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萊認為神話賦予儀式以原型意義,上古時期“禖”“礿”祭祀,既是生育神話的儀式化表現(xiàn),也是眾多情愛主題文學(xué)作品的文化原型。《牡丹亭》在呼喚愛情、反抗禮教、禮贊人欲的主題之內(nèi),蘊藏著中國傳統(tǒng)文學(xué)中長期隱匿的高禖崇拜。杜麗娘即是高禖的化身,“游園”“驚夢”等情節(jié)是《禮記·月令》《詩經(jīng)·溱洧》等描寫的古代仲春風(fēng)俗和先民信仰的再現(xiàn)。從先秦文學(xué)到湯顯祖的時代,這個文化原型的接續(xù)具有鮮明的脈絡(luò),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文學(xué)圖譜。這正是《牡丹亭》“驚心動魄”的力量所在。
“原型”理論認為,偉大的作品總能撥動民族記憶中那根最隱秘、最敏感的琴弦。這根琴弦一旦奏響,潛藏的意識就會被激發(fā),那發(fā)軔于神話、固化于儀式、流淌在前輩精神中的原始記憶就會被再次激活,受眾則會感受到作品中難以言狀的強烈生命力和令人眩暈的美——這正是偉大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所在?!赌档ねぁ肪褪沁@樣一部作品。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很明白地說明他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為了歌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至情”,因此,歷史上關(guān)于《牡丹亭》主題并無太多爭論。徐朔方認為:“她(指杜麗娘——引者注)不是死于愛情被破壞,而是死于對愛情的徒然渴望。通過杜麗娘的形象,《牡丹亭》表達了當(dāng)時廣大男女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并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保?](P2)“《牡丹亭》所具有的感人的力量,在于它強烈地追求幸福,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的積極浪漫主義理想?!保?](P386)徐朔方的看法也是被廣泛接受的主流觀點。在“愛情自由論”“個性解放論”等觀點的基礎(chǔ)上,有學(xué)者進一步從“人性”“欲望”的角度對《牡丹亭》的主題進行了探討。孫書磊稱《牡丹亭》為“人欲的贊歌”[3](P19)。廖奔、劉彥君認為,“湯顯祖的偉大,正在于他第一次把淹沒在神圣莊嚴(yán)的封建禮教模式中的個人的人性欲望作為一種合理的存在,提升到可以令人正視、令人崇尚、令人反省的高度”,《牡丹亭》表達的是“永恒的生命主題”。[4](P347)由于深刻地反映了時代和人性主題,自萬歷二十六年(1598)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牡丹亭》便形成了強烈的藝術(shù)震撼,引起了無數(shù)受眾的情感共鳴,當(dāng)時有“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之說。后代更有許多年輕女子與杜麗娘心意相通,或挑燈夜讀,或蠅頭細批,或多人接力合評,或讀后抑郁成疾。呂天成評價牡丹亭:“著意發(fā)揮懷春慕色之情,驚心動魄?!保?](P221)《牡丹亭》之所以具有穿透數(shù)百年的魅力,除了它的文辭、曲調(diào)、結(jié)構(gòu)、故事之美和順應(yīng)反禮教、揚個性、贊人欲的時代思潮之外,還有它所展現(xiàn)的原始力量撞擊著受眾的心靈、呼喚著隱秘的民族記憶。
