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德泉
今年七月,中國曲藝牡丹獎唯一一對評彈伉儷袁小良、王瑾帶著他們的學生和他們的同仁們?yōu)樽8V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賀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成立70周年,在北京向全國人民匯報演出?!恫⒌倌档こ侣暋诽K州彈詞專場喜獲首都人民的歡迎與好評。
光陰似箭,今年恰是袁小良從事評彈藝術40周年?,F(xiàn)代彈詞開篇《焦裕祿》是他評彈藝術生涯中泛開的第一朵漣漪。1992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舉辦江浙滬評彈新人新作大獎賽,那年他還未滿30歲,這首彈詞開篇《焦裕祿》是詞作者為袁小良參加比賽而特寫的。首唱這首新開篇沒有固定模式借鑒學習,袁小良根據師承和自己愛唱的“尤調”“小飛調”和“翔調”并結合自身嗓音特點與理解,根據唱詞內容所需,不露痕跡將幾種流派唱腔融會貫通成一首嶄新的開篇,唱得流暢奔放、感情充沛,唱出了人民公仆的氣質與風貌,獲獎后一舉成名,從此奠定了他在評彈界的地位?!督乖5摗吩谌蘸蟮拿襟w傳播中頻率高,受眾廣,現(xiàn)在回聽起來還是很有藝術感染力,可見年輕時的他彈唱基礎扎實,藝術功力在同一輩中出類拔萃。
袁小良天賦聰穎,20歲剛出頭的他就能將“尤調”經典《梁?!に托帧贰吨T葛亮》和“小飛調”經典《珍珠塔·二見姑》等學得惟妙惟肖。他并非評彈學校的畢業(yè)生,因家學淵源及自身喜歡而自學成才。1979年他進蘇州評彈團后,投拜彈詞前輩龔華聲為師,學說長篇彈詞《孟麗君》。龔華聲先生私下跟我說過,小良聰明有靈感,肯動腦筋,在彈唱方面已經不錯,很有自己的一套,難能可貴,跟他主要學說表技藝和人物塑造,這是老師在袁小良藝涯早期給予的中肯評語。
《孟麗君》是一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書,故事情節(jié)離奇曲折。孟麗君女扮男裝為愛奔波,歷盡艱辛終得善果,為評彈聽眾所愛。越劇同名劇《孟麗君》已被徐玉蘭、王文娟兩位名家唱紅,可見《孟麗君》有一定的廣泛性。越劇有視覺表演、優(yōu)美唱腔,還可以借助舞美燈光,而評彈卻是全憑說書先生語言功力,用細膩的“說噱”深入淺出感染欣賞者,用唯美的“彈唱”弦索叮咚陶醉心靈。
《孟麗君》中男主皇甫少華陽剛青年才俊出眾,女主孟麗君花容月貌才華超群,如唱者是老先生,有一定的局限性。龔華聲先生將前輩傳下來的《孟麗君》結合時代及地域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符合江南人的欣賞口味。相比傳統(tǒng)的單檔彈唱,男女雙檔會更加合適出彩,他希望有一檔才華橫溢的男女青年來繼承。彈詞雙檔演出“拼檔”是最重要的因素,找到一位好搭檔,互相理解幫襯,并且要有一點犧牲精神,才有可能成為珠聯(lián)壁合的黃金搭檔。袁小良從小一路走來,扎扎實實繼承傳統(tǒng),在他最佳年華找到了最佳拍檔王瑾,如虎添翼,一對亮麗的男女“袁王”雙檔彈唱《孟麗君》最為合適不過了。
1986年起,袁小良、王瑾有緣合作拼檔演出,說的第一部長篇彈詞就是《孟麗君》。龔華聲先生結合他倆特點,在彈唱方面加大了創(chuàng)作力度,為他們量身打造,發(fā)揮他們的彈唱特長。他倆在這部長篇演出的長期實踐中學到了說噱彈唱演的藝術真本領,榮譽與掌聲最終也襲他們而來。從這部長篇書目起步,繼承守正是他倆前進的方向,他們的精彩合作有口皆碑,成為了彈詞精英。
