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憂患意識在我國源遠流長。憂患意識源于社會自我批判又使社會自我批判浸潤其中。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激化使社會上層和下層都感到“不能照舊不變地維持”自己的生活,于是關于社會發(fā)展“吉敗兇成”的警示以及化“敗”為“吉”、化“兇”為“成”的責任感就轉(zhuǎn)化為要突破困難而尚未突破時的憂愁心理狀態(tài)。社會憂患意識以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的形式彌漫于社會,從動員、聚焦和擔當?shù)确矫鎸ι鐣晕遗邪l(fā)生作用。社會憂患思潮的“潮頭”和“潮流”相與呼應洶涌。“潮頭”所體現(xiàn)的觀點和理論來自上層和下層的思想家,“潮流”所體現(xiàn)的社會心理來自“生產(chǎn)物質(zhì)生活本身”的群眾。社會憂患思潮在與各種社會思潮沖撞、交流和整合中潮漲潮落,由此在反映社會自我批判的跌宕起伏中推動其發(fā)展。
關鍵詞:社會自我批判;憂患意識;社會憂患思潮
中圖分類號:B0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9)09-0005-08
馬克思在1858年11月12日致友人斐迪南·拉薩爾的信中,把在“人體解剖”命題中內(nèi)蘊的社會“很少而且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夠進行自我批判”①的思想,歸屬于“15年的即我一生中的黃金時代的研究成果”②。我在《評價論視域中的社會自我批判論綱》③ 等文章中指出:“人體解剖”式的社會自我批判就是指社會主體在社會處于特定的非崩潰時期時,通過貫穿在“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兩個環(huán)節(jié)中的“自上而下”的國家權威批判活動和“自下而上”的社會民眾批判活動,對社會自身的否定因素予以揭示和批判的社會運動??v觀中外歷史,中國古代的“文景之治”、俄國近代的彼得一世“‘歐化改革”和日本近代的“明治維新”等以及當前正在進行的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都屬于社會自我批判。在社會主義改革中,習近平一再告誡全黨和全國人民“必須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④。憂患意識是社會自我批判機制中與實踐意志和具有兩重涵義的“真”相并列的重要范疇。
一、憂患意識的辭源和哲學意蘊
憂患意識在我國源遠流長,延綿不絕。在殷周至戰(zhàn)國期間形成的“文化元典”⑤ 中就有關于憂患意識的豐富內(nèi)容。“憂”有“愁苦”、“勞困”之意,“患”有“禍害;災難”⑥、“厭惡”之意⑦。《周易》的《易傳》中就曾直言作者的“憂患”意識:“《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易·系辭下》)對此,唐代儒家孔穎達在《五經(jīng)正義》中說,“若無憂患,何思何慮?不須營作,今既作《易》,故知有憂患”。在由憂患而生的《周易》中,凸顯的意識就是“憂患”:“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保ā兑住は缔o下》)《易經(jīng)》“全篇貫穿憂患意識”⑧。不同歷史時代的志士仁人有不同的憂患內(nèi)容和形式,但“作為一種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派生物,憂患意識又是古今同慨的”⑨。
徐復觀被公認為海外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分析了殷周之際憂患意識的起源后指出,憂患意識“乃是當事者對吉兇成敗的深思熟慮而來的遠見;在這種遠見中,主要發(fā)現(xiàn)了吉兇成敗與當事者行為的密切關系,及當事者在行為上所應負的責任。憂患正是由這種責任感來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難而尚未突破時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憂患意識,乃人類精神開始直接對事物發(fā)生責任感的表現(xiàn),也即是精神上開始有了人的自覺的表現(xiàn)。”⑩ 徐復觀關于憂患意識的分析對于我們理解憂患意識的哲學意蘊具有深刻的啟示。茲根據(jù)本文的需要,對其憂患意識思想分析如下:
其一,憂患意識是經(jīng)過“吉兇成敗的深思熟慮而來的遠見”。憂患意識是關于由人的活動參與其中的事物運動“吉兇成敗”之未來可能的意識。這種預測式的意識絕不是“瞎子算命”式的胡言亂語。無論是自然中的事物還是社會中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運動規(guī)律。當人的活動參與事物的運動時,盡管不能改變事物自身的運動規(guī)律,但能改變事物運動規(guī)律得以發(fā)生的條件,于是事物的運動就會改變方向。事物的未來狀況正是這種事物固有因素和人為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也是人的能動性得以激發(fā)的根據(jù)。
這種預測所凸顯的不是關于事物未來運動中“吉成兇敗”的提前祝福,而是關于事物未來運動中“吉敗兇成”的預先警示。它是與這種預先警示所揭示的事物運動中的否定方面聯(lián)系在一起的,從而閃爍著否定的辯證法光芒。黑格爾就是用這種否定的辯證法為德國現(xiàn)實歷史的轉(zhuǎn)變提供了精神武器:“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肯定的東西上,這就是說,如果我們死抱住純善———即在它根源上說是善的,那么,這就是理智的空虛規(guī)定?!眥11} 憂患意識的深刻哲學內(nèi)涵就是這種辯證的否定。
由于這種意識是經(jīng)過了一個“深思熟慮”的過程,因而就蘊含著豐富內(nèi)容?!吧钏际鞈]”總是與“使思想自覺其為思想”{12} 的“反思”聯(lián)系在一起,因而憂患意識與單純的情感沖動不同,是屬于理性范疇的自覺意識。在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的憂患意識中,除了包含著突出人對當下危機處境的不安、憂愁以及警覺的內(nèi)容,還包含著對人與所涉對象世界之間全面關系深刻追問的內(nèi)容。粉碎“四人幫”和結束“文化大革命”后,針對當時中央高層“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鄧小平在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閉幕式上所作的報告中,說了一句集中體現(xiàn)當時中國人民憂患意識的警句:“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眥13} 這句話濃縮著全黨和全國人民對“文化大革命”教訓的深刻反省。這種意識自覺正是憂患意識的核心。
其二,憂患意識是“要以己力突破困難而尚未突破時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與生理相對應,憂患意識就是憂患心理。然而,如果我們把憂患意識的核心與意識的自覺聯(lián)系起來,憂患意識就屬于理性范疇??梢哉f,憂患心理既是屬于理性范疇的自覺意識,又是屬于非理性范疇的 “心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如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作為內(nèi)心體驗,“直接與欲望的滿足與否相聯(lián)系”,“有千姿百態(tài)的表情行為,并且伴隨著身體生理方面的顯著變化”{14}。憂患心理狀態(tài)是一種“突破困難而尚未突破”,從而使主體“產(chǎn)生痛苦感、沉重感或壓抑感的內(nèi)心體驗”{15},表現(xiàn)出憂愁、緊張、悲傷、激憤、煩惱等等情感狀態(tài)。這種情感由于是建立在“深思熟慮”的理性內(nèi)容基礎上的,從而就與建立在單純感性經(jīng)驗聯(lián)想基礎上的如“談虎色變”、“聞風喪膽”、“草木皆兵”等等情感不一樣,具有相對的深沉性。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居廟堂之上,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就體現(xiàn)著這種憂患情感的深沉性。
憂患意識中的自覺意識必然要通過作為憂患心理狀態(tài)的情感表達出來,這不僅是因為一般地說,人的激情的本體論本質(zhì)存在于人性之中{16},離開了屬于非理性范疇的情感,就不能理解在意識支配下的人及其活動;而且特殊地說,“憂患意識作為區(qū)別于其它意識的意識,悲劇式的情感色彩是其最主要的特征”{17}。憂患意識由于以情感形式表現(xiàn)出來,由此就會產(chǎn)生強大的情感力量,沒有這種力量,“世界上一切偉大的事業(yè)都不會成功”{18}。此外,情感往往會使主體產(chǎn)生非理性的沖動,體現(xiàn)為情感的憂患意識也是如此。這就可以理解“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的屈原在極度憂患意識中投汩羅江自盡的典故了。
