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倩茹
在印度洋至太平洋的珊瑚礁淺水海域,生活著一種顏色艷麗叫安波鞭腕的小蝦。它們體長大約6厘米,鮮紅的背部有的點綴著白色的亮點,有的點綴著白色的條紋。它們有個特殊的本領(lǐng)——能夠為魚類的身體和口腔做清潔,因此又被叫作“清潔蝦”。
每當(dāng)有魚類要清潔身體時,它們便會主動找到安波鞭腕蝦。安波鞭腕蝦也從不拒絕,用它們那對細(xì)小的“剪刀”盡心盡力地將魚類身上的死皮、寄生蟲以及海藻之類的臟東西清理得干干凈凈。
為什么安波鞭腕蝦甘心做“清潔蝦”,為魚類無私奉獻(xiàn)呢?原來,安波鞭腕蝦這樣做不是為了魚類,而是為了自己。因為魚類身上的死皮和寄生蟲是它們賴以生存的食物,它們一邊做清潔工作,一邊將清潔下來的臟東西吃下去填飽肚子。
就這樣,安波鞭腕蝦能夠長時間地依附在魚類身上,魚類不僅不會趕跑它們,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為它們驅(qū)趕捕食者,保護(hù)它們。
(摘自《故事家·高考季》2 0 1 9年第4期,有刪改)
點悟
在殘酷的生存斗爭中,與其自己單打獨斗,不如和別人互利共贏。安波鞭腕蝦與魚類互相依賴,各取所需,這無疑是一種高超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