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達善小學校 陸家妮
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作文寫作教學也在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最突出的就在于強調(diào)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寫作過程,使得小學生的作文基本素養(yǎng)不斷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過程寫作教學法是最新的一種作文教學方式,經(jīng)過實踐檢驗證明,對于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在小學中年級作文寫作教學過程中,過程寫作教學法可以實現(xiàn)小學生基本的作文功底培養(yǎng),具體內(nèi)涵是指通過把作文寫作的核心方法和技巧通過分步講解和教學,使得學生在逐步學習和提升的過程中得到作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小學生作文寫作綜合水平的有效提升。過程教學法在小學作文中的重要意義在于通過教學分解,把復雜的作文寫作變得以分布教學為主的模式,削弱了作文整體教學的難度,也有利于小學生在具體的過程教學中充分把課堂教學內(nèi)容融會貫通,切實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基本功和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貫徹作文教學觀念,充分吸引和利用過程教學法的先進性和有效性,通過積極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和教學方式,滲透在日常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基本功和綜合水平。
生活是作文寫作中素材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在具體的生活中進行感受和情感啟發(fā)是小學生作文體驗提升的有效途徑,引導小學生仔細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是作文過程教學的基本形式。過程寫作教學法突出了小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更要踐行這一教學理念,聯(lián)系小學生熟悉的生活和現(xiàn)實進行作文教學,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的作文興趣和寫作的積極性,在充分參與教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獲得寫作的實際體驗和作文能力的綜合提升。作文素材是作文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相關(guān)的作文素材支撐,小學生在寫作時思路匱乏無從下筆,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積累足夠的作文寫作素材。
例如,在小學以“我喜歡的植物”為題進行作文寫作教學時,在作文準備階段,教師應該要求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植物來積累寫作素材。作文寫作是一個持續(xù)性的過程,只有經(jīng)過仔細的觀察和準備,并有效結(jié)合小學作文教師的指導,才能真正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在觀察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仔細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和變化,通過這樣的實踐觀察可以有效鍛煉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使得小學生在具體的生活體驗過程中感受作文寫作的基本魅力,促使小學生感受作文寫作的過程,促進小學生作文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對生活的實際體驗過程。
作文教學應該以具體的范文講解作為基礎,通過范文所展示的作文寫作技巧和基本要求進行寫作,有利于小學生在實踐中提升作文能力。作文的內(nèi)容和體裁千千萬萬,如何挑選適合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的作文范文,非??简灲處煹慕虒W素養(yǎng)和能力。因此,教師在挑選作文范文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小學生興趣的關(guān)系,使得范文可以有效促使小學生投入到教學和講解過程中,得到相應的教學能力的提升。針對不同的作文體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范文展開教學,是最為有效的作文過程教學法的綜合體驗,也是小學生能力提升的要求。
例如,在進行以人物刻畫為主的作文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挑選小學教材中經(jīng)典的《三顧茅廬》。整篇文章通過學生的預習,可以讓學生回答“是誰三顧茅廬?”“為什么三顧茅廬?”“三次光顧,分別是什么結(jié)果?”這一系列問題可以讓學生回憶起課文的大致梗概,對于文章邏輯內(nèi)容的構(gòu)成都有一定的認識。另外,結(jié)合人物的肢體語言和動作進行形象的刻畫,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在具體的教學指導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具體分析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和描寫技巧,引導小學生仔細體會描寫過程對作文綜合表現(xiàn)力的影響,從而引導小學生思考如何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人物形象特征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
過程寫作教學法在小學教學中的最后一道保障就是作文的批改環(huán)節(jié),教師如何通過作文批改來改進小學生的寫作技能需要有效地探索。小學生由于作文水平有限,在寫作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大大小小的問題,大到主題不突出和行文沒有章法,小到錯別字和字詞引用的錯誤,教師在作文批改過程中應該從基本的錯誤抓起,通過認真負責的批改促使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新作文批改形式,針對不同的小學生采取適應的批改方法,像面批和細批,使得每一個小學生都可以經(jīng)過教師點撥以后進行有效的作文修改,逐步提升自己對作文的綜合感知力,改正不足,提升能力。
例如,在以“成長的煩惱”為主題的作文寫作任務完成以后,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實際完成情況進行作文批改指導。在這篇文章寫作過程中,由于緊緊貼合小學生的基本生活和實際狀態(tài),使得大部分的小學生都可以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教師在批改過程中應該重視基本的作文技巧,像字詞和核心內(nèi)容的表達,促使小學生可以直面自己的寫作錯誤和不足之處,從而使小學生可以改正自己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文水平。教師的作文批改也應該一視同仁,通過積極的批改方法,強調(diào)學生基本的作文寫作過程,促進綜合能力的實際進步和綜合性提升。
總而言之,在小學中年級語文開展作文教學時,教師應該重視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實施,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圍繞小學生的興趣展開作文教學,促進小學生作文能力的綜合提升。過程寫作教學法重視基本的作文技巧,引導小學生逐步提高作文寫作能力和作文的寫作思路,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