其三,憂患意識是“直接對事物發(fā)生責任感的表現(xiàn)”。憂患意識與悲觀意識不同,后者“認為世界變幻無常、人注定要遭受苦難,因而陷入悲觀絕望”;憂患意識與宿命意識也不同,后者夸大必然性或偶然性的作用,“認為歷史發(fā)展由一種不可抗拒、不可避免的神秘力量所決定”{19},人對此是無能為力的。悲觀意識和宿命意識盡管方向相反,但兩極相通,即有一個共同點,這就是都認為人在事物的發(fā)展中無所作為。憂患意識盡管凸顯事物運動未來發(fā)展中的“吉敗兇成”,從而表現(xiàn)為憂愁等等的一系列情感狀態(tài),但體現(xiàn)的是要在事物的運動中化“兇”為“吉”、化“敗”為“成”的主體意愿,這種意愿與對人參與其中的事物運動方向具有責任意識是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
“責任”有兩個涵義:(1)“分內(nèi)應做的事:盡責任”。(2)“沒有做好分內(nèi)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擔的過失:追究責任”{20}?!皩θ藖碚f,責任具有一種必要性,也可叫做自我強制性或約束性,所以在倫理學上,責任和義務兩者并沒有什么本質(zhì)不同,都是一個人必須去做的事情。”{21} 在康德看來,責任“就是由于尊重規(guī)律而產(chǎn)生的行為必要性”{22}。責任規(guī)定著人必須去做的事情,“每一個在道德上有價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擔,沒有任何承擔、不負任何責任的東西,不是人而是物件”{23}。既然人的活動參與了事物的運動,人就應該把人的活動與符合其目的的事物運動方向聯(lián)系起來,作為“分內(nèi)的事”,對此“盡責任”;否則,就“追究責任”。憂患意識中所涉及的“追究責任”,主要是來自內(nèi)在的壓力。
這種壓力與良心的譴責聯(lián)系在一起。黑格爾對良心作了很深刻的思考。他認為良心是以“規(guī)律和原則的形式”{24} 體現(xiàn)出來的社會基本價值觀念在個體內(nèi)心的積淀;具有普遍形式的社會基本價值觀念的內(nèi)容在良心機制里以“自身直接確定性”的形式存在著,表現(xiàn)為“完全由自己本身來規(guī)定”{25},于是就完全屬于個體自身的;良心“是自為的、無限的形式的自我確信”{26},“而自身確信的精神本身就包含著它自己的真理性”,擁有“絕對權力的至高尊嚴”{27},從而就能支配個體的行為。
責任作為道德或法律規(guī)范等社會基本價值觀念的內(nèi)化,構成了良心內(nèi)容的重要部分,憂患意識中所體現(xiàn)的責任感正是良心的外顯。當由人的活動參與其中的事物運動呈現(xiàn)出“兇成吉敗”的可能時,人們就有責任把這種可能以警示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使自己和大家在沉淪中驚醒,在行動中努力化“兇”為“吉”、化“敗”為“成”;否則內(nèi)在的良心譴責就會發(fā)生。主要以精神的自我折磨為特征的良心譴責,構成憂患心理中情感狀態(tài)的主要成份。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大聲疾呼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憂患意識,就是與由愛國主義所形成的良心譴責聯(lián)系在一起的。
二、社會自我批判是憂患意識之源
憂患意識一般總與個體聯(lián)系在一起。當具有一定意識自覺的個體在一定的情境中對個體自我或?qū)€體所涉其中的事物進行批判時,當個體意識到與人的行為相聯(lián)系的事物運動的未來發(fā)展呈現(xiàn)為“吉敗兇成”的可能時,由于與個體的利益相沖突,必然會產(chǎn)生痛苦感等內(nèi)心體驗;這種體驗與化“兇”為“吉”、化“敗”為“成”的責任感聯(lián)結在一起,于是要以己力突破困難而尚未突破時的心理狀態(tài)就以憂愁等情感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個體的憂患意識就形成了。個體憂患意識由個體批判產(chǎn)生,個體批判是個體憂患意識之源。
根據(jù)題意,我們這里的憂患意識是特指社會的憂患意識,這意味著憂患意識的主體是社會而不是個體,憂患意識的內(nèi)容是社會而不是個體。下面的論述中的憂患意識,就是指關于社會的憂患意識。在社會自我批判中,社會憂患意識的形成和彌漫當然離不開個體意識,并且必須最終歸結到“只是由于個人意識中的情感和信仰而存在”{28},否則就不能發(fā)生作用,但其“源”主要來自于社會自我批判自身。這里的“源”,不僅是指憂患意識的開端“來源”于社會自我批判,而且是指憂患意識的持續(xù)和發(fā)展以社會自我批判作為其“源源不絕”的動力。