王瑾,師承彈詞名家蔣云仙,聰慧好學,性格爽朗,這對于塑造孟麗君一角是比較吻合的,她把孟麗君塑造成剛柔相濟、機智聰明的酈大人,深受聽眾喜愛。彈詞女演員一般注重彈唱,而王瑾非但唱功出彩,其說表更是老練成熟,獨做女單檔很露鋒芒,這得益蔣云仙先生的傳教和自身的努力。作為說唱俱佳的女演員,王瑾特別善于配合上手,心領神會,上手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她便默契呼應;上手的一個停頓一個拖腔,她的琵琶襯托到位,忽兒緊,忽兒慢,忽兒上高山,忽兒瀉千里,讓演唱者在三弦、琵琶的伴奏下自由翱翔,游刃有余,唱腔得到完美演繹。
2000年,袁小良有幸又投拜到彈詞流派唱腔創(chuàng)始人尤惠秋和薛小飛兩位彈詞名家門下,為更純正繼承“尤調”“小飛調”彈詞流派唱腔奠下基石。齊白石有句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小良深諳其理,奧妙巧學精在“像”,而神則在一個“活”字。在長篇彈詞《孟麗君》中他有許多經典保留段子,如“夫妻相會”中一大段唱腔來描述皇甫少華對眼前這位恩師酈大人(孟麗君)的疑慮猜測,和對孟麗君的萬般思念擔憂多種情感的交織。他運用尤惠秋老師的美聲唱腔舒緩共鳴,傳達情意;運用薛小飛老師的板式節(jié)奏,增強跳躍,感染心靈,表達了主人翁急切疑慮的情緒。整段唱腔由婉慢逐漸過度到激越,柔中有剛,聲情并茂,擲地有聲,唱出了陽剛之氣,唱出了七尺男兒的英雄氣概和兒女情長,表現(xiàn)出青年才俊皇甫少華不凡的人物形象。袁小良演繹的這種氣度氣概是深受龔華聲先生的影響,在長期實踐中潛移默化形成的。
袁小良的唱腔,讓你聽不出哪一句是尤惠秋的,哪一句是薛小飛的,或者是龔華聲的,在傳承唱腔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增強了彈詞唱腔的音樂性,化合成濃郁個性化的袁小良唱腔特色。
袁小良與王瑾幾十年的合作,是心靈上的默契、有機的溝通,把握好唱與伴兩者緊密的關系,把握好演唱者的起口與收放,把握好感情的變化等,決非看了譜子就能彈好的,這恐怕是曲藝藝術靈活性中產生的樂感與靈感。袁小良唱腔特色的形成,離不開他的搭檔王瑾的琵琶自由王國的伴奏,自然從容地發(fā)揮。
袁小良、王瑾在三十三年的長期合作中知己知彼,相互成就,成為評彈界中珠聯(lián)璧合的黃金搭檔。在長篇彈詞《孟麗君》《三個侍衛(wèi)官》《錢塘奇緣》實踐演出中尋準定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審美的變化,他們與時俱進,繼承中賦于創(chuàng)新,傳統(tǒng)中融入現(xiàn)代,逐步形成傳統(tǒng)融現(xiàn)代的袁小良與王瑾男女雙檔彈詞表演藝術風格。
傳統(tǒng)的評彈藝術在現(xiàn)代化都市的環(huán)境中如何傳承發(fā)揚,如何吸引觀眾成為你的粉絲,這是演藝界常會思考的問題。有人守舊,一輩子老腔老調,有人模仿數(shù)十年沒有自創(chuàng),一味地模仿前輩,停留在過去審美標準中,那么客觀上將會失去現(xiàn)代的觀眾群體,減少市場份額。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賦于創(chuàng)新生命,這就需要繼承傳統(tǒng),在保持評彈本性本體的前提下,考慮到現(xiàn)代人的審美、語境及現(xiàn)代人的生活等因素,創(chuàng)新出時代需要的評彈新節(jié)目??v觀袁小良、王瑾藝術軌跡,你能發(fā)現(xiàn)“守正創(chuàng)新”正是他倆的藝術方向。
