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考古調(diào)查報告*

2019-12-27 02:17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考古與文物 2019年4期
關(guān)鍵詞:玉料礦坑山體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1年以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酒泉市肅北縣馬鬃山鎮(zhèn)徑保爾草場玉礦遺址進行了多個年度的考古發(fā)掘,同時在周邊區(qū)域繼續(xù)開展了玉礦遺址調(diào)查。2014年4月新發(fā)現(xiàn)了寒窯子草場玉礦遺址[1],2015年9~10月,與中山大學在敦煌地區(qū)新發(fā)現(xiàn)了旱峽玉礦遺址,現(xiàn)將調(diào)查收獲報告如下。

圖一 敦煌旱峽玉礦遺址位置示意圖

一、遺址概況

旱峽玉礦遺址位于敦煌市東戈壁之中三危山后山的東南部,距敦煌市約68公里。遺址東西3、南北1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圖一)。共發(fā)現(xiàn)地面遺跡145處,其中礦坑114處、礦溝8條、崗哨12處、房址8座、選料區(qū)3處。本次調(diào)查確認玉礦礦脈三條,基本順山體走向呈東西向分布。各類遺跡沿礦脈走向分布于山體南北兩側(cè)。礦坑均為露天開采,多為古代遺存,部分為現(xiàn)代開采,少量現(xiàn)代礦坑、礦溝系在古礦坑基礎(chǔ)上開采形成。依遺址區(qū)內(nèi)的地形特征及遺跡分布特點,可將該遺址分為三個地點。

圖二 第一地點礦脈露頭

圖三 第一地點礦坑K1(西-東)

圖四 第一地點礦坑K5(北-南)

圖五 第一地點礦溝KG6(北-南)

二、主要遺跡

(一)第一地點

第一地點位于遺址區(qū)西部,中心地理坐標北緯40°9′53.74″,東經(jīng)95°54′02″,海拔1375.5米。該點地勢相對較高,山勢較陡,有多處礦脈露頭(圖二)。遺跡相對較少,分布疏散,初步確定礦坑、礦溝、房址等21處。

1.礦坑 14處。

K1 位于第一地點西部山體頂部北側(cè),不規(guī)則形深坑,東西長約5、南北寬0.5~2、深5米??涌讵M長,南北兩壁較斜,西壁較直,東壁不甚規(guī)整,坑內(nèi)為黃色沙土及石塊堆積。周邊散落大量石塊及碎玉料、玉皮,西側(cè)坡底發(fā)現(xiàn)大量石錘(圖三)。

K5 位于K1西70米處。橢圓形淺坑,東西長6、南北寬4、深0.4米??觾?nèi)為黃褐色沙土及碎石塊堆積,周邊散落大量石塊及玉料碎片、石錘等(圖四)。

2.礦溝 6條。

位于第一地點東南部,山體外側(cè)緩坡地上,均為現(xiàn)代開采,部分是在古礦坑的基礎(chǔ)上開采形成,對古礦坑造成嚴重破壞。

KG6 位于KG5東側(cè)18米處。南北向長條狀溝槽,北端較淺,長24、寬2、深1.2米,中部向東弧形彎轉(zhuǎn),有兩條相連的小溝槽與南部溝槽相接,長約6米,溝槽南部長約20、寬4~8、深5米。溝槽周邊及溝內(nèi)為黃色砂土及大量石塊堆積,散見玉料碎片(圖五)。

3.房址 1座。

F1 位于K5北部80米處,處在第一地點北部山體南坡底。地面式單間結(jié)構(gòu),平面為長方形。南北3.2、東西2.8、墻體殘高0.8、寬0.35米。平地砌墻,北墻系對山體南坡底部下挖形成,東、西、南三壁用石塊壘砌,間隙以小石塊和紅褐色粘土填充,在西墻與南墻轉(zhuǎn)角處,有一寬約0.8米的缺口,推測為門道,方向220°。房內(nèi)堆積黃色砂土,周邊發(fā)現(xiàn)零星碎骨塊(圖六)。

圖六 第一地點房址F1(西南-東北)

圖七 第二地點礦坑K34(北-南)

圖八 第二地點礦坑K81(南-北)

