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梅
一、積累運用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
A,駕馭/防御 擰開/寧死不屈 影影綽綽/撫今悼昔
B,哄笑/哄騙 間或/親密無間 斷壁殘垣/盤桓不前
C,繃緊/繃嘴 徑自/不脛而走 置之度外/踱來踱去
D,憋悶/悶熱 咀嚼/咬文嚼字 杜絕贗品/義憤填膺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筆硯 頹唐 候門似海 不屑置辯
B,惦記 坎肩 無緣無故 無精打彩
C,錙銖 嘔吐 芒刺在背 如坐針氈
D,探視 膩歪 一氣呵成 兩筋插刀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經(jīng)典詠流傳》之所以成功,靠的是它給世界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難題找到了一種中國式的解決途徑取得的。
B,一個人能否成為真正的讀書人,關(guān)鍵在于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xí)慣。
C,金磚國家資源稟賦、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具有多樣化和互補性,合作潛力巨大。
D,二七紀(jì)念塔作為鄭州的城市地標(biāo),分布在距離鄭州火車站不遠的二七廣場,塔高7層63米,為仿古聯(lián)體雙塔。
4.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魯迅的小說《孔乙己》,選取咸亨酒店這一社會的一角,塑造了孔乙己這樣一個“苦人”的形象。
B,《變色龍》是法國作家契訶夫頗具特色的諷刺幽默小說。它通過奧楚蔑洛夫?qū)返膽B(tài)度的幾次變化,活畫出小官僚的形象。
C,《溜索》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說,里面沒有核心人物,也沒有尖銳的沖突,通過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對比,凸顯人物的英雄氣概。
D,劉紹棠的《蒲柳人家》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接近古典章回體小說的風(fēng)格。
5.比較下面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說說刻畫了人物怎樣的心理。
(1)A,他……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B,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
(2)A,“席加洛夫?qū)④姡颗?!……葉爾德林,幫我把大衣脫下來……真要命,天這么熱,看樣子多半要下雨了……”
B,“哦!……葉爾德林老弟,給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風(fēng)了,挺冷……你把這條狗帶到將軍家里去,問問清楚……”
二、綜合活動
6.走進人物畫廊。
(3)探究相似處。請從小說主題角度或構(gòu)思安排角度,探究下面兩組小說的相似之處。
A,《孔乙己》和《范進中舉》(主題角度)
B,《變色龍》和《我的叔叔于勒》(構(gòu)思安排角度)
三、鏈接中考
閱讀《故鄉(xiāng)》和《孔乙己》選段,完成第7-11題。
[甲]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后,我吃過午飯,坐著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的非常吃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fēng),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只是說:
“阿!閏土哥。——你未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涌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么擋著似的,單在腦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乙]中秋過后,秋風(fēng)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边@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磿r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jīng)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一這一回是現(xiàn)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辨,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jīng)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guān),掌柜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guān)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
7.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甲]、[乙]選段的內(nèi)容。
8.[甲]文中的“厚障壁”指什么?這樣的比喻寫出了“我”怎樣的心情?
9.[乙]文中畫線的句子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表達作用?
10.結(jié)合全文,回答問題。
(1)“他站住了,臉上現(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中“歡喜”和“凄涼”是否矛盾?請簡要分析。
(2)“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中“大約”和“的確”是否矛盾?為什么?
11.[甲]文中閏土和[乙]文中孔乙己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外貌、語言、動作上。請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分析其變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2019年甘肅天水市中考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見第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