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梳理近年來圍繞明代繡春刀的考證性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還存在很多懸而未決的疑問。明末清初孫承澤在《春眀夢余錄》中有“繡春刀極小”的記載,繡春刀在形制和功用方面近似于先秦秦漢時期的容刀,很可能是明初洪武年間力圖恢復(fù)周代容刀禮制的產(chǎn)物。
關(guān)鍵詞:繡春刀;錦衣衛(wèi);容刀
2014年以來,隨著路陽導(dǎo)演的《繡春刀》系列電影的陸續(xù)上映,繡春刀這種明代佩刀逐漸廣為人知。宋代時,曾以“繡春”作為園林之名,南宋周應(yīng)合纂《景定建康志》卷二二收錄南宋高定子撰《繡春園記》曰:“予昔經(jīng)行,得繡春堂于酒名。朅來將漕,訪其堂無有也,問遺址亦未知何所??蜑橛柩岳C春焉所取名,予謂之曰:‘繡衣春當(dāng)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乃杜少陵《入奏行》之句,此嘉名也?!背度胱嘈?,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詩中有“繡春”詞句外,杜甫《麗人行》詩亦有“繡羅衣裳照暮春”。繡春刀之得名,或許與宋代繡春園一樣,都是取自唐代杜甫詩句。
電影《繡春刀》中,道具繡春刀的基本造型是一把長身彎刀。此前已經(jīng)有不少研究者關(guān)注和探討繡春刀,例如梁宏達(dá)指出明代繡春刀是由西漢環(huán)首刀演化而來,[1]秦智雨認(rèn)為“繡春刀的原型可能是苗刀或者日本刀”,[2]朱俞仿認(rèn)為繡春刀“外形綜合了唐刀、少林梅花刀和單刀的特點(diǎn),輕巧,同時狹長略彎,便于攜帶和中距離攻擊”,[3]隴西、李開周等則對照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明代繪畫《出警入蹕圖》中萬歷皇帝身邊將領(lǐng)、內(nèi)侍、錦衣衛(wèi)所佩之刀,考證繡春刀樣式,[4]大致判斷《出警入蹕圖》中錦衣衛(wèi)等佩戴的腰刀很可能就是繡春刀。[5]實(shí)際上,繡春刀的具體形制,目前既無傳世或出土的古代實(shí)物可作參照,史籍中也缺乏十分詳細(xì)的記載。梁宏達(dá)、秦智雨、朱俞仿、隴西、李開周等雖然都傾向于把繡春刀看成是長刀,是可以應(yīng)用于實(shí)戰(zhàn)的兵器,但皆未找到明確的史料依據(jù)。
明人筆記中對繡春刀的外形有零星描述。明末清初孫承澤《春眀夢余錄》卷六三曰:“按:錦衣衛(wèi)堂上官,每駕出,則戎裝帶繡春刀扈從。繡春刀極小,然非上賜,則不敢佩也?!秉S云眉先生較早地注意到了《春眀夢余錄》中關(guān)于繡春刀的記錄,其所著《明史考證》稱:“按繡春刀極小,然非最高統(tǒng)治主賜,則不敢佩也。”[6]王鏡輪《中國皇家衛(wèi)隊》一書在記述錦衣衛(wèi)參與的皇帝出行儀仗時,提到過繡春刀,“明代皇帝因祭祀而出宮時,錦衣衛(wèi)堂上官(首領(lǐng)之一)戎裝身佩繡春刀侍從,繡春刀很小,都是皇帝所賜”。[7]紀(jì)紅建《中國御林軍》書中也說:“在鹵簿儀仗任務(wù)中,再次是參與皇帝出行儀仗。明朝皇帝因祭祀而出宮時,錦衣衛(wèi)堂上官將是戎裝,身佩繡春刀侍從,繡春刀十分小,都是皇帝親自所賜?!盵8]通過解讀《春眀夢余錄》中的相關(guān)記述,再參考黃云眉、王鏡輪、紀(jì)紅建等學(xué)者的意見,可知繡春刀主要有三個特點(diǎn):一是繡春刀體型極小,甚至有研究文章將繡春刀戲稱為“水果刀”;[9]二是繡春刀是明朝皇帝御賜之物;三是繡春刀常出現(xiàn)在明代帝王出行的儀仗之中。繡春刀的這些特點(diǎn)與先秦秦漢時期的容刀非常相似,明代繡春刀的形制與功用或許就是源于先秦的容刀。