一般認為,《牡丹亭》來源于《杜麗娘暮色還魂話本》。話本除了為《牡丹亭》提供基本的故事框架之外,還建構(gòu)了一個“還魂”的超驗世界。鄧紹基認為,中國古代的還魂故事可分為“離魂”“還魂”“人鬼相戀”三類,湯顯祖的《牡丹亭》是“這三種愛情類型結(jié)合在一起,是一種集大成式的主干情節(jié)”。[6](P111)如果將“離魂”“還魂”“人鬼相戀”看作一個整體過程,那就是“復(fù)活”。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很多都有“復(fù)活”神話,而“復(fù)活”神話也是其后文藝創(chuàng)作的原型與母題之一。弗萊提倡要更好理解文學(xué)作品,需要“把文學(xué)想象并描述成一個完整的圖式體系”,而這個內(nèi)部體系,是由“反復(fù)出現(xiàn)的神話或隱喻”——也就是“原型”串聯(lián)起來的。[7](P166)那么,中國古代有無“復(fù)活”神話?杜麗娘在春天覺醒、在秋天去世、然后又在春天復(fù)活,和古代“復(fù)活”神話有無關(guān)系?《牡丹亭》中杜麗娘的文學(xué)形象是否也有神話源頭,是否也充滿了文化隱喻?如果有這種聯(lián)系,其故事、文本、敘事、隱喻是否也可以“描述成一個完整的圖式體系”?本文試從“原型理論”出發(fā),借助漢字的文化解析,探尋掩藏在《牡丹亭》還魂故事背后的文化隱喻,尋找杜麗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的力量之源,描繪一個較為清晰的和《牡丹亭》密切相關(guān)的原型圖譜。
和古希臘、巴比倫等地一樣,中國古代春天同樣有盛大而持續(xù)的迎接萬物復(fù)蘇、慶祝春回大地、祈禱生育旺盛的祭祀活動?!抖Y記·月令》中有:
玄鳥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親往。后妃帥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這是“仲春之月”最重要的一次祭祀活動。一般認為,古人所言“玄鳥”即為燕子。在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的那一天,天子要用最為隆重的儀式去祭祀“高禖”,而且,他的眾多妻子還要同往,并且眾后妃要對懷孕的嬪妃行禮,在高禖神的見證下給她戴上弓套,并把弓箭交給她。毫無疑問,這個儀式是祈求生育的儀式。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認為“禖”的本義是“求子祭”。鄭玄注《禮記》認為:“玄鳥,燕也。燕以施生時來,巢人堂宇而孚乳,嫁娶之象也,媒氏之官以為候。高辛氏之世,玄鳥遺卵,娀簡吞之而生契,后王以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變‘媒’言‘禖’,神之也。”[8](P53)按鄭玄的說法,“禖”字源于“媒”,只是為了體現(xiàn)“媒”的神圣性,所以改“女”部為“礻”部。
中國古人造字,并不符合索緒爾所說的“符號的任意性”原則。漢字的“能指”和“所指”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聲音和意義有著不可分割的整體性和共同指向性。從字形來講,“媒”“禖”的“某”旁并非簡單表音,也有著鮮明的意義指向?!澳场毙∽瓕懽鳌啊?,是“枏”的另一種寫法,也是“梅”的本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說“某”是“酸果”,是“梅”的正字。從字面上看,“某”這種“酸果”似乎與“求子”并沒有必然直接的聯(lián)系。但是,《詩經(jīng)·召南·摽有梅》卻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其詩曰: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大多數(shù)人認為,“摽有梅”,是梅子墜落的意思?!皳俊弊忠话銜阉斫鉃椤皳袈洹?,進而轉(zhuǎn)義為“墜落”。學(xué)者程俊英、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認為,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詩。