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華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體檢人群的健康狀況,并根據(jù)情況提出護理管理措施。方法 選擇該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該院健康體檢人群1 000人,分析體檢結果,并總結出相關的護理措施。結果 1 000人中有590人檢出異?;蚣膊?,檢出疾病前5位依次為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肥胖。年齡≤30歲的疾病檢出率為39.00%,30~50歲的疾病檢出率為54.00%,≥50歲的疾病檢出率為86.00%,各個階段疾病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會影響到人類的身體健康,應該盡早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盡早發(fā)現(xiàn)疾病,治療疾病,以此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健康體檢;健康狀況;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8(b)-0069-02
隨著社會地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健康體檢已經(jīng)成為了提升生活質量、預防疾病的主要手段,當臨床醫(yī)療機構不斷改革發(fā)展,醫(yī)療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醫(yī)院為了尋求更好的發(fā)展,在醫(yī)院內部增加了健康體檢項目,同時為了給予受檢者優(yōu)質的護理,而提出了護理管理,以全面提升護理服務的水平[1]?,F(xiàn)通過研究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間選取在健康體檢人群1 000人為研究對象,分析該院體檢人群的健康狀況,探討護理管理的相關策略,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健康體檢人群中男502人、女498人,年齡19~81歲,均值(52.4±10.52)歲,其中年齡≤30歲占200人,年齡30~50歲占550人,年齡≥50歲占250人;文化程度中有184人小學及以下,占比18.40%,有162人初中,占比16.20%,有302人高中,占比30.20%,有352人大專及以上,占比35.20%;職業(yè)組成中有285人個體私營業(yè),占比28.50%,有196人企業(yè)單位,占比19.60%,有222人事業(yè)單位,占比22.20%,有214人行政單位,占比21.40%,有83人其他,占比8.30%。
1.2 ?方法
將所有健康體檢人群的檢查結果均錄入計算機中,醫(yī)護人員需詳細詢問患者的家族史、既往病史等情況,體檢項目如下:①B超檢查、X線檢查;②心電圖;③化驗檢查;④耳鼻喉檢查;⑤口腔檢查;⑥眼科檢查;⑦婦科檢查;⑧外科檢查;⑨內科檢查[2]。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用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用(x±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健康體檢的1 000人中,有590人檢出疾病或異常,占59.00%。在1 000人中,有200例年齡≤30歲,其中體檢合格人數(shù)占122人(61.00%),異常人數(shù)占78人(39.00%);有550人年齡30~50歲,體檢合格人數(shù)占253人(46.00%),異常人數(shù)占297人(54.00%);有250人年齡≥50歲,其中體檢合格人數(shù)占35人(14.00%),異常人數(shù)占215人(86.00%),年齡≤30歲、30~50歲、≥50歲人群的疾病檢出率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健康體檢人群的健康情況
健康體檢主要是借助醫(yī)學方法和手段,為受檢者檢查身體狀況,并掌握其健康狀況,在盡早發(fā)現(xiàn)疾病后,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幫助患者消除隱患。目前臨床上醫(yī)學目標主要以促進人類身體健康為主,為患者提供社會干預、心理干預以及生理干預模式,臨床醫(yī)護人員根據(jù)護理要點,注重對受檢者的病情進行監(jiān)測,盡早地來院體檢,能夠盡早發(fā)現(xiàn)影響到身體健康的疾病,并為患者盡早采取治療[3]。在該研究中,健康體檢人群的健康狀況堪憂,在1 000人中疾病或異常的檢出率就高達了59%,檢出前五位的疾病為: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肥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人群患上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為主,當運動量減少,工作、學習壓力變大,生活節(jié)奏加快,飲食結構發(fā)生變化后,肥胖癥、三高等疾病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比較不同年齡階段受檢人群疾病檢出率,30歲以上人群的疾病檢出率更高,因此這類人群應該定期來院進行體檢,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身體健康。