圖九 第二地點礦溝KG1(西-東)

(二)第二地點

第二地點位于第一地點東北方,遺址區(qū)中部,中心地理坐標北緯40°10′8.74″,東經(jīng)95°13′49.96″,海拔1324.63米。該點地勢起伏較大,東西兩側(cè)山勢較陡,由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條自然沖溝環(huán)繞的中部山體相對低矮,形成大范圍的緩坡地,遺跡較多,分布密集。確定礦坑、礦溝、房址、崗哨、選料區(qū)等90處。

1.礦坑 68處。

K34 位于K33東北部40米處,處在山體緩坡中部。不規(guī)則形淺坑,南北7、東西6、深0.5米??觾?nèi)為黃褐色沙土堆積,周邊散落大量石塊,發(fā)現(xiàn)碎玉料、石錘及夾砂紅陶片(圖七)。

K81 位于K80東部12米處,處在山體南坡。橢圓形深坑,東西11、南北6、深2~6米。坑內(nèi)為黃沙土堆積,坑邊及周邊散落大量石塊,發(fā)現(xiàn)零碎玉料、石錘(圖八)。

2.礦溝 2條。

KG1 位于K20東南40米處,處于山體南坡半山腰處。東西向長條狀溝槽,由多個連續(xù)相接或間斷的礦坑構(gòu)成,局部遭現(xiàn)代開采破壞。東西長約115、南北寬1~6、深0.4~3米。溝內(nèi)堆積為黃色沙石土及大量石塊,發(fā)現(xiàn)零碎玉料、夾砂紅陶片、石錘。在其東部山體頂部,設(shè)有崗哨3座(圖九)。

3.房址 7座。

F4 位于選料區(qū)2東北部16米處,處于山體底部外延的緩坡上。地面式單間結(jié)構(gòu),平面為長方形。東西2、南北5、殘高0.2米。地面上直接砌墻,北、西、南三側(cè)墻體保存較好,東側(cè)墻體被一沖溝破壞不存。房內(nèi)為黃色沙土及大量石子堆積,周邊散落大量石塊,發(fā)現(xiàn)大型石錘(圖一〇)。

圖一〇 第二地點房址F4(南-北)

4.崗哨 10處。

F04 位于F03東部40米處,處于山體頂部。平面長方形,東西長4、南北寬1.6、殘高0.3米。墻體輪廓清晰,系石塊壘砌而成,內(nèi)部為碎石料堆積,周邊散落大量石塊,發(fā)現(xiàn)石錘(圖一一)。

圖一一 第二地點崗哨F04(西-東)

F07 位于K53東北部120米處,處于山體頂部。平面近圓形,直徑約3.5米。石塊壘砌,房內(nèi)為黃褐色沙土及大量碎石子堆積,周邊散落大量石塊,推測為墻體倒塌堆積。發(fā)現(xiàn)玉料碎片、石錘(圖一二)。

圖一二 第二地點崗哨F07(西-東)

圖一三 第二地點選料區(qū)1(東南-西北)

5.選料區(qū) 3處。

選料區(qū)1 位于第二地點兩山體礦脈中間的平緩臺地上,與南部礦脈山體的北坡底部相連,周邊有礦坑、崗哨分布。東西長約36、南北寬18米。選料區(qū)1地表散落有大量石塊,發(fā)現(xiàn)較多碎玉料、大量夾砂紅陶片、石錘等。在此范圍的南部,靠近山體北坡底部,有5處平面近圓形或近長方形的大石塊分布,彼此相鄰,周邊散布有玉料、陶片、石錘等,推測為選料區(qū)1的選料作坊(圖一三),編號為F001~F005。F001位于選料區(qū)東南部,平面近圓形,直徑約3米。F002位于選料區(qū)南部、F001西側(cè)3米處,平面近圓形,直徑約2.3米。F003位于選料區(qū)南部、F002南側(cè)1米處,平面近圓形,直徑約2米。F004位于選料區(qū)1南部、F003西側(cè)4米處,平面近圓形,直徑約2米。F005位于選料區(qū)1中部、F004北側(cè)18米處,平面近長方形,長約3、寬2米。均為石塊圍砌,內(nèi)部為黃沙土及大量碎石子堆積,周邊散布有玉料、陶片、石錘等。