詩分三章,每章一層緊逼一層,與詩中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相適應(yīng)。首章“迨其吉兮”,尚有從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見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謂之”,可謂迫不及待了。三復(fù)之下,如聞其聲,如見其人。[9](P47)仔細考之,“摽”與“飄”“漂”同源,本義為“拋”,是物體的橫向移動。如果我們不拘于傳統(tǒng)看法解讀這首詩,《摽有梅》也可以這樣理解:女孩子將梅子一粒粒拋向男孩子,以期引起男子的注意,可她將一筐梅子都拋完了,還沒有男子過來,實在是著急啊。求偶待嫁之心,溢于言表。進而言之,女子求偶,為何要“摽梅”呢?從字形上看,“梅”字為“木”“每”結(jié)合而成,“每”的本意為初生的草木日漸旺盛。“每”字的部首“母”,為女字加上兩點,像女子有乳房的樣子,借以指代“母親”的意思。因此,“梅”字本身含有“母親”“生長”等文化信息?!懊贰敝阅軌蛉〈澳场钡谋咀?,“某”之所以為“梅”的本字,前提是它們“意指”的一致性和延續(xù)性。由“梅”字可以逆推,它的本字“某”也應(yīng)當(dāng)包含有“母親”“生長”等基本含義。另外,從讀音上講,“某”“梅”“每”“母”古音相同或相近,根據(jù)訓(xùn)詁學(xué)“因聲求義,音近義通”的基本原理,它們應(yīng)當(dāng)有相同或接近的詞義,都包含“草木茂盛”“母親”等基本意義。求偶“摽梅”,求子祭“禖”,看似不相干的兩種行為,其精神訴求卻是一致的。也可以說,“摽梅”是民間高禖崇拜、求偶求子的一種更為俚俗化的表現(xiàn)形式。
古人對女性妊娠早期的醫(yī)學(xué)認知遠沒今天發(fā)達,極有可能會將因果倒置:不認為因孕而喜食酸,而會認為食酸可以幫助懷孕。因此,他們會把“某”(梅)這種“酸果”和懷孕聯(lián)系起來,進而發(fā)展成一種求子的風(fēng)俗甚至信仰。從這個角度來講,作為“梅”本字的“某”有懷孕生子的意思,而且和“母”字的發(fā)音近似,成為“媒”“禖”等與婚配生子有關(guān)的字的意義來源,是完全說得通的。
春天的求子儀式并非只有天子后妃們的官方祭祀和上層社會的禮聘結(jié)婚,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繁衍后代始終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為獲得種族的延續(xù),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各個民族文化中,在舉行春季慶祝萬物復(fù)蘇儀式的同時,很多都伴隨著開放自由的性活動。比如,古代希臘人每年都在新春舉行儀式,慶祝酒神的復(fù)活;古代西亞巴比倫人則在春天將植物神、豐產(chǎn)神、地母神一起祭祀,以慶祝萬物復(fù)蘇和祈禱豐收?!霸谂e行這些儀式的同時,部落男女集合于野,一方面舉行促進大地回春、萬物生長的集體性交,另一方面舉行象征死后復(fù)活的成年入社禮儀?!保?0](P62)《周禮》的時代,中國已經(jīng)進入禮制文明社會,但作為正常媒妁禮聘婚配的補充,允許到齡而未婚配或不具備禮聘條件的適齡男女自由結(jié)合,是提高生育水平、增加人口數(shù)量的權(quán)變之選。官方“不禁”,民間就會“不羈”,《詩經(jīng)·鄭風(fēng)》中的《出其東門》就描繪了仲春時節(jié)民間男女自由相會的場景: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c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所思且??c衣茹藘,聊可以娛。
