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張海寧 本刊記者 左志新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當前,全黨自上而下部署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主流媒體而言,這不僅是宣傳報道的重要政治任務,更是一次精神洗禮和靈魂檢驗,時刻提醒著自身要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更好地反映億萬人民的奮斗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作為唯一國字頭老年類報紙,《中國老年報》30多年來始終堅持政治家辦報方向,牢記初心使命,以“真誠服務老年讀者、涉老工作者”為根本宗旨,傾力打造有品質、有情懷、有溫度的老年報紙,致力于提供形式內容兼?zhèn)涞木裎幕a品,積極融入時代、服務時代,用專業(yè)精神講述時代發(fā)展變遷中的老干部事業(yè),展現老年群體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增添正能量的時代故事。
20世紀80年代中期,伴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初現端倪并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離退休干部制度隨之正式建立。80年代中后期,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億,其中離退休干部約百余萬人、退休職工近千萬人。當時,我國老年群體特別是一批退休的老同志、老干部的“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需求一時成為關乎我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現實問題,特別是在老齡領域,當時還沒有一份適合老同志閱讀的專業(yè)類報紙。在此背景下,1988年,一批離退下來的老同志牽頭向中央申請,建議創(chuàng)辦適合老同志特點的老年類報紙,經過多方努力,《中華老年報》《中國老年報》兩張全國性老年類報紙先后在北京創(chuàng)刊。鄧小平、彭真分別為《中國老年報》和《中華老年報》題寫了報名。
隨后,隨著兩份報紙的出版發(fā)行,市場競爭過程中出現了內容同質化問題、兩家報社的人員編制問題、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等亟待破解的難題。為著力解決這些問題,按照中央有關要求,1997年,《中國老年報》與《中華老年報》走上合并之路。兩報合并受到了時任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關注,江澤民、胡錦濤、李嵐清等對兩報合并都做了明確批示,要求把工作做細,把好事辦好。1999年12月,兩報正式合署辦公,統一報名為《中國老年報》,繼續(xù)延用鄧小平同志題寫的報名。
合并后的《中國老年報》以“傳老年之聲,言老年之事,解老年之憂,做老年之友”為辦報宗旨,以一顆忠誠傳播黨的聲音主張、服務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大局、全心全意為老年群體鼓與呼的初心,在新聞報道、版面創(chuàng)新、機構改革、人員設置、文化活動等方面不斷探索發(fā)展,逐步形成了適合老年群體特點的辦報特色,構建了適合報紙自身發(fā)展的辦報機制。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fā)展,最初《中國老年報》以全國2000萬左右的老同志為主要讀者群體,逐步拓展自己的讀者群體和閱讀陣地,發(fā)行渠道也從最初的老干部系統、軍休系統,逐步向大中型國有企事業(yè)單位、高等院校的老年人,甚至城鄉(xiāng)社區(qū)、各類養(yǎng)老機構發(fā)展。目前,《中國老年報》已經在全國30個省區(qū)市、中央各部委、軍隊系統的軍休所干休所、重點養(yǎng)老機構、城鄉(xiāng)社區(qū)、國有企事業(yè)單位為重點的廣領域、寬范圍實現發(fā)行全覆蓋,年發(fā)行量20萬份,報紙的閱讀量達1000多萬人次。在30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中國老年報》的讀者群從特殊離退休老年群體逐步向普通老年家庭、中青年人拓展,主要讀者群也由老同志向2.5億老年人中具備一定知識基礎的人群拓寬。編輯記者隊伍、作者隊伍、讀者隊伍“三位一體”、融合貫通、相互促進,逐步培育起一個覆蓋全國的新聞、通聯網絡。經過30年的發(fā)展,《中國老年報》與時代同步,準確把握輿論導向,精準聚焦老齡老干部輿論宣傳陣地建設,凸顯了權威性、專業(yè)性、可讀性和實用性,持續(xù)擴大了輻射力和影響力。
一是樹牢政治意識,以工匠精神服務發(fā)展大局。自創(chuàng)刊以來,《中國老年報》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立足自身優(yōu)勢,精心采寫策劃了一系列頗具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新聞報道,在重大事件、重要活動中彰顯媒體責任和人本情懷。20多個整版報道5·12地震后的抗震救災工作,連續(xù)刊發(fā)老年人慶祝北京奧運會勝利召開的系列文章,《30年30篇》專欄慶祝離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大型系列專版報道《70年的回聲》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抗戰(zhàn)精神,著名教授專訪和系列評論員文章深度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老齡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學習十九大精神 局長談/工作者談/老同志談”理論專版,大力營造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濃厚學習氛圍……
