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塑
《碧奴》是作家蘇童2006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作者對中國神話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一次大膽而創(chuàng)新的重述。新故事僅保留原故事的起因(女主人公的丈夫被抓丁)與結(jié)尾(丈夫死,女主人公哭倒長城),其余都是全新的講述?!侗膛分v的是一個有關(guān)眼淚的故事。女主人公經(jīng)歷了一個由“淚的禁忌”到“淚的解放”的自我救贖的過程,因此眼淚是全書最重要的意象,而碧奴的唯一旅伴——一只盲眼青蛙,與她在人物設(shè)定上有種種相似性,讓人不禁探究它在故事角色之外的象征意義。因此,筆者將從這兩個意象入手,對碧奴由奴變神的救贖之路作一些概括和分析。
盡管故事的開頭沒有提到碧奴的罪,但她顯然是有罪的,所有北山下的人都有罪。而且,“碧奴”的“奴”字本意是奴隸。根據(jù)《康熙字典》的解釋,“奴婢,古之罪人”,可見,“奴”即有“罪”。
那么,碧奴罪在何處?筆者認(rèn)為有兩點:一是眼淚之罪,二是女性之罪。眼淚的罪追溯到好多年前,北山百姓因為給國王的親叔叔信桃君哭靈而獲罪,從此眼淚成了不可觸犯的禁忌。碧奴作為哭靈人的后裔,生來便有罪,生來就不能哭泣。另一樁罪來自她的女性身份。在北山下,男孩的出生令父親“驕傲”,男孩的來歷“與天空有關(guān)”,給男孩起名時,“父親抬頭看天,看見什么,兒子就是什么”。女孩出生時,父親必須離家“以此逃避血光之災(zāi)”。給女孩起名,父親看地,“地上有什么,那女兒就是什么了”。女兒家如此“低賤而卑下”,加上“更容易犯(哭)戒”,便多了一樁罪。
這就是碧奴的身份設(shè)定,她一出生就背負(fù)了這兩條原罪,但比起身份的低賤,更可怕的是她的生活環(huán)境,周圍人的刻薄與惡毒,政府的官僚與殘忍,給全書定下了黑暗又抑郁的基調(diào)。
刻寫民眾之惡,是新故事與舊神話的一大區(qū)別。敘述者不僅批判了統(tǒng)治者,“更指向蕓蕓眾生,指向圍繞在碧奴周圍的那些底層被統(tǒng)治者”[1]。
民眾之惡表現(xiàn)在“妒、貪、奴、狠”這四點上。先說妒。肅德老人從哭靈事件中幸存,原因是想到自己“只有羊,一頭豬也沒有,信桃君偏偏送(豬)給堂兄,不送給他……一生氣,眼淚就消失了”。因嫉妒而幸存,此處極具嘲諷之意。再說貪。當(dāng)哭靈的百姓發(fā)現(xiàn)是國王下令賜死信桃君時,“他們的心情不那么悲傷了……有人還順便把自家的羊趕到信桃君的菜園里,啃了點蘿卜秧子”。奴指的是奴性,當(dāng)哭靈者發(fā)現(xiàn)是眼淚惹來了殺身之禍時,他們不與官吏辯解,不作任何反抗,反而大叫,“他也是去哭靈的,她也是去哭靈當(dāng),為什么不抓他們?還有好幾百人呢,大家都哭了!”從這么一幅民害民的可悲景象可見奴性人格早已根深蒂固于百姓心中。至于狠,柴村的母親們在面對止不住哭泣的嬰兒時,“她們解決煩惱的方式是秘密的,也是令人浮想聯(lián)翩的……那些啼哭的嬰兒不見了,那些啼哭的嬰兒,怎一個個都不見了呢?”平淡冷靜的文字反襯出事件的可怖與民心的殘忍。