在社會自我批判的情勢下,具有現(xiàn)實性的統(tǒng)治階級,作為“真正是社會的頭腦和社會的心臟”{29},總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切地感受到體現(xiàn)在社會運動、社會事件和社會問題中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辯證關系,尤其是其中的矛盾沖突,認為“不可能照舊不變地維持自己的統(tǒng)治”,整個就會存在著“‘上層的某種危機,即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危機”{30},因而就能在意識形態(tài)層面較為自覺地以國家權威批判活動的“有機”方式對社會進行批判,揭示社會的否定方面,并予以“普遍意義的反思”{31}。由此社會自我批判就“自上而下”地展開了。這時,與統(tǒng)治階級利益相聯(lián)系的關于社會發(fā)展“吉敗兇成”的警示以及化“敗”為“吉”、化“兇”為“成”的責任感,就轉(zhuǎn)化為要突破困難而尚未突破時的憂愁心理狀態(tài),從而就在“自上而下”的社會自我批判中形成憂患意識。只要“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危機”沒有消失,只要社會自我批判還在進行之中,就會給社會憂患意識以源源不絕的動力。于是就有了“文景之治”中漢文帝登基第2年即公元前178年頒布的《日食罪己詔》中的“謫見于天,災孰大焉”,“常戰(zhàn)戰(zhàn)栗栗,恐事之不終”,從而就要“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在“文景之治”的第16年即公元前163年,漢文帝又發(fā)詔書:“間者數(shù)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過與”?因此要求天下只要“可以佐百姓者”,盡可“率意遠思,無有所隱”(《漢書·文帝紀》)。
當然,集體意識中這種“沒有內(nèi)容的形式”類似于在思維中所遵循“邏輯的式”,并不是先天的,而是經(jīng)過“億萬次的重復”{46} 內(nèi)化而成的。這就是說,體現(xiàn)為集體無意識的憂患意識歸根到底是以集體意識形式存在的憂患意識的深化和積淀,是集體意識的深層結構。以集體無意識形式存在的憂患意識所產(chǎn)生的作用比以集體意識形式存在的憂患意識更為深刻。從集體無意識是集體意識的深化和積淀而言,可以說,以集體無意識形式存在的憂患意識仍然屬于集體意識,但不能簡單地予以等同。
在社會自我批判中,以集體意識形式存在或以集體無意識形式存在的憂患意識彌漫于社會之中,必然會以憂愁、激憤、悲傷、緊張、煩惱等等情感的方式激發(fā)生活于其中的主體,于是憂患意識就“像本能的驅(qū)使那樣”,對于國家權威批判活動和社會民眾批判活動而言,成為“一種不由自主的強制”,“不斷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47},從而使社會自我批判在規(guī)模上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在深刻性上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以集體意識形式或集體無意識形式存在的憂患意識對社會自我批判所發(fā)生的作用,主要可分析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憂患意識的動員作用。集體意識或集體無意識是一種普遍的、隱蔽的和強制的力量。人們普遍感受到彌漫于社會中的憂患意識,于是具有一定思想自覺的人們必然會產(chǎn)生憂愁、激憤、悲傷、緊張、煩惱等等情感。“避害趨利”是生物界的最基本行為方式,“避苦趨樂”是由此派生出來的生物界最基本的情感方式,前者是后者的基礎。人以高級的形式遵循著生物界的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這就決定了,為解除或緩解這種痛苦情感,就會產(chǎn)生解除痛苦情感社會根源的欲望。于是,人們就會形成關于解除痛苦情感社會根源的意見,“芒刺在背,必欲拔之而后快”,進而會促使人們從各自所在角度出發(fā),“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對社會運動、社會事件、社會問題中的否定環(huán)節(jié)發(fā)表否定性評價意見,推動國家權威批判活動和社會民眾批判活動及其相互作用,由此促進以其為載體的社會自我批判深入展開。
