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薇
絲竹樂是我國民族器樂合奏形式的主體,以絲弦樂器和竹管樂器為基本編制,江南絲竹是其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樂種之一。江南絲竹風格優(yōu)雅、曲調(diào)婉麗,既富有江南秀美之風,又盡顯都市靈動之韻,是江南文化的音樂闡述,2006年6月被認定為上海市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項目。
關于江南絲竹的源頭,一方面指的是這一樂種緣起的時間節(jié)點,考求江浙滬地區(qū)的絲竹音樂何時與中國歷史上的絲竹樂產(chǎn)生承繼關系,也就是樂種起源的時間問題;另一方面指的是江南絲竹的地域性源頭在哪里,也就是樂種形成于何地的問題。厘清江南絲竹的淵源,對其自身的傳承與發(fā)展,以及滬上民族音樂、民俗生活和群眾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工作均有意義。
“江南絲竹”樂種的時間起點
根據(jù)史料記載,中國民族管弦樂自漢朝就被統(tǒng)稱作絲竹樂,其間宋元時期的宮廷“教坊大樂”和廣泛興盛于民間的“細樂”等音樂形式,對明清時期絲竹音樂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明清時期,民間絲竹音樂的發(fā)展趨勢有增無減,流布的區(qū)域也越來越廣,并形成了許多地域性的樂種,其中就包括了江南文化特色鮮明的絲竹音樂。當時“細樂”在環(huán)太湖地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流行得十分廣泛,因其是單純以絲竹樂器演奏的音樂,為區(qū)別于當?shù)厥⑿械拇荡驑?、鑼鼓樂,不同地方對其又有“清音”“絲竹”“細樂十番”“細吹音樂”等不同叫法。為了區(qū)別于西方音樂,近代人們還稱其為“國樂”。歷史上的絲竹音樂大多具有很強的民俗性,在民間相當活躍,多以樂社、小樂隊的形式出現(xiàn)在節(jié)慶、集會、喜宴、喪事等活動中。江南地區(qū)那些名稱不同的民俗音樂與宋元的“細樂”一脈相承 ,大體都是以笛、簫、笙、琵琶、三弦、胡琴等為主奏樂器的,樂隊編制、演奏風格也大同小異。在傳統(tǒng)吳越文化的長期浸潤下,清末民初,逐漸形成了一種比較統(tǒng)一的、富有江南地區(qū)特色的絲竹音樂演奏樣式,后來被冠名為“江南絲竹”。由此得知,長三角地區(qū)民俗性絲竹音樂起源于由宋元“細樂”,成形于明清民間音樂,上述“清音”“絲竹”“細樂”“細樂十番”“細吹音樂”等的流行起始,便是江南絲竹的前身初創(chuàng)時間。如果再往前追溯,其淵源就要遠及漢魏相和歌、南北朝清商樂、隋唐燕樂中的絲竹樂合奏樣式了。
“江南絲竹”樂種的地域源頭
長期以來,關于江南絲竹形成于何地,學術界眾說紛紜,有兩種觀點比較突出:
第一種觀點是“太倉說”。有的學者認為,江南絲竹可以上溯至明代末年,稽古鉤沉可知,明朝嘉慶年間,以魏良輔為首的戲曲音樂家們,在江蘇太倉南碼頭對吳中戲曲新聲腔“昆腔”進行改造,在創(chuàng)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時,還在樂曲伴奏方面進行了大量改革。其中樂師張野塘精于弦索,在與魏良輔的交往中習練南音,于是更定弦索音律,使之與南音相近,并組建了一支由弦樂、管樂、鼓板三類樂器組成,規(guī)模較為完整的絲竹樂隊。這種成形于吳中(蘇州地區(qū))的弦索新樂,可能就是江南絲竹的前身了。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其主要依據(jù)是昆曲與吳歌的淵源。昆曲成功改革之后,太倉一下子涌現(xiàn)出大批昆曲樂師。后來昆曲漸漸衰落,這些樂師散落民間,這樣昆曲的聲腔和曲牌也和民間的音樂摻合起來,從而太倉絲竹樂中便有了昆曲韻味。其中流傳至今的江南絲竹名曲《老六板》與昆曲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因此,這也就成為源頭“太倉說”的一個佐證。
第二種觀點是“十番說”。江南絲竹起源于太倉的立論也有學者對它進行了分析和駁論。持不同觀點的學者認為,弦索作為一種北曲清唱形式,發(fā)源于中州,張野塘的主要貢獻在于改革了這種清唱的北曲。通過節(jié)奏、節(jié)拍上的調(diào)整,他使北曲清唱形式在音樂特征、演唱風格等方面更靠近昆山腔,即“北曲昆唱”。同時,為了適應這種改革的需要,他才開始考慮樂器伴奏的問題,從而豐富了昆曲的演唱內(nèi)容和表演形式。至于“張野塘組建絲竹樂隊”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在諸多蘇南民間器樂樂種中,最早、最直接地從昆曲中借鑒演奏方法的,當數(shù)“蘇南十番音樂”。這些學者認為,后來出現(xiàn)的江南絲竹是通過蘇南十番音樂間接得到傳承的,從而得出“吳歌”與“吳中新樂弦索”不存在淵源關系的結論。
