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蓓
(廣西師范大學,湖南永州 426100)
人們的思維創(chuàng)造總是受到古人蓋棺論定的影響,古人現(xiàn)成的論斷也總是被人們習慣性的承受。李清照創(chuàng)建了與“豪放派”迥然相異的“婉約派”詞風仿佛成了無可辯駁的事實,很少有人提出與此不同的看法或見解。沈曾植《菌閣瑣談》中:“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中之蘇、辛,非秦、柳?!盵1]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中提到,李清照南渡后詞作體現(xiàn)的創(chuàng)作思想就與她早年詞論的主張不盡吻合,認為這是靖康建炎間國破家亡,兵荒馬亂的時代環(huán)境給士人知識分子心靈給予巨大的震動所致;由戰(zhàn)亂生活體驗產(chǎn)生的悲憤感傷心緒,看破紅塵的凄涼曠達,都需要用蘇軾那種直抒胸臆、毫不做作的詞風來表達。葛景春《試論易安詞的師承與創(chuàng)新》、任明剛《李清照是南宋豪放詞家》和陳靜《論李清照與豪放詞風之關(guān)系》中都提出了與傳統(tǒng)古代文學評論中有關(guān)李清照詞“婉約”風格不同的見解,遺憾的是這些觀點并沒有在學術(shù)界引起多大的關(guān)注。
談起婉約,李清照之前以柳永為代表,其后推姜夔為魁首,人們也多拿柳永、秦觀做比較;若細加品味,其差別還是顯而易見的,無論跟柳永相比較,還是跟秦觀對比,易安詞的風格都稱不上婉約。柳永的婉約是一種沒落士大夫偎紅倚翠的婉約,沒有半點滯留塵垢的痕跡。如《雨霖鈴》“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美景虛設(shè)”。又《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倚闌干處,正恁凝愁”;又《鶴沖天》“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且恁偎紅倚翠,……,忍把浮名,換了淺斟吟唱?!痹~作的字里行間盡顯其不遇之士的悲音和偎紅倚翠之時的淺斟吟唱。秦觀的婉約給人一種清新婉麗之感,其《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景與情合,含蓄蘊藉?!儿o橋仙》“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詞中含蓄優(yōu)美的景語,深具一種裊裊婷婷的韻致,使得本欲一泄無余的感情有所收斂。柳永是偎紅倚翠間的婉約,體現(xiàn)著“俗”;秦觀的婉約清新、別致,體現(xiàn)著“嫩”;若說李清照的詞風是“婉約”,既無柳永的花紅柳綠間的纏綿悱惻,也無秦觀的凄婉悲涼,而是即使身心俱疲,依然用女子的“大丈夫”氣慨吟唱命運的坎坷、靈魂的孤寂以及生命的訴說。
李清照一生命運多舛,顛沛流離。作為吟詠性情的詞,就不能不渲染上詞人的主觀情感色彩;“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無可奈何;“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情壯志,更多的是表現(xiàn)為一種女子身上所散發(fā)出的獨有的“大丈夫”氣概。這種于逆境中對社會、人生和自我命運形象化的哲學思考,給人以蒼涼而又不完全消沉的感覺,表現(xiàn)在詞風上就是豪放。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此詞作于建炎春,在海上所作,正值李清照聽聞夫君趙明誠“玉壺頒金”的謠言后,急忙收拾行裝,準備主動向朝廷說明情況之時。當她趕到浙江時,畏敵如虎的宋高宗在金兵的追擊下已乘船下海、逃離大陸去了。李清照趕到浙江黃巖縣沿海,所看到的只是一片水天相接,怒海千帆的海天景色。在 《金石錄后序》中,她描寫為“雇舟入海奔行朝”。 她先是趕到章安(現(xiàn)浙江臨海),可未曾料到畏金如虎飛的宋高宗又從海上逃跑了,李清照只好再一次 “從御舟海道之溫(今溫州),又之越(今紹興)”,在驚濤駭浪中拼命地追趕宋高宗。詞作淋漓盡致地展示了破曉時分,云濤翻騰,晨霧朦朧,銀河閃動,千帆竟舞的雄奇幻境。詞人夢魂飛越星空,來到了九天之上,空中傳來了天帝殷勤的垂詢。詞人用“路長日暮”來形容自己“老去無成”,用“漫有驚人句”來表達自己不滿足于 “語不驚人死不休”;夢想自己能夠化身成展翅翱翔于九萬里青天之上的大鵬。在這首詞作中天帝的詢問又何嘗不是詞人對自己精神歸宿的一種自問。與此相對照,由于境遇的不同,柳永在基于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卻吟出了“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而李清照在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時吟出“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豪心壯舉。
