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蕾/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文學院
司馬遷是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一部《史記》備受后人推崇,被譽為“二十四史之首”。縱觀《史記》的成書過程,除了作者自身讀千卷書,行萬里路的知識積累之外,李陵之禍對司馬遷的影響尤為突出。
李陵之禍是指在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帶兵出擊匈奴,不僅全軍覆沒,而且還在兵敗被俘后投降了匈奴。司馬遷曾經(jīng)就此事出面替李陵辯解,受到牽連,最終被處以宮刑。針對這一事件,司馬遷在與好友任安的書信中有過詳細描繪:“夫仆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歡?!保ā秷笕伟矔罚┮痪湓捑拖蚴廊吮砻鳎约号c李陵雖然同在侍中曹門下做官共事,但因為兩個人的興趣愛好不一樣,平日交情一般,甚至連把酒言歡的關系都沒有,自己為李陵求情辯解,完全是從實際出發(fā),沒有半點私心。而其為李陵求情辯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然仆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仆以為有國士之風?!保ā秷笕伟矔罚╇m然兩個人平日里關系一般,但司馬遷對李陵的評價卻很高,在司馬遷眼中,李陵是一個各方面都非常優(yōu)秀的人,為人處世符合國士的標準。其次,李陵帶領五千步兵,孤軍深入出擊匈奴,首戰(zhàn)告捷,面對匈奴的三萬兵馬,李陵以少勝多,殺敵過萬,立下赫赫戰(zhàn)功。這一消息傳回漢朝時,“漢公卿王侯皆奉觴上壽”,滿朝文武都高舉著酒杯向漢武帝表示祝賀。不久之后,李陵戰(zhàn)敗的消息傳到朝廷,漢武帝因為這件事情,“食不甘味,聽朝不怡”,滿朝文武都很害怕,為了自保,他們開始添油加醋地夸大李陵的過錯。司馬遷給這些人一個非常恰當?shù)脑u價——全軀保妻子之臣。正是因為看不慣滿朝文武這樣的丑惡嘴臉,司馬遷才會站出來為李陵辯解,想為李陵說幾句公道話。正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描繪的,自己并沒有考慮到身份卑微,看到漢武帝整日傷心悲痛,便想向漢武帝奉獻一片忠心。他認為李陵平日里為人豪爽,不重金錢,在關鍵時刻能夠讓自己的手下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那些著名的將領也不過如此。并且司馬遷天真地認為,李陵之所以投降匈奴,并不是出自真心,只是權益之計,是在等待恰當?shù)臅r機,待到時機成熟時,再回到漢朝,為漢武帝效力。最后,李陵雖然有過錯,但同樣立有戰(zhàn)功,他以少勝多的功績同樣可以向天下人彰顯。憑借這樣的理由,司馬遷才會為李陵辯解,而他這樣做的目的,則是“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目的很明確,理由似乎也很充分。不料想漢武帝聽完司馬遷的話,竟勃然大怒,將司馬遷投入監(jiān)獄。事后司馬遷自己總結(jié)漢武帝大怒的原因:“沮貳師,為李陵游說?!辟E師指的是貳師將軍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也是這場戰(zhàn)爭中的主帥。漢武帝之所以會發(fā)動這場與匈奴的戰(zhàn)爭,就是希望李廣利能夠立下一場戰(zhàn)功,自己有理由為他升官發(fā)財。而李陵之所以全軍覆沒,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救兵不至”。在李陵被匈奴兵馬圍困之際,作為主帥的李廣利沒有派遣救兵。所以司馬遷認為這場戰(zhàn)爭的失敗,過錯也并不完全在李陵。司馬遷想為李陵辯解求情,自然會提到李廣利不發(fā)救兵這一事實,從而惹惱了漢武帝,最終受到牽連,被關押在監(jiān)獄中并受到了宮刑之恥。這就是李陵之禍。
李陵之禍對司馬遷的打擊很大,對他寫《史記》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李陵之禍使司馬遷改變了寫《史記》的目的。
李陵之禍前,司馬遷一直以自己出生在一個“世典周史”的史官世家為榮,受其父親司馬談的影響,立志創(chuàng)作一部記載“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的史書,并在與上大夫壺遂的對話中明確表示:“臣下百官力誦圣德,猶不能宣盡其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恥之;主上明圣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且余嘗掌其官,廢明圣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太史公自序》)由此可見,司馬遷最初寫《史記》的本意,是想寫一部為漢武帝歌功頌德、潤色鴻業(yè)的史書。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謙虛地表示:“仆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xiāng)曲之譽,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衛(wèi)之中?!痹偌由掀涓杆抉R談臨終前對于兒子的期望:“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太史公自序》)因此,為了報答漢武帝的知遇之恩,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司馬遷以為“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yè),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于主上”(《報任安書》)。司馬遷認為想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完成《史記》的創(chuàng)作,就應該心無旁騖,不應被其他世俗之事所牽累。為此,他與自己的朋友慢慢疏遠了,對自己的家庭也忽略了,他將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以求親媚于主上”?!坝H媚”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是巴結(jié)、討好、諂媚的意思。晚年時期的司馬遷用這樣一個貶義詞去描繪自己剛剛出任太史令時的想法和追求,既有對當初自己所做所想的否定,更多的則是痛苦和悲哀。