古人用“保其室家”“刺時明志”等說法解釋這首詩,顯然有些文不對題?,F(xiàn)代學(xué)者將這首詩解釋為“這是一位男子表示對妻忠貞不二的詩”[11](P163),同樣與詩的原意相悖。男主人公并非“忠貞不二”者,而是個地地道道的“花花公子”。在東門外,有那么多女子,他隨便就可以和一個婦女“樂”“員”“娛”,還看中了青巾和紅巾的兩位女子。從場景來看,東門外顯然是在舉行非常開放的集體活動?!多嶏L(fēng)·野有蔓草》也是此類詩歌,“邂逅相遇,與子偕臧”,朱熹解釋為“各得所欲也”[12](P56),是基本科學(xué)的?!兑坝新荨贰冻銎鋿|門》都是表現(xiàn)男女之間自由自在情愛活動的詩歌,與這兩首詩一樣,《溱洧》也反映了同樣的場景,但卻多了一種植物——牡丹(芍藥):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薄扒彝^乎!”洧之外,洵吁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吁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這首詩從早期《韓詩》開始,就被認為是描寫三月初三上巳節(jié)場景的作品。那么,問題來了:在男女相謔中,為什么要“贈之以勺藥”?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說:“韓說:勺藥,離草也,言將別離贈此草也?!保?3](P372)細玩詩意,男女“相謔”“將謔”并非分手時刻,“離別贈草”之說顯得牽強。馬瑞辰的《毛詩傳箋通釋》進一步認為:芍藥“又云‘結(jié)恩情’者,以勺與約同聲,故假借為結(jié)約也”[14](P290)。這種看法應(yīng)當(dāng)是正確的。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勺”的解釋是:“挹取也。象形,中有實,與包同意。凡勺之屬皆從勺。之若切?!薄胺采字畬俳詮纳住?,意味著以“勺”作為偏旁的字都和“勺”字密切關(guān)聯(lián)。許慎認為,“勺”的本義是動詞,即“挹取”,接著又說,“勺”代表著“中有實”,和“包”同一個意思。從字形上看,“勺”寫作“”,除“挹取”(舀取液體)外,還是兩物結(jié)合的形狀,應(yīng)該還有動詞“包裹”之類的意思?!吧住敝浮皟晌锝Y(jié)合”,可以從“勺”作為偏旁組成的“所屬”字的詞義中得到印證,比如約、的、妁、灼等。“約”為用繩子去捆扎東西,“的”為太陽光照射到大地上,“妁”為將男女雙方互相介紹、聯(lián)系,“灼”為將物體放到火上。這幾個字的“所指”中,都有“以此物就彼物”“兩物結(jié)合”之意,而不具有“挹取”之意。因此,“勺”的本義當(dāng)中,主要所指內(nèi)容應(yīng)為“兩物結(jié)合”?!稗谌 敝?,或為后出,或為本義但后來不常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勺藥”或“芍藥”的“所指”中,也應(yīng)該有“二物結(jié)合”的含義。
《溱湖》中所謂“勺藥”究竟為何植物,古來眾說紛紜。有言江離者,有言耳離者,有言草芍藥者。言“離”者皆不合理,因為男女相謔歡愉之時,送給對方離別之草,顯然于理不合。言草芍藥者,亦不合理。因為就花期而言,三月初三時,木芍藥剛剛開放,草芍藥的花期要晚得多,約1~2個月之后才能開放。最為合理的解釋,“贈之以勺藥”的“芍藥”應(yīng)當(dāng)為“木芍藥”,也就是后世的牡丹。古無“牡丹”之名,通稱芍藥,唐以后人才做“草”“木”之分??梢哉f,這是“牡丹”文學(xué)意象在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的第一次出現(xiàn),且一唱三嘆,反復(fù)迭詠。因此,《溱洧》中“贈之以勺藥”,“芍藥”不是男女分離時的“禮物”,而是約會的“情書”。也就是說,在《詩經(jīng)》描寫的那個時代,男女青年在約會時,就已經(jīng)把當(dāng)時稱作“芍藥”實為后世“牡丹”的花朵,作為傳情達意的工具了。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luò)語言來講,“贈之以勺藥”的意思就是:“我們約會吧。”