再看被歷代詞家推定為婉約詞風的《聲聲慢》。究竟婉約與否,我們不妨從詞人錘詞煉句的技巧上分析。詞作于宋勤宗靖康二年五月,值徽宗和秦宗被捕。此時對詞人來說國破、家亡、夫死。詞作一開始便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十四個疊詞,直抒胸臆,定下了全詞凝重的格調(diào)。眾所周知,詞自五代以來,男女情愛的題材一直占據(jù)著主要地位,從唐代溫庭筠到北宋柳永,再到北宋秦觀,這些男性詞人筆下的女性,絕大部分都弱姿媚容、嬌喘細細、粉淚盈盈,不是離愁別恨,就是傷春悲秋。即便是以女性為抒情主人公的詞作,也都是花大量筆墨描繪其外部特點,而難以真正挖掘進入女性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的女性形象,是男性作者按自己理想中的審美要求塑造出來的,與生活中的女性是有差別的。而李清照作為女性在此詞中如此真實的展現(xiàn)其內(nèi)心的情感狀態(tài),讓人情不自禁地在這種氣氛中窺見詞人的膽略和豪氣。幾個字的疊加,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如懸河瀉水的氣概,毫不掩飾地直抒胸臆,在感情的抒發(fā)上更能激發(fā)讀者內(nèi)心的漣漪,筆法上頗具豪放詞縱橫奔放的特色;雖然此時詞人傷于人事,但詞人的豪放之情盡顯其中。與同是感秋之詞的秦觀《滿庭芳》“黃云凝暮,敗葉零亂空階。”相比,后者只是一味描寫秋的頹廢和內(nèi)心惆悵之慨。
除此之外,李清照還有很多展現(xiàn)其豪放詞風的作品。如《永遇樂》“落日熔金”的家國之思,悲恨盤郁,力透紙背,均有幾分陽剛豪放之氣?!度鐗袅睢贰俺S浵と漳?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寫了詞人從前游玩的經(jīng)歷,眾所周知,封建時代的大家閨秀們,都生活在“庭院深深深幾許”的高墻院落里面,對一般的女性來講能有外出游玩的機遇,是何其幸運,可李清照不光有此幸運,并且還能“興盡晚回舟”,不能不讓人欽佩其開明的家風,正因如此,詞人才會在沒有任何思想壓力的情況下,能同男兒般豪飲,同男兒般蕩舟,展現(xiàn)出其爽朗乃至還有點狂放不羈的豪情。又《減字木蘭花》“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启W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詞人開篇描寫了梅花的嬌美姿態(tài),接著詞人將梅花斜插于發(fā)鬢,讓夫君看是花美還是詞人美。在遵奉“三綱五?!钡臅r代,妻子在夫君眼前行為應(yīng)得體,儀態(tài)應(yīng)端莊,而詞人卻做出嬌媚之態(tài)在夫君前撒嬌,與花兒比美。亦顯示了詞人對生活的喜愛,對青春美的自信,更看到了封建大家庭里的少婦真情的自然流露;在理學盛行的宋朝,詞人該要有多大的勇氣和膽魄。李清照很多經(jīng)典閨閣詞都展現(xiàn)了其內(nèi)心的真正想法。如《點絳唇》“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又如《漁家傲》“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只一句“不與群花比”盡顯梅花的尊貴與驚艷,不屑與其他的花爭寵,恰當表現(xiàn)了詞人的崇高心靈和爽朗性情,即我的追求不用他人來評說?!耳p鴣天》“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就是這個道理。
李清照到底有沒有寫過具有 “婉約”詞風的作品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觀李清照的整個創(chuàng)作,不僅有“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钡幕趾曛?也有如清風徐來的婉約之詞,但在她的詞中更多地流露出的卻是“小女子”的大丈夫氣慨。無論是“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還是“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無論是“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還是“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都烘托出女性之詞中的豪放。然而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即使才華卓越的婦女,也不能與男子并駕齊驅(qū),享受同等地位。至于定國安邦、經(jīng)世濟民,自然是男子的事情;就連豪壯雄放、悲憤激越、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也似乎只有男子才能夠具備,于是在我國一千多年的詞史上,沒有一個女詞人被認為是豪放詞家。由于女性身份的緣故,李清照不可能有陸游“匹馬戍梁州”的壯舉、辛棄疾“沙場秋點兵”的英姿,只能以其符合自己身份的文筆曲折地表達激憤之情。但“天接云濤連曉霧”豈遜蘇軾的“大江東去”?“故鄉(xiāng)何處是”哪減辛棄疾的“何處望神州”等都不減易安詞中的巾幗豪氣。
豪放作為詞的一種風格,它和詞作內(nèi)容的關(guān)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從詞的創(chuàng)作實際和讀者的審美感受來看,豪放是作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開闊的視野、激蕩的情懷、曠達的心胸等一系列主觀因素的藝術(shù)體現(xiàn)。從以上分析得出,李清照的風格既不同于柳永的詞風,也不同于秦觀的詞風。如果說柳永的詞與秦觀的詞還有婉約這個共同的結(jié)合點的話,那么李清照與柳永、秦觀的藝術(shù)風格就不能放在婉約這一平面上加以論定。李清照雖為女性,但其性情爽朗豪邁不輸須眉,李清照身上所獨有的大丈夫的膽略和豪氣與其開明家風以及對生活和愛情愛憎分明的態(tài)度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