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原型范疇論與一詞多義現象

2019-12-24 09:02修雯雯
北方文學 2019年35期
關鍵詞:一詞多義轉喻隱喻

修雯雯

摘要:范疇化與概念化是人類的基本認知能力,認知語言學中的原型范疇論認為,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從自身出發(fā)的,由近及遠,形成概念后,根據“家族相似性”將概念納入不同范疇。一詞多義也是一類范疇,其不同意義有其產生和發(fā)展過程,基本義即為原型范疇的“原型”,意義的聯系和地位差異符合原型范疇論的觀點。本文試從原型范疇論和一詞多義產生的方式和原因出發(fā),以中英德語言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為例,探討其內在聯系,以期能夠為語言學習者提供幫助,加深對一詞多義現象中不同義項的理解。

關鍵詞:原型范疇論;一詞多義;隱喻;轉喻

一、原型范疇論的發(fā)展過程

范疇化是人類認知過程的重要體現,也是人類最基本的一種認知能力。人類的認知是一個從自身出發(fā),由近及遠,由內向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不斷地將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進行認知識別,進而加以分類處理,從而形成概念以及范疇。范疇化是一種基于體驗,以主客體互動為出發(fā)點,對外界事體(事物、事件、現象等)進行主觀概括和類屬劃分的心智過程,一種賦予世界以一定結構,并使其從無序轉向有序的理性活動,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手段。(王寅,2006:96)沒有范疇化能力,我們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會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發(fā)揮作用。(Lakoff,1987:6)范疇理論最早是由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即傳統范疇論/經典范疇論,他也是西方哲學史上最早對范疇理論進行闡釋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通過“二分法”對事物進行分類的:范疇具有某些特定的且必須的條件/特征,具備這些條件/特征的事物屬于某范疇,而不具有這些條件/特征的事物則不屬于該范疇;范疇的邊界清晰,屬于某一范疇的事物一定具備上述必要條件/特征,而一旦事物成為了某一范疇的范疇成員,它們就不再有好壞等級或是典型與否的區(qū)別,所有成員地位相等。傳統范疇論對音位學和詞法學的貢獻是巨大的,通過語義特征分析法,人們可以通過分析語義特征,明晰一個音位/詞與其他音位/詞的關系,然而隨著語言學的不斷發(fā)展,傳統范疇論的弊端與缺陷也逐漸顯現出來:其一,同一范疇內的不同范疇成員所具備某些必要的條件/特征并不一定是“共同的”,例如足球和紙牌游戲,同屬于游戲,卻很難找出其共同的條件/特征;其二,根據“二分法”,通過必要的條件/特征對事物進行分類和范疇化,在實際認知中存在很大弊端,例如,狗這一范疇里的一項條件/特征是四條腿,但若一條狗生下來便因為缺陷或基因的突變只有三條腿,按照“二分法”它是不屬于狗的范疇的,但在實際過程中,卻是仍然屬于該范疇的;其三,并不是范疇的邊界都是清晰的,“高個子女生”這一范疇中,到底身高達到多少才屬于該范疇,在實際認知中很難給出很客觀的標準;其四,范疇內的各個成員之間的地位也不是平等的,上述例子中“高個子女生”的范疇內,170cm的女生與175cm的女生相比,顯然后者更會被認為是典型的,甚至在某些認知中,170cm的女生都不會被劃入“高個子女生”的范疇。

針對傳統范疇論的弊端和缺陷,語言學者們積極研究和尋找更加科學更加符合認知過程的范疇理論,于是便出現了原型范疇理論。原型范疇理論經歷了兩大發(fā)展過程:第一個發(fā)展過程是德國哲學家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理論,第二個發(fā)展過程是以美國心理學家羅施(Rosch)為代表的學者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以及提出的“原型”概念。

Wittgenstein首先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的觀點。所謂家族相似性是指一個家族成員的容貌都有一些相似,但彼此相似的程度不一樣。(鄭銀芳,2007:124)他認為,范疇內部的成員之間并不一定是具有共同的必要條件/特征的,而是具有相似性的,范疇成員由這種相似性相互之間形成紐帶與聯系,從而形成了一個范疇。Wittgenstein借助Spiel(游戲)這一范疇對其觀點進行了闡釋,象棋、籃球、單人紙牌等都屬于游戲,象棋和籃球都具有一定的對抗性和既定的規(guī)則但單人紙牌只有一定的規(guī)則而并無對抗性,一個人投骰子則既無規(guī)則性也無對抗性,人們很難在范疇成員之間找到某項共同的特征。范疇成員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存在著,而不是共同的必要條件/特征。