其二,憂患意識的聚焦作用。社會現(xiàn)象以社會運動、社會事件、社會問題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社會現(xiàn)象總是豐富的、多變的、片面的、表面的。經(jīng)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們都記得,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國民經(jīng)濟已經(jīng)到了崩潰的邊緣,然而“鶯歌燕舞”派仍能抓住“個別”、“片面”、“表面”現(xiàn)象,鼓吹形勢一派大好。在當時的情勢下,揭示社會基本矛盾的辯證運動——尤其是矛盾沖突——中的否定環(huán)節(jié)并予以反思,正是把握事物本質(zhì)的需要。一般說來,在光怪陸離的社會現(xiàn)象面前,憂患意識以“吉敗兇成”的警示方式驚世駭俗地表達出來,使得無論是“居廟堂之上”的統(tǒng)治階級還是“處江湖之遠”的草芥野民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注意力聚焦到社會基本矛盾辯證運動中的否定環(huán)節(jié)并予以反思,以真實地把握特定時期的社會本質(zhì),推動國家權威批判活動和社會民眾批判活動及其相互作用,由此促進以其為載體的社會自我批判深入展開。
其三,憂患意識的擔當作用。憂患意識作為“直接對事物發(fā)生責任感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著要憑自己的努力化“兇”為“吉”和化“敗”為“成”的擔當。當一個社會彌漫著憂患意識時,總意味著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能動性正在發(fā)生作用;勇于擔當,在化“兇”為“吉”和化“敗”為“成”中“接受并負起責任”,正是主體能動性的題中應有之義。生活于社會中的具有一定意識自覺的人們,在憂患意識的浸潤中,與良心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對于社會的責任感就會激發(fā)出來?!吧嵛移湔l”(《孟子·公孫丑》)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擔當意識與對“當今之世”的憂患從而產(chǎn)生“欲平治天下”的愿望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當被憂患意識激發(fā)的責任感充盈著人們的意識時,無論是“居廟堂之上”還是“處江湖之遠”的人們都會以“舍我其誰”的擔當意識投入其中,推動國家權威批判活動和社會民眾批判活動及其相互作用,由此促進以其為載體的社會自我批判深入展開。
四、社會自我批判中社會憂患思潮的“潮頭”和“潮流”
人們往往把社會思潮理解為社會中的錯誤思潮,此觀點值得商榷。在歷史上,社會思潮是“反映特定環(huán)境中人們的某種利益或要求并對社會生活有廣泛影響的思想趨勢或傾向”{48}。社會思潮通過體制內(nèi)和體制外的各種途徑表達出來,最能體現(xiàn)社會評價活動{49}。社會思潮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xiàn)象,一個社會中涌動著社會思潮是正常的,而沒有社會思潮的涌動則是不正常的。社會思潮給歷史增添了不少波瀾壯闊的色彩。
梁啟超認為要給社會思潮下定義較為困難,“此其語最妙于形容”。他在為友人蔣方震所著《歐洲文藝復興史》寫的序言中對社會思潮說了一段對后人影響很廣的文字:“凡文化發(fā)展之國,其國民于一時期中,因環(huán)境之變遷,與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進路,同趨于一方向,于是相與呼應洶涌,如潮然?!眥50} 梁啟超對于社會思潮實際上指出了以下幾點:社會思潮以“環(huán)境之變遷”為根本原因,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產(chǎn)物;社會思潮由體現(xiàn)為“心理之感召”的“無數(shù)支派”交匯而成,“心理之感召”正是與利益相聯(lián)系的評價活動,從而“不期而思想之進路,同趨于一方向”;社會思潮“相與呼應洶涌,如潮然”,具有巨大力量。
由此觀之,作為以社會自我批判為源又使社會自我批判浸潤于其中的、彌漫在社會各個方面的憂患意識具有上述社會思潮的特征,可稱為社會憂患思潮。當然,社會自我批判中的社會憂患思潮是社會思潮中的特殊類型,可從以下幾點來分析:(1)不是一般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產(chǎn)物,而是社會處于非崩潰時期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異常激化的產(chǎn)物。(2)不是一般的社會民眾評價活動,而是特定的社會評價活動,即其主體不僅涉及社會民眾而且涉及國家權威機構,其構成中的“無數(shù)支派”既包括“自下而上”的社會民眾批判活動,也包括“自上而下”的國家權威批判活動。(3)不是對社會現(xiàn)象的一般社會評價,而是著重揭示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的否定方面并予以“普遍性反思”,從而形成體現(xiàn)為關于社會“吉敗兇成”警示的社會評價。(4)不是一般地體現(xiàn)社會主體“不吐不快”的評價,而是著重體現(xiàn)為“要以己力突破困難”的由社會責任而形成的擔當意識,并由此所形成的“尚未突破”的憂愁、激憤、悲傷等情感。
