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凱
摘 要:憲法慣例是實現協調國家政治系統與法律系統對接的重要橋梁。憲法慣例經過確認后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其制度效果,因此有必要厘清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內涵和功能。我國多年的憲法實踐所呈現的成果與缺憾都表明建立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必要性。當前,引導憲法慣例確認制度在合理建構中逐步走向完善,需要用發(fā)展的眼光深入政治制度系統的內部,利用跨學科多視角的研究思路并以微觀具體措施的研究為基點?;谡紊鷳B(tài)學中的“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理論,以政治“創(chuàng)新催化”和“政治網絡閉包”為手段,可以解決憲法慣例確認中的慣例復制等問題。同時,利用“跨期耦合”與“迭代創(chuàng)新”的思路可以為經確認后的憲法慣例未來的發(fā)展提供建構指引。今后,通過對既有的研究模型的挖掘,可繼續(xù)推進我國憲法慣例制度向深處和細處建構與完善。
關鍵詞:憲法慣例;政治系統;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 D92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672-0539(2019)06-0001-07
當前,新憲法實施的關鍵問題之一在于需要在我國憲法的政治化實施與法律化實施的雙軌運行間,以法治國家建設總方略為指引協調實現政治與法律之間的無縫對接。這其中作為橋梁之引的就是我們所稱的憲法慣例。我國的憲法慣例誕生于政治實踐并影響著政治實踐,要實現政治運行的法治化就需要對其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慣例進行憲法化確認。憲法慣例確認制度在我國早已進行了相關基礎性研究,當前為了適應新時代法治建設的新需要,有必要進一步明確憲法慣例確認制度中的一些拓展性問題并對此進行進一步完善。
一、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內涵及其功能
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內涵包括對該制度內容、性質和致動基礎的考量。關于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內容,從比較憲法的角度看,憲法慣例確認制度即是對政治實踐中的各種政治習慣與政治傳統進行符合憲法性質和憲法精義的辨析并作出承認與推廣[1]。而就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性質來看,“該制度的性質其實就在于實現憲法監(jiān)督”[2]。首先,憲法慣例確認制度調整的對象都是憲法監(jiān)督的對象,即中央與地方間和各權力機關間的關系等問題,因為當這些關系缺少明確具體的規(guī)范進行調整時就需要憲法慣例登場。其次,從作用效果來看,憲法慣例的產生就是通過連接政治實踐和憲法條文,在解決憲法原則和政治發(fā)展的矛盾中促進憲法的實施和推動憲法精神的落實,而憲法慣例確認制度即對前述這一功能的實現效果進行監(jiān)督,通過監(jiān)督規(guī)范權力運行并引導政治主體遵守憲法,所以從作用上來說,憲法慣例確認制度即是為了監(jiān)控乃至督促憲法實施。
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功能,即是為了促進憲法慣例發(fā)揮作用。憲法慣例的功能在于:首先,憲法慣例在豐富憲法的過程中增強了憲法的適應性。即將政治實踐中各種新變化、新情況和憲法相結合進行憲法實施的更新。其次,憲法慣例可以輔助解釋憲法條文的含義,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提供參考。再次,在特定情況下憲法慣例的現行生成可以間接刺激憲法的修改,甚至通過補充而成為新的憲法規(guī)范。最后,憲法慣例本身就是一國以憲治國原則及精神的體現,其創(chuàng)立及遵守都體現了一國政治權力憲法化運行的特質?;谝陨戏治觯瑧椃☉T例確認制度其功能即是對合法、合理的慣例通過確認其正式性從而保護其完整有效,進而保障其具體作用的發(fā)揮。同時,通過確認也可以對不合憲的政治習慣進行隔離,并通過一國的權力監(jiān)督活動為憲法慣例的生成和發(fā)展提供土壤[3]。所以,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將憲法慣例貫徹到憲法實施中并引導憲法本身的立、改、廢等問題。其附帶性功能則是發(fā)揮憲法監(jiān)督的效能并配合其他憲法監(jiān)督機關進行工作,這一附帶功能服務于憲法實施這一主要功能。
