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向儀 文建卿 葉福賢 馮婉華 李儉敏
【摘要】 目的 分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水平與健康狀況的相關(guān)性及護理干預(yù)的效果。方法 64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 根據(jù)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不同分為輕度焦慮組(21例)、中度焦慮組(23例)、重度焦慮組(20例)。所有患者均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給予綜合護理干預(yù)。分析三組護理前焦慮水平與健康狀況的相關(guān)性及對比護理前后SAS評分和健康狀況調(diào)查簡表(SF-36)評分。結(jié)果 護理前, 輕度焦慮組SAS評分為(54.12±1.24)分, SF-36評分為(84.25±5.32)分;中度焦慮組SAS評分為(65.31±1.16)分, SF-36評分為(72.64±3.42)分;重度焦慮組SAS評分為(73.21±1.05)分, SF-36評分為(60.32±3.84)分;患者SAS評分越高, SF-36評分越低, 二者呈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r=-0.622,?P<0.05)。護理后, 輕度焦慮組SAS評分為(36.28±1.07)分, SF-36評分為(90.16±4.35)分;中度焦慮組SAS評分為(48.24±1.12)分, SF-36評分為(83.17±3.32)分;重度焦慮組SAS評分為(56.21±1.01)分, SF-36評分為(71.28±3.24)分;三組SA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SF-36評分高于護理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水平越高, 健康狀況越差, 通過實施綜合護理, 有助于降低患者焦慮水平, 提高其健康狀況。
【關(guān)鍵詞】 維持性血液透析;焦慮水平;健康狀況;護理干預(yù)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082
近年來, 廣東省鶴山市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yù), 在改善其焦慮水平和健康狀況方面效果顯著?,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廣東省鶴山市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收治的64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患者的SAS評分不同分為輕度焦慮組(21例)、中度焦慮組(23例)、重度焦慮組(20例)。納入標準:年齡≥18周歲, 具備自我生活能力;血液透析3次/周;開始透析治療時間≥3個月。排除標準:6個月內(nèi)有外科手術(shù)病史的患者;嚴重病殘患者;患有急性疾病和精神障礙的患者;合并嚴重的并發(fā)癥, 包括心力衰竭[1]。輕度焦慮組男13例, 女8例;年齡18~82歲, 平均年齡(46.45±11.85)歲;病程4個月~16年, 平均病程(8.54±3.25)年;原發(fā)病:腎小球腎炎11例、糖尿病腎病6例、多囊腎病3例、高血壓腎病1例。中度焦慮組:男16例, 女7例;年齡19~85歲, 平均年齡(46.31±13.25)歲;病程3個月~15年, 平均病程(8.56±3.31)年;原發(fā)?。耗I小球腎炎13例、糖尿病腎病6例、多囊腎病3例、高血壓腎病1例。重度焦慮組:男13例, 女7例;年齡18~80歲, 平均年齡(46.51±11.28)歲;病程6個月~15年, 平均病程(8.57±3.21)年;原發(fā)病:腎小球腎炎11例、糖尿病腎病7例、多囊腎病2例。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原發(fā)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給予綜合護理干預(yù), 主要內(nèi)容如下:①健康宣教。由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透析治療過程中注意事項等, 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加強疾病的了解, 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②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指導患者平臥在病床上, 讓其手臂放置在身體的兩邊, 始終保持手掌朝下, 將雙眼閉上, 讓患者在護理人員的指揮下開展訓練??紤]到前臂松弛, 掌控起來更容易, 選擇從手臂訓練開始。當完成手臂訓練后, 再指導患者依次開展面部、肩部、背部、下肢鍛煉, 1~2次/周, 30 min/次。③心理護理。由于患者需要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時間較長, 再加上病痛的折磨, 時間一長患者難免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還應(yīng)該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導, 應(yīng)該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 在溝通中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也可以詢問患者家屬其最近情緒狀態(tài), 然后針對性地制定心理疏導的方案, 逐漸緩解其不良情緒, 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積極配合醫(yī)院的治療和護理。④家庭支持。要積極引導患者家屬參與到護理中, 護理人員應(yīng)該與患者親近或者規(guī)定的陪伴家屬保持聯(lián)系, 隨時就患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或者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予以溝通, 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健康教育中, 從而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 提高自身心理適應(yīng)能力, 更好地配合醫(yī)院的治療和護理[2]。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分析三組護理前焦慮水平與健康狀況的相關(guān)性及對比護理前后SAS評分和SF-36評分。采用SAS評定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 將50~59分判定為輕度焦慮, 60~69分判定為中度焦慮, ≥70分判定為重度焦慮。