這里需介紹一下,什么是蘇南十番音樂。蘇南十番音樂是江蘇無錫地區(qū)兩個傳統(tǒng)樂種的統(tǒng)稱,即“十番鼓”和“十番鑼鼓” ,它們都是包含絲竹樂器合奏和打擊樂器合奏的音樂形式。對于“十番”的理解,可以說是見仁見智。例如,民族音樂學家楊蔭瀏先生將“十番”解釋為“十次”,也就是“多種變化”的意思。同時,楊先生還指出“十番鼓”和“十番鑼鼓”雖然十分相似,但實際上是“兩種截然不同而且互不相關的音樂,非但所用打擊樂器種類及其奏法,均大不相同,而且所用管弦樂曲牌亦無一相同”。
根據(jù)1795年《揚州畫舫錄》記載,“十番”音樂活動至少在18世紀晚期就已經(jīng)在無錫地區(qū)出現(xiàn)了。“十番”音樂中所用的絲竹樂器,如笛子、簫、胡琴、琵琶和三弦,都可以在以后的江南絲竹樂隊中看到。唯一明顯不同的是,“十番”音樂有時候會用到小嗩吶,卻不用揚琴,而在江南絲竹音樂中,揚琴是很重要的樂器之一,并且從來不使用嗩吶。另外,縱覽楊蔭瀏先生搜集到的“十番”傳統(tǒng)樂曲,沒有一首與江南絲竹的曲目相同,但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卻與“十番”音樂中絲竹部分的音樂風格十分相似,只是比后者更加精進,曲式結構更加復雜。
盡管目前還需對江南絲竹源生地點進行精準考證,但從江南絲竹的曲目上來看,十番樂曲中的《四合鑼鼓》確實與江南絲竹的一些曲目有著密切關系。據(jù)典籍材料,在清朝咸豐庚申年(1860年),《秘傳鞠氏琵琶譜》的手抄本中已載有《四合》一曲,而它的成形版本問世時間還應往上追溯許多年份?!端暮稀肥且粋€完整套曲,自成一系,江南絲竹名曲中的《行街四合》《三六》《云慶》都與它有曲調(diào)聯(lián)系。另外,1895年,晚清浙江平湖派琵琶藝術家李芳園編撰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中附有《虞舜熏風曲》和《梅花三弄》,這些曲譜與后世江南絲竹中相關曲目的旋律大致相同。由此不難推斷,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江南絲竹樂曲就已在江南民間流行開了。
江南絲竹源頭辯證觀
綜上所述,對于江南絲竹樂種形成的源頭,只局限于某個固定時間和某一個城鎮(zhèn)或某一個地方樂種的探究,似乎都很難自圓其說。其實,從地域文化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樂種,在其形成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并從中汲取養(yǎng)分。作為地域性的民間音樂,江南絲竹也不會例外。許多專家都認為,江浙地區(qū)以及上海城鄉(xiāng)的絲竹音樂,早期并不是作為獨立樂種而存在的,它要么是與戲曲、曲藝、民歌小調(diào)、民間舞蹈等民間藝術形式共生共存,要么是作為民間吹打樂的組成部分,要么是以自娛性質(zhì)的民間獨奏或合奏形式而存在。各種藝術形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依附在一起,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江南絲竹是長三角地區(qū)民間的“吹打” “細樂”“清音”“絲竹”等合奏形式演變、發(fā)展到近現(xiàn)代才出現(xiàn)的獨立樂種。
著名記者馮英子先生說:“非江南山水,不能產(chǎn)生江南絲竹;非江南絲竹,不能襯托江南山水”,它們之間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漸進發(fā)展。探究江南絲竹源頭,我們可以推斷,江南絲竹的形成與發(fā)展,與其特定的歷史條件、人文環(huán)境息息相關。江南絲竹是音樂,也是文化,更是江南人民生活方式的音樂表達,我們傳承江南絲竹,傳承的是江南人文的文化基因,傳承的正是江南民間音樂的血脈源流。
作者? 上海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副研究館員
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民族管弦樂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