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任之 李則宣
不少家長有這樣的體驗,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向大人告狀:誰偷偷吃了零食,誰未經(jīng)成人允許做了什么壞事,誰把誰打哭了……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這些孩子表情嚴肅,語氣很夸張,帶著一點驚訝和正義感。
為什么孩子喜歡向大人告狀呢?心理動因有如下幾種。
對權(quán)威的信賴和服從? 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孩子大多還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我意識,對外部環(huán)境的評價主要依靠成年人,包括老師和家長。他們聽從權(quán)威的話語和規(guī)范,遵守紀律,執(zhí)行相關(guān)的要求。這使他們對一切違反規(guī)定的行為特別敏感,認為必須要杜絕。
道德價值觀不成熟? ?低齡孩子對道德內(nèi)涵的看法比較單一,認為非黑即白,無法理解道德價值觀的復(fù)雜性。他們將成人的價值觀作為行為參照,嚴格執(zhí)行,同時往往喜歡尋找同齡人的過失,不允許別人有差錯。
自我表現(xiàn)的一種方式? ?孩子從家庭走進幼兒園或小學,脫離了家的庇護,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愛和同學的欣賞,希望引起他人的關(guān)注。為此,有些孩子可能會通過向老師告狀和泄露別人的秘密來獲得別人的注意。
孩子愛告狀,一方面可能會招致同學的不信任,導致社交困難,嚴重情況下會出現(xiàn)被同學孤立的情況;另一方面,被告狀的孩子也可產(chǎn)生很大的心理壓力,會擔心自己犯錯。因此,盡管“告狀”是孩子的常見行為,家長仍應(yīng)加以引導。
理性對待孩子告狀? 孩子告狀,家長不要被“牽著鼻子走”。如果是別人家的孩子來告狀,家長可以先笑瞇瞇地聽完,并表示“我知道了”,將其友好地送走。然后與自家孩子交談,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鼓勵孩子說出真相和感受。如果是不大的過錯,家長可講清楚道理,安撫一下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明白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是較大的過失,家長應(yīng)該闡明利害,督促孩子糾正自己的錯誤。
如果是自家的孩子告狀,家長對這種行為既不要表揚也不要批評,可用溫和的語言提示孩子:“我很高興你沒有那么做,那么做是不對的。以后,先不要著急告訴別人,給別人一個改錯的機會?!鼻f不要慫恿孩子繼續(xù)告狀,也不要用粗魯?shù)膽B(tài)度指責孩子。
理解孩子愛告狀的動機? 家長要理解孩子喜歡告狀、渴望成人給予表揚的心理需求。家長要意識到,孩子告狀其實是想告訴你:他想成為一個不做錯事的乖小孩,所以不會像別的孩子那樣犯錯誤。孩子的這種渴望應(yīng)該得到家長的肯定和認可。家長可以這樣回應(yīng):你守規(guī)則、沒犯錯,這一點很好;當然,那個孩子也許還不知道自己犯的錯,下次你可以悄悄地告訴他,讓他自己知道這一點。
教會孩子包容別人的過失? 家長從孩子幼兒期起,就應(yīng)該引導孩子去包容他人的小過失和小缺點,讓他們學會設(shè)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難處和局限,同時能看到自己犯錯后的難堪和焦灼。這樣,孩子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接納力,寬厚待人,更受別人歡迎。
大眾醫(yī)學2019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