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開著車來到了位于河南省淅川縣的小三峽跨江大橋,我們到了大橋上。哇!那碧藍的江水,清澈見底!要知道這兒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這里的每一滴水,都是那么透亮!
在水上時不時的有幾只水鳥猛沖下去,捕上幾條魚來,然后又飛到樹上,好像是在喂她的小寶寶呢!水面上,怎么能缺少船呢?你看,旁邊駛來一艘游輪,銀白色的油漆在陽光下泛著光,伴隨著水中層層疊疊的波紋,讓我不禁想起了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幾句,“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 ”說到萬山紅遍,又不禁讓我看到了在江的對岸有一座座的山丘。上面的葉子已經(jīng)開始泛紅了,有的甚至已經(jīng)干枯掉了,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這里已經(jīng)很久沒下雨了,好期盼著老天下一場透雨來澆灌一下這些可愛的樹木花草。沒想到,老天爺和我心有靈犀呢,我剛把這個愿望傳達出去,立馬就感覺到了有雨滴降落。不一會兒,瓢潑的大雨就下起來了,我們趕忙回到了車里。
行駛在回家的山路上,這時爺爺發(fā)現(xiàn)了路邊上有幾株芝麻。爺爺告訴我們:芝麻是一節(jié)一節(jié)往上生長的。我們下車看了起來,這時雨已經(jīng)停了,我不禁長嘆一口氣對老天說道:唉,讓老天爺下的雨,他真是不愿意久下呀!
我們下了車,看著一株芝麻就對它好好地研究了起來。我們把它的外皮剝開,就發(fā)現(xiàn)里面的一粒粒芝麻,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卷縮在一個柔軟的小床上。我輕輕地把生芝麻剝出來放進嘴里,呸呸呸!好軟吶。爺爺解釋,原來芝麻一般都是炒了以后才會變得焦焦的、香香的,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在超市里買到的各種食材,都是大自然的饋贈??!接著我就繼續(xù)邁開步子,尋找其他的食物???!我的一聲叫喊, 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大家都問了起來:“到底怎么回事?是有什么東西長蟲了,還是有什么東西壞了?”我對他們說道:“沒什么,我發(fā)現(xiàn)了一顆橘子!”這時大家都朝我指的一顆樹上望去,上面有幾顆小橘子。他們的身上披著一層綠衣,有的上面還稍微的被太陽公公灑下了幾絲金黃。
看著這個喜人的小家伙,我突然想到了前段時間在超市里面買的橘子。所有的橘子都是青的,經(jīng)老板解釋青的橘子也可以吃。于是我就從橘子樹上掰下了幾顆青橘子,然后剝開發(fā)現(xiàn)里面的橘子瓣個個水潤水潤的,里面還有一個個小籽,橘子瓣上泛著青綠的光輝。放入嘴里,我馬上就吐了出來,好苦啊!好酸?。∵@到底是什么?又經(jīng)過爺爺?shù)慕忉屛也胖?,這些青橘子其實和超市里賣的橘子不是一個品種,那些青橘子是只要青了就可以吃了。而這種橘子是必須要長熟了才可以吃,原來大自然中也有這么多的奧秘呀!
經(jīng)過這次旅行,我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奧秘是我們平??床坏降?。但只要我們仔細的觀察,尋找,就可以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我們一定要珍惜大自然的美!保護大自然的美!
指導老師:閆昱臻
點評:
邵康同學的這篇《大自然的美》,是他跟隨著爺爺奶奶等長輩到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小三峽跨河大橋景區(qū)旅游時有感而發(fā)寫的一篇游記,文章寫到丹江清澈見底的水、到水面捕魚的鳥兒及銀白色的游輪、“萬山紅遍”的樹葉,久旱的甘霖、還有芝麻、橘子等等,并且和他的爺爺奶奶一起對芝麻和橘子進行一番“研究”。通篇游記不僅層次分明,而且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從這篇游記中可以看出,邵康同學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遇事總想弄個明白。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他對芝麻和橘子的“研究”上,通過對它們的細心觀察,進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并且從這些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其中的美,進而珍惜大自然的美!保護大自然的美!這篇游記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詳略得當,該詳細寫的地方盡量寫得明明白白,該略寫的一個字也不多余。首位呼應,自然得體。特別是結尾雖然只有短短幾句話就把文章主題闡述得清清楚楚。
(編者注:點評老師李廣義系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雜志社編輯部原主任、作家、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