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亭湖新區(qū)實驗學校 倪青紅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質和價值觀的主渠道,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有些學生在知與行兩個方面并不能達到統一,常常背道而馳。本文結合實踐,探討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引導學生知行合一的策略,以期實現教學由淺層向深度發(fā)展。
縱觀現在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唯成績論思想依然甚囂塵上。不少教師把道德與法治課上成了知識傳輸課,緊盯中考這個目標,沒有達到課標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學生要遵紀守法、誠實守信,但一些學生騎著破解了密碼的共享單車“滿世界招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學生的這種行為,顯然不是道德與法治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
而且,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也特別強調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無論是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看,還是從課程要求的角度看,初中道德與法治以學生的知行合一為目標向深度發(fā)展,都是必須要做到和做好的。
其實,要達到學生道德與法治的知行合一并不復雜,就是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認同教師所教授的觀點。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直接提煉出“知識點”,讓學生抄到本上并背誦。比如,教學“努力就有改變”時,教師不講案例(讓學生自己看),也不引導,直接板書:1.分清輕重緩急,合理規(guī)劃和管理時間;2.勞逸結合……5.珍視團隊合作。讓學生抄背下來,然后同桌互相檢查。學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合作,也不認同“努力就有改變”(他可能想:我父母很辛苦、很努力,但生活并沒有改變),怎么可能會把“努力就有改變”的理念體現到行動上呢?
怎樣才能讓學生認同理念呢?有兩個策略,一是講解引導,二是自主生成。
講解引導,很好理解,就是利用故事案例、情境構建、文學藝術(如詩詞、音樂、美術等)等來說理、引情、陶冶。
自主生成,是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或學生的自我分析,使理論在他們內心主動生成,而不是由教師灌輸給學生。例如,關于學習的認知,有些學生一提到“學習”兩字,就只想到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最多再想到體育、音樂、美術等,而不會想到生活、勞動、處事都是要學習的。我在教學這部分時,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列出了一些問題讓學生互動討論:請同學們分組討論:讀課外書、跟媽媽一起做飯、到圖書館去做義工、與同學去游園、看電影……這些都是學習行為嗎?為什么?其實,他們一下就能發(fā)現這些都是學習,只不過有的是知識學習,有的是能力學習,有的是思想學習。再經過討論梳理,根本就不用教師講,他們已經能夠清晰把握學習而且認同。據調查,課后當天就有一半以上學生主動嘗試幫媽媽做飯,大部分學生在短期內自發(fā)組團進行了游玩、學習等社交活動。
達到知行合一的最佳策略就是實踐和體驗。實踐和體驗不僅能使學生深度理解理論,而且還能使學生掌握行動技能。此外,實踐和體驗具有親歷性和趣味性,可以活躍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初中學生最喜歡的學習形式之一。
由于現實條件的制約,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的有些內容可能并不具備實踐條件。例如,“合理利用網絡”“遵紀守法”“尊重他人”等內容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性學習,但“國家機構”“依法行使權利(如其中的選舉權)”“憲法監(jiān)督”等內容就不太容易組織實踐,而適合用模擬體驗的方法。
例如,教學《我國國家機構》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之間的職能區(qū)別,我就采用了模擬體驗法。成立一些虛擬機關,讓他們虛擬一些生活事件到對應的機關去處理。我再根據實際對學生進行指導、提示。經過這樣的學習,他們不僅掌握了一些機關名詞,而且也知道了如何處理生活事件,達到了知行合一。
總之,淺層的理論教學是不能滿足學生素質發(fā)展需求的。要使學生達到知行合一,教師需要注意兩方面的策略。一是引導學生內化知識,使其認同政治理論;二是注重體驗實踐,使理論感性化、經驗化。這樣,才能使學生擺脫“嘴巴上說一套,行動上另一套”的學習狀態(tài),達到學與用的深度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