選料區(qū)3 位于第二地點南部,處在山體南坡底部的外延緩坡臺地上,周邊有礦坑、崗哨分布。東西長約23、南北寬20米。地表散布大量石塊,發(fā)現(xiàn)較多夾砂紅陶片、石錘、玉料碎塊及取玉后的石皮等(圖一四)。

圖一四 第二地點選料區(qū)3 全景(東南-西北)

圖一五 第三地點礦坑K97(西南-東北)

圖一六 第三地點崗哨F011、F012(南-北)

(三)第三地點

第三地點位于第二地點東側(cè),遺址區(qū)東部,地理坐標北緯40°10′13.46″,東經(jīng)95°14′51.08″,海拔1309.03米。該地點北部山勢較陡,南部相對平緩,中部為多個小山包連成的坡地。范圍較第二地點小,遺跡分布相對集中,以礦坑為主。初步確定礦坑、房址、崗哨等共34處。

1.礦坑 31處。

K97 位于K96東4米處,處在山體南坡近頂部。長方形淺坑,東、北兩壁較直,西壁堆積大量石塊,呈緩坡狀。東西5、南北4、深0.7~3米??觾?nèi)堆積黃沙土及大量碎石塊,周邊散落大量石塊,發(fā)現(xiàn)石錘、碎玉料、夾砂紅陶片(圖一五)。

2.房址 1座。

F8 位于K92東14米處,處于山體西坡底部。地面式單間房屋,平面長方形,東西約2、南北3、殘高0.5米。地面砌墻,東、西、南三墻用石塊壘砌,北墻系利用山體而成,門向東南。房內(nèi)為黃色沙土及大量石子堆積,周邊散布有石塊,發(fā)現(xiàn)石錘、夾砂紅陶片等。

3.崗哨 2處。

F011 位于K112西北50米處,處在小山包頂部。平面近長方形,東西約4、南北5、殘高0.4米。石塊壘砌墻體,房內(nèi)為黃褐色沙土及大量白色碎石子堆積,順墻體散落大量石塊,推測為墻體倒塌堆積。發(fā)現(xiàn)碎陶片、玉料、石錘等(圖一六)。

F012 位于F011南1.5米處,處在小山包頂部。平面近長方形,東西約5、南北4、殘高0.2米。石塊壘砌墻體,東南部保存較差,墻體已不存。房內(nèi)為黃褐色沙土及大量白色碎石子堆積。發(fā)現(xiàn)陶片、玉料碎片、石錘等。

三、主要遺物

調(diào)查采集標本主要有陶器、石器、玉料等。

(一)陶器

以夾砂灰陶和紅褐陶為主。素面居多,部分飾戳印紋、斜繩紋、刻劃紋。均為手制。采集標本主要為器口、耳、腹、底、蓋等殘片(第一、二、三地點采集陶片標本編號分別為Ⅰ、Ⅱ、Ⅲ加p及自然序號)

1.口沿 16件。依口部特征,可分為三類。

A類 2件??谳^直,夾砂,素面。標本Ⅰ : p3,圓唇。殘高2.3、寬3.5、厚0.5~0.8厘米(圖一七,4)。標本Ⅱ : p13,方唇,器表光滑,內(nèi)壁粗糙。殘高5.6、寬6.8、厚0.5~1.1厘米(圖一七,1)。

圖一七 陶器口沿殘片

B 類 8件。侈口,方圓唇,頸略束。標本Ⅱ : p4,夾砂灰陶,飾戳印紋,殘高3、寬3.5、厚0.3厘米(圖一七,10)。標本Ⅱ : p5,夾砂灰陶,素面,溜肩。殘高6.1、寬6.6、厚0.8~1厘米(圖一七,5)。標本Ⅱ : p8,夾砂灰陶,素面,殘高3.5、殘寬4.5、厚0.8厘米(圖一七,2)。Ⅱ : p9,夾砂灰陶,素面,殘高5.2、寬2.9、厚0.85厘米(圖一七,3)。標本ⅡF09 : p7,夾細砂紅陶,素面,斜直沿,殘高3.2、寬3.1、厚0.5~0.6厘米(圖一七,11)。標本ⅡF09 : p8,夾細砂紅陶,素面,殘高4.2、寬4.8、厚0.4~0.6厘米(圖一七,12)。標本Ⅲ : p2,夾細砂灰陶,飾戳印紋。殘高3.8、寬5.5、厚0.7厘米(圖一七,9)。標本Ⅰ : p1,夾砂紅褐陶,素面。殘高5、寬6.1、厚0.4~0.9厘米(圖一七,6)。

