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雨
我走進(jìn)一家西餅店,形態(tài)各異的點心安穩(wěn)地躺在精致的盒子里,盒子上扎著彩色的蝴蝶結(jié),仿佛穿著紗裙的公主。我拿起一個棕紅色的山楂糕,上面還印著黑白色的條形碼。服務(wù)員笑容滿面地說:“買這種吧,它比傳統(tǒng)的山楂糕好賣多了。”我遲疑了一會兒,買下了山楂糕。
剛走出店門,我立刻撕開包裝袋咬了一口山楂糕,絲絲縷縷的甜味襲來,卻甜得有些膩人,香料的味道太濃,遮蓋了山楂的原味。又或許,這早已不是我記憶中的味道……
山楂糕是我童年時的最愛,勝過酥的杏仁、脆的餅干、香的芝麻。那油亮的糕餅上泛著琥珀色的光。咬一口,舌尖上是滿滿的甜,舌下卻溢滿一陣陣的酸。再咬一口,我便停不住嘴了。
我常跟著外婆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老糕點房并不遠(yuǎn),就在接近村口的地方。田野里的玉米筑起一道綠色屏障,飄著金黃的“胡須”。淡紫色的豇豆花,像一群小蝴蝶湊在一起說笑。我走著路,手卻一刻也停不下來,一會兒拔一根野草,一會兒摘一朵牽牛花,心中默默數(shù)著,采下十根草和十朵花就會走到老糕點房了。
一進(jìn)店門,木制柜臺前的阿姨笑了,外婆的臉也綻成一朵菊花,我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皝硪唤锷介猓 薄昂眠?!”兩張棕色油紙攤開,分幾層將山楂糕堆放成寶塔形,然后在最外面包一張紅紙,再用毛筆寫上黑色的“?!弊?。阿姨手執(zhí)一卷草繩,手指上下翻飛,靈巧而神奇。在我眼中,她是個魔術(shù)師,一瞬間就包好了點心。
外婆牽著我,嘴里哼起小曲,聲音穿過青石板。我們穿過老宅的堂屋,進(jìn)了院子,來到槐樹下。外婆拿起祖?zhèn)鞯你y菜刀,“咔咔咔”幾下,剪開包裝紙。我迫不及待地捏起一片山楂糕放進(jìn)嘴里。那時的我,看不見自己的笑臉,卻見外婆臉上的皺紋全舒展開了。
“好吃嗎?”“好吃!”“好吃再買。”
河中的清水,水中的碧波,波中的倒影不見了。青石板變成了柏油路,三輪車變成了小轎車,矮矮的小土屋變成了高高的水泥樓房,老糕點房也不見了。
去年中秋,父親的朋友捎來一大箱義亭土月餅,用暗黃的紙包著,顯得樸素又溫馨。母親興致勃勃地切好,如丁立梅書中所述,擺成菊花的模樣,裝在水晶盤中。而我咬了一口就放下了,再也沒有繼續(xù)吃的興致。太多的油、太多的糖,像濃妝艷抹的婦人,已失去了月餅的本色。
吃著山楂糕,我仿佛又見外婆手提兩包點心,走在田間的小路上。路兩旁是綠海般的莊稼,蟲鳴唧唧,鳥啼啾啾。晚風(fēng)下外婆哼著輕柔的小曲,緩緩走著。我望著外婆的背影,直到那背影漸漸模糊,消失在古老村莊的盡頭……淚濕眼角,我知道,我以后都只能在回憶里追尋那遙遠(yuǎn)的香甜了。
◆浙江金華市第十五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