豫躊躇,王婆似與老馬的靈魂相融,她拉著老馬一步步走向屠宰場,一路都在為老馬感到痛苦,老馬交到屠場男人手中后,她急忙回家,路上哭濕了兩條袖子,她的痛苦沒有代價,因為換來的錢立馬就被地主的使人拿了去?!渡缊觥酚胁豢伤甲h的殘酷,有養(yǎng)不了小孩兒的,就在生產(chǎn)時,讓接生婆拿著鉤子在女人的肚子里硬攪一番;月英腐爛的下身長滿了蛆蟲;王婆服毒后將死未死之際丈夫已經(jīng)將她放進棺材急著等她咽氣;吊死的祖母和三歲的孩子在房梁上的尸體飄搖著,像兩條干癟的瘦魚……這種種讓人不忍直視的畫面是蕭紅選擇毅然決然書寫的,而這類殘酷又滿含寂寞和詩意,全篇詩意的語言孤單而冷清,“閃光相連起來,能言的幽靈默默坐在閃光中”“王婆永久是一陣沉默,一陣歡喜?!薄皦瀳鍪撬赖某抢?,沒有花香,沒有蟲鳴”“菜田的邊道,小小的地盤,繡著野菜”……這輪廓線條和意境都仿佛躍然紙上,蕭紅在任何時候的開筆都像是在畫畫,尋找好最佳的位置和角度,一幅畫就開始了,整部小說從大道邊的羊開篇,最后在羊兒茫然的嘶鳴中結(jié)束,殘酷的故事和情節(jié)幾乎不用動作完成,而是一幅幅色彩鮮明嶙峋的畫,乍看像一大幅凄冷而孤清的深秋圖,細細看來全是凌厲的骷髏尸骨,夾雜在無根的溫情枝葉之間,散發(fā)出詭異而無聲的氣息。

這是蕭紅在戰(zhàn)亂年間的作品,她沒有寫英雄,沒有寫大事件,她對生命紛繁形態(tài)的展示,使得這部作品以女性苦難體驗與民族國家一體化觀念尖銳對立,戰(zhàn)爭之后一切會變好嗎?那些生生死死的人們是否會有重拾生命意義的一天?在那個每部作品都有“主題”的時代,蕭紅面對她的困惑和追問毫不遮掩,她感受著、思索著、表現(xiàn)著這些在歷史激流里被遺忘的痛苦的靈魂,她敏感且無所畏懼,無所依靠干脆正視殘忍的真相,這些都來自主流意識形態(tài)陣營的邊緣,甚至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盲點。這種邊緣化的角度在當(dāng)時的宏大敘事下,就是一種真正的女性角度。她將胸中涌動著對戰(zhàn)爭的痛恨和對國民性的憂思與自己纏綿的人類情思想交融,沉載于她的文學(xué)中,憑依著那些獨特的作品,區(qū)別于丁玲、白薇等左翼陣營里的女作家的作品,深切地發(fā)出了對人類靈魂的叩問,和對美好愿景的呼喚。

《生死場》如此,《呼蘭河傳》也異常美麗,這部作品之所以有那樣奪人心魄的美一那種如風(fēng)土畫、如詩如謠的敘事風(fēng)格,正在于它那與對生命大徹悟相生的坦然、安寧的悲憫所帶來的韻律。這部作品寫于1941年,蕭紅去世的前一年,這部作品承載了對生命的追憶和冥思?!逗籼m河傳》的懷舊有質(zhì)問(從來沒有人想過填補上淹死人畜的水溝)、有驚喜(自然的神秘和浩瀚第一次被小女孩兒收入眼底)、有追憶(祖父溫柔的話語和微笑)……這都可以歸結(jié)為是一種徹悟后的悲憫形式,在40年代,她帶著含淚的微笑回憶寂寞的小城,那是因為像每一個作家寫出一部偉大的作品所必須經(jīng)歷的那樣,她“接受自己的靈魂,而后再還回去”,她必須走出帶給她文學(xué)生命的“事例”,追問“事例”背后的“形式意義”。這是她選擇放棄書寫自己,選擇書寫注定女性、個人的一切故事,書寫淹沒了女性的生存的歷史本身,這是那個時代,女性給歷史提供的不可多得的貢獻。

猜你喜歡
蕭紅生命母親
《蕭紅傳》
——一本能夠讓你對人生有另一種認知的書
蕭紅:不要在寂寞時做選擇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論影像蕭紅的呈現(xiàn)與接受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與蕭紅分手后
悲慘世界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