那么,男女為什么會選擇芍藥(牡丹)這種植物作為約會的信物呢?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卷六說:“其詩卒章言‘贈之以勺藥’,以為男淫女。蓋芍藥破血,令人無子?!保?5](P412)意思是男性贈與女性芍藥,是為了在性活動中起到避孕的作用。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春季祭祀和“奔者不禁”的目的,不是減少生育,而是促進生育,避孕自然是非常不合時宜、不討口彩、南轅北轍的行為。南宋高似孫《緯略》卷五“芍藥”條說:“牡丹古謂之木芍藥,有所謂牡丹皮者,宜于婦人?!保?6](P311)大約認為木芍藥是比較好的婦科用藥,然而到底有何好處,語焉不詳,且上古之人對牡丹的藥用功能掌握多少,也值得懷疑??茖W(xué)地解釋這個問題,還要從牡丹的外形著眼。從植物學(xué)的視角來看,牡丹花雄蕊多,結(jié)籽力強,盛開之后會給人以強烈的生命感。唐代劉禹錫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卑凑談⒂礤a的說法,牡丹美麗而不妖冶、高雅而又多情,這無疑是男子心目中最讓人心動的女性形象。另外,唐代以后用“牡丹”命名木芍藥,其本意是和雄性生殖器(牡)密切相關(guān)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四卷“牡丹”條中說:“牡丹以色丹者為上,雖結(jié)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保?7](P24)也就是說,牡丹雖開花結(jié)籽,但繁殖無需種子,可以“根上生苗”,自我再生能力很強。不管后人怎么解釋,在春天開放的男女相會中將雄蕊繁多壯碩的花朵送給對方,有心理暗示——希望在“奔者不禁”后,有一個好的收獲。因此,“贈之以勺藥”并不是男女離別時凄慘相贈的信物,而是相聚時調(diào)情歡謔的工具。當(dāng)天子后妃在高禖廟中祈禱多子多孫的時候,民間的男女也手持“芍藥”(牡丹)期待他們的幸福。
《禮記·月令》記載,古代春天孟春、仲春、季春的神都是“句芒”。綜合《尚書大傳·鴻范》《淮南子·天文訓(xùn)》《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及其郭璞注等信息,“句芒”是中國古代的東方神、春天神、植物神。學(xué)術(shù)界普遍認為,“句芒”“高禖”其實是同一個神,只是寫法不同,這是“音轉(zhuǎn)”的結(jié)果。結(jié)合上文分析,可以說,高禖神既是母親神、生育神,又是東方神、植物神、春天神。中國先民對東方、春天、母親、生育等內(nèi)容的信仰,在高禖身上是合而為一的。據(jù)聞一多考證,高禖即先妣,是中國的女神,夏之塗山氏,殷之簡狄,周之姜嫄,楚之高堂神女,都是她的化身。[18](P25)
中國古代高禖神話體系中,并沒有世界其他文化中的“復(fù)活”神話原型。這種現(xiàn)象可能源于多種原因:第一,中國人重實際、黜玄想,神話只有零星記載,沒有發(fā)展出西方的神話“大文”;第二,很多的神話內(nèi)容和儒家思想沖突,在后世逐漸被刪削而湮沒無聞;第三,如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所說的“其故殆尤在神鬼之不別”[19](P10),神話中夾雜了許多“仙話”“鬼話”,沒有保留下完整的體系。中國古代神話體系中雖然沒有留下系統(tǒng)的“復(fù)活”神話,但中國先民對春神、生殖神、植物神的崇拜,卻是與世界相同的。春天的“禖”“礿”之祭與民間“摽梅”“贈芍藥”等活動,與古希臘、巴比倫等文化中祭祀酒神、地母神、植物神的儀式和風(fēng)俗也極為相似,都是希望通過對神祗的膜拜和對性的解放,滿足豐產(chǎn)的愿望。雖然“復(fù)活神話”沒有在古代中國孕育或保存,可蘊含著豐富春天神崇拜意味的祭祀儀式和民間風(fēng)俗卻被保留了下來。弗萊在《文學(xué)的批評》中提到,神話“賦予儀式以原型意義,又賦予神諭以敘事的原型,因而神話就是原型”[7](P89)。我們可以從零星的文字記載和訓(xùn)詁考校中,根據(jù)高禖崇拜的儀式與風(fēng)俗反映的信仰體系,推演出高禖神話對后世文學(xué)的原型意義。
