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階段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不斷加快,所以學校需要讓學生保持最好的面貌去迎接新時期的挑戰(zhàn),因此各大高校也都開始逐漸重視起高校差異化的體育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練習體育的能力。但是一直到現(xiàn)在為止,我國很多高校采用的教學模式還比較傳統(tǒng),所以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開始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本文主要對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內涵與模式進行深入分析,在分析中闡述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高校? 差異化? 體育教學? 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c)-0099-02
要想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不僅需要教授學生大量的知識點,還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只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進行發(fā)展。其實很多學生對于體育課堂都是非常感興趣的,通過體育知識點的學習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還可以讓學生對體育有更為豐富的認知,讓學生可以在體育課堂中不斷降低自身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可以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但是現(xiàn)階段我國的高校體育課堂還存在很多教學中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盡早解決就會影響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注重體育教學的改革,在遵循新課程的標準上更好地教育學生,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有效性。
1? 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內涵與模式
在對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內涵與模式進行深入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闡述:第一是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內涵;第二是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模式。
1.1 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內涵
每一位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以及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會產生不一樣的思維去認識世界,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優(yōu)勢,所以高校教師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就需要采用不同類型的學習模式,對教學方式進行多元化設計,將人才培養(yǎng)的效率增至最高。
1.2 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模式
差異化教學是對學生個性的一種解放,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來選擇合理的課程,還可以針對自己的能力制定好符合自己要求的學習計劃,所以教師為了更好推進學生的發(fā)展就需要不斷建立更符合學生的教學模式,進而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明確。
2? 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改革策略
在對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改革策略進行深入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從3個方面來闡述:第一是依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第二是依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第三是采用分層教學法,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2.1 依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在高校體育課堂中,教師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不僅要在體育課堂中教授學生大量的知識點,還要注重學生自身能力以及素質的培養(yǎng),讓高校學生可以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因此很多高校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從差異化教學的本質上來教育學生,差異化教學從本質上來說主要的核心思想在于兩個方面:第一是“因材施教”,第二是“因人而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先對高校學生有全面的了解,讓教師對學生的各種信息進行搜集,以便高校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1]。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并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到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更好地發(fā)展,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需要不斷依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分層,讓學生可以了解到分層教學對于自身的重要意義,以此來增強該層級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其身體素質的目的。
2.2 依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注重知識點的講解,在室外的教學中教師僅僅帶領學生參加一些比較簡單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覺得體育課堂缺乏靈活性和新鮮感,導致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低下。而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為了更好的教育學生就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可以感受到體育課堂的多樣化。而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需要從以下幾種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上來開展教學:第一是情景教學法;第二是競賽教學法;第三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通過這幾種不同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體育課程的趣味性,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知識點的積極性[2]。而且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還可以將體育課堂從學校操場轉向校外,大力開展戶外教學活動。高校學生已經(jīng)逐步進入了社會,所以這些高校學生可以有相應的活動能力,所以教師在開展校外活動的時候就可以滿足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主要開展的體育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滑雪;第二是游泳等。另外,教師還需要將擁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成不同的興趣小組,讓學生進行小組之間開展活動,從而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課堂效果。
2.3 采用分層教學法,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在對采用分層教學法,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進行深入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闡述:第一是以學生為主體實施分層教學法,第二是以目標為核心開展分層教學法。
2.3.1 以學生為主體實施分層教學法
在高校體育課堂中,很多教師都逐漸開展了分層教學,通過分層教學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還可以更充分地掌握好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想要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通過調查問卷、體能測試等模式來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進一步掌握學生的興趣喜好以及身體素質情況等,并針對學生的自身特點依照強、中、弱3個層次等級進行學生組別的劃定,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在體育課上得到充分、恰當?shù)腻憻抂3]。
2.3.2 以目標為核心開展分層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不斷立足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個體特征與運動技能掌握情況,才能進一步促進學生良好體育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例如,在低層次的目標制定上,教師可以采用鼓勵、激勵的模式進行教育學生,讓學生可以逐漸對體育知識點感興趣,而且教師還要不斷糾正學生訓練中不規(guī)范動作,讓學生可以充分掌握好運動技巧,進一步實現(xiàn)高校學生運動水平動態(tài)發(fā)展的目標[4]。對于中層次的目標設定,教師主要考察學生對于技能的掌握水平,進而加強學生對于技術意識的培養(yǎng);在高層次目標設定上,教師需要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提高學生有關體育運技巧的理論素養(yǎng),進一步提升技術技巧應用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很多高校教師都逐漸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更適合學生的模式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可以逐漸意識到體育課堂對于學生自身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不僅僅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還會降低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點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特點來開展教學,并針對學生的接受程度、興趣愛好、能力水平等特點來制定分層目標,從而提高高校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尹光,耿恩虎,許景朝.試論高校差異化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2):11-12.
[2] 趙云鵬.影響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因素的具體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5):94,96.
[3] 錢春華.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開展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7):112.
[4] 馬廷俊.新課程標準下關于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的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