C 類 6件。可分為二型。

A型 2件??谘靥幱幸恢芡焕?,侈口,圓唇,束頸,夾粗砂,素面。標本Ⅲ : p3,灰皮紅胎,殘高4、寬6.5、厚0.8~0.9厘米(圖一七,8)。標本Ⅱ : p6,黑褐陶。殘高8.2、寬7.1、厚0.5~0.7厘米(圖一七,7)。

B型 4件??谘夭恳恢芡焕庖蝻棿劣〖y而呈花邊狀。標本ⅡF09 : p2,夾砂紅褐陶,敞口,束頸。殘高3.2、寬6.3、厚0.5~0.7厘米(圖一七,13)。標本ⅢK113 : p3,夾細砂紅陶,侈口,尖圓唇,束頸。殘高3、寬5.9、厚0.4~0.55厘米(圖一七,14)。標本ⅡF09 : p5,夾細砂紅陶,口微侈。殘高3、寬4.4、厚0.5厘米(圖一七,15)。標本ⅢK113 : p2,夾細砂紅褐陶。殘高3、寬4、厚0.5厘米(圖一七,16)。

2.器耳 4件。均為寬帶橋形耳,夾砂陶,素面。標本Ⅱ : p3,紅陶。殘高5.1、寬6.5、厚1~2.3厘米(圖一八,1)。標本ⅢK113 : p4,紅褐陶。殘高2.4、寬1.9~3.1、厚0.4~1.5厘米(圖一八,3)。標本ⅢK113 : p5,紅陶。殘高3.3、殘長6.4、厚0.7~2.3厘米,耳寬2.1、厚0.9厘米(圖一八,2)。標本ⅡF09 : p9,灰陶。殘高3.7、寬4.7、厚0.5~1.3厘米(圖一八,4)。

圖一八 陶器耳

3.頸、腹部殘片 18件??煞譃?類。

A類 6件。飾戳印紋,夾砂灰褐陶。標本Ⅱ : p7,殘長7.6、寬4.2、厚0.6厘米(圖一九,1)。標本Ⅱ : p11,殘高4.1、寬6.2、厚0.8厘米(圖一九,4)。標本Ⅱ : p12,殘高5.8、寬4.3、厚0.6厘米(圖一九,2)。標本ⅡF09 : p3,殘高5.3、寬5、厚0.7厘米(圖一九,3)。標本ⅡF09 : p6,殘高3.3、寬4.8、厚0.5~0.7厘米(圖一九,5)。標本Ⅰ : p2,頸肩部殘片,殘高5.5、寬9.6、厚0.5~1.1厘米(圖一九,9)。

圖一九 陶器頸、腹部殘片

B類 3件。飾斜道繩紋,夾砂陶。標本Ⅱ : p10,灰陶。殘高3.2、寬3.1、厚0.3~0.4厘米(圖一九,11)。標本Ⅱ : p1,紅陶。殘高6.3、寬4.6、厚0.5~0.6(圖一九,10)。標本ⅡF09 :p10,灰皮紅胎。殘高4、寬2.9、厚0.4~0.6厘米(圖一九,6)。

C類 2件。飾刻劃紋,夾砂。標本Ⅲ : p5,紅皮灰胎,內(nèi)壁有刻劃印跡。殘長5.9、寬4.7、厚0.7厘米(圖一九,12)。標本Ⅲ : p6,器表施刻劃紋。殘長4、寬3、厚0.8厘米(圖一九,7)。

