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楠
(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茖W校,重慶 404120)
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僅有兩年,相對較短,而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數量較多,且都具有動手性強、操作性高的特點,要求學生熟練流暢地掌握訓練操作手法。然而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下,學生能在實訓室進行操作練習的機會僅有上課時間,無法滿足學生對于熟練手法操作的追求,將導致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實訓室開放教學是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主動地來到實訓室進行操作訓練的學習方式。這不僅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模式;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及臨床素養(yǎng),提高道德素質。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康復治療技術課程中的某些操作無法僅利用課堂的時間掌握。對于學生而言,除了專業(yè)實訓室,并沒有良好的操作練習場所,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以運動治療技術中,肩關節(jié)松動技術為例,根據制定的人才培養(yǎng)方法,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肩關節(jié)分離牽引、長軸牽引、上下滑動、外展向足側滑動、后前向滑動、前后向滑動、外展擺動、側方滑動、水平內收擺動、后前向轉動、內收擺動、外旋擺動及肩胛胸壁關節(jié)松動等13個手法操作,而安排學時僅為2學時,只能讓學生當時會操作,并不能保證學生操作的準確度和熟練度,無法將所學融匯到臨床康復技能中。而實訓室開放教學,學生可以課后來到實訓室練習,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有更強的主動性及靈活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實訓室里的康復相關儀器設備僅在上課期間用于教學或展示,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或體驗使用儀器設備的感覺。而開放實訓室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體驗儀器設備,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實訓室開放教學,學生利用掌握的技能和現(xiàn)有的設備,進行創(chuàng)新性或實踐性練習,可以提高科研創(chuàng)造意識及能力。學生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和角色扮演操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及責任意識。
實驗室開放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著實訓時間不確定、實訓項目增多、實訓內容日趨復雜等許多問題,給實訓室的安全、有效管理帶來了新問題[1]。一直以來,醫(yī)學專業(yè)的實訓教學都是在實訓指導教師的監(jiān)督下進行,當實訓室開放教學后,學生的自主練習增多,其中學生操作安全及設備安全需要重點關注,給實訓指導教師的管理帶來了挑戰(zhàn)。
相比專職教師,實訓指導教師的數量較少,且存在專業(yè)不符的情況。由于康復操作課程數量較多,實訓指導教師無法準確掌握每門課程的所有操作技術。這會直接導致學生在實訓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基本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再加上部分院校教師的資源有限,專職教師往往承擔著實驗指導工作,此種教育教學模式導致實驗過程過于步驟化和程序化,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2]。
實訓室開放教學以后,因不確定學生主動來實訓室練習的時間、人數及內容,實訓指導教師的工作量將會極大地提升,需制定激勵機制,讓實訓指導教師能主動樂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同時,學生頻繁使用器材器械,加快設備的損耗,需投入資金定期保養(yǎng)維護;實訓消耗品的增多,也會加重實訓室的負擔。
在實訓室開放教學的前提下,對于開放時間和開放內容進行完善,給學生提供便利,同時也不能讓學生隨心所欲。例如,規(guī)定開放時間為工作日晚7點到9點,星期天下午2點到5點;開放內容根據學期開設課程而定,隨著課程的開展,內容也應及時調整變化。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操作練習,也能相對降低實訓指導教師的工作量。養(yǎng)成學生珍惜時間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普遍而言,實訓指導教師在學校得不到重視和發(fā)展,少有參與進修學習的機會,以致技術能力可能有些滯后,無法與時俱進更新理念及操作。所以實訓室開放教學期間,監(jiān)督教師不能僅為實訓指導教師,任課教師及其教學團隊應參與到學生自主練習的教育中去。實訓指導教師和專職教師互為補充,及時解答學生在練習中的問題,規(guī)范操作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職業(yè)教育必須加強對學生技能操作的要求,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實訓室開放教學勢在必行,這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需要學校的重視和配合。學校整體都需要做出努力,盡快推進實訓室開放教學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