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直以來都是高中語文教師們關(guān)注的重點。在以往的教學中,對于閱讀的教學較為死板,教師通過要求學生讀多幾遍然后背誦的方式進行教學,對于閱讀的方法和有趣性不聞不問。這種應試教育下典型的教學模式不僅教學效果不好,而且很容易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厭惡,影響到其他部分的學習。本文就如何在高中階段做好閱讀教學展開探究。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閱讀是高中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但閱讀本身也同樣需要學習。只有掌握了合適的閱讀方式和閱讀技巧,才能大幅度提高閱讀效率,對語文其他部分的學習也有著的不小的幫助。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對于閱讀這一部分的教學漠不關(guān)心,對于如何才能更好地閱讀也不講解,雖然說往往會鼓勵學生們多加閱讀,卻也大多停留在口頭上,對于學生的閱讀收獲毫不關(guān)心,全看學生的自覺性,這對于閱讀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是有著不良影響的。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對閱讀教學更加重視,不僅要學生們多閱讀,還要讓學生們會閱讀,及時檢驗學生的閱讀成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自覺性。
一、 分析閱讀技巧,讓學生學會閱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最先應該進行的教學就是關(guān)于閱讀技巧的教學。閱讀不是簡簡單單的讀就可以了,而是涉及如何讀、那些地方略讀那些地方細讀等一系列的問題。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處于一個不會閱讀的狀態(tài),教師讓閱讀,就簡單地過一遍,腦子里卻什么都留不下。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閱讀技巧進行指點,要求學生在第一遍閱讀時大略知道文章講了什么內(nèi)容,并針對文章中搞不懂的地方提出問題;然后在第二遍閱讀時通過結(jié)合文章背景,重點細讀的方式解決掉這些問題;在文章基本搞懂了之后再分析整理作者的寫作用意和寫作脈絡(luò),確保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收獲。
比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先通讀一下整篇文章,明白文章主要是描寫作者在晚上散步路過荷塘被荷塘美景所吸引的故事,但學生也不免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為什么作者“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作者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描寫荷塘的美麗的?然后教師再向?qū)W生講解關(guān)于作者寫這篇文章時,正值“四·一二”運動蔣介石背叛革命之時,作者內(nèi)心充滿了悲憤和無奈的寫作背景,讓學生結(jié)合著這些背景再去閱讀文章。學生在這遍閱讀之后,疑問就得到了解答,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著手帶著學生分析文章的脈絡(luò),何處先揚后抑,何處先抑后揚,讓學生對文章形成一個整體而詳細的認知。
二、 分享閱讀感悟,讓學生愛上閱讀
除了閱讀技巧的傳授外,良好的閱讀興趣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一點。正所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閱讀后得到的感悟都是不相同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組織學生之間的閱讀感悟交流會。針對某一篇課文,或者大家都讀過的某一文章,讓大家談?wù)勛约赫J為那些地方是要重點閱讀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在閱讀中又得到了什么。除此之外,也可以讓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有趣的小故事,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比如,在《赤壁賦》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們仔細閱讀過這篇文章之后,組織一個讀后感悟交流會,讓學生們談一談自己從閱讀中得到的東西。有的學生會說,從這篇文章中的最大收獲就是作者對于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和極其大膽的想象,“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和“如泣如訴”兩句無不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洞簫演奏的美妙;有的學生會說最為敬佩的是蘇軾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其時他正值一生中最為困難的時刻,但在文章中卻寫盡了“物與我皆無盡也”的忘懷得失的超然境。學生們各有各的觀點,雖不相同,卻可以相互啟發(fā),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們分享一下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趣事。有的學生會說,自己最怕閱讀古文了,在剛開始閱讀的時候看到這么多字就感到頭疼,后來經(jīng)過仔細的學習才發(fā)現(xiàn)古文簡潔而意境深遠的魅力,現(xiàn)在連自己社交空間的留言都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边@樣看起來十分帥氣的話語;有的學生則會從自己查找蘇軾背景時被蘇洵蘇浙蘇軾這三個人弄暈了的經(jīng)歷說起,感嘆蘇軾一家的才華橫溢。經(jīng)過小故事的分享,學生們也對閱讀更加的有興趣了,對于文章的自主閱讀也會多起來了。
三、 鼓勵課外閱讀,讓學生廣泛閱讀
閱讀教學中最重要也是最難實現(xiàn)的一點就是閱讀的廣泛。課本因為篇幅的原因,文章就那么幾篇,這樣少的閱讀量必然不可能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什么大的提高。教師在課堂上對于課本文章的閱讀教學只不過是高樓大廈的地基,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利用課外的時間進行閱讀,甚至于在以后的人生中都經(jīng)常閱讀,日積月累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們利用課外的時間,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加深自己的閱讀積累。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書籍閱讀都會有益處,一些流水式的和淺薄的文章只會消磨閱讀者的靈感,拉低閱讀者的文化水平,讀之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也要做好引導,讓學生把課外閱讀的書目向教師匯報,由教師負責決定值不值得讀。同時,教師也要做好課外閱讀反饋工作,對學生的閱讀收獲進行監(jiān)督,確保學生讀了并且有所裨益。
比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們閱讀西游記原版。西游記是學生們耳熟能詳?shù)闹髁?,但大多?shù)學生都只看過電視或同人小說,對于西游記原著那華麗的文字和深厚的寫作功底未曾領(lǐng)教。但由于西游記原著是一本古文學生,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閱讀起來肯定是有難度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社交軟件建立一個西游記原著閱讀的群,讓學生們定時匯報進度和感悟,同時也提出一些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由教師負責解決。這樣,既加深了學生的閱讀積累,又提高了學生的古文理解水平。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首先要教授學生們正確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效率;其次要讓學生們互相之間分享閱讀感悟和閱讀趣事,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最后,還要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并做好監(jiān)督和輔助,加深學生閱讀積累。
參考文獻:
[1]魏一營.基于課程標準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6):98-100.
[2]崔秀靜.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亞太教育,2019(5):62.
作者簡介:
陳良紅,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