《詩經(jīng)》中提到過容刀,容刀是一種表儀容的佩刀,其裝飾性大于實(shí)用性。東漢劉熙《釋名·釋兵》曰:“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無刃,備儀容而已。”《古衣服令》曰:“容刀者,為容之刀,具刀形而無利刃,如今肩輿前旁插之劍,以為容觀而不適于用?!备鶕?jù)古人記載和考古發(fā)掘的實(shí)物以及現(xiàn)代學(xué)者的相關(guān)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先秦秦漢時期的容刀與后來明代的繡春刀有共同性:
首先,和明人記載中的繡春刀一樣,從出土文物的情況來看,容刀體型極小。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有3件角質(zhì)環(huán)首小刀,一般被認(rèn)為是西漢容刀,長度分別為20.2cm、15.5cm、10.4cm。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一柄戰(zhàn)國早期分節(jié)式玉劍,劍身稍微有點(diǎn)弧度,通長33.6cm?!对娊?jīng)·大雅·公劉》詩中描述容刀上有鞞琫之飾:“維玉及瑤,鞞琫容刀?!薄睹珎鳌丰屧唬骸跋略豁@,上曰琫?!痹钜夷褂駝φw所表現(xiàn)的是在鞘之劍,分為劍首、莖、格、璏、鞘、珌5節(jié),可以看出其上有清楚的劍飾,與《詩經(jīng)》中所言“鞞琫容刀”相符,極有可能是一把東周容刀實(shí)物。唐蘭先生《說劍》一文認(rèn)為“西周時代,可能還沒有劍”。[10]其實(shí)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刀、劍之區(qū)別主要在于單刃和雙刃,西周不是沒有劍,而是春秋中葉以前,刀與劍還沒有依照器型加以明確區(qū)分,刀和劍當(dāng)時統(tǒng)稱為“刀”,因此《詩經(jīng)》中有“刀”字,而無“劍”字。漢代貴族也許保留了先秦佩容刀的傳統(tǒng),而馬王堆西漢轪候墓出土漢代容刀的形態(tài)很可能已經(jīng)與先秦時略有不同,江西南昌西漢?;韬钅怪心怪餮颗逵幸话延褓|(zhì)小刀,有刀形而無刃,不應(yīng)是書刀,可能也屬于容刀。
其次,繡春刀是御賜之刀,兩周時期,周天子對諸侯亦常有容刀之賜?!对娊?jīng)·小雅·瞻彼洛矣》中有“君子至止,鞞琫有珌”一句,東漢鄭玄《箋》曰:“此人世子之賢者也,既受爵命賞賜,而加賜容刀有飾,顯其能制斷?!泵鲝埓沃佟洞幵娪洝肪砦濉缎⊙拧ふ氨寺逡印方庹f此詩句曰:“君子至東都,有容刀以為賜予之物。其容刀以鞞盛之,其上有琫之飾,其下有珌之飾,天子賜予諸侯,諸侯懷之?!鼻迥┩羰胯I《悔翁筆記》卷一認(rèn)為容刀作為佩飾,并非是普通貴族可佩之物,“容刀惟諸侯始有”。先秦時,容刀的佩帶受社會等級的限制,惟有諸侯以上可以佩戴。正因如此,所以傳世或出土的周代容刀極為稀少,只能偶爾在諸侯王墓中發(fā)現(xiàn)。曾侯乙貴為隨國之君,愈證其墓中所出“玉劍”實(shí)為一件罕見的容刀。
