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瓊英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荔浦市荔城鎮(zhèn)黃寨小學 廣西 荔浦 546600)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有一個獨特的主張:少上課,多讀書。“少上課”是要教師放棄話語霸權,把課堂時間盡可能多地還給學生;“多讀書”是要學生學會學習,主動探究,盡可能地拓展學習空間。中國畫中“留白”的運用值得借鑒,把“留白”藝術引入數(shù)學課堂教學,為學生留足觀察、操作、實踐以及獨立思考的空間,誘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常常能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利用“留白”導入新課,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期待研究的問題情境,巧設懸念,撥動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使學生欲罷不能,主動探究,樂此不疲。
例如,我在教“圓周的周長”時,一開始我就提出一個問題:“要想求出一棵大樹的直徑,在不鋸倒大樹的情況下,你能用什么辦法?”這樣,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后,給學生留足自主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自學,知道通過圓的周長可以求出圓的直徑。自然恰當?shù)膶耄粌H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求知欲,還喚起了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再次關注和思考。
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布下短暫的“空白”,給學生留足自主思考的空間,能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再思考,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
例如:我在一次執(zhí)教“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時,讓學生用若干個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的方法去探索所用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與拼成的長方形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進而使學生初步感知質(zhì)數(shù)與合數(shù)。當學生在幾次實驗后猜想: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越多,拼成的長方形個數(shù)也越多時,我并沒有立刻指正,而是在課堂教學時間非常寶貴的情況下聲色不露地沉默1分鐘,此時教室里靜得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見,學生對老師的反應感到疑惑不解。他們沒有等老師作出評價,便又開始積極地思考:到底在哪里出錯了?這一恰到好處的“留白”,使學生陷入深思,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面對新的數(shù)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并探索其應用價值。”教師要給學生一雙數(shù)學的眼睛,引導學生觀察世界、體驗生活,“學數(shù)學”必須和“用數(shù)學”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能力。
書本知識不在實際中應用,學生解決問題,適應社會的能力永遠不會得到提高。例如了解“比例尺”后“留白”:你們已經(jīng)學會了求比例尺,學會了計算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那么能否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呢?學生們就會想到去量一量,算一算地圖上兩個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去估算一個省份的實際面積,想到自己去繪制學校的平面圖、教學樓……
學生對自己發(fā)現(xiàn)的知識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所學知識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質(zhì)和聯(lián)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自己去觀察、思考新問題,進而探求新知識。
例如,在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黨面積時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能不能根據(jù)已經(jīng)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找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呢?”此刻,教室里一片寂靜,但,學生們的思維卻活躍起來了,過了幾分鐘,就有許多同學舉手了。有的把手中的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個直角梯形再拼,有的把平行四邊形剪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直角梯形……,有的拼成了長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然后,我引導學生利用拼成的長方形找到了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在整個推導過程中老師處于組織者、引導者的地位。學生自己找到了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方法,找到了知識之間的銜接點。最后,教師告訴學生應用這種方法也可以推導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為后續(xù)學習作了鋪墊。
現(xiàn)代文學家謝榛說:“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如撞鐘,清音如余?!钡拇_,一堂課如一首樂曲,結尾猶如曲終時留下裊裊不盡的余音。教師在課尾設計好“留白”小結,不僅能使學生產(chǎn)生余聲未消,意猶未盡之感,還能為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例如,數(shù)學“比”的練習課,我對學生說:“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趣的比,知道亞洲成年人的頭長與身高、坐高、和盤高的比,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的頭長與身高、坐高、和盤高的比與成年人是不相同的,如果感興趣的話,請同學們課后收集資料再算一算,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找到這些有趣的比?!笔谡n至此,下課鈴聲如約而至,教師踏歌而去,給學生留下了回味與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再次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喚起了學生探究的熱情,收到了“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課堂“留白”表面看似不教,實質(zhì)是高效率地教,就那短暫性的停頓,就像云彩遮住了太陽,當云彩飄散時,太陽就會大放光彩,為學生留足探索的空間讓課堂煥發(fā)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