袁小良、王瑾很早就能自己譜曲行腔,練就了自創(chuàng)能力。如袁小良所唱的《伍子胥》《侯朝宗》《既生瑜何生亮》《相約姑蘇》《時尚姑蘇》等,都是緊扣時代大膽動手的創(chuàng)新作品。王瑾所唱的《山伯離魂》《李香君》,他倆對唱的《紅娘問病》《玄妙觀》《孔雀東南飛》《人面桃花》,以及在中篇評彈《大腳皇后》《徐悲鴻》等節(jié)目中留下一系列自有風格的開篇選曲,成為新的精品。
如今,他倆還肩負著推廣普及評彈的重任,去基層、去學校、去廣場,讓評彈走上社會的大舞臺;去港澳臺、去海外,走出國門弘揚宣傳評彈。如何將古老的評彈通過創(chuàng)新與包裝,讓剛接觸評彈的新觀眾接納喜歡,這些都引起了他倆的思考。他們深知傳統(tǒng)藝術隊伍中需要有堅守經典藝術的忠誠衛(wèi)士,把傳統(tǒng)的評彈藝術保存完美,留余后人,也深知傳統(tǒng)藝術缺乏市場競爭很可怕,需要有人勇于開拓市場,培養(yǎng)新的觀眾,這樣評彈藝術才會有一方新天地。
最近幾年,我們看到袁小良、王瑾的《大鬧大世界》《蝶戀花》《新載美回蘇》《約會》《兩只蝴蝶》等老版新作,應用當代人們習慣的語言、生活視角去表現(xiàn)書中人物,語言詞匯與時代接軌融合,貼近現(xiàn)代社會,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獲得了更多欣賞者接受,引起共鳴。袁小良、王瑾在保持基本評彈傳統(tǒng)外,還擁有時尚,他們是充滿活力、富有時代精神的評彈藝術家。
袁小良現(xiàn)在是蘇州市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副館長,王瑾是蘇州評彈學校教研室副主任,他們用實際行動致力于推廣宣傳評彈、傳承發(fā)揚評彈。十多年來,袁小良評彈工作室深入到幼兒園、小學校,培養(yǎng)評彈新苗,千余名小朋友從此認識評彈、喜愛評彈。學習評彈,從娃娃抓起成效顯著,“小良少兒評彈團” 成立,屢獲各類大獎。瞄準暑假中的小朋友,舉辦學習、了解評彈的熱門夏令營活動,“小良叔叔與你同行” 至今已是第八屆,成為品牌特色活動,在小朋友幼小的心靈中“評彈之花”已萌芽初放。
傳統(tǒng)評彈要傳承,最關健的是要有傳人,正如陳云同志所言,“出人,出書,走正路?!痹×?、王瑾深深意識到培養(yǎng)傳人刻不容緩,無論工作演出多忙,還是收下了不少好苗子,把前輩教給他們的本領、藝術毫無保留地傳承給他們的學生。如今“袁家班”越來越多,在江蘇、上海、蘇州等地各評彈團都有他們的學生,這十余名評彈新人將袁小良、王瑾的多部書目與流派唱腔綻放在評彈的花園中,辛勤培育的一代新人正在茁壯成長。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喜慶前夜,蘇州的兒女袁小良、王瑾為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作匯報演出,這不僅是他倆的專場演出,也讓大家看到一場師生聯(lián)袂的評彈傳承演出,薪火相傳意義深遠。
“人面桃花唱彈詞,光前裕后續(xù)蘭芝,牡丹韶華春風會,良瑾珠聯(lián)盛況祺?!弊T冈×?、王瑾彈詞藝術雙檔越發(fā)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