受到Wittgenstein“家族相似性”理論的啟發(fā),語言學者們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Rosch首先提出了“原型”的概念,從而提出了“原型范疇論”。原型范疇論認為,范疇內部成員雖未具有共同一致的必要條件/特征,但它們以“家族相似”的方式存在著,具有最多“家族相似”屬性的成員就具有此范疇的原型。相似性越大,與其他成員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成員在范疇中的位置越接近中心,越容易具有典型性而成為范疇“原型”,相反,相似性越少,越不具有典型性,在范疇內更易處于范疇邊緣。Rosch的實驗以鳥類為基礎,鳥類范疇中的知更鳥、鴕鳥和雞等,地位不等,這其中,雞在屬于鳥類這一范疇的同時,也更多的被劃入家禽的范疇,而這也是原型范疇論的又一觀點。若某一范疇內的成員具有非典型性或是相似性較少,但同時又和其他范疇的成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該成員同時屬于兩種范疇,例如屬于家禽和鳥類的雞,屬于水果和蔬菜的西紅柿等。也就是說,原型范疇論認為,范疇內成員都具有一定的聯系以及“相似性”,但它們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且范疇的邊界是較為模糊的。

二、一詞多義現象及其產生機制

顧名思義,一詞多義指的是一個詞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義項的現象,如:漢語詞典中的“水分”,既可指某事物所含的水,如“西瓜的水分足”,也可指某些情形下的中不真實現象,如“提交的材料有水分”。一詞多義的概念最初是在19世紀60年代由語言學家布雷爾(Bréal)提出的,這種現象并非只存在于漢語中,德語和英語中也存在著大量的一詞多義現象,例如德語中的動詞abschlie?en(鎖上,結束,簽訂合同),英語中的介詞with(帶有,和……一起)。作為語言使用中的一個普遍現象,一詞多義同時也是一種認知現象,一個范疇。根據原型范疇論,原型范疇的邊界是模糊的,一個范疇在邊界處逐漸合并融合到另一個范疇之中。這種模糊性賦予原型范疇開放性特征,使原型范疇在豐富自身內涵與外延時表現得更加自由和靈活。(馬明,2011:546)原型范疇的模糊性與開放性便為一詞多義這種語言和認知現象提供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和可能性,而這也符合人的認知過程。一詞多義是根據語言經濟性原則(以最小的語言消耗表達豐富的意義),在基本義的基礎上,通過隱喻、轉喻等認知手段擴展出引申義而形成的。(張勇,2016:114)社會在不斷進步發(fā)展,原語言體系中的詞不能再繼續(xù)滿足不斷出現的新事物,就會有新詞產生,但人們又不能無限地創(chuàng)造新詞匯,這會增加語言使用者的負擔,也會給交流帶來障礙,所以就產生了一詞多義現象,一個詞以其基本意義或中心意義為起點,隨著社會和語言的發(fā)展不斷向外擴充或是詞被賦予新的意義,以解釋新事物或者新現象,詞的意義得以不斷擴展。

傳統語義觀認為,一詞多義的各個意義/義項之間是彼此獨立的,而認知語義規(guī)則認為,一詞多義的產生符合人的認知習慣,即由內到外,由近及遠,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是互相聯系的,是作為整體而非個體存在的。一詞多義的詞義擴展手段主要有隱喻、轉喻以及概括化、具體化、通感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隱喻和轉喻,以基本義/中心義為基礎,通過相似或鄰近關系進行擴展。

最初人們將隱喻看作是一種語言和修辭現象,是一種用于裝飾語言的方式。然而,認知語義學認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語音和修辭現象,更是人類的一種認知手段。隱喻思維能力是隨著人的認知的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是認知發(fā)展的高級階段,是人們認識世界,特別是認識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種認識能力。(趙艷芳,2001:102)隱喻基于人的基本經驗,利用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賦予詞以新的意義,是從一個認知域到另一個認知域的映射,例如德語中的“Kopf”一詞,其基本意義是指人的頭部,而由于功能和形狀等方面的相似性,也可用來指首領頭目、頂端等,例如der Kopf der Unternehmens(公司領導)、der Kopf der Stecknadel(針頭)。

除了隱喻,轉喻也是一種重要的認知手段,是根據相似性,以相近的某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方式。例如德語中的“Kopf”一詞在“Sie ist ein kluger Kopf.”一句中的意義,是指“她是一個很聰明的人”。“Kopf”作為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代指了一個人,即部分代替整體。轉喻意義基于對于同一概念域內事物的相近認知所形成,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和功能。(張勇,2016:109)

概括化和具體化以及通感也同樣是詞義的不同擴展方式:概括化即一個詞從單純指某一范疇的范疇成員到泛指其所代表的范疇,例如德語中的“Frau”最初只用來表示貴族婦女,后來泛指所有女性;與之相反,具體化則是指一個詞由指代范疇到特制其范疇成員,例如漢語中的“妻子”原指的是女性配偶和兒子,現在單指女性配偶一人;通感是人的五種感官相互聯系,“通”即貫通,是指感官之間的相互聯系與跨越,例如英語詞“cold”,表示寒冷的,冷清的,冷酷的等,可以指溫度的冷(觸覺),也可以指顏色的冷(視覺)。