二、建立我國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必要性
在我國,憲法慣例的產生具有必然性。在憲法實施的實踐中,只要憲法規(guī)范尚存在缺漏、政治實踐還在不斷動態(tài)發(fā)展變化,就需要憲法慣例的支撐[4]。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實踐,我國目前的憲法慣例主要分布在執(zhí)政黨、國家機關等多個層面。比如:在黨的領導權方面,執(zhí)政黨就重大問題與民主黨派協商后再由權力機關執(zhí)行;歷次修憲均由執(zhí)政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議再由其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等等。而且,在國家機關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行政機關進行監(jiān)督的慣例即是實現憲法中行政機關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jiān)督;而在憲法修改上,我國一直采用修正案的方式進行也是一種慣例。另外,我國目前的憲法慣例中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即是涉及黨的執(zhí)政活動,因此在我國黨的執(zhí)政權的貫徹和滲入是不少憲法慣例得以發(fā)生并發(fā)揮效用的力量根源。
不過我國憲法慣例在發(fā)展中也存在一些困境。憲法慣例的創(chuàng)制本就是一種政治權力的運轉,權力在運轉過程中就可能出現各種異化現象以致架空憲法乃至違背憲法。因此,憲法慣例的發(fā)展必然會遇到許多問題,具體來看:憲法慣例的生成、發(fā)展可能會受限。比如實踐中如果出現憲法實施不暢的情況時,政治權力與憲法之間存在的齟齬本就是對憲法實施的妨礙,這就導致憲法慣例在產生中就被阻礙了,如果這些與憲法規(guī)定不一致的政治權力進一步在運行中產生自己生發(fā)出的政治慣例,當這些政治慣例能夠解決政治問題、實現政治目標時——即使其原先不符合憲法要求,但也會造成憲法慣例沒有生成的必要了,這些情況在我國近年來政治實踐中頻發(fā)的所謂“良性違憲”就可見一斑[5]。再比如,政治慣例有時會擠壓憲法慣例的存在。因為政治慣例的高效生成與應對以及在程序上的靈活便宜有時更有利于快速解決政治問題,此時憲法慣例發(fā)揮作用的空間就大大縮小。
前述的這些憲法慣例的發(fā)展困境如果不通過憲法慣例確認,這樣的法治化解決將會進一步加劇憲法實施的不暢。首先,憲法慣例的生命在于遵守,如果憲法慣例不被制度性確立,其執(zhí)行力就是無本之木,政治主體反而更可能通過政治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去實施憲法,進而還會誤以為憲法的規(guī)范性反而居于政治的導向性之下。其次,憲法慣例如果得不到確認就會使相關概念得不到有效澄清。因為政治慣例的主體凸顯將會使人們漸漸混淆了憲法慣例與政治慣例的區(qū)別。由于我國的以憲治國制度尚在探索,立憲經驗不足,目前被列舉出來的憲法慣例中,很多不具備或者不符合憲法的精神與原則,其實只屬于政治慣例。所以如果不給憲法慣例被確認、被尊重的正名空間,如此下去憲法慣例性質判斷上的亂象會導致憲法慣例被濫用甚至歪曲。再次,憲法慣例在發(fā)展中得不到有效確認的權力背書還會使得理論界和實踐界漸漸都會產生中國憲法應當更多依靠政治方式實施而非法律方式的誤解,進而認為當前在以憲治國發(fā)展初期更需要依賴政治力量實現憲法實施的任務。長此以往,憲法慣例甚至波及憲法本身并變成為政治的附屬品,對憲法的中立實施不利。綜上所述,當前加快建構完整的憲法慣例確認制度十分必要且緊迫。
三、基于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視角的我國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建構與完善
多年來,不少學者都對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確認標準、確認程序和確認效果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基本完成了“大處著眼”的總體布局。新時代面對各種新環(huán)境和新問題,如何引導憲法慣例確認制度在合理建構中逐步走向完善則需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從整個以憲治國框架深入到政治制度系統的內部,利用跨學科、多視角的研究思路,在微觀具體措施的研究上進行“小處著手”,推動對憲法慣例確認制度乃至整個政治憲法學的研究往深處和細處發(fā)展。
