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青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qū)三角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 梅州 514071)
小學階段是學生性格和習慣形成的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學開展的是否得力直接決定了小學生能否成才。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繁重,不僅要教學,還需要育人,注重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的德育效果,使學生能夠成長為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作為小學班主任應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自身能力,將德育工作落實到實處,實現(xiàn)良好的德育效果。
能做到真正的信任才能有足夠的關愛,其中尊重是前提。班主任在尊重學生、師生平等的基礎上認真教導學生,寬容學生的過失,才能受到學生的愛戴,達到情理相濟的目的。因此,班主任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真正走到學生群體中,耐心處理學生遇到的各種困難,讓學生覺得有所依靠,才能成為成功的班主任。如今社會各方面因素導致教育早齡化,升入小學的學生還很小,很多生活中的事并不能自理,就需要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承擔起教育、管理及照顧他們的責任。比如年齡比較小的學生有不會系鞋帶的情況,但是在班級的大群體中又不好意思講。這個時候就需要班主任細心觀察,用小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教導他們,切不可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又如,很多小學生在打鬧時比較忘我,常忍不住在褲子上小便,這個時候?qū)W生一般比較害羞,班主任要像媽媽一樣安撫學生,為學生換衣服。這些事情雖然很繁瑣,卻是班主任最基本的職責。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做好道德榜樣,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質(zhì)。由于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經(jīng)常與學生朝夕相處,長期生活在一起。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道德品質(zhì)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態(tài)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有著直接和間接的現(xiàn)實意義。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要首先做到,以自身的示范帶動學生的規(guī)范。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行為舉止得體的重要性,即所謂“言傳終于身教”。
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時需要注重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把握好其情感變化,結合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學過程中班主任不僅注重課堂上的講解,還需要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梢哉n上與學生探討教學內(nèi)容,通過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表現(xiàn)自我,強化課堂上的互動,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減少陌生感和距離感。此外課下與學生平等互動,可以聊天、談心、做游戲,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上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就需要及時的疏導,明確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注重情感的交流以及心理疏導的德育方法能夠很好的達到教育效果,與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是相適應的。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工作過程當中,要實施積極的激勵策略,第二個路徑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豐富并靈活的運用激勵策略。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師靈活的運用表揚的這種方法,能夠很大程度上刺激學生們的上進心。學生在校期間過的是集體生活,在一個集體當中,若想實現(xiàn)同學們的齊頭并進、共同進步,老師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矯正和對正確的行為予以表揚是兩個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而在這其中,表揚的價值更大。老師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能夠不亂扔垃圾,尊老愛幼,主動幫助別人等等行為,要予以充分的口頭表揚,和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當中,實施激勵策略的重要路徑就是要重視實際生活,在實際生活當中有效的實施相關的策略。具體而言,老師應該將德育教育的有關內(nèi)容融入到實踐的教學當中,融入到老師的班級管理工作當中,全面的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比如說,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將這種行為當作一份家庭作業(yè),對于那些遵守了老師的要求的學生要予以非常明確的肯定和表揚。
小學生的性格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因素影響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需要積極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在學校中推行家庭與學校結合的教育模式,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升。小學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與家長溝通交流孩子的問題,對于個別家長需要單獨談話,讓家長能夠留出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班主任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可以通過微信等現(xiàn)代化工具及時聯(lián)系,可以向家長推薦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分享教育成果等,指導家長開展德育教育活動,讓家長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嚴格要求自己,能夠為學生做好榜樣,使小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中實現(xiàn)健康的成長。
小學班主任是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人員,其工作內(nèi)比較繁多、復雜,但是卻是極為重要的,作為小學班主任需要積極嘗試各種新的工作方法,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將德育工作落實到實處,強化自身的素質(zhì)水平,幫助學生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智育、德育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