D類 7件。素面,夾砂。標本Ⅱ : p14,紅褐陶,器表光滑,內(nèi)壁粗糙。殘高6、寬5.7、厚0.6厘米(圖一九,15)。標本Ⅲ : p4,紅陶。殘高6.5、寬4.3、厚0.7厘米。(圖一九,14)。標本Ⅲ : p2,紅陶。殘長5.8、寬4.7、厚0.7厘米(圖一九,18)。標本Ⅲ : p1,灰皮紅胎。殘高3.9、寬3.2、厚0.2~0.3厘 米(圖 一 九,8)。標 本ⅡF09 : p11,紅陶。殘高2.9、寬2.8、厚0.7厘米(圖一九,13)。標本Ⅱ : p3,灰陶。殘高3.8、寬5.5、厚0.7厘米(圖一九,16)。標本Ⅱ : p2,紅褐陶。殘長4.2、寬3.1、厚0.4厘米(圖一九,17)。

4.器底 5件。平底,夾砂。標本Ⅱ : p1,紅褐陶。殘徑9.5、厚1.3厘米(圖二〇,1)。標本Ⅱ : p2,紅褐陶。殘高5.6、徑9.1、厚0.5~1.2厘米(圖二〇,5)。標本Ⅱ : p15,灰陶。殘高2.7、寬6.7、厚0.6~1厘米(圖二〇,3)。標本Ⅱ : p16,灰陶。器表粗糙,內(nèi)壁光滑。殘高5.3、寬5.4、厚0.6厘米(圖二〇,4)。標本ⅢK113 : p1,灰皮紅胎。殘高3.9、寬5.3、厚0.65~1.15厘米(圖二〇,6)。

5.器蓋 1件。標本ⅡF09 : p1,夾砂灰褐陶,覆碗狀,圈足狀捉手。殘高2.5、寬5、厚4.5厘米(圖二〇,2)。

(二)石器

石器多為砍砸器,以打制為主,僅第二地點F09附近采集一件磨制石器。砍砸器顏色主要為灰白色、黑色,部分淺綠色,巖石礦物組成主要為閃長玢巖,部分為輝綠巖、玄武巖,均為遺址區(qū)內(nèi)出露的常見巖石類型。共采集22件,根據(jù)制作方式可分為兩類。

A類 磨制石器,1件。標本ⅡF09 : 4,殘,黑色。中部斷裂,中部穿孔,對鉆而成,一端有凹槽。高7.6、寬2.6~3.8、厚2.7厘米(圖二一,9)。

圖二〇 陶器蓋、底部殘片

B類 打制石器,21件,根據(jù)器形可分為三型。

A型 餅狀砍砸器,13件。標本Ⅱ : 1,一側(cè)凸起,一側(cè)較平。兩端有破裂面,緣部疤痕明顯。長10、寬9.5、厚5.7厘米(圖二一,10)。標本Ⅱ : 3,青黑色。器身扁平,以周緣為刃,疤痕明顯。長徑10.5、短頸9.5、厚2.6厘米(圖二一,1)。標本Ⅱ : 5,黑色。平面近圓形,較平整,頂端斷裂,刃部厚鈍呈弧形。通體遍布疤痕。長10.5、寬9.3、厚5.2厘米(圖二一,2)。標本Ⅱ : 6,灰黑色。平面近圓形,較扁平。兩側(cè)面一面較平,一面鼓凸。一端厚鈍,一端較薄且破裂。緣部疤痕明顯。長11、寬10.8、厚5厘米(圖二一,3)。標本Ⅱ : 7,黑色。近橢圓形。兩側(cè)面一面光滑,一面中部有一條明顯的脊棱。以緣為刃,刃部疤痕明顯。長10.8、寬8.9、厚4厘米(圖二一,4)。標本Ⅱ : 8,灰黑色。平面近橢圓形,一端厚鈍,一端較薄。緣部可見明顯的疤痕。長11、寬9.2、厚5.5厘米(圖二一,5)。標本ⅢF012 : 1,灰色。近圓形。長徑11.5、短徑11、厚5.3厘米(圖二一,6)。標本ⅢF012 : 3,黑色。平面呈圓形,一面較平,另一面微鼓,疤痕明顯。直徑約10.5、厚5.5厘米(圖二一,7)。標本ⅢF012 : 4,黑褐色。平面近橢圓形,一面為自然面,鼓凸;另一面為破裂面。以緣為刃,較厚鈍。長徑8.7、短徑7.9、厚3.5厘米(圖二一,12)。標本Ⅰ : 1,黑灰色。平面呈圓形,兩側(cè)面一面較平,一面鼓起。兩端破裂明顯,緣部厚鈍。長徑12、短徑11、厚6.2厘米(圖二一,8)。標本Ⅲ : 1,黑灰色。平面近圓形,兩側(cè)微鼓。以緣為刃,較厚鈍。長徑11.2、短徑9、厚5.3厘米(圖二一,11)。標本Ⅱ : 4青黑色。平面呈扇形,兩側(cè)面鼓起。一側(cè)為自然面,較平滑;一面為破裂面,有一條凸起的脊。一端為柄部,較窄,一端為刃部,較闊。兩緣呈斜刃狀。長12.7、寬13、厚4.3厘米(圖二一,14)。標本ⅢF012 : 5,青色。平面近圓形。一側(cè)為自然面,微凸,粗糙;一側(cè)為破裂面,較平。通體疤痕明顯。長12.1、寬11.3、厚4.9厘米(圖二一,13)。