隨著經濟步入新常態(tài),系統論介入下的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更多地也開始走向精細化。新技術理論對上層建筑的影響表現為政治制度發(fā)展中也開始在構建一種系統性的政治技術創(chuàng)新網絡,并通過不斷打破政治主體、政民距離和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以公共認同為基礎進行政治創(chuàng)造內容中的協作。對此,域外一些學者就指出,通過憑借一些政治創(chuàng)新機制和政治創(chuàng)新技術以創(chuàng)造一種基于政治生態(tài)學的“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6]的發(fā)展實踐,并通過整合不同政治主體的創(chuàng)新治理資源,在政府戰(zhàn)略、治理技術和政策布局等方面求得顯著協同。這一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由于內部包含各種不同類型的政治創(chuàng)新參與主體,他們之間不僅具有復雜網絡時代特有的節(jié)點性互動關系,也具有相互學習、競爭成長等差異性激勵關系。因此,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網絡是指不同政治主體以自身的治理創(chuàng)新資源通過協作、學習甚至競爭等行動構成的一種政治創(chuàng)新發(fā)展系統。這一創(chuàng)新系統的存在目的,即在于利用各類制度建構邀請相關政治主體加入治理過程,在制度建設和治理發(fā)展中促進不同政治創(chuàng)新主體差異化政治表達的流動、提高政治改革資源的整合效率、實現治理行動者的學習成長[7]。
(一)以政治“創(chuàng)新催化”和“政治網絡閉包”的運用關注憲法慣例復制問題
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理論下的一個重要內核即涉及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新催化”。創(chuàng)新催化在制度創(chuàng)新或組織創(chuàng)新中常??梢?,一種表現為群體整體對參與群體中的個體促進;一種表現為個體支持同一群體中其他主體的創(chuàng)新活動。在某一政治合作網絡中,不同政治主體以其自身獨特的權力、資源、節(jié)點等優(yōu)勢可以支持、促進同網絡中其他政治主體進行各種制度和機制創(chuàng)新,該過程的重點在于需要確定在某一制度或機制的創(chuàng)新中能夠廣泛提升系統群體創(chuàng)新性的核心催化者,同時創(chuàng)新催化也需要由內部的多階層性參與、多元討論和多方批判性意愿等組成。貝利(Bailey)等認為,政治參與體多樣化所組成的“政治網絡閉包”是“實現政治制度和機制創(chuàng)新催化的支撐條件”[8]。
網絡閉包其實是系統論中自組織網絡中的一種基本單元,在社會系統中表現為多個參與者間兩兩相連、彼此交互的小型聚集結構。哈克(Hacker)等認為,傳統的封閉式政治組織結構能夠延緩迫切的制度改革壓力、限制不同政治參與者在其中的盲動與投機,但不可避免地也會導致政策局限和部門惰性[9]。以巴布沙林(Papacharissi)等為代表的學者則認為,對前述傳統的封閉式政治組織結構進行改造的政治網絡閉包“不僅能規(guī)制政治行動參與者間的協作使相互間不至于齟齬,而且還有助于獲取政治組織系統的群體紅利”,同時政治網絡閉包能夠“使系統內部組成者的訴求表達集中化、制度技術公開化”[10]。這不僅有利于不同參與者的溝通交流,還有利于系統內部的治理技能分享。因此,政治網絡閉包是政治組織系統內進行制度或機制創(chuàng)新的重要催化。另外,政治網絡閉包也是政治系統內部達成協同組織的重要場域?;谡谓M織科層合作關聯的方向,有學者將政治網絡閉包劃分為兩類:一種是相似性閉包,即通過政治參與主體間同目的性合作關系的構建,注重對現有制度和機制內容的改善與擴展。另一種傳染性閉包則通過政治參與主體間不同的問題看法和處理思路引導一種整合性解決方案的做出,其注重對新方法和策略的實驗、發(fā)現和探索[11]。兩類閉包都對政治制度和機制的創(chuàng)新催化影響強烈。當然,雖然政治網絡閉包提供了政治系統參與主體所需的知識技術訴求以及對建議、想法進行互惠共享的外部平臺,但它們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相似性閉包雖然提升了對現有各種治理方式和策略的集中節(jié)約運用,但存在決策中同質化、保守化建議可能廣泛竊據的疑慮;傳染性閉包中大量分眾決策的介入雖然增強了決策評估的數量優(yōu)勢,但可能存在低效意見繁冗的弊端。因此,針對網絡閉包的這種“雙刃劍”效應,需要擬就一種差異化的閉包組合形態(tài)來加入政治活動的創(chuàng)新催化過程。