再次,先秦容刀與明代繡春刀皆為古代貴族出行時所佩,二者應(yīng)用場合較為類似?!对娊?jīng)·大雅·公劉》詩云:“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毛傳》曰:“舟,帶也?!莸?,言有武事也?!薄睹珎鳌返囊馑即蠹s是按照周代禮制,諸侯駕臨軍中參與各種軍事活動時身佩容刀。繡春刀是明代官員扈從皇帝車駕出行時所佩,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扈從頒賜》曰:“又錦衣衛(wèi)官登大堂者,拜命日,即賜繡春刀鸞帶大紅蟒衣飛魚服,以便扈大駕行大祀諸禮,其常朝亦衣吉服侍立于御座之西,以備宣喚。其親近非他武臣得比,以故右列艷之,名為武翰林。”《明史》卷七六《職官志五》記載錦衣衛(wèi)在扈從皇帝參加國家祭祀或慶典等重大禮儀活動時,著飛魚服,佩繡春刀,“朝日、夕月、耕耤、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
后世王朝禮儀對先秦秦漢的容刀之佩仍有繼承,比如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班劍”或“象劍”是木質(zhì)假劍,這或多或少是受到容刀的影響。晉代官員上殿時佩有作儀飾用的木制劍,稱為“班劍”,《晉書》卷二五《與服志》載:“漢制,自天子至于百官,無不佩劍,其后惟朝帶劍。晉世始代之以木,貴者猶用玉首,賤者亦用蚌、金銀、玳瑁為雕飾。”《隋書》卷一二《禮儀志七》記載北齊有“象劍”:“近代以木,未詳所起。東齊著令,謂為象劍,言象于劍。”《隋書》卷九《禮儀志四》又記載北齊秀才佩容刀,北齊時所謂“容刀”應(yīng)該已經(jīng)與先秦秦漢之容刀大不相同,更接近于后來唐代的儀刀,也就是與“象劍”同類的禮儀佩刀。
唐代初年,朝廷高級官員有金裝刀和班劍?!杜f唐書》卷四五《輿服志》載:“職事官三品以上賜金裝刀、礪石,一品以下則有手巾、算袋、佩刀、礪石。”唐代班劍是木質(zhì)仿真的,《昭明文選》卷五八收錄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曰:“給節(jié)羽鼓吹班劍為六十人?!碧评钪芎沧⒃唬骸鞍鄤?,木劍無刃,假作劍形,畫之以文,故曰班劍?!标兾魇《Y泉縣唐昭陵李勣(徐懋功)墓出土過木劍一把,與李周翰所形容之班劍基本一致,該劍“全長1米。原放在棺床上。劍柄及鞘外均裹鎏金銅葉,銅葉上鏨刻怪獸、瑞草紋飾,相當(dāng)精致,然劍體卻全是木質(zhì)”。[11]唐代的班劍和儀刀皆作為儀仗之用,《唐六典》卷一六《衛(wèi)尉宗正寺》曰:“今儀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后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huán);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zhí)?!彼文┰鹾∽ⅰ顿Y治通鑒》卷一九〇《唐紀(jì)六》曰:“班,列也;持劍成列,夾道而行也?!?/p>
宋代儀衛(wèi)制度中的刀劍對前代容刀、班劍也有承襲。南宋張淏《云谷雜記補(bǔ)編》卷一《木劍》曰:“近世官府騶從,所持假劍,以木為之,號曰‘木劍?!彼濉抖Y儀志》:“漢自天子至于百官,無不佩刀。蔡謨議云:‘大臣優(yōu)禮,皆劍履上殿。非侍臣解之。蓋防刃也。近代以木,未詳所起。東齊著令,謂為象劍,言象于劍。又《南史·陳始典王叔陵傳》:‘左右取朝服所佩木劍以進(jìn)。此皆假劍之始,然施于佩服而已,不知何時遂為輿衛(wèi)之飾?!薄端问贰肪硪凰陌恕秲x衛(wèi)志·鹵簿儀服》載:“班劍,本漢朝服帶劍。晉以木代之,亦曰‘象劍,取裝飾斑斕之義。鞘以黃質(zhì),紫斑文,金銅飾,紫絲絳帉錔?!?,本容刀也;盾,旁排也。一人分持。刀以木為之,無鞘,有環(huán),紫絲絳帉錔?!?/p>