采用SF-36評價患者健康狀況, 該簡表主要從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總體健康、軀體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活力八個維度評價患者健康狀況, 每個維度分值為0~100分, 分值越高提示健康狀況越好。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 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焦慮水平與健康狀況的相關(guān)性分析 護理前, 輕度焦慮組SAS評分為(54.12±1.24)分, SF-36評分為(84.25±5.32)分;中度焦慮組組SAS評分為(65.31±1.16)分, SF-36評分為(72.64±3.42)分;重度焦慮組SAS評分為(73.21±1.05)分, SF-36評分為(60.32±3.84)分;患者SAS評分越高, SF-36評分越低, 二者呈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r=-0.622, P<0.05)。
2. 2 三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和SF-36評分對比 護理后, 輕度焦慮組SAS評分為(36.28±1.07)分, SF-36評分為(90.16±4.35)分;中度焦慮組SAS評分為(48.24±1.12)分,?SF-36評分為(83.17±3.32)分;重度焦慮組SAS評分為(56.21±1.01)分, SF-36評分為(71.28±3.24)分;三組患者SA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SF-36評分高于護理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血液透析治療主要指的是血液在經(jīng)過透析器時, 通過彌散的原理將患者體內(nèi)多余新陳代謝產(chǎn)物以及雜質(zhì)毒物等清除掉的一類治療方法, 通過血液透析治療能夠有效維持和改善機體內(nèi)環(huán)境, 使血管保持良好穩(wěn)定性[3-6]。維持性血液透析作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類治療方式, 將其應(yīng)用在控制末期腎病患者的病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7, 8]。但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此過程中患者因為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和高額的醫(yī)療費用支出, 需承受較大的壓力, 從而導致其心理發(fā)生改變。其中焦慮作為比較常見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 長期的焦慮情緒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進一步加重病情, 不利于患者的預(yù)后, 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 因此患者在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 應(yīng)該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yù)[9]。
通過對患者實施一系列綜合護理, 主要包含健康宣教、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心理護理、家庭支持等, 患者SAS和SF-36評分改善顯著, 充分滿足了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緩解了患者焦慮情緒, 逐漸提升了其健康狀況。
綜上所述,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水平越高, 健康狀況越差, 通過實施綜合護理, 有助于降低患者焦慮水平, 提高其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1] 王惠, 李靜茹, 田娜, 等. 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與社會支持的相關(guān)性研究. 臨床腎臟病雜志, 2018, 18(9):555-558.
[2] 王饒萍, 朱春平, 唐春苑.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與情緒的相關(guān)性研究.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8, 25(9):141-143.
[3] 董艷紅. 護理干預(yù)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yīng)用. 醫(yī)療裝備, 2019, 32(2):187-188.
[4] 陳小帆, 朱春平, 王饒萍, 等.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與合并癥相關(guān)性調(diào)查.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 2016, 17(6):534-536.
[5] 唐春苑, 朱春平, 王饒萍.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癥狀困擾與生存質(zhì)量的相關(guān)性研究.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 2016, 17(9):807-810.
[6] 武曉榮. 焦慮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狀況的影響及其護理干預(yù)的效果觀察.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5, 15(76):239-240.
[7] 周建芝, 李育紅. 心理干預(yù)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焦慮情緒的影響.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8, 16(1):104-105.
[8] 黃惠珊, 李曉梅, 林寶娟, 等.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分析. 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4(2):92-93.
[9] 李慧, 沈依云, 何晨. 針對性護理干預(yù)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和焦慮情緒的影響. 健康研究, 2018, 38(2):47-49.
[收稿日期:201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