B型 球狀砍砸器,3件。標本Ⅱ : 9 ,黑色。平面近圓形,一端為手持端,另一端為刃部,刃部采用雙面打制。緣部疤痕明顯。直徑約11.1、厚7.2厘米(圖二二,3)。標本ⅡF09 : 1,灰色。平面近圓形。通體遍布疤痕。長徑8、短徑7.8、厚5.8厘米(圖二二,7)。標本ⅡF09 : 2,灰白色。從中部破裂,平面呈圓形。使用面呈龜背形,上有使用時形成的小凹窩;破裂面較平,有一明顯疤痕。長徑8.9、短徑8.3、厚5厘米(圖二二,8)。

C型 條狀砍砸器,5件。標本Ⅰ : 2,灰黑色。近柱狀,兩面較規(guī)整,刃端及一側(cè)緣厚鈍,頂端及另一側(cè)緣破裂。通體疤痕明顯。長13.3、寬8.5、厚6.5厘米(圖二二,6)。標本Ⅰ : 3,灰黑色。平面呈長方形,兩側(cè)面及緣部較規(guī)整,有握手形成的對稱凹窩。頂端斷裂,平面較規(guī)整。刃部厚鈍。通體遍布疤痕。殘長11.4、寬6.5、厚2.9~4.9厘米(圖二二,4)。標本Ⅱ : 2,青黑色。平面近長方形。側(cè)面呈弧形。一端為手持端,有兩道疤痕及使用痕跡;一端為刃部,呈弧形,采用雙面加工,疤痕明顯。長11.2、寬6.6、厚4.2厘米(圖二二,5)。標本ⅡF09 : 3 ,黑色。平面近長方形。一側(cè)平整,一側(cè)鼓凸。一端斷裂,較平整;一端厚鈍,為刃部。邊緣疤痕明顯,且有對稱的規(guī)整缺口,應(yīng)為握手所用。殘長10.6、寬6.2、厚2.7厘米(圖二二,1)。標本ⅢF012 : 2,青綠色。平面近長方形,兩面為自然面,緣部規(guī)整,兩端厚鈍,疤痕明顯。長11.5、寬7.3、厚4.6厘米(圖二二,2)。

圖二一 石器

圖二二 石器

(三)玉料

敦煌旱峽古采礦遺址玉料顏色包括白、青白、青、黃白、褐紅等,其中青白、黃白色最為常見(圖二三~二五)。產(chǎn)狀以山料為主,偶見戈壁料。玉料呈油脂光澤、微透明—半透明、玉質(zhì)較為細膩,折射率1.61~1.62,相對密度約2.95,屬于透閃石玉。另外,部分古礦坑發(fā)現(xiàn)少量綠色蛇紋石玉,玉質(zhì)一般。

通過顯微薄片觀察、掃描電鏡、紅外光譜、拉曼光譜、X射線粉末衍射、電子探針及全巖化學成分等測試方法對玉料的巖石礦物學特征進行了檢測分析,結(jié)果顯示玉料中主要礦物為透閃石,呈纖維交織結(jié)構(gòu),玉質(zhì)較好的樣品中透閃石含量在98%以上;次要礦物包括透輝石、綠泥石、磷灰石、榍石、石墨等。其主要化學成分SiO2、MgO、CaO接近透閃石理論化學組成,F(xiàn)e、Cr、Co、Ni含量較低,表明敦煌旱峽玉料為鎂質(zhì)大理巖型透閃石玉,與馬鬃山玉礦遺址玉料特征較為一致。