一句“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就能夠看得出來。司馬遷認為自己當初的一切都是大錯特錯??梢韵胍姡盍曛溓?,漢武帝在司馬遷眼中是明主賢君的典范,是自己謳歌贊頌的對象,甚至于即使是為李陵辯解,其目的也是想要“廣主上之意”,是不忍心看到漢武帝因為這件事情而“慘凄怛悼”。然而讓司馬遷始料未及的是,漢武帝聽完司馬遷的話,竟然勃然大怒,并且將司馬遷關押在監(jiān)獄里,以欺君之罪判處死刑。一切為了“親媚”于主上的目的行事,結(jié)果卻與目的截然相反。依據(jù)當時的律令,死刑犯可以有兩種解脫的方法:一是用錢財贖免,一是受宮刑抵免。也就是說,如果司馬遷當時能夠拿出足夠的錢財,是可以免除死罪的。然而在回憶這段往事時,司馬遷自己也慨嘆:“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奔抑猩顥l件非常艱苦,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錢來為自己贖罪,而家中貧困的原因,竟然是自己為了討好漢武帝,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而“忘室家之業(yè)”。不僅如此,因為很早以前就已經(jīng)與朋友們疏遠了,所以關鍵時刻,才會出現(xiàn)“交游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的無助局面。萬般無奈之下,司馬遷才不得不接受宮刑這一奇恥大辱。努力追求的和最終得到的竟然存在著如此巨大的反差,也難怪司馬遷會發(fā)出“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的慨嘆。
李陵之禍后,司馬遷感喟道:“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太史公自序》)可見李陵之禍帶給司馬遷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創(chuàng)傷,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戕害。司馬遷曾多次提到自己“身殘?zhí)幏x”“大質(zhì)已虧缺”“刀鋸之余”,也多次提到“刑不上大夫”的傳統(tǒng)觀念。而且他一再強調(diào),自己并不是貪生怕死之徒,之所以選擇隱忍茍活而沒有引裁自絕,就是因為“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捌驼\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債),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報任安書》)在司馬遷心中,如果當初自己伏法受誅,就像九牛身上損失一根毫毛一樣,與螻蟻無異。更何況人終歸免不了一死,只不過為之而死的目的不同,人死的意義也不一樣。為了完成《史記》的創(chuàng)作,司馬遷才會選擇含垢忍恥地活下去。此后,《史記》再不是為漢武帝歌功頌德而創(chuàng)作的一部史書了,這是司馬遷為自己雪恥創(chuàng)作的??梢哉f,李陵之禍后,完成《史記》的創(chuàng)作,成了司馬遷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
其次,李陵之禍堅定了司馬遷發(fā)憤著書的決心。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痹谒抉R遷看來,古往今來那些有權有勢之人,死了以后名字淹沒無考的,多得都數(shù)不過來,只有那些非常優(yōu)秀的人,死了以后才會被后人銘記。那么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優(yōu)秀的人呢?不同的人眼中,優(yōu)秀的標準是不一樣的。“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薄秷笕伟矔?/p>
“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薄妒酚洝ぬ饭孕颉?/p>
司馬遷不止一次提到歷史上那些雖然遭遇逆境,但依然努力著書的人,可見在司馬遷的心中,那些不被困難打倒,能夠發(fā)憤著書的人,才是真正優(yōu)秀的人。而司馬遷稱贊頌揚古人的目的,其實是想說明自己也在向古圣先賢學習,積極努力地創(chuàng)作《史記》,繼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捌透`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佚)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薄秷笕伟矔范潭處拙湓挘抉R遷簡單地介紹了他創(chuàng)作《史記》的過程: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最后將材料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目的就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在考證天和人之間關系的同時,探究歷史前進發(fā)展的規(guī)律,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史記》這本書流傳后世,得到后世之人的認可。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司馬遷甘受宮刑,忍辱負重,最終完成了《史記》的創(chuàng)作。
“生而辱,不如死而榮?!保ā洞呵锓甭丁ぶ窳帧罚┻@是公羊家強調(diào)的人格尊嚴。從這個角度來看,司馬遷是勇敢的,他敢于面對眾人鄙夷不屑的目光,看透了死亡的真正含義:“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報任安書》)既然任何人都逃不過死亡的結(jié)局,那么為什么不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呢?為了微不足道的虛名而輕拋了性命,是不是太不值得了呢?司馬遷在他的另一篇文章《悲士不遇賦》中也說道:“沒世不聞,古人唯恥?!睘榱藢崿F(xiàn)自己心中的理念,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加有價值,司馬遷不惜忍辱負重,甘愿忍受世俗輕蔑鄙夷的目光,最終完成了《史記》這部偉大的著作??梢哉f,遭遇李陵之禍是司馬遷的不幸,但不是司馬遷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