明代沿襲了自古以來的容刀之禮,以繡春刀為“輿衛(wèi)之飾”,但欽賜繡春刀的佩帶,很大程度上僅表明其持有者是近臣或勛貴而已,相對唐朝代表品級的“金裝刀”等禮儀服飾來說,制度性不是很強(qiáng)。明于慎行《谷山筆麈》卷三《恩澤》曰:“唐初,三品以上賜金裝刀、礪石,一品以下則有手巾、算袋。開元以后,百官朔望朝參則佩算袋,各隨其所服之色,余日則否。此則宋時魚袋之制也。本朝文武大臣扈從車駕,則賜繡春刀、椰瓢、茄帶,亦是此意。但唐、宋通服以為章彩,今止以充賜近臣,而不以為法服爾?!泵鞔C春刀似乎沒有太多地取法于唐宋儀刀,而直接由先秦秦漢容刀演化而來的痕跡卻很明顯,即便不是刻意恢復(fù)三代古制,也頗能存先秦容刀之古意。只不過先秦秦漢容刀代表身份與地位的高貴,明代繡春刀則更傾向于是深受皇恩的榮耀象征。直到近現(xiàn)代,可能仍存在政治人物效法明代封建帝王賞賜武將繡春刀的情況,商傳先生《明太祖朱元璋》書中推測:“過去蔣介石賜給屬下‘中正劍,恐怕就是學(xué)朱元璋的樣兒?!盵12]
明代皇帝常把繡春刀賜予錦衣衛(wèi)等近侍,明袁彬撰《北征事跡》記載,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2月袁彬生子,明英宗所賞賜,除了金銀和絲織品之外,還有“繡春刀、磁器等物”??梢姡C春刀并非錦衣衛(wèi)的專屬佩刀,繡春刀由明朝宮廷督造,各營總兵官等高級將領(lǐng)也經(jīng)常受賜佩帶。《明會典》卷一九二《軍器》記載:“若近侍長隨及各營總兵官所披執(zhí)盔甲、繡春刀,則屬御用監(jiān)。”據(jù)史料記載,明代李英、毛忠、朱暉諸將都曾得賜繡春刀之殊榮。近代出土明馬文升撰《李英神道碑》載,明初會寧伯李英得賜繡春刀;明焦竑輯《國朝獻(xiàn)征錄》卷九《伏羌伯贈伏羌侯謚武勇毛公忠傳》載,明伏羌伯毛忠得賜繡春刀;明李東陽《李東陽集》卷三〇《明故太保保國公墓志銘》載,明保國公朱暉得賜繡春刀。明代還有非軍職人員獲賜繡春刀的例子,如《明史》卷二九九《方伎傳》載,御醫(yī)吳杰因多次治愈正德皇帝的疾病,得賜繡春刀。
參考文獻(xiàn):
[1] 梁宏達(dá).老梁講歷史[M].北京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14:71.
[2] 秦智雨.飛魚服與繡春刀:明代錦衣衛(wèi)制服速寫[J].貴陽文史,2013(6).
[3] 朱俞仿.《繡春刀》三把刀的故事[J].電影,2014
(8).
[4] 隴西.謎一樣的刀不一樣的服:評點(diǎn)電影《飛魚服繡春刀》的道具[J].兵器,2014(12).
[5] 李開周.《繡春刀·修羅戰(zhàn)場》中的歷史細(xì)節(jié)[J].意林繪閱讀,2017(10).
[6] 黃云眉.明史考證(第2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0:594.
[7] 王鏡輪.中國皇家衛(wèi)隊[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242.
[8] 紀(jì)紅建.中國御林軍:遼、金、元、明、清、北洋時期北京禁衛(wèi)軍[M].北京:經(jīng)濟(jì)日報出版社,2006:135.
[9] 史楠.在明代,繡春刀竟是水果刀[N].山東商報,2017-08-10.
[10] 唐蘭.唐蘭全集(10:遺稿集·卷2)[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634.
[11] 昭陵博物館.唐昭陵李勣(徐懋功)墓清理簡報[J].考古與文物,2000(3).
[12] 商傳.明太祖朱元璋(下)[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3:68.
[13] 暗號.《繡春刀》的兵器有多靠譜?[J].國家人文歷史,2014(17).
作者簡介:趙羽(1978—),男,山東肥城人,濱州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