圖二三 第一地點采集玉料

圖二四 第二地點采集玉料

圖二五 第三地點采集玉料

四、初步認識

1.遺址年代。從陶器特征來看,該遺址應(yīng)是騸馬文化遺存。目前已知的騸馬文化遺存有瓜州兔葫蘆、敦煌陽關(guān)、西土溝、玉門騸馬城、肅北馬鬃山等多處,可劃分為騸馬、兔葫蘆、馬鬃山等三個類型[2],其中馬鬃山類型應(yīng)是騸馬文化年代較晚的一個類型。李水城曾通過對兔葫蘆遺址采集的陶鬲、銅器與周邊文化同類器風格的比較認為兔葫蘆類型年代在公元前一千紀范圍內(nèi)[3]。從以往的測年來看,兔葫蘆遺址年代在前一千紀左右,早到前12世紀末,晚至前9世紀末[4]。旱峽玉礦所見陶片,與兔葫蘆遺址、陽關(guān)遺址兔葫蘆類型陶器極為接近,尤其是口沿部有突棱或?qū)⑼焕鈮?、掐、戳印呈花邊狀的罐形器,風格極為相似,推測幾處遺址年代接近。馬鬃山玉礦遺址的年代初步定在戰(zhàn)國至漢代[5],碳十四測年結(jié)果顯示其年代分布在390~60BC(2Sigma),主要集中在360~150BC[6]。根據(jù)現(xiàn)有的認識可推定,敦煌旱峽玉礦遺址的年代應(yīng)在公元前一千紀內(nèi),略早于馬鬃山玉礦遺址的年代,是國內(nèi)目前可確定的年代最早的玉礦遺址。

2.聚落形態(tài)。旱峽玉礦遺址發(fā)現(xiàn)的各類遺存,具有一定的分布規(guī)律,呈現(xiàn)出山體頂部設(shè)崗哨、中部開礦坑、底部建房址和選料區(qū)的組合特征。較明顯的組合有三組。第一組以選料區(qū)1為中心,其東北部山體頂部有崗哨F05,在山坡中部及底部集中分布著K24~K32,其東南部有房址F3和礦坑K59,南部為K55~K58,圍繞選料區(qū)1基本呈扇形分布。第二組以選料區(qū)2為中心,其西部山體有崗哨F09、K70、k71,北部為F4,東部為F5、F6及K72~K76,圍繞選料區(qū)2呈半圓形分布。第三組以選料區(qū)3為中心,東部山體有崗哨F07~F09及礦坑K54,西北部零散分布著K51~K53及K83,圍繞選料區(qū)3呈弧形分布。此外,還有幾組分布較為密集的礦坑,處在同一山體的礦脈富集區(qū),呈簇狀或長條狀分布。如K1~K4近簇狀分布于第一點西部的山體近頂部位置,K12~K19長條狀分布于第二地點西部的山體近頂部位置。敦煌旱峽玉礦遺址位于馬鬃山玉礦遺址的西南部,兩者相距230余千米,發(fā)現(xiàn)的礦坑、崗哨、房址、選料區(qū)的組合方式與馬鬃山玉礦遺址基本一致,直觀的呈現(xiàn)了早期玉礦的空間分布、采礦規(guī)模,為了解古代的采玉活動和作業(yè)模式提供重要資料。

3.采玉人群。古籍中有一支人群與玉關(guān)系密切,《管子·揆度》載:“至于堯舜之王,所以化海內(nèi)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貴江漢之珠”,房玄齡注:“禺氏,西北戎,名玉所出”,同書《國蓄》《輕重甲》《輕重乙》等分別提及“玉起于禺氏”“禺氏不朝請以白璧為幣”“玉出于禺氏之邊山”,許維遹案:“禺氏即月氏,以產(chǎn)玉稱”,今之學者亦將月氏與玉石貿(mào)易相關(guān)聯(lián)[7]。

