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誠毅學院開展心肺復蘇教育的實證研究

2019-11-27 06:51:24陳立新楊遠智
體育科學研究 2019年5期
關鍵詞:吹氣掌握情況心肺

陳立新,郭 艷,楊遠智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公體教學部,福建 廈門 361021)

據(jù)我國衛(wèi)生部統(tǒng)計,我國心搏驟停急救成功率尚且不到1 %,世界平均水平為2 %,歐美發(fā)達國家存活率達60 %,而美國一些城市更是高達74 %。公眾急救知識與技能匱乏是我國院前急救成功率以及第一目擊者現(xiàn)場急救實施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1]美國SHARE項目進行普及胸外心臟按壓的CPR培訓后,第一目擊者實施心肺復蘇比率從2005年28.2 %到2009年增至39.9 %;在同一時期,整體生存率從3.7 %增至9.8 %[2]。由此可見,大力加強心肺復蘇技能的普及力度是我國當前一項迫在眉睫且任重道遠的任務。大學生心智日趨成熟,有足夠的能力接受心肺復蘇培訓,成為能進行有效施救的第一目擊者,還能對周圍人群起到間接的影響和教育作用。因此,應以學校為突破口,準確把握好教學的方法,加大學校心肺復蘇教學普及力度,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此,誠毅學院于 2017年9月開始在體育課程中對大一新生進行 CPR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和考核,相關情況敘述如下。

1 研究方法

根據(jù)課題研究需要,筆者遵循體育科研方法中關于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設計學生問卷,并請5位專家對問卷進行效度檢驗,使問卷所列問題能反映所要調(diào)查的內(nèi)容,具備有效性。同時,用重測法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經(jīng)檢測,兩次測量的結果相關系數(shù)R=0.903,P<0.01,具有較高的信度。本次調(diào)查采用重復測試的方法,分別于大一第一學期第一周即心肺復蘇教學前對10個體育班級學生發(fā)放一次問卷調(diào)查,再于該學期末心肺復蘇技能測試結束后對同一批學生使用同一份問卷再測試一次。由于兩次測試時間跨度比較大,個別班級有學生變動和數(shù)據(jù)不完整的情況,因此選擇其中培訓前后人員一致且問卷數(shù)據(jù)完整的5個班共235名學生的問卷,并對其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

采用 excell和spss19.0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a=0.05,P值取雙側概率,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2.1 準備工作

2017年7月,公體教學部全體教師到廈門市第二醫(yī)院學習心肺復蘇技能;2017年9月,二院急救專家到學院進一步規(guī)范體育教師的技能,同時指導教師在體育課程中開展心肺復蘇技術教學。通過兩個月的反復學習實踐,每一個教師都能熟知相關知識、規(guī)范操作流程,順利上崗授課。

把心肺復蘇相關知識和技能編成教材并入林少琴主編的《大學體育與健康》中,同時,錄制并發(fā)布網(wǎng)上立體示范教材。該項任務的完成也預示著在誠毅學院《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開展心肺復蘇技能教學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

2.2 課程安排

2.2.1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心肺復蘇術的相關知識和操作流程,逐步提高施救意愿和施救水平,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推動急救技能的普及推廣。

2.2.2 教學設置

心肺復蘇的教學統(tǒng)一安排在大一第一學期的第二次課進行,技能考核在該學期的第十六周。要求教師每次課為學生準備好自主練習所需要的假人,以便學生反復復習操作流程;指導學生課外觀看視頻材料,鞏固相關知識技能。心肺復蘇技能考核成績占該學期期末總成績的20 %。將心肺復蘇的理論知識考試并入到《大學體育理論》考試中,安排在大一第二學期的第十三周進行。以上途徑不僅豐富了體育課程內(nèi)容,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急救水平。

2.3 教學效果

2.3.1 教學前后學生對CPR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比較

對學生教學前后CPR基礎知識回答的正確率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得出結果如下:

2.3.1.1 教學前后學生對CPR基礎知識總體掌握情況的比較

表1是對兩個樣本基本情況的呈現(xiàn),由表1可見,教學后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正確率平均值比教學前提高了33 %左右。

從表2可見,相關系數(shù)為0.414,P值等于0.062,教學前后兩組數(shù)據(jù)沒有顯著的線性相關。

表3是T檢驗的結果,從表3可見,配對樣本的顯著性P值等于0.000,小于0.05,說明教學前后該指標變化有顯著性差異,即教學后學生CPR基礎知識回答的正確率顯著增高。

2.3.1.2 教學前后學生對CPR各知識點掌握情況的比較

表1 成對樣本統(tǒng)計量

表2 成對樣本相關系數(shù)