3.2 ?健康體檢的護理管理策略
(1)建立檔案:為每1位受檢人員建立健康檔案,能夠科學有效地獲得每位受檢者的信息,并對其個人健康信息、治療措施、體檢結果進行建檔,不僅僅能夠提升健康管理的連貫性、有效性和預見性,而且針對醫(yī)院建立檢測追蹤機制具有重大的價值。如今各個醫(yī)院都逐漸建立了健康體檢中心,但是在體檢之后幾乎沒有對體檢者進行隨訪,因此導致體檢后的檢后服務不夠完善。針對此種情況,醫(yī)院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為每位受檢者建立完善的檔案,社區(qū)與醫(yī)院進行合作,加大健康宣傳工作,也可以通過隨訪或打電話的方式督促體檢人員來院進行體檢;以資料庫作為中心,收集相關信息,并分析研究受檢者的體檢結果,并根據(jù)結果確定隨訪人群;醫(yī)院中要建立健康檔案管理系統(tǒng),并在體檢中心分析、處理、收集所有的數(shù)據(jù),并用抽查、隨機的方式來確定是否需要對受檢者提供跟蹤隨訪服務[4]。(2)護理管理:①體檢前護理管理:護理人員根據(jù)體檢者的需求,提供普通人群檢查、入職體檢等體檢服務,并結合相關的體檢項目,綜合性地考慮每位受檢者的體檢時間和意愿,并為受檢者準備好體檢物品,安排到體檢時間[5]。②體檢中護理管理:體檢之前護理人員先準備好體檢相關物品,等到體檢者到達之后,護理人員需要耐心指導受檢者,并向其詳細告知體檢流程和注意事項,并為體檢者解決較難的問題,針對體檢人員來說,處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難免會存在焦慮、緊張等情緒,而護理人員應該幫助受檢者消除這種負面情緒,當體檢結束之后,護理人員應盡快將體檢的標本送至檢驗科進行檢查,避免標本破壞[6]。③體檢后護理管理:在體檢結束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全面匯總、整理受檢者的信息和資料,并打印全部的體檢報告單,告知體檢者返院取體檢報告的時間,若是體檢者對體檢結果存在疑問,護理人員需積極解決受檢者的疑問,若無法解決時,需要為受檢者引薦醫(yī)師,讓受檢者向醫(yī)師進行咨詢,護理人員需保管受檢者的全部資料,并在特定情況下建立檔案,方便后續(xù)管理工作的進行[7]。④飲食管理和運動管理: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控制飲食中糖量和脂肪的攝入量,并充分發(fā)揮蛋白質的保健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蔬菜和水果,并保證多攝入維生素,需要注意攝入動物蛋白的含量不得多于總蛋白的20%。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運動習慣,并維持正常的體重,在運動過程中避免劇烈運動,可以適當性地進行有氧運動。受檢者在生活中要放松心情,若是人體機體長期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之下,會造成機體變異,這在很大程度上會損傷到機體的組織,并導致各種各樣疾病的發(fā)生[8]。因此受檢者需要在生活和學習中學會釋放壓力,保持積極、努力的狀態(tài),針對檢出疾病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準確記錄其飲食情況和運動情況,并鼓勵患者進行自我監(jiān)督。
綜上所述,肥胖、脂肪肝、三高已經(jīng)成為了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針對高危人群來說,應該定期來院接受健康體檢,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身體保養(yǎng),護理人員則需要做好各項疾病預防工作,加強對健康人群的護理管理,從最大程度上提升醫(yī)院體檢中心的服務水平,幫助人群維持身體健康狀況,從而促進健康體檢工作的進行。
[參考文獻]
[1] ?韓方.健康體檢人群健康狀況研究與護理管理對策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5,25(15):155.
[2] ?王瑩.健康體檢人群健康狀況與護理管理對策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30):6343,6346.
[3] ?程瑛.健康體檢人群健康狀況分析及護理管理對策[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8):2553-2554.
[4] ?陳娟娟.健康體檢護理在健康和亞健康人群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2017,11(9下旬版):209.
[5] ?原佳銘,鄒小麗.健康體檢護理在健康和亞健康人群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3):256-257.
[6] ?姚宇彤.健康體檢護理在健康和亞健康人群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4):94-96.
[7] ?劉磊.健康體檢護理在健康和亞健康人群中的應用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8,24(14):225.
[8] ?朱莉,祝義明.健康體檢護理在健康和亞健康人群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保健文匯,2016(8):69.
(收稿日期: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