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定川
(甘肅省詩詞學會,甘肅蘭州730030)
中國歷來有著對地方名勝或風景特色提煉概括的文化現(xiàn)象,這種文化現(xiàn)象往往出自當?shù)孛耖g,或是地方文化代表及游歷學者,或是地方政府為系統(tǒng)提升當?shù)匚幕肺欢M織有關人員針對本地特點,把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聯(lián)系和結(jié)合起來,用文化的形式高度概括并加以量化,以清晰明靚、一聽便曉,使人們感覺有美的享受,大有看景不如聽景之效果,故而用來代表和彰顯地方形象和知名度。用數(shù)字從二到十、十二、十四、十六不等,其中用八、十六者居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燕京八景”,據(jù)說最早出自金代,直到清朝乾隆年間又進行了整理,為“太液秋風”“瓊島春陰”“薊門煙樹”“金臺夕照”“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映月”“居庸疊翠”。于是,全國各地紛紛效仿,風靡一時,從秀麗的江南到粗獷的北方,許多古城名鎮(zhèn)都用“八景思維”來總結(jié)提煉本地風光特色,如“揚州八景”“洛陽八景”“金陵八景”“長安八景”“蘭州八景”等,在“八景思維”的基礎上還擴以十、十六,或者更多,如“西湖十六景”“渭源十六景”“千山龍泉寺十六景,甚至“蘇杭三十六景”。人們旅游或者要了解某一地方,如果能先了解該地方已總結(jié)出的諸如八景之類的風景特色介紹,不但有提前引人入勝之感覺,更有擴充知識之效果。一般總結(jié)提煉的方式基本上都以四言為主,讀起來朗朗上口,說起來津津樂道,大凡這種文化現(xiàn)象在一些古老的城市或名勝地區(qū),往往還會有很多名人對應景點題寫一些對聯(lián)和詩歌,這種形式既豐富了風景的內(nèi)涵,又擴展了風景的外延,可貴的是還能引出一些美麗的傳說和歷史典故。
青城(條城)位于甘肅省榆中縣最北端的黃河南岸,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和全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古民居保存較為完整,是國家4A 級旅游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容豐富,有一定歷史價值。青城雖小,歷史以來,被稱為塞上江南,風景優(yōu)美,商業(yè)發(fā)達,世世崇文,代代重教,且人文景觀甚多,可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就明清以來先后有進士十名,貢生、舉人近百名,在“八景思維”的影響下,本邑文人提出了“青城八景”,即“鹿谷新耕”“崇蘭列嶂”“葦泉月夜”“夾河煙樹”“午當神鐘”“大船古渡”“小巖晚照”“黃崖滴水”。前人對應八景也寫過不少優(yōu)美的詩聯(lián),長期以來,為后人傳誦。筆者青年時代,在故里青城生活了15 年之久,對青城山山水水頗感興趣,對很多人文景觀也歷歷在目。青城作為歷史文化名鎮(zhèn),筆者認為青城景觀遠不止八景,于是,爬山攀巖,涉水跨溝,登高望遠,細察近觀,在青城(條城)原來八景的基礎上擴為十六景,并創(chuàng)作七言古風16 首,以體現(xiàn)青城自然景觀之美、人文景觀之勝、歷史文化之厚重。