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教育問題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中小學教育面臨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也是家庭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不可避免的一個重要問題。對于學習困難學生的研究,國外已經(jīng)提出過許多的策略,但單獨從某一學科出發(fā),在課堂中尋找策略的卻不是很多。因此,本文主要從學校語文課堂教學中尋找行之有效的對學困生有幫助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干預;策略
初中階段的學生大多數(shù)處于叛逆期,但也是一個轉(zhuǎn)型期,它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八年級的學生,所以對初中“語文學困生”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 從學習語文的手段及方法來幫助學困生
(一) 課前預習
同學們課前預習的手段及方法大多是在“被動式課前預習”與“機械式的課前預習”兩種狀態(tài)徘徊;而不會借課前預習劃重難點和解疑釋惑,這現(xiàn)象揭露了學困生沒有掌握和合理的預習手段,或預習行為方式過于簡單,或認為課前預習僅僅是一項任務,完成了就可以了,無須多想、多做。由此得出,我們需要實施如下幾個措施:第一,培養(yǎng)及提高“語文學困生”的自主探究水平;第二,要改變學困生的兩個習慣——長期養(yǎng)成的機械式的學習手段以及過于依賴教師;第三,針對學困生的學習效率,要改善、要提高;第四,針對學困生課前預習的手段和學習效率,要優(yōu)化、要促進。
(二) 聽課手段
在課堂上,學困生常常保持沉默,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積極態(tài)度。此外,課堂上學困生做筆記的方式大多是機械式做筆記,這樣會影響自己的上課效率。引導學困生有效做筆記,可以抓住學困生對上課的興趣及注意力,這很重要。
(三) 總結(jié)復習
絕大多數(shù)語文學困生一直停留在被動復習。在總結(jié)復習方式上,大部分學困生缺失科學有效的語文復習方法,多處于識記程度,解決疑難點太少,動腦思考存在局限性,因此造成語文學困生學習興趣降低這一現(xiàn)象,復習效率低進而加強了學困生學習過程中沮喪的情緒。著名教育家孔子曾對其弟子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說明學生在學習方法的選擇方面存在無限的發(fā)展空間。
(四) 對作業(yè)及考試的態(tài)度
布置課外作業(yè)的目的是強化所學知識,靈活運用知識以及加強訓練技能?!白鳂I(yè)布置的過于機械化,無趣、沒有挑戰(zhàn)性”是導致語文學困生作業(yè)的完成質(zhì)量效率極為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學困生中很少有人在做作業(yè)時“仔細思考,盡最大努力有效完成作業(yè),并且劃出重難點”,做作業(yè)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對于考試“試題靈活多變,主觀題較多”時,學困生一般空下大量題。由于“本身基礎太薄弱”有的甚至有可能交白卷。
二、 干預語文學困生轉(zhuǎn)化的方法
(一) 提升學生的口語組織能力
第一,設計口語組織表達的評價體系,把同學們的口語組織表達能力的評價放進語文期末綜合評價中。第二,在每次上課之前先開展6分鐘的口語交流同學輪番上臺演講,當堂進行點評打分。并且每個學期實施口語等級晉級措施,關心同學的口語長期培養(yǎng)及發(fā)展。第三,通過對學生科學合理的評價,把同學合理平均的劃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口語能力強的同學帶領能力弱的同學,根據(jù)小組探討、背誦等多種活動,構(gòu)造和諧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同學加入課堂對話中,借此提高同學口語表達的自信,帶動全班的同學提升口語組織能力。第四,教師在制訂課堂教學方案的過程中,多多開展讓同學“說話”的活動等等,目的是提升同學的口語組織能力。例如:“成語接龍”—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長期積累的成語詞匯,每周定期開展一次,不僅增強了同學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也活躍了同學們的學習氣氛,同時又能夠更好地復習所積累的成語?!霸掝}演講”—挑選一些同學充滿發(fā)言欲望的話題,讓學生們自主演講。
(二) 提高同學自主課外閱讀水平的手段
舉辦課外閱讀活動不僅讓學生擴大知識面,同時是加強同學學習語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同學課外閱讀所花費的時間太少,主動參與課外閱讀的機會頗少,同學閱讀量太低,這些現(xiàn)象都造成了同學思維較為單一,閱讀范圍過于簡單,更何況是新課標提倡的個性化閱讀。對此,強調(diào)在教師的悉心指引中促進大多數(shù)同學主動閱讀,以提高同學的自主閱讀水平。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首先,對課時方案做出重新設計,安排教師每個星期至少拿出兩節(jié)課的時間用于同學們的主動參與閱讀。其次,對教材教學計劃進行重新調(diào)整,教材內(nèi)容以精講精練為主,自主閱讀尤為重要。教師選擇較為優(yōu)秀的書單,精挑細選。組織同學逐步閱讀《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四大名著,其他的課外閱讀材料同學自選,但每學期閱讀量至少3本。組織同學在學期初制訂自己這個學期的閱讀計劃,合理調(diào)整閱讀進度。要求教師構(gòu)造同學個人的閱讀檔案,每個星期沿用“讀書札記”這種方法經(jīng)常檢查同學的進度及質(zhì)量,實現(xiàn)過程督促。針對同學的課外閱讀活動,教師的教導強調(diào)于指引解讀個性化閱讀內(nèi)容,提倡同學隨著年級不斷地增加,對自己要求有所提高,由素材摘抄至概括歸類再至評價總結(jié),指引同學在記讀書筆記的過程中,多動腦思考,點評所讀作品,盡量摘抄的部分少一些,促使同學形成閱讀的過程中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每個學期教師組織學生舉辦一次以上的“閱讀報告會”,鼓勵同學通過自己的閱讀感受,就一個主題寫一篇深刻的閱讀體會,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并且由其他的同學進行點評,然后評選最佳。借此激發(fā)大家學習語文的興趣。
舉個例子,指導同學復習總結(jié)八年級下冊第六一單元的古散文,通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問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著名文章中名言與“微斯人,吾誰一與歸”“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等幾種特殊句式理應是總結(jié)復習的重中之重,復習前者時應注意讀寫結(jié)合,在后者的復習過程中應注重與之前所學的幾種特殊文言文句式進行比較,當然是基于分析理解之上的,我們也不能忘了歸納總結(jié)。
作者簡介:
楊海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阜康市,新疆阜康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