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靖
(銀川三沙源上游學校 寧夏 銀川 750000)
《禮記》中有一篇《學記》是這樣說的:“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盵1]
豫,指的是預防性原則。提前預防可以防止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發(fā)生,提前采取對應方法和策略,可以更好地規(guī)范學生行為,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時,指的是及時施教原則。在學生犯錯的時候,老師應該及時去糾正錯誤,并給出一個合理的處理方案,讓學生虛心接受教導,這樣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孫,指的是循序漸進原則。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階段以及性格等合理有序地進行課程的安排,避免雜亂無章的教學秩序和出現(xiàn)不良的教育效果[2]。摩,指的是學習觀摩原則。班上總有學習成績相對比較好學生,老師要教育學生學會取長補短,一起成長與進步。
基于以上原則,我們的德育教育應從立規(guī)矩開始。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要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加以限制,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班級成立伊始,我給學生們定下三條規(guī)矩:盡量不打擾別人;要事第一;自律。然后,在班會課上充分討論班規(guī)內容及具體實施計劃。共用三節(jié)課,每節(jié)課討論一條。
第一節(jié)課首先要明確:什么叫“打擾別人”,哪些事算“打擾別人”,為什么加上“盡量”,哪些情況可以例外。經(jīng)過一節(jié)課的討論,同學們基本明確了:上課不認真聽講,做小動作,不按時交作業(yè),不認真打掃衛(wèi)生,自習課說話……這類行為就是打擾別人。我覺得還是不夠深入,又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除了這些明顯違紀的行為還有哪些行為是打擾(妨礙)別人的呢?孩子們進一步討論得出:不按規(guī)定時間做事,例如在宿舍不按時上床就寢,熄燈后還在宿舍走動或者開臺燈看書,討論問題時聲音過大等等,也是打擾別人;在樓道里跑、拍球,在操場以外區(qū)域進行劇烈運動等也是打擾別人。經(jīng)過幾番討論,孩子們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有效防止了不良行為的發(fā)生。又說到“盡量”,讓孩子明白危急時刻可以例外。
第二節(jié)班會課,我們討論明確“何為要事”,幾件事沖突時該先解決哪件事,讓孩子們明確了現(xiàn)階段學習就是最大的事。
第三節(jié)課,我們討論“怎么叫自律”,讓學生們知道“自律”不光是自我控制,而且還應該鞭策自己把該干的事做到最好。
經(jīng)過這樣的討論,孩子們對規(guī)則的認識更清晰、更精細、更有效。
德育教育不能硬碰硬,一定要抓住時機;對原則性錯誤要及時教育,反復強調;大的事件要追究深層次原因,抓住時機進行教育。例如:自習課紀律,班級衛(wèi)生,宿舍紀律、衛(wèi)生,樓道里打鬧……這類小問題不宜“攢”在一起說,孩子們往往容易忘記,或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翻舊賬”是件很麻煩的事。所以這類事件隨時發(fā)現(xiàn)隨時解決,反復提醒。一旦發(fā)生了比較大、比較急的事件反而要緩處理。
例如:2015年的一天早晨,我還沒走到班級門口就聞到一股非常沖的酒氣。我心里想著不能硬碰硬,大腦高速運轉著,走到他身邊時,我想到了緩兵之計,便把他拉到我的宿舍,幫他蓋好被子,又給他放了一瓶純凈水,還把我的洗腳盆放在了床邊。看見他一臉懵懂的表情,我心中暗喜,我知道后面的事情自然就好解決了……德育工作中我遵循這樣的原則:小事及時處理,大事化小處理,急事緩處理,反復發(fā)生的事隨時跟進。
《學記》全面地總結了孔孟的教育思想和經(jīng)驗,提出:“學習不能超越次第,應循序漸進”,保持認真向學的態(tài)度,遵循學習的規(guī)律,經(jīng)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一定會學有所成;不贊同雜亂無章,無目的、走捷徑的教學做法。主張:“先易后難,循序漸進”,重視“弄清源流,始終有序”,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學才能取得成功[3]??偟膩碚f,老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實施相應的教學方法,遵循循序漸進的客觀規(guī)律,使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
教育要循序漸進。剛入初中,每個孩子的習慣、基礎、家庭狀況不同,教育難度肯定不同。對于小毛病多的孩子一定不能急于求成;每天進步一點點,一段時間(一般是一學期左右)孩子會有變化,但這段時間一定要堅持住,不厭其煩,反復教導。
《學記》中提到,教師要教學生學會交朋友,而且要交益友,努力引導把帶有不良習慣的朋友轉化為益友。從中我們可見交友的重要性,交友對一個學生的學習有著重大的影響,同時也對我們的生活至關重要。
孩子有極強的模仿能力,所以同伴的力量是無窮的,讓孩子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把優(yōu)秀的孩子樹立成榜樣,特別是把一段時間內進步較大的孩子樹立成榜樣,既能鞭策這個孩子更加努力,還能讓其讓孩子渴望進步。我經(jīng)常在班會課上讓大家分享其他同學的進步,讓孩子在欣賞別人的同時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也讓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明白什么品質才是異性最欣賞的。通過討論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男孩女孩都喜歡肯努力、懂感恩、陽光向上的人。
《學記》作為中國最早的教育文獻,不可避免的有歷史性的思想局限。不過,它揭示了教育教學中的客觀規(guī)律,系統(tǒng)地總結了儒家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教育理論,對中國的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應用“豫時孫摩”的原則及策略進行班級管理,確實獲得了明顯的教育效果,值得今后繼續(xù)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