就憲法慣例確認制度來說,其建構過程中常常需要面對一類“慣例復制”[12]的問題。憲法慣例本就是由不同元政治模組依據一定原則組合并經過政治體系內不同政治參與主體反復確認最終強化而成,其表現為一種具有慣性特征的制度機制模板。憲法慣例確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憲法慣例復制,即對以憲治國框架內相關的政治制度機制模板通過進行拆分、組合,并在重新擴張或限縮原內涵的過程中動態(tài)地提升對相應政治制度機制的創(chuàng)新,即在復制中加工、創(chuàng)新。慣例復制的核心其實是復制者和被復制者雙方間的政治技術轉移。憲法慣例的分類中可以劃分出基于硬法的常規(guī)慣例和脫胎于軟法的柔性慣例。對這兩者進行慣例復制的動態(tài)演化中,新形成的憲法慣例不僅是對“前慣例”可能的修正、揚棄以使得慣例的適應性增強,同時也可能是對治理策略獲取、政治手法利用和政治資源共享的一種提升進階。這些都需要由兩種憲法慣例復制模式經過相互優(yōu)勢互補的“耦成”來實現。兩者能夠進行耦成的基礎在于:首先,兩種慣例復制實現功能的制度機制效能序列存在差異:常規(guī)憲法慣例制度機制的效能序列依次產生效果,機制逐步增效、排列整齊;柔性憲法慣例制度機制的效能序列產生效果的次序不一,機制增效的路徑各異。其次,兩種憲法慣例的復制對復制者和被復制者各自的制度建設的能力要求不同,如不進行耦合兩者內部的各項體制、機制就會產生執(zhí)行障礙。因此需要將基于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的憲法強力推廣力與基于柔性憲法慣例復制的憲法能動實驗力進行耦合。最后,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和柔性憲法慣例復制通過協同促進才可以彌補各自本身的缺陷[13]。
據此,結合憲法慣例復制固有的制度情境依賴,依據兩種憲法慣例復制模式的表現形式差異和權變能力特征差異,通過前述的政治網絡閉包進行交互,最終對整個以憲治國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催化將產生有益影響。這是因為基于柔性憲法慣例復制的賦能性視角能夠展示各類政治組織對慣例的生成與部署的態(tài)度,有助于政治創(chuàng)新系統實現政治資源的整合與重組。而基于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的硬性科層和嚴格的過程性視角可以鞏固不同政治參與體通過制度機制學習所掌握的各樣新型制度措施的利用。將兩類憲法慣例復制做耦合運動的制度情境納入前述不同政治網絡閉包的場域中,此時各政治參與體在獲取對自身有利的其他外部政治資源和政治技能的同時,不僅可以領會到同一政治網絡閉包內其他憲法實施合作者的訴求,而且還可刺激整個政治系統組織間的政治訴求交流,從而催化各政治參與體進行協作創(chuàng)新,實現憲法目的。
綜上,在解決憲法慣例的復制問題過程中通過不同慣例與政治網絡閉包結構的動態(tài)交互有助于實現以憲治國制度機制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催化。筆者在此構建該模式的運轉模型:首先,憲法慣例復制將作為各類以憲治國制度機制開展創(chuàng)新催化的動因,這一慣例復制過程將群體內的不同政治訴愿先進行系統化集合收納,并將關涉不同政治參與者間的政策需求表達行為與政治資源分享意愿通過復制活動在系統內進行加工后傳遞。其次,前述的兩種政治閉包形態(tài)將作為各類以憲治國制度結構活動的處理場,用來對憲法慣例復制的制度機制進行各類內化、外化、組合化和社會化等處理。嗣后,憲法慣例復制與政治網絡閉包的協同組合將表現為一種耦合互動過程,即通過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和柔性憲法慣例復制兩者進行微觀交互→政治網絡閉包相似性和傳染性兩者進行拓撲性架構→不同政治參與主體在慣例復制與網絡閉包交互效應中表現出的不同選擇性偏好將作為輔助參考。最后,在這樣兩兩二維組合的相互匹配中構建出一種“憲法慣例復制×政治網絡閉包=憲法慣例創(chuàng)新催化”的憲法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的網絡配置架構及其作用發(fā)生路徑(見圖1)。最終,有效的匹配類型所應用的作用路徑會互補各類憲法制度機制的優(yōu)勢,規(guī)避相關制度機制實施中的缺陷,引導憲法慣例確認制度不斷良性發(fā)展。
(二)基于“跨期耦合”與“迭代創(chuàng)新”確認的憲法慣例發(fā)展指引
