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源 路長厚 李學勇 呂宇翔 谷雨撞
摘要:為解決現(xiàn)有關節(jié)角度測量裝置的不足,提出一種基于多光纖布拉格光柵(fiber Bragg grating,F(xiàn)BG)的關節(jié)角度測量方法。該方法將多光纖光柵固定在套袖上,套袖戴在肘關省上,輔以自主設計的基于LabVIEW關節(jié)角度計算及數(shù)據(jù)處理的程序和可視化界面,實現(xiàn)對肘關節(jié)角度實時測量并輸出可視化數(shù)據(jù)。該套袖具有柔性化程度高、不受電磁信號干擾、測量效率高、結構簡單的優(yōu)點。對所制作套袖進行測量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該測量方法的誤差約為2.88%,重復性誤差在4%以下,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關節(jié)角度;光纖布拉格光柵;分布式測量;曲線重構;可視化
中圖分類號:TH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5124(2019)10-0028-06
0 引言
人體關節(jié)運動轉角的測量對醫(yī)用康復用品、仿生產品的設計及其相關研究領域有著重要意義[1]。同時,關節(jié)角度測量也是人體姿態(tài)識別的基礎,輔以傳感網(wǎng)絡、智能算法、先進材料等基本手段,能夠將人體多關節(jié)信息融合,實現(xiàn)姿態(tài)識別,使傳感信息全方面、多層次、立體化,對于提高人類的能力極限有著極大意義[2]。
收稿日期:2019-01-09;收到修改稿日期:2019-04-08
基金項目:山東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2016JC001)
作者簡介:馬曉源(1994-),男,山東泰安市人,碩士研究生,專業(yè)方向為精密機械與儀器。
通信作者:路長厚(1960-),男,山東泰安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精密機械與儀器。
當前來看,對關節(jié)角度的測量,大多采用多維攝像系統(tǒng)、慣性傳感器等常規(guī)傳感器作為測量核心傳感元件。Favre等[3]根據(jù)四元數(shù)求解姿態(tài)角的方法采用兩個慣性傳感單元,實現(xiàn)了人體關節(jié)角度的測量;Gabrie等[4]將加速度計和陀螺儀組合,采用無跡卡爾曼濾波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測量得出的角度無噪聲影響,精度較高。Jansen等[5]利用3D攝像頭捕獲動作圖像信息,并從中提取出關節(jié)運動信息。上述方法所需要的測量環(huán)境比較苛刻,傳感部件一般較大,對人體約束大,因此不適宜正常情境下人姿態(tài)的測量。Park等[6]利用共晶鎵錮制作的傳感器實現(xiàn)了對下肢三個關節(jié)角度的測量,并能夠準確地依據(jù)下肢關節(jié)角度反演步態(tài)。除上述成果之外,近年來,用于測量關節(jié)角度的光纖傳感器也有很大發(fā)展,張振海等[7]利用光纖的宏彎損耗特性設計了一種用于捕捉人體關節(jié)角度的光纖角度傳感器,該傳感器線性度好,靈敏度高,適用于外骨骼機器人的角度信號的捕捉。李敏等[8]同樣利用光纖宏彎損耗特性設計了用于測腕關節(jié)角度的傳感器,該傳感器多種性能指標優(yōu)越,但是使用此種傳感器需要固定前臂位置。Silva等[9]將光纖與織物結合,用以測量關節(jié)彎曲角度,這種方法由于織物和肢體產生相對滑動,因此需要用專門器具標定進行誤差補償后才能夠達到理想精度。
為了能夠輕便準確地測量肘關節(jié)夾角,而又不對測試者運動造成太大限制,本文設計并制作了一種基于多光纖布拉格光柵(fiber Bragg grating,F(xiàn)BG)的“傳感套袖”,首先確定適合的多光纖光柵分布式布置方法,然后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關節(jié)角度測量方法,接著利用LabVIEW結合曲線重構算法設計了能夠實時反映關節(jié)角度和關節(jié)處肢體姿態(tài)的可視化平臺,最后通過實驗證明了該方法對測量關節(jié)角度有較高的檢測精度。
1 光纖布拉格光柵角度測量機理
1.1 肘關節(jié)模型分析
手肘是上臂和前臂相交接的部分,也是應力由手、前臂傳導至肩、軀干的重要樞紐。圖1為肘關節(jié)結構示意圖,肘關節(jié)由3個骨骼包裹在同一個關節(jié)囊內組成。本文以此為研究對象展開原理和實驗表述。
1.2 光纖布拉格光柵布置方法
測量肘關節(jié)角度的難題在于肘關節(jié)彎曲時會產生較大變形,且以關節(jié)點變形最大,直接在該處布置FBG,變形量會超出FBG的測量范圍;而在其他非關節(jié)處布置單一FBG,由于應變與關節(jié)角度相關性差,很難建立有效的輸入輸出關系。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文采用4個FBG分布式測量的方法,將4個FBG串聯(lián)貼在手臂的背側面,具體位置如圖2所示,圖中橫截面圖表示了光纖光柵串在手臂的周向位置,與手臂正背側夾角為45°。當手臂運動時,關節(jié)運動使肌肉發(fā)生變形,各FBG處都會產生相應的應變,利用曲線重構的思想,計算每個貼在肘部FBG的相對坐標,進而求得前臂與上臂延長線的夾角,即肘關節(jié)角度θ。