詞義的擴展路徑主要是鏈式結構和輻射結構,這種路徑也表明了一詞多義中各個義項之間存在的聯系。鏈式結構是指詞的詞義在基本義的基礎上通過詞義擴展手段產生引申義,后又在引申義的基礎上繼續(xù)進行詞義擴展的線性擴展路徑;輻射結構則是指詞的詞義在基本義的基礎上通過詞義擴展手段向四周產生了多個引申義,構成輻射型結構,這些引申義之間并無一定的遠近聯系,但都是以基本義為核心,與之意義相關。張勇主編的《德語基礎語言學導論》一書中的例子包含了以上兩種路徑:(見圖1)

德語詞“Wurzel”基本義為“in der Erde(根、根部)”,如Tulpenwurzel(郁金香花根),以此為基礎產生了引申義“Teil des K?rpers(身體的某部分)”,如Zahnwurzel(牙根)、Haarwurzel(發(fā)根),繼而將繼續(xù)延伸詞義至“Teil einer Gruppe:Wurzel des Geschlechts(族群的一部分:家族的根)”以及“Wurzel allen ?bels(事件的根源),Wurzel des Denkens(思想的根源)”,這類引申再引申的擴展路徑即為鏈式結構。而在基本義“in der Erde(根、根部)”的基礎上,延伸出了“der unterste Teil:Wurzel der Alpen(最下層的部分:阿爾卑斯山腳)”以及“Teil des K?rpers(身體的某部分)”,兩個引申義都是以共同的基本義為基礎進行的詞義擴展,體現了擴展路徑中的輻射結構。大多數詞匯的詞義擴展過程并非單一的鏈式結構或者輻射結構,而是兩者相組合,一詞多義的詞義擴展往往是既存在鏈式結構也存在輻射結構。任俊紅也在其文章中分別闡釋了詞義的以上兩種擴展路徑,如圖2:

三、原型范疇論與一詞多義

傳統語義學理論認為一詞多義現象是一個單一的語言形式具有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密切相關意義的聚合。認知語言學則認為多義現象是通過人類認知手段由一個詞的中心意義或基本意義向其它意義延伸的過程。中心詞義往往是范疇理論中的原型,繼而通過輻射、鏈式或者綜合式形成其他義項。(胡麗娟,2013:74)一詞多義的產生遵循人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建立在一定的認知模式基礎上,并非任意的現象。人們都是以基本范疇為出發(fā)點,由近及遠,由內到外,由具體到抽象,逐步加深自身對世界的認識。

一詞多義是原型范疇理論的一種延伸,一個詞就是一個范疇,一詞多義的不同義項就構成了這個詞匯范疇中的不同范疇成員。與其他范疇一樣,一詞多義的詞匯范疇內各個義項也有典型與非典型之分,典型的義項更加常見,使用頻率更高,往往是人們在提起這個詞的時候所想到的第一個義項,通常情況下就是人們所說的基本義/中心義,處于范疇內的中心位置,成為該范疇的“原型”;非典型的義項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存在著,通過不同的詞義擴展手段以及擴展路徑從基本義/中心義發(fā)展而來,使用情況比基本義/中心義更特殊更窄些,意義上較基本義/中心義也更為抽象,處于范疇的邊緣位置。典型義項與非典型義項在一詞多義范疇中的地位不同,非典型義項也因為其特殊性以及范疇邊緣的模糊性與其他詞義范疇有所交叉聯系。

四、結語

詞義范疇的一詞多義現象反映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以及對其進行概念化和范疇化的過程。一詞多義現象屬于原型范疇論的一種延伸,原型范疇論對于一詞多義現象的形成也具有較強的解釋力。通過詞義擴展的途徑和手段也能夠看出,一詞多義現象中的多個詞義之間的關聯不是任意的,而是符合人類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從認知語言學以及原型范疇論出發(fā)理解一詞多義現象,能夠幫助語言學習者更好地掌握詞義間的聯系,構建靈活動態(tài)的一詞多義范疇網絡,從而更系統地理解語言。

參考文獻:

[1] George Lakoff.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 Taylor John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3]胡麗娟.從認知語義學角度闡釋多義現象[J].武漢理工學院學報,2013(04):74-76.

[4]馬明.認知視野中的一詞多義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06):544-549.

[5]任俊紅.轉喻、隱喻機制與英語一詞多義現象研究[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0,26(04):33-35.

[6]束定芳.現代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7]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8]張維鼎.意義與認知范疇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9]張勇.德語基礎語言學導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

[10]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11]鄭銀芳.談認知語言學中的原型范疇理論[J].中國成人教育,2007(20):124-125.

猜你喜歡
一詞多義轉喻隱喻
《活的隱喻》
多模態(tài)隱喻視角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幸福的認知解讀
原型范疇理論視角下的漢語轉喻分類研究
轉喻視角下漢語中人體習語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疇和隱喻轉喻認知的大學英語多義詞教學的研究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英語一詞多義現象分析
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英語一詞多義現象分析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