“任何社會思潮都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以社會理論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的‘潮頭,一是以社會心理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的‘潮流。”{51} “潮頭”以稱之為“弄潮兒”的思想家為主體,“他們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他們提出一些觀點和理論,由于能使他們周圍的大眾“感受著他們自己內(nèi)在的‘精神不可抗的力量”{52},就能在社會意識中不斷鼓涌和掀起一陣一陣的波濤?!俺绷鳌币猿枷爰抑獾臄?shù)量廣大的群眾為主體,他們對形成“潮頭”的觀點和理論形成共鳴、提供支持,以“一個時代的心理”{53}形式構成了波瀾滾滾的浪潮,以推波助瀾的方式簇擁著“潮頭”?!俺鳖^”和“潮流”是社會思潮的載體,社會思潮正是在“潮頭”和“潮流”的相互作用中波瀾壯闊地展開的。沒有引人注目的以“潮頭”形式體現(xiàn)出來的觀點和理論,沒有以波瀾滾滾的“潮流”形式體現(xiàn)出來的社會心理,沒有兩者之間的“相與呼應洶涌”, 社會思潮就不存在了。社會自我批判中的社會憂患思潮同樣具有社會思潮的“潮頭”和“潮流”。
由于社會自我批判是處在非崩潰時期的社會運動,這就使社會憂患思潮的“潮頭”尤其醒目。“潮頭”中處于國家權威機構中的“弄潮兒”能從社會上層的角度深切地感受到“不可能照舊不變地維持自己的統(tǒng)治”的危機,并得到國家機構中相當一部分成員的呼應,從而把“吉敗兇成”的警示以驚世駭俗的形式通過國家機器的各種作用“自上而下”地貫徹下去。“潮頭”中處于社會民眾之中的“弄潮兒”,或者自己就直接生活在“生產(chǎn)物質(zhì)生活”的活動之中,或者與直接生活在“生產(chǎn)物質(zhì)生活”活動中的人群聯(lián)系較為緊密,因而能從社會下層的角度深刻地感受到“不可能照舊不變地維持自己的生活”的危機,把“吉敗兇成”的警示或者在社會下層的民眾中傳播,或者向社會上層的“弄潮兒”傳遞,從而對社會自我批判產(chǎn)生重大影響。例如,“文景之治”中的賈誼{54}及其《過秦論》、彼得一世“歐化”改革中的波索會科夫{55}及其《貧富論》、“明治維新”的國學和蘭學{56}中的山田玄白等人的“上書言事,陳時政得失”,等等。社會憂患思潮中的這兩類“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弄潮兒”相互作用和呼應,并通過處于國家權威機構中的“弄潮兒”的作用,利用國家機器,使得社會自我批判中的社會憂患意識“自上而下”地蔓延開去。
在社會自我批判中社會憂患思潮的“潮頭”下面,涌動著滾滾的“潮流”。他們中的絕大部分直接生活在“生產(chǎn)物質(zhì)生活本身”的活動之中,切身地感受到因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的否定因素所形成的社會危機對自己利益的損害,感受到不能“照舊不變地維持自己的生活”,因而與作為“潮頭”的以驚世駭俗方式表達出來的關于社會發(fā)展“吉兇成敗”的觀點和理論形成“相與呼應”,遂成為社會憂患思潮中“自下而上”的滾滾“潮流”。由于處在社會非崩潰時期,社會憂患思潮“潮流”中的絕大多數(shù)通過社會輿論、社會謠言或民謠等平和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同時也不排除游行、集會乃至社會騷亂和小規(guī)模的起義等,但總體上不至于引起社會的崩潰。由于組成“潮流”的人數(shù)眾多,并且直接與作為社會基礎的社會存在中的“生產(chǎn)物質(zhì)生活本身”聯(lián)系在一起,因而就會形成簇擁著“潮頭”的擁有巨大力量的滾滾“潮流”。
值得提出的是,社會民眾批判活動的主體是處于國家權威機構之外的廣大民眾,然而不能把社會憂患思潮的主體簡單地歸之于廣大民眾。在社會自我批判中,“潮頭”和“潮流”之間的“相與呼應”,形成了波瀾壯闊的社會憂患思潮,作為“潮頭”的包括國家權威機構和社會民眾中的“弄潮兒”,與作為“潮流”的社會民眾共同構成了社會憂患思潮的主體。沒有“弄潮兒”驚世駭俗的呼喚所形成的“潮頭”,就不可能有社會自我批判的憂患思潮;沒有以廣大社會民眾為主體涌動的滾滾不息的“潮流”,那些令人醒目的“潮頭”,那些提出關于社會憂患意識的觀點和理論的思想家們,至多只能成為憂患學派,并且終究會曇花一現(xiàn),而不可能稱為社會自我批判的憂患思潮。