域外不少國家的憲法慣例在學習、移植、繼承、確認中都存在過“慣例模仿、慣例開發(fā)、慣例預設”這類“迭代慣例累積發(fā)展”模式[14]。制度經濟學中,“迭代創(chuàng)新”作為一種對制度設計范式進行層疊跳躍的發(fā)展模式,不同于緩慢集聚的累積式發(fā)展與突然爆發(fā)的激變式發(fā)展,是在小步更新的引導下通過重復改進、局部完善、漸進尋優(yōu),輔之以開放性的變革響應與積極反饋,不斷推動制度發(fā)展走向動態(tài)更新[15],其具有在不斷實驗中進行制度技術積累并保持制度發(fā)展能夠持續(xù)自適應社會控制等特點。在憲法慣例發(fā)展中,如果想借助迭代創(chuàng)新為慣例的建構與發(fā)展注入持續(xù)的動力,就需要關注憲法慣例的形塑演變全過程。由于慣例發(fā)展所固有的“遺傳性特征”[16],其發(fā)展變化常常都是對已有慣例進行各種功能的更新與完善。前文所述的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和柔性憲法慣例復制為慣例的發(fā)展提供了不同的進階,但兩者本身的特性導致了互不相容并存在可以優(yōu)劣互補的空間,為了維持政治系統的有序發(fā)展,此時需要兩者達成平衡?;谶@兩種慣例的自身特性在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中我們傾向于對這兩者的發(fā)展適用一種“間斷平衡”[17]策略,間斷平衡的運作機理即在于希望兩種慣例方式通過交替組合進行跨期性重組,以適應政治系統組織在不同治理時期的階段性變化。
不過,在間斷均衡策略運用時,一則需要有側重地推動兩種慣例復制模式各自輪替進行發(fā)展。政治系統組織在某一階段一般都只能將相對的政治資源集中于某一種慣例復制模式中,通過推動該模式進行自組織發(fā)展獲得即時性的政治創(chuàng)新和治理實效。二則要促成兩種慣例復制模式的共同交融發(fā)展。政治系統組織基于特定的時空因素都可能改變原先的憲法慣例,此時通過慣例復制模式間的交互集成機制有助于實現政治發(fā)展的隨機應變、未雨綢繆。因此,從應對臨時政策變化和確保長期施政效果的角度看,筆者認為利用憲法慣例發(fā)展模式間的間斷平衡策略,將前述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和柔性憲法慣例復制交替組合的動態(tài)變化稱之為憲法慣例發(fā)展的跨期性耦合。根據可能實施跨期性耦合的特定政治發(fā)生時間段以及間斷平衡的表現特征,我們可以暫將憲法慣例確認后的進一步發(fā)展階段解構為“先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后柔性憲法慣例復制”與“先柔性憲法慣例復制后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兩個選擇維度。
不過,憲法慣例發(fā)展的迭代創(chuàng)新在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運用中,還需要注意兩個外部限制性因素:一個是關于政治組織架構中的動態(tài)結構洞;另一個是關于制度在機制制定和實施技術中的非對稱性。對于前者,憲法慣例的迭代創(chuàng)新必定會嵌入一定的政治系統網絡結構的自組織演化中,系統論中的結構洞是指系統內各層次網絡層級成員間的交流聯系所形成的“積木型”架構,其生成與填充的動態(tài)變化促進了系統組織內部各主體行為不斷去適應全局化的系統網絡結構布局[18]。結構洞生成運轉強調由某一跨越結構洞的中介者(如憲法實施協調機構)通過嵌入組織系統結構中來維持對結構洞架構中其他各方的仲裁利益。中介者依據系統發(fā)展階段性的“績效—反饋”可不斷向結構各方施加影響,并通過自我的獨特地位來維持或控制其他結構中的政治行動參與者。但這就可能導致參與者間的非主動策略交換,進而還可能間接造成整體制度機制整合效率的降低[19]。另外,結構洞填充強調由中介者組織跨越結構洞的各方政治參與者依結構運動獲得集合利益,中介者在此還需要扮演組織橫向、縱向乃至跨域的多元參與聯結者的角色,在串聯聯合的合作中實現權力平衡與政策協同[20],但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中介者的過度嵌入與交涉的強制嫁接等風險。
關于后者,迭代創(chuàng)新還取決于政治系統各參與者的技術能力。此間的技術非對稱性主要指政治參與主體各方在相關制度的機制制定和實施技術上的能力運用差異,其統計學意義在于通過計算某一政治組織系統內部的平均技術距離,可以間接反映各政治參與者間的合作意愿與合作吸引力,這也是制度發(fā)展的動力檢驗之一[21]。雖然技術非對稱性通過合理計算與運用可能會彌合政治系統內各參與方在立法、執(zhí)法等諸多方面的技術差,凝聚整個政治系統治理能力的共同智慧,促進各參與體間的治理技能的互助,進而促使各參與方對新的制度機制和法律技術進行吸收、轉化,以制度機制實施的多樣化交融帶動整個政治系統組織的發(fā)展活力。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技術非對稱性無法替代一些必須存在的技術相似性(尤其在不同行政部門職權的橫向對比中),也可能存在因技術非對稱性的外界強制提升作用而呈現出一種某一局域模塊的制度機制能力過快上升的情形,這種分裂可能造成政治組織系統自組織運轉循環(huán)鏈條的斷層與破裂。