讀到這樣的身份設(shè)定與社會心理背景,我們不難預(yù)料,碧奴得到眾人協(xié)助完成尋夫之旅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她將面對無數(shù)的嘲諷與艱險。這趟旅途注定是一條通過受難完成自我救贖的路途。
碧奴的個體覺醒與精神成長是圍繞眼淚展開。北山下的各個村莊都是禁止哭泣的,所以各村發(fā)展出了各自不同的應(yīng)對方法。桃村的女性琢磨出了“奇特的排淚秘方”,每個人都能自如而隱秘地排淚。碧奴一開始“不如別的女孩聰明,也就學(xué)不會更聰明的哭泣方式”,但隨著故事展開,一次次的遭遇與絕望迫使她的內(nèi)在力量逐漸蘇醒,她排淚的方式越來越豐富,淚的力量也愈發(fā)強(qiáng)大。筆者通過表1將這種變化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一一列出。
表1 碧奴流淚方式與眼淚力量的變化
碧奴流淚是出于難過和委屈,淚水也無形中洗刷了她的罪。從她的淚水能感化眾人的那一刻起,她開始脫下為奴的罪衣,到最后淚水感化了山石和動物,哭斷了長城,她徹底完成自我救贖,成為一個傳奇。
選擇眼淚作為碧奴精神成長的標(biāo)志性意象,是因為女性與水有隱喻層面的互指同一性。首先,水是沉靜、溫柔、包容的,這些特性與傳統(tǒng)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一致。其次,“女性愛哭啼……‘眼淚’與女人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親緣關(guān)系”[2]。小說中特別將柴村女性與桃村女性作了對比。柴村女孩由于從不哭泣,“面容普遍枯瘦無光”,她們“沒有青春……看上去都像游蕩的鬼魂”,而桃村女孩因為懂得排淚,會哭泣,所以“燦爛如花”。碧奴是桃村的代表,長著“一張清秀端莊的臉”??梢娧蹨I/水正是女性的青春魅力所在,是女性生命力的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碧奴的母親。她母親“死得早,傳授(排淚)的秘方也就半途而廢”,碧奴因此控制不好淚水,從小遭人恥笑,但細(xì)想一下,也許正是這“半途而廢”減緩了碧奴奴化的進(jìn)程,為她的固執(zhí)與叛逆提供了可能性;正是對控制淚水技能不嫻熟,讓她的個體力量得以被喚醒并逐步壯大。
丈夫被征了役的女人很多,卻沒有一人愿意與碧奴結(jié)伴尋夫,還用“冰冷的目光審問她”,罵她“瘋女人”。于是,最后成了她旅伴的竟是一只盲了眼的青蛙。
青蛙的出場牽出了另一條故事線。它不可測的怪異行徑,給故事又增添了幾分魔幻色彩。青蛙是小說中又一個重要意象,與碧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首先,她們因為相似的目的踏上了相同的旅途:碧奴尋夫,盲蛙尋子。其次,青蛙與碧奴一樣固執(zhí),一樣“瘋”。盲蛙原是一位尋找兒子的盲婦人,別人告訴她,男人都被征往北方,應(yīng)該棄筏北上,但她依然固執(zhí)地乘筏而下,日夜不停地叫喊兒子的名字。最后,青蛙與碧奴都有特殊的武器——眼淚。碧奴的眼淚能哭斷樹枝,哭成淚箭,還害人犯了“思鄉(xiāng)病”;盲蛙眼淚中“那奇異的光芒”能打動馬人,讓他放走自己。更巧的是,“碧奴”的“碧”正是青蛙的顏色,這是否暗示著兩者間更緊密的聯(lián)系?