聞一多《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在考證了大量的材料后,說明了高唐神女源于文化原型“高禖”。神女是楚民族的第一位“母親”,和北方中原地區(qū)的女媧等人相同,掌管著行云布雨,同時也掌管著男女之事,是高禖神在后世的替代形象之一,得到了歷代作家如屈原、宋玉、曹植等人的反復(fù)詠嘆。到了唐代,牡丹得到了“舉國若狂”的喜愛,隱藏在民族記憶中的“高禖情結(jié)”伴隨著牡丹的“爆紅”被再次喚醒。李白《清平調(diào)》可為代表,郭茂倩《樂府詩集》引《松窗錄》:“開元中,禁中木芍藥花方繁開。帝乘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李龜年以歌擅一時。帝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辭焉?’遂命李白作清平調(diào)三章?!庇洲D(zhuǎn)引《唐書》:“白已醉,臥于酒肆,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dāng)?shù)章?!保?0](P1133)李白是在醉酒的狀態(tài)下?lián)]灑出《清平調(diào)》的,當(dāng)時他完全處于高度精神自由狀態(tài),將牡丹與女神聯(lián)系,既是一種有意識的文學(xué)聯(lián)想,也是一種“無意識”的“原型再現(xiàn)”。除此之外,唐詩中頗多神女與牡丹“同框”之作??梢哉f,具有文化原型意義的女神與牡丹,在唐代已經(jīng)組合為一組關(guān)聯(lián)性意象,成為文學(xué)上的固定搭配。
榮格曾說過:“每一個意象中都凝聚著一些人類心理和人類命運的因素,滲透著我們祖先歷史中大致按照同樣的方式無數(shù)次重復(fù)產(chǎn)生的歡樂與悲傷的殘留物?!保?1](P100)《牡丹亭》的前身是《杜麗娘慕色還魂話本》。話本除了已具備杜麗娘感夢而亡和還魂的基本故事情節(jié)外,一些細節(jié)也頗為耐人尋味。比如,杜麗娘夢見柳夢梅,二人是在“牡丹亭畔,芍藥欄邊,共成云雨之歡娛,兩情和合”。而杜麗娘病逝之前,為自己找了一個理想的葬身之地:梅樹之下?!澳档ぁ薄懊纷印倍际枪糯信笈技s會傳情達意的媒介,“杜麗娘慕色還魂”的故事,具有強烈的原型意義。杜麗娘死而復(fù)生的故事,也與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輪回高度同構(gòu)。她夢“梅”而亡,葬“梅”之下,因“梅”復(fù)活,看似“小說家言”、向壁虛構(gòu),實則是上古神話和祖先信仰的回響與共鳴。
因此,湯顯祖的《牡丹亭》,不僅保留了話本中的基本敘事框架和文學(xué)意象,而且進一步豐富了故事內(nèi)容,使得關(guān)于春天的神話與信仰的“圖式體系”更為完整。這個圖譜中包括許多有意味的“原型”信息:其一,柳夢梅的名字來源。故事一開始,男主人公率先登場,他自我介紹因為夢見梅花樹下立著個美人,“如迎如送”,所以“改名夢梅,春卿為字”。前文已述,“梅”和“禖”的意指體系中,隱含著對春天神(母親神、植物神、東方神)的崇拜?!皦裘贰笨梢岳斫鉃椤皦舳C”,“春卿”意為“春天的愛人”。其二,杜麗娘的母系來源。在女主人公杜麗娘登場之前,她的父親自我介紹先祖“流落巴蜀”,而夫人甄氏“乃魏朝甄皇后嫡派”。杜夫人出場第一句唱,即是“甄妃洛浦,嫡派來西蜀”。在湯顯祖的筆下,杜麗娘是甄妃之后。在歷代文學(xué)作品中,魏時甄妃和神話中的洛神宓妃是合而為一的。因此,杜麗娘不但是甄妃之后,也是洛神、神女乃至高禖的化身。其三,杜麗娘“游園”“驚夢”前諸多古代高禖信仰及相關(guān)春俗內(nèi)容的鋪墊。