表3 成對樣本檢驗

表4第一列是對學生進行CPR基礎知識點調(diào)查的問題條目,第二、三列是參與問卷調(diào)查的235個學生培訓前后各個知識點回答準確的人數(shù)和準確率,最后一列是培訓前后學生對CPR各基礎知識點掌握情況的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從最后一列可見,除了第1、16、18三題最后P值大于0.05顯示培訓前后沒有顯著差異外,其他18題的P值均小于0.05,顯示培訓后學生回答的準確率比培訓前均有顯著提高。第1題“何種情況下進行CPR”,培訓前學生回答的準確率就已經(jīng)高達91.1 %,因此變化不大;第16題“對成人進行口對口吹氣時,吹氣的頻率”,不僅準確率變化不大,而且還從培訓前的33.6 %降到培訓后26 %,其原因主要是教師上課的時候沒有單獨深入分析這部分內(nèi)容,很多學生用100-120次/分鐘按壓,按壓與吹氣30∶2的比例來計算,所以很多人選了6-8次/分鐘這一選項;第18題“嬰幼兒(1-8歲)心肺復蘇時胸外按壓的部位”也主要是因為上課的時候都以成人為對象,沒有涉及到這部分群體,造成學生想當然地以為所有人群都可以用一樣的方法,即按壓“雙乳頭之間胸骨正中部”。鑒于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全面而詳細地給學生講授相關的知識,引導學生在課后盡量自己豐富相關的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表4 教學前后學生對CPR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比較[3-4] (N=235)

培訓后準確率高于80 %的有:第4、11、7、8、15、17、1、10題。條目依次是:徒手心肺復蘇時A(開放氣道)B(口對口人工呼吸)C(胸外心臟按壓)的順序;口腔內(nèi)異物清除方法;判斷有無心跳的最佳部位;現(xiàn)場進行徒手心肺復蘇時,患者的正確體位;《2010心肺復蘇指南》中單或雙人復蘇時胸外按壓與通氣的比率;心肺復蘇指南中胸外按壓的部位;何種情況下進行CPR以及現(xiàn)場對成人進行口對口吹氣前應將傷病員的氣道打開多少度為宜。由此可見,學生對技能操作考試范圍內(nèi)基本知識掌握的情況都比較好,課堂上反復的技能操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技術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考試雖然不是主要的目的,但依然是推動學生認真學習、積極練習的最大動力。

培訓后準確率低于60 %的有:第2、6、12、21、16題。條目依次是:呼吸心跳驟停的常見原因(多選);如何判斷有無呼吸(多選);在成人心肺復蘇中,每次吹氣的潮氣量大小;判斷心肺復蘇術成功的方法(多選)和對成人進行口對口吹氣時,吹氣的頻率。21個問題中僅有的三道多選題回答的準確率全部低于60 %,可見學生對涉及范圍比較廣的知識點掌握不夠全面、詳細;而每次吹氣的潮氣量大小和每分鐘吹氣的頻率主要是由于教師上課的時候沒有提到或者提到了但由于在學期技能考試中沒有詳細涉及所以學生也沒有記住。其余8道題的準確率都在60 %~80 %之間,比起培訓前雖然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對于基礎知識點來說,這樣的準確率還不算高,還有不少學生只學了表面上的流程操作,而對具體的要求并沒有真正掌握。由此可見:教師對相關知識的講解要盡量全面、仔細,而且要反復復習;理論知識考試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很多學生就有可能對相關知識一知半解,最終影響施救效果。

2.3.2 培訓前后學生對CPR操作流程掌握情況的比較

從表5中可見,通過教學,學生對CPR流程的掌握情況從培訓前不到10 %到培訓后的96.2 %,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另外該學期第16周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模擬現(xiàn)場的CPR完整流程技能考試,不合格者17周再補考,補考還不合格者本學期體育成績?yōu)椴患案?。考核?nèi)容主要包括:現(xiàn)場評估—判斷呼吸心跳—呼叫旁人、撥打急救電話—胸外心臟按壓(30次)—開放氣道—人工呼吸(2次)—轉頭??荚嚥皇侵饕哪康模窍Mㄟ^學生操作和教師現(xiàn)場即時點評、糾錯結合的模式,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整準確地掌握CPR技能。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練習和考試,從開學初進行CPR授課前對整個年級的摸底調(diào)查只發(fā)現(xiàn)兩個同學能比較完整地進行CPR操作(其中一個持有相關技能的證書),到學期末整個年級所有體育班級(體育保健班除外)的學生都通過了模擬測試,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持續(xù)合理的培訓是鞏固心肺復蘇知識技能的有效方式[5],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每年3000多名新生掌握CPR技能,實現(xiàn)CPR的高效、有序推廣。

