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嵐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新月異,現代媒體報道不再受傳統紙媒報道形式的限制,展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2018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媒體首次在“兩會”報道中運用了“全景+新聞”的報道形式,為廣大網友獻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今年,央視新聞客戶端的《VR頻道》正式上線,這一頻道的開通使廣大網友有機會以全景視角置身時政新聞的發(fā)生現場,真實地感受熱點新聞,體驗全新改版的時政要聞。VR全景新聞為其受眾打開了一扇新聞的任意門,讓人們可以足不出戶體驗一鍵穿越新聞的事件現場。雖然目前VR全景新聞還面臨著受眾少、硬件普及率低、成本高等問題,但央視新聞客戶端對于全景新聞的這一大膽嘗試無疑為國內媒體提供了全新的新聞報道視角。
由“聽聞”到親歷,全方位展現新聞現場。如今,新聞的被動接收者逐漸變?yōu)樾侣劦闹鲃佑H歷者。2019年,央視新聞客戶端的《VR頻道》在年初正式上線,以VR的全新播報形式聚集央視新聞VR精華報道。在VR視角下,廣大受眾不僅能跨越港珠澳大橋,還能跟隨空軍部隊感受“神兵天降”,或讓自己“置身敘利亞戰(zhàn)地”,近距離目睹被IS炸毀的千年神廟的殘跡。通過VR技術,媒體還可以對視頻新聞以及民俗、自然等內容進行拓展報道。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央視網對新技術的使用成為本次會場報道的一大亮點,VR全景新聞技術貫穿了央視網今年兩會報道的全程。報道集VR視頻、Vlog、VR圖集和手繪圖解等多種展現形式于一體,讓廣大受眾沉浸式地體驗了一把兩會,并站在全景角度感受到了新時代中國的發(fā)展與變化。在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二次會議新聞發(fā)布會在北京召開時,央視新聞客戶端《VR頻道》當即推出了VR Vlog形式的《一分鐘速覽全國政協新聞發(fā)布會現場》,通過快慢相間的移動延時和創(chuàng)意轉場等后期特效,打破了長期以來傳統的兩會采訪視角,更加直觀地呈現出記者排隊入場、發(fā)布會忙碌場景、發(fā)言人集體亮相等一系列精彩畫面。這條多場景切換的VR視頻,在后期制作中被配上了現場同期聲以及輕快的音樂,并輔以記者編輯的精彩文字內容,形成了一條別具一格的兩會新聞VR Vlog播報,讓網友們拿上手機就能快速地獲取到發(fā)布會現場的“干貨”。
與此同時,《VR頻道》還推出了《全景沉浸看報告》,這也是央視網首次在主題和主線的報道中運用上了VR技術。該報道聚焦于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主要議題,并對報告中的重點數據進行了提煉解讀。全篇報道以VR實景視頻為基礎,又在真實的畫面場景中糅合了三維動畫,并輔以李克強總理同期聲,對政府工作報告做出了具象生動的可視化展現。此次報道中一共使用了21個全景的VR視頻,分別涵蓋到經濟建設、就業(yè)保障、生態(tài)文明、民生、建設投資、醫(yī)療教育等各方面的話題,運用先進的“光流縫合”報道技術,畫面縫合精準度達到像素級,基本做到了無縫銜接。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數據則被做成了動畫的形式,與全景VR畫面相融合,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大大豐富了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實現由“聽聞”新聞到“現場”親歷的轉化。
由傳承到創(chuàng)新,沉浸式體驗藝術美感。《VR頻道》上線之時,央視同步推出了VR紀錄片《昆曲涅》,這是世界首部以非遺昆曲為主題的VR紀錄片。昆曲這個被稱為“百戲之祖”的古老藝術,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距今已600余年。當昆曲的“一唱三嘆”遇上“新潮帶感”的VR技術,昆曲以一種交互式的三維動態(tài)視景手段,被賦予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昆曲誕生于江蘇省蘇州市昆山一帶,享有“活著的園林”的美譽,以帶有江南地域獨特性格特征的曲藝文化,憑借其婉轉輕柔、精致典雅和清麗悠遠等特點,成為當時的東方歌劇,享譽海內外的昆曲資深傳承人張軍,在紀錄片中與昆曲展開了一場穿越古今的對話,讓受眾可以透過手中的VR眼鏡等設備,“親臨”江南的水榭樓臺。