綜上,筆者在此所述的憲法慣例迭代創(chuàng)新是利用相關憲法慣例和政治制度在機制制定和實施技術上的非對稱性分布來影響憲法慣例體系的整體發(fā)展變化,其間通過政治組織系統網絡關系的自組織演化過程還可以擴張憲法慣例的效能邊界。其具體作用路線在于:首先,基于間斷均衡理論,將“先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后柔性憲法慣例復制”與“先柔性憲法慣例復制后常規(guī)憲法慣例復制”作為跨期性耦合的兩組迭代選擇組合,讓各組合對某一個特定政治發(fā)展時期的各類制度機制經驗進行試錯式學習并作出反饋。這一過程能夠不斷促進憲法慣例去追趕現階段政治需求的目標。其次,在前述這兩組憲法慣例跨期性耦合的戰(zhàn)略引導下利用政治組織系統結構洞生成與填充的變化規(guī)律,適時在合適的組織締結結構處嵌入前述的階段性動態(tài)發(fā)展的憲法慣例復制行為,推進政治組織網絡的自組織、自演化,在組織、演化中實現政治制度機制發(fā)展目標的迭代創(chuàng)新。此后,結合不同政治參與主體在制度機制制定和實施技術上的非對稱性所帶來的技術勢差,加劇多元化差異性政治組織行為的活動,放大政治組織系統內各主體間的訴求偏好,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持續(xù)性的交互與交流,在“多維共演”中促進憲法慣例發(fā)展的迭代創(chuàng)新?;谝陨戏治隹梢钥闯觯瑧椃☉T例發(fā)展的迭代創(chuàng)新需由基于技術不對稱性的外部情境依賴性刺激,結合政治制度系統內部的憲法慣例跨期性耦合與政治組織架構中的動態(tài)結構洞進行適時和靈敏的匹配,形成“憲法慣例跨期性耦合→政治組織架構中動態(tài)結構洞→憲法慣例發(fā)展迭代創(chuàng)新”的完整作用路徑(見圖2),以此才能有效推動憲法慣例在生成、確認和發(fā)展中的不斷深化創(chuàng)新。而這一經過整合的多元政治參與主體的多維共演過程也揭示著系統論視閾下一國以憲治國框架內的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如何進行變革與發(fā)展的運轉機理。
四、結語
本文基于政治生態(tài)學理論利用“政治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的相關生成和演化路徑,從系統論的推演出發(fā),意在推動憲法慣例確認制度的良性發(fā)展和細節(jié)深化,以此為切入還有助于提升政治組織系統中各政治參與主體的制度創(chuàng)新能力,使其在追趕、超越到當前國家治理前沿的過程中積極進行各種制度創(chuàng)新轉型。就該研究目前的局限和未來展望來看:首先,該研究目前只是提供一項法律系統演進技術的推演模本,后續(xù)有必要再結合具體的憲法慣例發(fā)展實例進行細化分析并不斷完善理論模型。其次,實踐中憲法慣例的發(fā)展變化更多還是會受到政治參與體個性特征、外部政治情境的結構變化、各主體間的行為默契與規(guī)范共識的達成程度、各類差值測量的數據分析應用等諸多條件因素的影響,結合這些影響因素進行的對比討論、拓展分析將可能是進一步拓展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胡錦光.中國憲法慣例研宄[J].中國法學(英文版),2014,(1):34.
[2]秦前紅.憲法變遷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69.
[3]章志遠.憲法慣例的理論及其實踐[J].江蘇社會科學,2000,(5):59-60.
[4]喻中.政治慣例:成文憲法之外的政治習慣法[J].政治與法律,2009,(11):51.
[5]劉亮.試論憲法慣例認可制度的構建[J].時代法學,2016,(4):23-24.
[6]Tatarynowicz A. Sinead, Raymond Bryant. Third world political ecology: An introduction[M].Lodon:Routledge, 2005:171-172.
[7][法]米歇爾·克羅齊耶,埃哈爾·費埃德伯.行動者與系統——集體行動的政治學[M].張月,等,譯.北京:格致出版社,2017:89-93.
[8]Bailey Sytch M., Gulati R. Environmental Demands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Dynamism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For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6, 61(1): 73.