2.3.3 培訓前后學生施救意愿的比較

從表6中可以看出,培訓后學生的施救意愿從培訓前的80 %提高到94.9 %,施救意愿的大幅提高說明學院的CPR教學效果是顯著的,學生在提高相關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為現(xiàn)場第一目擊者,及時對患者進行CPR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表5 培訓前后學生對CPR操作流程掌握情況的比較

表6 作為現(xiàn)場第一目擊者,大學生為患者進行CPR操作的意愿

2.3.4 培訓前后制約學生施救行為的原因對比

從表7中可以看出兩個問題:一是六個條目的排序和選中頻率占應答次數(shù)百分比在培訓前后基本一致,其中選中“擔心自己經(jīng)驗不足操作不當”“恐慌或壓力”以及“體力不足”這三個條目的學生數(shù)差別不大。由此可見,雖然都接受了規(guī)范的培訓也參加了技能考試,但部分學生還是信心不足,對自己的技能、體能和應急能力的信心在培訓前后差別不大。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練習的次數(shù)不夠、技術熟練程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足夠多的練習機會,讓他們對該技術不僅能熟記于心還能達到自動化的水平。二是在被調(diào)查的235個學生中,作為現(xiàn)場第一目擊者施救時所擔心的問題條目由培訓前的539條增加到培訓后的605條,培訓后增加的選中條目主要集中在“擔心被誤解”“害怕承擔責任”和“擔心傳染疾病”這三條上,選擇這三個選項的學生數(shù)分別由培訓前的70、61、44增加到培訓后的92、90、65,培訓后比培訓前提高了10 %左右??梢妼W生懂得越多,顧慮也越多。這一點雖然對于出手施救來說可能不大樂觀,但是對于另一方面來說卻是可喜的,這說明學生更加清楚自我保護的重要性。要消除這方面的顧慮,除了教師要加強引導外,更加需要社會完善相關的制度措施,提高民眾的認知水平。

表7 假如有人倒地,施救時最擔心的問題[4]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培訓后學生CPR基礎知識回答的正確率較培訓前顯著增高,CPR操作流程和技能操作考試范圍內(nèi)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更是喜人。體育課堂教學中持續(xù)合理的培訓是鞏固心肺復蘇知識技能的有效方式;考試不是最終的目的,但依然是推動學生認真學習、積極練習的最大動力。

(2)學生對于涉及面比較廣的知識點掌握得不夠全面,還有不少學生只學會了面上的流程操作,而對于一些具體的要求并沒有真正掌握,導致他們的技能水平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影響施救信心、影響施救效果。

(3)通過教學,學生對CPR流程的掌握情況從培訓前不到10 %到培訓后的96.2 %,施救意愿率也從培訓前的80 %提高到94.9 %。這說明學院的CPR教學效果是顯著的,學院在提高學生相關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作為現(xiàn)場第一目擊者及時對患者進行CPR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4)懂得越多,顧慮也越多。培訓后,學生作為現(xiàn)場第一目擊者施救時所擔心的問題比培訓前更多,學生更加清楚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3.2 建議

(1)教師對相關知識的講解要盡量全面、仔細,而且要反復組織學生復習基礎知識、操練CPR技能。

(2)把CPR理論知識考試從《大學體育理論》考試中單獨列出來,和技能教學與測試安排在同一個學期中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雙管齊下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系統(tǒng)的CPR技術。

(3)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模擬人場地設施,在校園內(nèi)建立公共的練習場所、宣傳欄,讓學生能夠經(jīng)常溫故知新,最終對這些流程達到自動化的水平。

(4)要消除學生施救時的諸多顧慮,除了教師加強引導外,更加需要社會完善相關的制度措施,提高民眾的認知水平。

猜你喜歡
吹氣掌握情況心肺
心肺康復“試金石”——心肺運動試驗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4
小象接受心肺復蘇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對女性人工流產(chǎn)術后保健知識掌握情況的影響研究
中醫(yī)急診醫(yī)學對心肺復蘇術的貢獻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16
吹氣龍
烏云
水陸兩棲飛機方向舵附面層控制研究
“心肺之患”標本兼治
當代陜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06
菏澤學院公共體育課學生籃球規(guī)則掌握情況及對策分析
體育時空(2017年5期)2017-06-17 16:22:18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反饋
泰和县| 扎兰屯市| 锡林郭勒盟| 宁城县| 班戈县| 乡城县| 嵊州市| 靖边县| 连江县| 桃江县| 封开县| 永济市| 临沭县| 临颍县| 平乐县| 永城市| 桐庐县| 哈尔滨市| 福建省| 青浦区| 鄂伦春自治旗| 瑞金市| 庆安县| 尼勒克县| 石柱| 通辽市| 垫江县| 崇仁县| 房产| 蓬莱市| 聂荣县| 大化| 锡林郭勒盟| 楚雄市| 宁武县| 泰和县| 湖南省| 定远县| 磐安县| 松阳县|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