社會中人們利益的多元性造成了社會思潮的多元性,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越是激烈,各種社會思潮的運動也就越是激烈,各種社會思潮在激烈的運動中必然相互沖撞、交流和整合。隨著形成社會自我批判的社會條件的變化,社會憂患思潮必然會在與各種社會思潮的相互沖撞、交流和整合中潮漲潮落。潮漲潮落是社會憂患思潮的一個重要規(guī)律。社會憂患思潮的潮漲潮落不僅能敏銳地反映社會自我批判過程中的跌宕起伏,而且能通過反映的能動作用在動員、聚焦和擔當?shù)确矫鎸ι鐣晕遗羞^程中的跌宕起伏發(fā)生作用,從而使社會自我批判能在跌宕起伏中不斷地發(fā)展。
在社會自我批判過程中,不僅要充分肯定社會自我批判所取得的成就,以增強社會自我批判不斷進行下去的信心;而且要充分揭示處于社會自我批判中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否定因素,不回避社會在變革的快速發(fā)展中所積累的深層次問題。這就是說,要鼓勵社會憂患思潮的發(fā)展,做到警鐘長鳴。習近平指出,“我國已進入發(fā)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我們面臨的矛盾更加復雜”{57},這其中所體現(xiàn)的正是深深的憂患意識。而要使社會憂患思潮在體現(xiàn)為社會主義改革的社會自我批判中進一步發(fā)生作用,就需要在社會主義深入發(fā)展的新階段進一步創(chuàng)造能使社會憂患思潮得以發(fā)展的社會條件。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頁。
③ 陳新漢:《評價論視域中的社會自我批判論綱》,《江漢論壇》2014年第5期。
④ 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頁。
⑤ 馮天瑜:《中華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⑥⑦《辭?!?,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2、1932頁。
⑧⑨ 馮天瑜:《從元典的憂患意識到近代救亡思潮》,《歷史研究》1994年第2期。
⑩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19頁。
{11}{24}{26} [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145、140、140頁。
{12}{31} [德]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39、7頁。
{13}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頁。
{14} 郭淑琴主編:《普通心理學》,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第331頁。
{15}{17} 孫云:《論憂患意識》,《人文雜志》1998年第2期。
{1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6頁。
{18}{52} [德]黑格爾:《歷史哲學》,王造時譯,上海書店1999年版,第52、32頁。
{19}{39} 馮契主編:《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版,第58、1410頁。
{20}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1626頁。
{21}{23} 苗力田:《德性就是力量》(代序),載《康德形而上學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頁。
{22}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苗力田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頁。
{25}{27} [德]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下卷,賀麟、王玖興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155、156頁。
{28}{41} [法]雷蒙·阿?。骸渡鐣W主要思潮》,葛智強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45、345頁。
