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衛(wèi)紅 李保春
一瓣瓣梨花在我的記憶中飄搖了很多年。平原上的積雪似乎還沒融化,忽然而來的一陣雨水之后,你能在悠揚的嗩吶聲中想象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情景么?
童年的日子里,似乎沒有那種純粹審美意義上的花。我在故鄉(xiāng)見過的花大都與人類得以生存的植物有關(guān)。相比之下,梨花,應(yīng)該說是從我童年的最深處綻開得更像花的花了。
多少年過去了,我仍然記得一條河繞著梨園緩緩流去。這是淮河的一個支流,每到夏日便漲得滿滿的。碭山梨便從這條河運出去。鄉(xiāng)親們把舍不得吃的梨子藏在地窖內(nèi)。河上有一清代石橋,古拙厚重,一律用大青石砌筑而成。然而,橋邊碑銘上的字跡已模糊難辨了,真是流水無情,梨花有意。站在石橋上,你能望見一大片似雪如云的梨花,沿河逶迤鋪展。從河的上游漂下來的梨花瓣,多少年后仍讓我嗟嘆不已。平原人愛哼小調(diào)、梆子、豫劇,尤其喜歡在梨園的棚子里三三兩兩吹嗩吶。新媳婦抬進門,嗩吶聲如太陽出來般喜氣洋洋。前村后莊有人老去了,再聽見那嗩吶的哭腔讓人心酸痛楚。想當(dāng)年,吹嗩吶的鄉(xiāng)親們咿咿噢噢然后嗚嗚呀呀穿過梨園,跟在他們后面飛跑的那個小女孩一點也聽不懂。
我想,一個人最初和最終的選擇肯定是偶然或命中注定的。我在一棵棵梨樹的枝葉之間游戲、纏繞、奔跑直到十歲。那是我最初認識的葉子和花朵。在黃河故道廣袤肥沃的沙土地上,最適合生長的便是皮薄汁多的大酥梨。每年四月底是最忙碌的梨花授粉季節(jié)。鄉(xiāng)親們把黃梨、酸梨的花蕾預(yù)先摘下來,放在通風(fēng)處陰干碾碎。裝到小瓶中做成花粉保存好。等到梨花競相開放成漫天大雪時,全村男女老少便出現(xiàn)在梨園。他們腳踩長凳、梯子小心翼翼地用小棒把花粉點到每一朵花蕊里。父親總是在這個時候從部隊探親回家。他帶著我、妹妹和弟弟來到梨園,他點花粉的動作又輕巧又熟練。他總是說,今年的梨花比去年的好!我發(fā)現(xiàn)父親仰望梨花的笑臉像個大孩子!一陣風(fēng)吹來,片片花瓣會落在我們的頭發(fā)里,衣袂上……但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在梨花之間。多少年之后,我才深刻地感受到那場“倒春寒”帶來的凋零慘象!在四月,在一個不是清明的清明,我立在英年早逝的父親墳前,舉目望見對面蔥翠的山之上一抹淡淡的白云,想著父親一生兩袖清風(fēng)、剛正不阿,我心里突然一陣裂痛:爸爸,梨花又盛開了,你什么時候才能回來?這時候,我看見片片褐灰色的梨葉厚厚地覆蓋在黃河故道上。在北方高遠的天空下,一群穿著白色或黑色衣服的人們穿過梨園走向黃土高坡的靈地,嗩吶聲經(jīng)久不散地在泥土上空飄蕩著……
作為原初的花朵,梨花培養(yǎng)了我一種深積在冬日風(fēng)雪中的憂郁而沉靜的氣質(zhì)。我感謝梨花!在我最深的記憶里,梨花是明亮的,它的光輝足以照徹我的一生。我的第一首小詩就含苞于梨園之中。因為這些花朵,我從沒有畏懼和逃避過凍僵的河流和田野。即使面對草檐上垂下的冰凌、寒冷及困苦,與我相伴的梨花足以使我一生坦然和安寧。
記得那是一個夢醒之后的冬日清晨,我開門時突然被眼前的一幅類似北方平原的皚皚白雪驚呆了。就在這一瞬間,深埋在記憶中的梨花以一種令我痛感的方式出現(xiàn)在我目光所能企及的地方。梨花!讓我終生感動的梨花雪!慢慢地在我的視野中模糊成一片白霧,白霧上有一條河,河上漂著過去年代的花瓣。
淚水猛地涌出我的眼眶……
(選自散文集《一個人的山谷》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9年版)
【解 讀】
我們每個人都有記憶,童年就是我們記憶的起點,家園情懷是我們一生始終無法擺脫的眷戀。在我們花開花落的漫長歲月中,我們總會至今夢里猶向它。
《梨花雪》回憶往事,從雪入手,引出梨花,喚醒自己的童年記憶和家園情懷,表現(xiàn)了對童年生活,對親情、家園的刻骨銘心的懷念之情。文章所有的詩意都來自于梨花,似雪如云、明亮的梨花,潔白而純凈,一如童年的純真,是“童年的最深處綻開得更像花的花”,“深埋在記憶”中,隨時花開。
梨花中有童年生活的全部,簡單而有趣。十來歲的孩童,“在一棵棵梨樹的枝葉之間游戲、纏繞、奔跑”,愜意而自由,簡單的生活,單純而又充滿詩意。
從來景物有內(nèi)蘊,自古梨花有芳魂。作者魂牽夢繞的梨花,賦予了她獨立的內(nèi)在氣質(zhì),潔白的梨花背后是她的精神追求。梨花在作者看來是“原初”的花,具有本源性,它明亮,給人帶來希望,所以讓作者擁有“憂郁而沉靜的氣質(zhì)”,使她“坦然和安寧”,不再“畏懼和逃避”人生中坎坷與痛苦。梨花意象的象征意蘊,讓人難忘。大多時候,不是我們在欣賞美好事物,而是它們引領(lǐng)著我們的生活和人生。
梨花的記憶沾染了作者全部家園的記憶痕跡,更有五味的親情悲歡。童年中的梨花是色彩多樣的,時而潔白,時而芬芳,時而褐灰色,是她情感記憶和家園情懷的濃縮點:“梨花授粉”時全村男女的忙碌;收獲大酥梨的喜悅;還有婚喪嫁娶時的喜悅與悲傷,生活的色彩次第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雖然當(dāng)時不知道這些生活細節(jié)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的意義,但那份圖景和場面卻早已潛移默化地浸入了作者幼小的靈魂深處,成為人生中美好記憶的來源。從梨花起興,點點敘述,絲絲情愫,指向的是鄉(xiāng)情與父愛。梨花里有著親情的氣息,那份潔白是親情的寄托,梨花的潔白,又象征著親情的無私,映照著父親的“兩袖清風(fēng)、剛正不阿”,折射出作者對父親永遠的思念。
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樣的難忘,難忘中都會有色彩不同的情感物象來維系,只是你在夢中心向誰?
[作者通聯(lián):河南項城市第一高級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