二是秉承服務理念,以專業(yè)精神回應讀者需求?!盀槔戏铡⑴c老為伴”是《中國老年報》的辦報靈魂。多年來,《中國老年報》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讀者問卷等形式,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拓寬報道覆蓋面,創(chuàng)新版面設置,以嚴謹專業(yè)的精神回應讀者需求,持續(xù)提供豐富優(yōu)質的精神食糧。兩報合并以來,《中國老年報》歷經多次改版,從周二刊變?yōu)橹芩目?,之后變?yōu)橹芪蹇?017年,《中國老年報》進一步明晰報紙定位,深化版面內容改革,凸顯“一報兩屬性”,即“工作報”和“生活報”的鮮明特色。周二至周四的“工作報”聚焦老齡老干部工作和老年人先進典型宣傳,將其打造成為涉老工作者了解掌握老齡老干部重要政策、吸納借鑒先進工作方法的平臺,以及展現老年群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風采風貌的舞臺;周五的“生活報”是大字號對開8版的《周刊》版,設有要聞、關注、人間、人物,樂活、新知、美食、文娛等10余個板塊,以海量內容充分滿足老年人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全新改版后的《中國老年報》在專業(yè)性、權威性、指導性、服務性方面大大增強,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評價,中組部老干部局多次充分肯定,各地各部門給予好評,周刊問卷調查滿意度超過96%。
三是崇尚品質追求,以多元思維打造公益活動。作為老年類精神文化產品的創(chuàng)造者、提供者,《中國老年報》十分注重打造高水平的精神文化活動,為老年朋友搭建展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風采的舞臺。由報社發(fā)起并舉辦的“中華不老城”活動,成為全國文化養(yǎng)老的起點。該活動自1992年開始興辦,共舉行了12屆?;顒訌谋本┳呦蛉珖嗟?,融入多種文娛形式,滿足了老年人多元文化需求,推動了老年文化工作的開展。同時,借助報紙平臺,報社連續(xù)組織開展各類知識競賽活動,每年舉辦一次,競賽內容隨著當年重大事件、重要文獻而不同,主要體現鮮明的時代性、政治性和思想性。在重大周年紀念和重大政治活動時段開展的知識競賽活動吸引了眾多老同志積極參與,成為老齡老干部工作部門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截至2018年,已連續(xù)舉辦10余屆。2018年底,《中國老年報》聯手多方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敬老愛老公益大講堂系列活動,邀請國內知名專家講授老年人心血管慢病的管理、認知癥、財務信托等方面的知識,并組織專家團隊現場為老同志答疑解惑。目前,敬老愛老公益大講堂已陸續(xù)走進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個單位。
新時代背景下傳媒業(yè)態(tài)、輿論生態(tài)、媒體形態(tài)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中國老年報》主動適應、積極回答新時代媒體發(fā)展新命題,精準定位受眾群體,專注打造融媒時代下的專業(yè)老年報。
在持續(xù)優(yōu)化版面內容結構的基礎上,《中國老年報》在傳播方式上加速媒體融合改革步伐,積極探索信息化建設,將原有的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擴版升級,不斷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一方面,增加有聲讀報,豐富視頻、圖片等報道手段,擴充內容、提升品質,更好滿足老年讀者的閱讀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投遞服務投訴、活動通知、網上訂閱、讀者評報等新模塊,打通網上網下輿論場,增強與廣大讀者的互動交流。
為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創(chuàng)新傳播手段,《中國老年報》還將積極搭建平臺,加強與其他新媒體、信息化企業(yè)、志愿者服務組織合作,如組織新聞聯合采訪團、涉老領域課題研究、工作者業(yè)務培訓、新媒體運營維護管理等。同時,探索提供老齡老干部工作領域輿情監(jiān)測服務,根據各地實際需求可提供專報、日報、周報、季報等,為各級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
作為全國涉老新聞宣傳的主力軍、主陣地,《中國老年報》在老齡化社會的需求下應運而生,在老干部工作的發(fā)展中與時俱進。接下來,將秉承辦報遵旨,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獨特定位,貼近時代、貼近老年群體、貼近生活,及時記錄時代風云,準確傳播黨的政策主張,努力推動我國老齡老干部工作邁上新臺階,始終與時代同步。
身處新時代的坐標基點,《中國老年報》也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奮力開拓、砥礪前行,引領涉老新聞宣傳工作行穩(wěn)致遠,更好地融入新時代、服務新時代,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