{29}{3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9頁。
{30} 《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0頁。
{32}{33} 《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上,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16頁。
{34}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7頁。
{36}{38}{49} 陳新漢:《民眾評價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205、267頁。
{37} 中國“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6年,社會上政治謠言很多,其中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政治謠言,大概要屬“周總理遺言”。這份“遺言”版本很多 ,雖有出入,但大同小異,這是很耐人尋味的。根據(jù)公安部門的統(tǒng)計,僅安徽一省,就查出6935份,收繳3028份,可見其傳播之廣,影響之大了。見陳新漢:《民眾評價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頁。
{40}{42}{43}{47}{48} [法]埃米爾·涂爾干:《社會分工論》,渠東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0年版,第1、244、245、245、245頁。
{44} 馮川:《榮格“集體無意識”批判》,《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5期。
{45} [瑞士]榮格:《原形與集體無意識》,徐德林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6—41頁。
{46} 《列寧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頁。
{50}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頁。
{51} 陳新漢:《自我評價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79頁。
{53} [蘇聯(lián)]《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3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62年版,第196頁。
{54}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誼原籍漢陽,少有才名,能誦《詩》、《書》,遂聞名于郡中,年十八被河南太守召到門下,二年后被漢文帝任為博士,在一年內(nèi)又破格擢升為太中大夫。在漢文帝《日食求言詔》的氛圍下,每有朝令,朝廷都能廷議,“賈生盡為之對”,最有影響的文章是《過秦論》。
{55} 波索會科夫(1652—1726),在73歲時著成在歷史上極有影響《貧富論》,對當時的俄國狀況極表憂患,強調(diào)商業(yè)在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作用,“若無商業(yè),不用說一個大國,就是連一個小國都難以立國”,疾呼“不要讓農(nóng)民淪為乞丐”。[蘇]H·N·梁士琴科:《蘇聯(lián)國民經(jīng)濟史》,中國人民大學編譯室譯,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2頁。
{56} 蘭學指日本江戶時代通過荷蘭傳播而來的西洋學術總稱,代表人物有山田玄白、前野良澤等。幕府末期,國學具有鮮明的“町人階級特色”(町人即工商業(yè)者——引者注);“與儒學相比,在幕府內(nèi)部倒是洋學(即蘭學——引者注)起了更大的歷史作用?!盵日]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1卷,周啟乾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頁。
{57} 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求是》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