這就要談到青蛙意象的普遍象征意義。
蛙意象的形成可追溯到人類早期的蛙圖騰崇拜。廣西壯族在農(nóng)耕社會時期出于對雨水的需求,“把與雨水有關(guān)的青蛙作為崇拜對象,奉為氏族的圖騰”[3]。澳洲土著地區(qū)與北美印第安地區(qū)也都把青蛙當(dāng)作“雨季的象征”。除此以外,由于“雨水的降臨也預(yù)示著多產(chǎn),舊時墨西哥人就把蛙與多產(chǎn)聯(lián)系在一起”[4]。另有學(xué)者指出,蛙的生理特征——多產(chǎn)與豐殖“更加凸顯了蛙的母性特質(zhì)”,且捏泥造人的女媧也本是蛙身[5]。綜上所述,蛙意象常與雨水、多產(chǎn)、母性、重生等概念緊密聯(lián)系。水自不必再提,上文已提到盲蛙與碧奴都有用淚水感化人的本領(lǐng)。而說到蛙的多產(chǎn),不得不說說碧奴的來歷——葫蘆。由于葫蘆“具有強(qiáng)烈的依附性、攀援性和旺盛的繁殖力,被視為生殖崇拜的信仰物”[6],所以在生殖/多產(chǎn)這一層面上,青蛙與碧奴再度吻合。
基于兩者間的種種相似,筆者認(rèn)為,盲蛙絕不僅是一個故事角色、一個旅伴,它還代表著碧奴的精神意志,在碧奴決心堅定時它出現(xiàn),在碧奴彷徨迷惘時它消失。當(dāng)碧奴最后背負(fù)著重石艱難地爬行在官道上時,盲蛙再度出現(xiàn),“輕盈地指點著她的爬行路線”,且隨著逐漸接近目的地,碧奴的決心與意志力越來越強(qiáng),“無數(shù)來歷不明的青蛙排成一條灰綠色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大燕嶺方向跳,跳”。也可以說,盲蛙既是故事里那個尋子的母親,也是碧奴的精神母親,在精神上激勵、指引著碧奴走完這條救贖之路。
回過頭來看,最初是什么力量驅(qū)動著碧奴走上這一條千里送寒衣的死亡之路?柴村的女巫早就警告過:“你別去,去了你就回不來了,你會病死在路上?!钡膛粸樗鶆?,帶著未涉世的焦慮感,她埋葬好自己的魂魄——一只葫蘆,而后便迎著宿命走去了。我們都知道,碧奴的目的是為丈夫豈梁送去一件冬衣,但正如女巫所問“什么男人的冬衣抵得上你的一條命?”這大概也是許多讀者心中的疑惑。萬豈梁這個角色自始至終沒有出場,兩人的互動片段大多來自碧奴的回憶和幻想。雖然有學(xué)者提出:“這既削弱了愛情的溫度、感染力與神話色彩,又多少減少了碧奴形象的邏輯力量”[7]。但筆者認(rèn)為,豈梁不直接出現(xiàn),反倒給讀者留下更多空間去想象一個美好丈夫的形象。小說中碧奴幾次“看”到豈梁。她看見豈梁“穿著她送去的那套嶄新的冬袍,多么英俊多么威武”,看見“豈梁的臉在九棵桑樹下面盡是陽光,開朗而熱忱”,表現(xiàn)了她對丈夫外貌的喜愛;“她忘記了自己的模樣,但豈梁是不可遺忘的”,這是一種忘我的愛;“她記得他的手……粗糙而有力,夜里歸來,她的身體便成了那九棵桑樹,更甜蜜的采摘開始了……碧奴思念豈梁的手……思念他的時而蠻橫時而脆弱的私處,那是她的第二個秘密的太陽,黑夜里照樣升起,一絲一縷地照亮她荒涼的身體”,這是結(jié)合了性欲的愛。可見,千里送寒衣的內(nèi)在動力便是碧奴內(nèi)心的愛與欲。所有女子都有愛和欲,但它們與眼淚一樣,被禁錮久了,便爆發(fā)不出來了。所以,她們雖然掌握了巧妙排淚的技巧,卻也喪失了那一點反抗與爆發(fā)的可能性,不能像碧奴一樣忘我地踏上生死未卜的千里之途。
這篇小說與《鏡花緣》的風(fēng)格十分相似,都是用一個個怪誕的故事來嘲諷世風(fēng)日下、民心不古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之處在于,這部小說的落點在女性。蘇童在自序中寫道:“我對孟姜女的認(rèn)識其實也是對一個性別的認(rèn)識,對一顆純樸的心的認(rèn)識……孟姜女的故事是傳奇,但也許那不是一個底層女子的傳奇,而是屬于一個階級的傳奇。”所以,雖然受時代和身份的限制,碧奴是狹隘而無知的,而且她瘋狂、固執(zhí)、迷信,她的力量非常樸素,是一種近乎本能的力量。但也許打動作者的正是“底層女子”的這顆“純樸的心”,他想讓所有人都看到女性身上那水一般的強(qiáng)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