因為有些景觀由于歷史原因已不復存在,余一方面回憶,一方面進一步了解,本著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尊重現(xiàn)實的原則,創(chuàng)作了青城(條城)懷古十六景,分別為“鹿谷新耕”“葦泉夜月”“崇蘭列嶂”“崗崗飛瀑”“龍堡烽燧”“夾河煙樹”“紅山行人”“大船古渡”“普濟梵宇”“小巖晚照”“午當神鐘”“雷祖遠眺”“龍山晴雪”“野渚飛鴻”“黃崖滴水”“尖峰曦光”。青城(條城)十六景是對原青城八景的擴補,是青城歷史文化傳承基礎上的延伸,是發(fā)展青城文化旅游的重要內(nèi)容。雖為一己之見,實乃青城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客觀之存在。古風十六首之拙作,不乏存有局限,借景寄情,托物言志,很難做到詩境之妙,還望方家同道指正。
鹿谷新耕
遙望鹿谷接高云,脈承南北溝壑深。
細雨陣陣呦聲遠,春風微微殘雪融。
穹廬籠蓋出新綠,山屲影動有人耕。
生長收藏談何易,櫛風沐雨為誰勤。
葦泉夜月
峽口波動蕩山影,星月交輝映水中。
雁過棲息年年宿,蛙走葦間歲歲聲。
濱涯茨屋六七間,樹叢黃葉二三成。
崇蘭列嶂
崇蘭山色晴方好,列嶂層疊神氣浩。
天際云起游龍接,峰聯(lián)谷動銀駒跑。
暮春將盡草方綠,晚秋未至樹空搖。
南坪東西廟九座,星稀猶聞人語早。
崗崗冰瀑
磊拓嵯峨開洞天,怪石兀立出清泉。
崗崗巉巖分五級,瀝瀝玉珠掛長簾。
北風一夜變銀幕,晶瑩千花呈奇觀。
冰流逶迤遂長谷,天河落地盡渾然。
龍堡烽燧
嶙峋巖下滔滔水,懸頭崖巔煙霧飛。
山脈臨河稱龍頭,地險傍水設堡壘。
古來曾經(jīng)多戰(zhàn)事,夜燃烽火晝起燧。
更有丘冢話傳奇,移步獨見闖王碑。
夾河煙樹
黃河巧繪夾河洲,沿邊灘涂盡楊柳。
郝車提水走渡槽,溉田交叉跨渠流。
晨霧籠綠迎朝曦,夕煙霞紅繞樹頭。
箍窯兩座避風雨,清風一枕在瓊樓。
紅山行人
邊墻內(nèi)外梨花稠,四水分流出三洲。
風臨綠樹枝梢絮,隔岸紅巖峭壁陡。
山路謠曲有行人,水車咿呀伴孤柳。
曾經(jīng)速寫今何在,只見黃河向東流。
大船古渡
兩溝對峙疾流來,駝鈴古道渡口開。
小商巨賈跨河行,大船滿倉劈浪載。
千里迢迢追日月,萬事悠悠牽夢懷。
成就多少往來客,如風如煙化塵埃。
普濟梵宇
百年禪林倚崇蘭,殿宇平臺榭空懸。
檐下牌匾普濟寺,脊上蹲獸拱歇山。
仄仄門邊賞偃月,幽幽徑里聽潺湲。
檀香梵音繞柏柳,初一十五人連綿。
小巖晚照
臥牛諸峰拱小巖,巍巍氣壯座東南。
千年風雨容不改,一覽云煙勢連綿。
夏前高山播糜谷,秋來疊巒勝金蓮。
夕陽皴染分明暗,晚照唯美醉心田。
午當神鐘
天梯百級達玉宮,得名緣是一洪鐘。
蓮花有聲傳千里,九宵震蕩雷公驚。
每見天變降白雨,鐘鳴云散霎時晴。
抗災免禍人智慧,午當神威并非神。
雷祖遠眺
鳳凰山上紫氣生,雷祖廟殿坐巔頂。
威壯丹霞擎天柱,逸姿碧霄燃心燈。
奔騰黃河湍流過,風動綠波細浪涌。
霧氣氤氳云中閣,朝夕長立擋沙風。
龍山晴雪
皚皚無邊天放晴,二龍當空閃銀鱗。
百級石階層層雪,重檐瓦槽道道瑩。
山下瓊枝冰晶秀,廟巔覆蓋霽光明。
日照青煙繚繞起,山門開處一孤僧。
野渚飛鴻
古來東灘水沼地,荼蓼洲得野渚名。
大小連片接天際,多少草木出水中。
來去回旋聲漸遠,空留蘆間撐筏人。
黃崖滴水
神奇黃崖別有天,石崖立壁滴圣泉。
古剎三殿峰環(huán)抱,端陽一飲求吉安。
胡楊枝茂接瓊露,側(cè)柏香薰生嵐煙。
亂石深蹊曲徑峭,下山更比上山難。
尖峰曦光
河畔聳然立金剛,晝夜暸哨矚遠方。
一柱擎天撐日月,單劍穿云震天堂。
彌霧難阻沖霄志,風雨洗禮更堅強。
盡覽條城景色地,最是尖峰對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