首部非遺紀錄片根據昆曲經典作品《牡丹亭》中的選段《江兒水》改編演繹而來,現代昆曲藝術的傳承人在繼承了昆曲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身段優(yōu)美等藝術表現力的基礎上,還將書法藝術的流暢奔放、園林建造的自然典雅和美術設計的視覺創(chuàng)新等眾多藝術領域的精華,融入傳統昆曲藝術之中,使昆曲得以博采眾家之長,受眾既可以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VR頻道》在手機上直接觀看《昆曲涅》中的VR場景,還可以將手機插入VR的眼鏡盒中享受全景觀賞式體驗,了解傳承與保護非遺文化知識,讓昆曲在新的時代煥發(fā)出嶄新的藝術魅力。
360度無死角“自主代入”。從目前來看,央視新聞客戶端《VR頻道》的開通,在新聞傳播的實踐中具有可觀的優(yōu)勢。一方面,它能夠站在受眾的角度來進行新聞傳播,給予新聞接收者不一樣的感官體驗,還原新聞本真,以一種沉浸式的故事講授方式,把信息新聞以最直觀最立體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使新聞在傳播方式上更加新鮮化和真實化;另一方面,VR也賦予受眾主動權,讓受眾可以實現360度無死角“自主代入”,自由選擇想要觀賞的角度代入任何情景中去,親身去感知新聞報道,打破閱讀上的障礙,進一步滿足其對于新聞探索的需求。例如,《VR頻道》開播以來,以《VR全景!總書記向全國人民拜年的草廠胡同》以及《VR全景!歡迎儀式上的“檢閱臺視角”》等為主題的時政類新聞報道,通過對VR技術的運用,幫助傳統新聞打破了其在傳播距離和空間上受到的限制,帶給受眾不同于傳統新聞的立體化感受與體驗,連貫地置身于現場新聞畫面中。通過開展沉浸式傳播,把人作為信息傳播的中心,以建立在第一人稱基礎上的報道形式,使受眾在獲取信息的同時,被賦予了極大的自主性與想象空間,實現人性與個性的交融,并在客觀基礎上進行了主觀創(chuàng)作。央視新聞客戶端《VR頻道》讓傳統新聞?chuàng)碛辛烁鼮橛腥さ摹俺两健碧摂M互動服務,通過全景新聞,對新聞現場直接“復現”,新聞媒體作為新聞生產的第一“把關人”角色也進一步被削弱,讓受眾對內容的自主選擇權加強,對事件信息的感官體驗更加豐富,可挖掘的解讀空間也更為多元化。
批量化生產“指日可待”。綜合來說,VR新聞在市場需求、受眾基礎方面以及其發(fā)展前景十分可觀。如今,時下的新聞媒體之間相互重復轉載的情況日趨嚴重,央視新聞客戶端的《VR頻道》運用全景直播的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受眾提供出更多更詳細的內容,親歷新聞的每一分鐘都會讓觀眾發(fā)現更多細節(jié),讓VR為新聞媒體行業(yè)帶來了突破同質化的契機。
央視新聞客戶端在VR新聞選題上的范圍正在不斷拓展,無論是自然災害、交通事故類突發(fā)事件報道,還是體育賽事、娛樂事件等項目的報道,或者家長里短的民事新聞報道,相較于傳統新聞播報方式,其能夠使受眾更加直觀地投入事件發(fā)生前后的場景之中,第一時間置身新聞現場,在直播盛況的基礎上更加積極地調動受眾的參與度,讓受眾更深入體會報道中的細枝末節(jié),直觀地感知新聞發(fā)生的具體過程。VR技術與現實新聞報道的有機結合,是一種前沿的跨界融合模式,VR新聞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新聞采編流程。例如,在新聞VR頻道模塊的構建中,對于車禍現場等突發(fā)事件,記者只需在趕到事發(fā)現場后的1分鐘時間內,即刻打開VR攝影機進行VR新聞照片的拍攝,之后再通過自有的VR后臺進行新聞現場VR圖片或視頻的上傳。從拍攝到新聞發(fā)布完成,在最短時差內進行快捷操作,完成為受眾瞬時還原新聞現場等“批量化生產”手續(xù),真正做到了對事件的及時報道和“無縫對接”。
總的來說,“全景+新聞”的報道形式打破了時空局限,讓新聞事件現場變得觸手可及。VR全景新聞與圖片、視頻、文字的結合,使每一位讀者都能從新聞報道的“觀望者”轉變?yōu)樾侣勈录F場的“目擊者”。這樣的內容體驗是新聞“體驗升級”過程中一次質的飛躍,對新聞受眾來說,新聞也不再是單純的過目瀏覽。全景新聞是中國新聞媒體對全新新聞生產方式使用和創(chuàng)新的一次成功嘗試,未來兩年將成為VR技術發(fā)展的關鍵時期,VR全景新聞的快速增長期也將會很快到來。傳統媒體不妨嘗試搭上VR技術的潮流,在這風口到來之前提早做出布局,嘗鮮全新技術,更好地布局融合,緊跟時代步伐,對報道進行轉型升級,與全行業(yè)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VR技術與媒體融合發(fā)展的科技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