《史記·大宛傳》《漢書·張騫傳》都有月氏居“敦煌祁連間”的記錄。范曄、張守節(jié)都將漢代的祁連山視為現(xiàn)代的祁連山,而顏師古認為祁連山即天山,匈奴呼天為祁連,至目前學界對月氏的原居地仍無定論,認為或在河西走廊地區(qū),或在敦煌至新疆天山東部地區(qū),或在新疆天山北部巴里坤草原一帶[8]。但不論將祁連的地望如何解釋,大家對月氏原居地與敦煌有著極大關(guān)系這一認識并無爭議。

從目前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騸馬文化遺存主要分布在敦煌、瓜州、玉門酒泉等地區(qū),在哈密、張掖也有發(fā)現(xiàn)[9],其分布范圍與月氏的早期活動范圍有著一定的契合。可以推測,月氏與騸馬文化遺存關(guān)系密切,月氏人群很可能是敦煌旱峽玉礦的開采者。

4.學術(shù)意義。敦煌旱峽玉礦與馬鬃山玉礦的發(fā)現(xiàn)為中國古代“西玉東輸”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開展對新發(fā)現(xiàn)古玉料系統(tǒng)的巖石地球化學和同位素組成測試,建立其地球化學“指紋”,并通過與新疆玉料及絲綢之路一帶華夏城邦出土古玉(軟玉)的對比,追溯其遷徙路徑,對揭示漢代以前該區(qū)玉料工業(yè)和絲綢之路早期華夏玉石文明的形成,乃至揭示中原傳統(tǒng)古玉供應(yīng)運作體系意義重大。

注釋

[1]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肅北縣馬鬃山玉礦遺址[J].考古,2015(7):3-14.

[2]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肅北馬鬃山玉礦遺址2011年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2(8):38-44.

[3]李水城,水濤.公元前1千紀的河西走廊西部[C]∥宿白先生八十秩華誕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宿白先生八十秩華誕紀念文集(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63-75.

[4]2007、2008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學在河西走廊開展早期冶金遺址調(diào)查時于多處騸馬文化遺址取得檢測碳樣,北京大學碳十四實驗室進行了檢測分析,其中兔葫蘆遺址獲得了6個有效測年數(shù)據(jù),年代最早者為1212BC (95.4%) 976BC,最晚者為975BC (95.4%)813BC,在沒有科學發(fā)掘取得更為準確的測年之前,這批數(shù)據(jù)暫可作為其年代參考。

[5]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肅北縣馬鬃山玉礦遺址2012年發(fā)掘簡報[J].考古,2016(1):40-53.

[6]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肅北馬鬃山徑保爾草場玉礦遺址2016年度考古發(fā)掘簡報,待刊。

[7]閆亞林.關(guān)于“玉石之路”問題的探討[J].考古與文物,2010(3):38-41.

[8]李芳.建國以來月氏、烏孫研究綜述[J].西域研究,2010(3):112-124.

[9]北京科技大學李延祥教授在哈密黑山嶺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騸馬遺存,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丹過會臺遺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騸馬文化遺存。

猜你喜歡
玉料礦坑山體
礦坑充水的形成及影響因素分析
玉雕作品分析與欣賞
玉器之美
淺析玉雕人物形象與用料選擇
隨形就勢 順色立意
對山體滑坡的成因分析與治理
訪小龍?zhí)睹旱V
礦坑
預(yù)應(yīng)力錨固技術(shù)在礦坑邊坡支護中的實踐研究
山體別墅設(shè)計分析
黔西县| 延边| 彰化县| 新绛县| 广宁县| 宁晋县| 河源市| 沙河市| 都安| 宜昌市| 松桃| 郎溪县| 东兰县| 赫章县| 宜君县| 长阳| 梨树县| 扎赉特旗| 深水埗区| 调兵山市| 渑池县| 大竹县| 老河口市| 松滋市| 宁城县| 康乐县| 龙里县| 淮安市| 民丰县| 贺州市| 徐水县| 巨野县| 民勤县| 安阳县| 毕节市| 黑龙江省| 绥宁县| 怀集县| 芜湖县| 吕梁市|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