第七出《閨塾》,老師陳最良給杜麗娘上的第一節(jié)課是《詩經(jīng)》。有意思的是,陳最良敷衍的“《詩經(jīng)》大意”,卻是“有指證,姜嫄產(chǎn)哇;不嫉妒,后妃賢達”。姜嫄是高禖的化身,“姜嫄產(chǎn)哇”的神話是講述姜嫄在天帝的大腳趾印上踏了一腳后有孕的故事。而表現(xiàn)“不嫉妒、后妃賢達”的《螽斯》等篇,今人更解釋為男女相悅的戀歌。第八出《勸農(nóng)》描寫杜麗娘的父親杜太守勸農(nóng)的情景。杜太守上場即唱“何處行春開五馬?采邠風(fēng)物候秾華”,營造出濃厚的春到人間、萬物生長的氛圍。他接著又唱“為乘陽氣行春令,不是閑游玩物華”,這句話的來源就是《禮記·月令》關(guān)于“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王命布農(nóng)事”的古禮與風(fēng)俗。其四,“牡丹”“芍藥”意象的反復(fù)再現(xiàn)。杜麗娘游園時,看到了百花盛開,唯獨牡丹花期稍遲,使她忽然覺得自己的命運和牡丹極為相似:“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被牡丹喚起的情欲在現(xiàn)實中無處排遣,于是她在夢中和書生歡會,“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梢哉f,“牡丹亭”是杜麗娘夢想、失落、生死輪回的發(fā)生地,“牡丹”是杜麗娘“春情”的催動者及命運的見證者和伴隨體。作者用牡丹的“未開”與“凋落”,喻示主人公杜麗娘的欲望無歸、愛情難果。其五,杜麗娘在春天覺醒,在秋天去世,然后又在春天復(fù)活,和古代神話中死亡與復(fù)活的主題密切相關(guān),也和大地母親春天萬物復(fù)蘇、秋天百木凋零的過程高度同構(gòu)。這一系列的關(guān)聯(lián)和對應(yīng)絕非巧合,而是一種文化原型的再現(xiàn)。
弗萊指出:“在太陽的日夜運轉(zhuǎn)、一年的四季更迭及人生的有機循環(huán)之中,都存在著意義深遠的單一模式,神話便是根據(jù)這一模式構(gòu)思一個關(guān)于某個人物形象的主要故事,這個人物部分是太陽,部分是作物的豐產(chǎn),部分又是神也即人類的原型。”[7](P89)高禖就是這樣一個神話原型。在《牡丹亭》中,杜麗娘就是高禖的化身,“游園”“驚夢”等情節(jié)就是《溱洧》《野有蔓草》《摽有梅》《出其東門》等詩歌描繪的古代男女歡會場景的再現(xiàn)。在《詩經(jīng)·溱洧》兩千多年后,湯顯祖讓“女神”和“勺藥”再次相約,燕羽聲聲,牡丹乍放,心有所屬,春情萌動,恰如兩千多年前玄鳥初至、野有蔓草的時候。高禖神的呼喚雖然同樣在內(nèi)心激蕩,但先民們在仲春時節(jié)自由結(jié)合的場景卻變成了書齋與閨閣的拘束,“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得先”?清揚婉兮的那個姑娘還在,可那個“贈之以勺藥”“拋梅求偶”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fù)返。于是,杜麗娘在去世之前,發(fā)出了“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遂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的沉痛呼喊。
綜上所述,文化原型的力量撞擊著每一個受眾的心靈,文學(xué)作品中的林黛玉聽到《牡丹亭》,“如醉如癡”,“心痛神癡,眼中落淚”;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商曉玲、俞二娘、馮小青、吳吳山三婦等,“更恨香魂不相遇”,“春腸遙斷牡丹亭”,因深愛《牡丹亭》,發(fā)生了許多令人感慨、令人唏噓的生生死死的悲劇故事。因此,這一曲向往自由的“牡丹之歌”,仍然還會繼續(xù)回響在中華民族的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