[9]Hacker Jacob S., Paul Pierson. Winner-take-all politics: Public policy,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the precipitous rise of top incom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Politics & Society , 2010,38 (2): 167-170.
[10]Papacharissi Zizi. A networked self: Identity, community, and culture on social network sites[M].Lodon:Routledge, 2010:238.
[11]Shipilov A., Gulati R., Kilduff M., Li S., Tsai W. Relational Pluralism within and between Politicy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57(2): 450-454.
[12]張建立.政治系統學[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114-115.
[13]Davis J. P. The Group Dynamic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Collaborating with Multiple Partners in Politic Innovation Ecosyste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6, 61(4): 655-660.
[14]Gupta A., Hoopes D. G., Knott A. M. Redesigning Routines for Replic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6(6): 864.
[15]Ahuja G., Soda G., Zaheer A. The Genesis and Dynamics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al Network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2): 436-441.
[16]Tortoriello M., Mcevily B., Krackhardt D. Being a Catalyst of Innovation: The Role of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Network Closur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5, 26(2): 429-430.
[17]Heimeriks K. H., Schijven M., Gates S. Manifestations of Higher-order Routine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Deliberate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Post-acquisition Integration in Regional Govern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55(3): 718-721.
[18][美]羅納德·S. 伯特.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M].任敏,李璐,林虹,譯.北京:格致出版社,2017:19-20.
[19]Teece D. J. Dynamic Capabilities: Routines Versus Entrepreneurial Ac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2, 49(8): 1395-1397.
[20]Tortoriello M. The Social Underpinning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Structural Holes on Innovation Generation Based on External Knowledg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6(4): 588-591.
[21][法]米歇爾·克羅齊耶,埃哈爾·費埃德伯.權力與規(guī)則——組織行動的動力[M].張月,等,譯.北京:格致出版社,201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