每次測量都需要按照圖2所示在手臂上粘貼光纖光柵串,這是極為不便的。為此我們將光纖光柵串縫到套袖表面,并將4個FBG按文獻[10]所述用強力膠進一步固定。完成的套袖如圖3所示。當帶上套袖時,肘關節(jié)最大屈曲角度不到120°,故本文以肘關節(jié)0°~120°為測量范圍。測量時,只需帶上套袖并調整單個FBG至相應位置,其他FBG即被定位,便可測量關節(jié)角度。
2 關節(jié)角度測量算法
肘關節(jié)在運動時,所制作的套袖彈性優(yōu)良,能夠和手臂相對固定,貼在套袖上的光纖形狀則能夠反映出肢體的姿態(tài),即使肘關節(jié)處有拐點,在套袖的緩沖下也可以將光纖看作光滑曲線,同時肢體軸線也可以看作光滑曲線。4個FBG將肘部上下臨近區(qū)域的光纖分割。在較小的間距內,肢體軸線可以看作一段圓弧。設r;為第i段軸線曲率半徑,αi為第i段軸線圓弧對應的圓心角,則每段軸線的參數(shù)方程可以表示為
運動時肢體軸線長度不變,但是貼在套袖的光纖會產生變形,用lire表示第i段光纖弧長,用li表示第i段光纖對應肢體軸線的弧長,h為軸線到光纖的垂直距離,則此時布置在手臂背側的光纖段長度可以表示為
第i個FBG可以測量粘貼處的應變εi,則光纖的實際長度又可表示為
lire=(1+εi)li(3)
且在溫度一定時,第i個FBG處的應變和FBG中心波長λi及其波長變化量△λi有如下關系:式中c為常數(shù),和光纖材料有關,在此c取0.784。則第i段軸線曲率半徑ri滿足:
所以第i段光纖的曲率半徑Ri為
Ri=ri+hsin45°(6)
為了方便對光柵點坐標進行分析計算,建立光纖曲線上Frenet標架如圖4所示。
局部坐標系(xi-1,zi-1)到局部坐標系{xi,zi}的變換矩陣Tii-1為
將光柵點Oi+1看作在局部坐標系{xi,zi}中,由幾何關系可知,點Oi+1相對于局部坐標系{xi,zi}的坐標Pi+1i為
Pi+1i=[Ri+1sinαi+10 Ri+1(1-cosαi+1)]T
則點O1~O4相對于全局坐標系XO0Z的坐標為其中,P10、P20、P30、P40可以表示4個FBG中心的坐標,以此計算肘關節(jié)轉角。以P10P20和P30P40分別表示P10P20和P30P40連線的微量,那么向量的夾角即可表示肘關節(jié)的角度θ,則θ滿足:
3 關節(jié)角度測量方法驗證
3.1 可視化軟件實驗平臺搭建
在進行實驗前,首先需要建立基于LabVIEW的關節(jié)角度可視化界面,用戶可以由此觀察到關節(jié)實時角度。該界面包括數(shù)據(jù)采集、濾波、角度解算和角度修正4部分。圖5展示的是包括硬件在內整個系統(tǒng)的結構圖,圖中除了給出系統(tǒng)組成部分外,還包括連接順序和數(shù)據(jù)流向。圖6是當測試者戴上套袖肘關節(jié)3次彎曲75°時,F(xiàn)BG3濾波前后的輸出信號比較圖,從中可以看出有良好的周期性。
3.2 角度修正標定
軟件各組成部分中,角度修正直接影響到輸出準確性所以最為重要,它包括溫度補償和角度標定,本文在此重點介紹。
FBG對溫度變化敏感,所以在進行角度測量前需要消除溫度影響。為此設置參考FBG(編號為0),參考FBG不受外力作用。解調儀雙通道分別連接參考光柵和角度測量套袖,設λ0為參考光柵的中心波長,△T和ε分別表示溫度變化量和應變,則套袖上的4個FBG中心波長變化量△λi與參考 FBG中心波長變化量△λ0可以表示為其中K∈=0.784pm/μm,表示FBG應變靈敏度;KT=8.39pm/℃,表示FBG溫度靈敏系數(shù)。
溫度補償算法原理是,參考FBG承受應變?yōu)?,則其波長變化量一定是由溫度變化引起的,由解調儀輸出的△λ0,代入式(11)得溫度變化量△T,然后將△T代回式(10)中,即可得到套袖上每個FBG消除溫度變量后的應變εi。
實際上,即使經過溫度補償,測量程序得出的關節(jié)角度普遍比實際角度要小。這主要是由于在運動過程中套袖與手臂發(fā)生相對滑動引起的。因此需對系統(tǒng)角度輸出進行標定,標定器具為可調肘關節(jié)固定支架,使用者能夠通過調節(jié)其角度轉盤來調節(jié)并固定肘關節(jié)角度。
以標定器具為準,對肘關節(jié)彎曲角度從0°開始至120°,以15°為步長,記錄系統(tǒng)輸出的角度,共標定10次。10次實驗單組數(shù)據(jù)擬合優(yōu)度在0.9522~0.9995之間,說明該方法測量關節(jié)角度有良好的線性度。求出每個角度對應的10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并得到標定角度-測量角度平均值擬合曲線,如圖7所示,圖中該直線擬合優(yōu)度為r2=0.9634,其擬合方程為y=0.9129x+0.3877,故角度修正環(huán)節(jié)提高了測量準確性。
3.3 實驗驗證
為檢測裝置的性能指標,搭建測量裝置的實驗平臺,實驗過程中平臺布置如圖8所示,圖中包括傳感套袖、光纖、解調儀、計算機和關節(jié)固定支架。由關節(jié)固定支架將關節(jié)固定在多個角度,各FBG中心波長經過解調儀和軟件程序濾波、運算、角度修正等一系列步驟后,能夠輸出穩(wěn)定且準確的角度信號。
