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蘇通科技產業(yè)園區(qū)實驗學校 蔣培玉
眾所周知,思路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寫不出好的作文,往往最核心的問題是沒有清晰的思路。當思路清晰時,學生會順利地完成對作文的構思,做到下筆如有神,寫起來如行云流水。然而,如果寫作時思維混亂,則不僅下筆困難,而且寫作時也會沒有明確的中心,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時而寫西瓜,時而寫芝麻,毫無邏輯性可言,當然寫出來的文章也決然不能稱之為好文章??v觀上言不難看出,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要問題是幫助學生找到寫作的思路并理清思路。而思維導圖就是一種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大腦思路的工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地運用思維導圖來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幫助學生分析立意、選材、謀篇、達意,從而促使學生寫出好的文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很多學生對寫作存在畏懼心理,究其根本是因為看到作文題目時不能順利地找到寫作的缺口,也就是說寫作的思路沒有打開,選材進入了死胡同。要想幫助學生順利地找到寫作的思路,打開寫作缺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分析題目、審清題目。首先,要認真地推敲題目中的每一個字眼,從中找到關鍵性詞語。其次,以關鍵詞為核心,四散開來進行分析,既要注意題目的限制性詞語,也要注意尋找題目中未加限制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就是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和自由創(chuàng)作的廣闊天地,是寫作的缺口,只有找到了寫作的缺口,學生就會豁然開朗,從而消除了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進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熱情。
例如,以寫“我的媽媽”為例,我在運用思維導圖來指導學生寫作時,首先讓學生分析題目的關鍵性詞語是什么?是“我”和“媽媽”,這時我把“媽媽”置于思維導圖的中央,然后引導學生開始挖掘與媽媽有關的信息。學生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樣子的媽媽,有的學生說“慈愛的媽媽”,有的學生說“忙碌的媽媽”,有的說“嚴厲的媽媽”,有的說“迷糊的媽媽”,有的說“幸福的媽媽”等。接著,我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第二分支擴散,“xx的媽媽”可以從外貌、語言、事件等方面來表現(xiàn)。這樣一來,學生就由中心詞向四周進行思維擴散,打開了寫作缺口,找到了寫作的思路,從而發(fā)現(xiàn)原來寫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如此便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素材是作文的血和肉。一篇好的作文只有獨特的立意、清晰的思路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豐富而生動的素材來充實作文內容,突出作文的主題,完善作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幫助學生打開寫作缺口,找到寫作的主題和思路后,還應該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的主題枝干上開始進行多支分裂,爆發(fā)頭腦風暴,從而挖掘出豐富的寫作素材。最終,學生從思維導圖中提取出其中最完整的分支來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從而提煉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如此一來,教師運用思維導圖不僅解決了學生寫作時千篇一律、東拼西湊的毛病,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以“我的媽媽”作文題目為例,如果選取“幸福的媽媽”為寫作主題的話,學生就可以此來展開?!靶腋!笨梢苑至褳閾碛杏H情的幸福、業(yè)余愛好帶來的幸福感和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等,親情的幸福又可以分裂為能干的老公、聰明懂事的兒子、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等,然后,以“聰明懂事的兒子”再進行分裂,可以寫“我”在學校做了什么好事、取得了什么成績、幫助了什么人、在家孝敬老人、待人有禮等使媽媽感覺到了無比的幸福。這樣一來,我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由中心向四周一級一級地分裂開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充實的框架,也擁有了豐富生動的寫作素材。不僅如此,我在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入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促使學生養(yǎng)成了嚴謹?shù)倪壿嬎季S,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篇作文之所以被稱為佳作,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作文中融入了真情實感,能夠引起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但是,現(xiàn)在很多小學生的作文只是簡單地記流水賬,使人讀起來覺得寡淡無味,猶如一杯白開水。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是不是小學生不懂得表達真情實感?其實不然,只是小學生的情感被思維限制了、掩埋了,在寫作時不能很好地加以運用。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一點一點地挖掘深埋在小學生心底的真情實感,由抽象的語言文字擴展到具象的生活實例,從而喚起學生心中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澆筑寫作的靈魂。
例如,在指導“我的媽媽”作文寫作時,我會引導學生聯(lián)想與媽媽有關的關鍵詞,以“忙碌的媽媽”為例,讓學生思考:媽媽每天都做了哪些事情變得很忙碌?有的學生會說:“無非就是一天三頓飯,上班下班?!边@樣簡單的話語真的能概括媽媽的一天嗎?其實細想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媽媽每天早早起床為全家準備早餐,時間雖短但卻合理地安排和準備了好多,滿足了一家人的不同需要。雖然媽媽還得工作,但是從來都不會忘記給我準備好吃的,半夜起來幫我蓋被子,幫家人洗衣服,打掃房間等,而這些細微瑣碎的事情不正是媽媽對全家人的關心和愛護嗎?媽媽在用她弱小的身軀支撐著這一個家。這樣一來,我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幫助學生挖掘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喚醒了學生心中的愛,并將這份愛滲透進了字里行間,從而寫出了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澆筑起了寫作的靈魂。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寫作意義重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更為科學有效的策略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最大功效,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