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歷史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就是要讓學生知道具體的發(fā)展歷程,并結合具體的實際例子,對其產(chǎn)生一定的思考,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啟發(fā)。歷史課程的教學活動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事情,要引導他們進行正確地看待歷史,感受歷史。案例教學在初中歷史的學習中有很強的使用價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案例教學;初中歷史;教學
案例教學的方法是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使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進行了轉變,教師不再只是進行講解,學生也會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內化知識。案例教學的方法符合新課標的相關要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內心認可歷史這門學科,提升學生的熱情。本文就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具體的分析一下有效應用案例教學法構建高效初中歷史課堂的具體方法,從而為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 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點
(一) 使用案例教學的方法
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論學習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師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理解困難的問題。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如果可以選擇恰當?shù)厥褂媒虒W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再造想象,在頭腦中構建相關的情景,就可以增強學生的感知知識,形成相應的問題情境,喚醒學生在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從而更好地豐富學生在理論學習中需要的感性經(jīng)驗。再加上教學案例可以由教師自行的選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示范性等特點。案例教學的方法是在真實的背景下讓學生模擬,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就可以找到其內在的規(guī)律,找出其中的原理,而不是傳統(tǒng)的生硬的知識概括。
(二) 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如果教師在剛開始教學的時候,就進入了定義原則等概念的學習中,那么往往很感覺很枯燥,沒有學習的興趣。而且哪怕學生聽過了,背過了,對所學習的一些知識也是一知半解,不會運用。案例教學的方法轉變了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了解,以學生作為主體,選擇形象生動的教學案例,給學生聽豐富的信息和感性材料,讓他們整個學習的過程都可以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教學里面來,分析討論,并通過相關的實踐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技巧。案例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活躍課堂的氣氛,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 增強學生的教學技術和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往往只是重視知識的講解,而沒有重視學生技能的提升,這也就是造成學生實際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案例教學法是需要把一些真實的問題展示給學生,讓他們處于案例的氛圍里面,以更客觀的角度思考歷史問題。這樣哪怕他們不在案例中,也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接觸實際問題的機會。通過分析,討論和講解不同的教學案例,就可以讓學生知道怎么學習。
案例教學的評價是很民主的,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這樣的方式下學生有著很大的自主權,他們主動地參與討論、交流、講解,獲得發(fā)展。教師會要求學生對每一個案例都進行相關的思考和分析,不僅僅要說出怎么做,還要分析出來為什么這樣做。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的探索,大膽地進行質疑。而且對案例問題的解決,往往沒有唯一的答案,這就給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解決問題提供了相應的機會,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改變。
(四) 縮小了情境和學生生活的距離
通過案例教學的方法,就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教學情境,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讓學生了解到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的工作,減少了教育和現(xiàn)實的距離。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進行角色轉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在學習中,學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相關的案例,體驗相關的角色,從具體的情境出發(fā)思考歷史問題。
二、 現(xiàn)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 觀念上的問題
很長時間以來,歷史學科的功能和價值都存在認識方面的問題,很多人認為歷史這門學科是沒有用的。這種忽視歷史教育價值的錯誤思想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初中歷史教師要認識到歷史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考試作為一個導向,以歷史事件,知識點和記憶方法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對歷史教學的價值,方法和過程涉及的比較少,嚴重地制約了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 課程體系建設的不完整
新課程改革之后,初中歷史的教材更加的科學化,還加入了一些有效的教學和方法和模式,不過在時間條件和物質條件的準備環(huán)節(jié),想要真正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困難很多。如在使用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這種方法就要求學生具有自我構建和主體性,能夠做好相應的資料、技術、物質時間等方面的保證。那么這個部分的局限,就增加了教學的難度,阻礙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三) 教學主體上出現(xiàn)的問題
初中歷史教師的資源比較匱乏,這也是現(xiàn)在歷史教學活動中面臨的困難之一。一些初中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比較差,再加上學校沒有重視歷史教師素質的提升,就讓歷史教師自身素質提升的途徑比較小,進步空間小。這些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的進取心和積極性。另外一方面,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沒有太多的熱情,一些學生認為學習歷史記住就可以了,沒有認識到歷史教學的重要性,也沒有掌握相應的組隊方法,了解歷史學科的內涵?,F(xiàn)在的歷史教學活動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方法,沒有按照教學內容進行資源的分配,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方法
(一) 使用多種方法結合的方式
史料教學,思維導圖和案例教學是歷史學習中經(jīng)常其中的一種方法。史料教學的方法主要就是在初中歷史的教學活動中使用一些真實的史料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相關的歷史問題,像文物、傳記等等。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把具體的歷史事件、人物和具體的實踐等通過思維導圖方式進行展示。案例教學的方法主要是把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歷史事件進行相應的結合,然后在教師構建的具體的情境中,進行相關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陳勝吳廣起義”這一部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正確地去理解陳勝吳廣起義的具體的背景,事情經(jīng)過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是在不得不起義的生活環(huán)境下才開始了起義和反抗,這樣學生就可以設身處地考慮歷史人物的情感。這種案例教學的方法不僅僅給了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歷史的意義。
(二) 確定其基本方向
案例教學的方法在實際的使用中,應該選擇更加具有說服力的案例,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相應的情境模擬。例如在學習“北美殖民地獨立”這一部分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一個學生扮演一下被侵略的狀態(tài),然后要把自己擁有的部分財富上交很大的一個部分,面對這樣的情況,學生往往無法忍受,這樣就可以聯(lián)想到北美殖民地的情況,他們也會很自然地想到英國廉價原料和物質的生產(chǎn)基地,面對這些剝削,在十八世紀中期,北美不同的殖民地先后宣布了獨立是順應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的。
(三) 教學案例要更加符合新課標
歷史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教材,更需要重視是否順應了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另外教學活動中的互動也是不可以缺少的一個部分。例如在學習“唐朝初期”這一部分的內容的時候,就應該積極的分析統(tǒng)治者如何吸取前朝的經(jīng)驗,做到廣開言路注重發(fā)展經(jīng)濟,從而推動了唐朝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充分地使用這個時期的獨特點,加入相應的模仿,構建屬于這個時期的情境,讓學生可以在更加真實的情境中感受當時的統(tǒng)治環(huán)境。唐朝的發(fā)展繁盛可以結合現(xiàn)在的美國唐人街進行描述,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唐朝的魅力,從而吸引他們學習的興趣。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的學習中,案例教學法的加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深入到具體的案例中進行相應的分析,教師應該讓學生積極地聯(lián)系多個事件,通過相應的起源、經(jīng)過和結果進行串聯(lián),保證學生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的認識。不過學生不能盲目地去記憶相關的時間和具體事件,而是要深入地探究事件背后的啟示,讓學生更全面地看待問題。
參考文獻:
[1]關莉莉.初中歷史課堂中案例教學策略分析[J].中等教育,2017(10).
[2]吳垚.淺談初中歷史的案例教學法[J].中等教育,2018(2).
[3]李哲菲.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中等教育,2013(7).
[4]王凌之.教學策略在歷史課堂中的生成與創(chuàng)新[J].中等教育,2018(6).
作者簡介:
賴培文,廣東省茂名市,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黃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