實驗時,肘關節(jié)戴上套袖由001200屈曲進行多次實驗,運動過程中觀察并記錄對應實際角度的測量裝置輸出角度。表1為其中3次實驗關節(jié)實際角度與測量角度的對比,經計算,測量裝置誤差為2.88%,可重復性誤差為3.%%。圖9表示3次使用套袖測量實驗中,輸出角度和實際角度擬合曲線,表2給出3次實驗對應的擬合曲線方程。此外,對肘關節(jié)0°~120°之間每隔15°進行實驗,肘關節(jié)彎曲120°(進程),然后肘關節(jié)彎曲逐漸減小至0°(回程),得到進程和回程過程中波長變化量一角度曲線,如圖10所示,可以看出4個FBG均有較好的線性度。0°4 結束語
關節(jié)角度測量是實現(xiàn)人體姿態(tài)識別的基礎,也對醫(yī)療護理和各類外骨骼機器人有著重要作用。由于目前關節(jié)測量方法柔性化不足且對人體運動約束較嚴重,為解決這一難題,本文根據(jù)肘關節(jié)及其附近肢體的運動范圍及長度參數(shù),提出4個FBG串聯(lián)測量關節(jié)角度的方法,制作了測量肘關節(jié)角度的“傳感套袖”,并構建了基于LabVIEW的可視化平臺。最后對套袖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結果表明該測量裝置的測量誤差約為2.88%,重復性誤差為3.96%。實現(xiàn)了肘關節(jié)高柔性化可穿戴的測量方法。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減少套袖和手臂的相對滑動,探究光纖光柵傳遞系數(shù)對測量結果的影響,還會根據(jù)各關節(jié)定制不同的光纖光柵,來測量人體多關節(jié)的角度,結合肢體運動參數(shù),構建可穿戴的能實現(xiàn)人體姿態(tài)識別的傳感網(wǎng)絡。
參考文獻
[1]OFLI F,CHAUDHRY R,KURILLO G,et al.Sequence of themost informative joints(SMIJ):A new representation forhuman skeletal action recognition[J].Journal of Visual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2014,25(1):24-38.
[2]PARK Y L,RYU S C,BLACK R J,et al.Exoskeletal force-sensing end-effectors with embedded optical fiber-Bragg-grating Sensors[J].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2010,25(6):1319-1331.
[3]FAVRE J,JOLLES B M,SIEGRIST O,et al.Quaternion-based fusion of gyroscopes and accelerometers to improve 3Dangle measurement[J].Electronics Letters,2006,42(11):612.
[4]GABRIE L JR,BROSTOW J,HODGINS J K,et al.Automatic joint parameter estimation from magnetic motioncapture data[EB/OL].[20]7-04-01].http:hdl.Handle.net/1853/3408.
[5]JANSEN B,DEKLERCK R.Context aware inactivityrecognition for visual fall dection[C]//Pervasive HealthConference and Worksh叩s,IEEE,2006:1-4.
[6]MENGUC Y,PARK Y L,MARTINEZ-VILLALPANDO E,et al.Soft wearable motion sensing suit for lower limbbiomechanics measurements[C]//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Robotics&Automation.IEEE,2013.
[7]張振海,張小棟,侯育軍.用于人體關節(jié)角度捕捉的光纖角度傳感器的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2,12(3):535-538.
[8]李敏,何博,徐光華,等.柔性可穿戴的腕關節(jié)運動角度傳感器[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8,58(12):32-35.
[9]SILVA AS,CATARINO A,CORREIA M V,et al.Desig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wearable macro-bending fiber opticsensor for human joint angle determination[J].OpticalEngineering,2013,52(12):992-999.
[10]郭偉,李新良,宋昊.表面粘貼光纖光柵傳感器的應變傳遞分析[J].計測技術,2011,31(4):1-4.
(編輯:莫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