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牟宗三在《歷史哲學》中認為,中國文化的精神在最古老的文化模型中已有體現(xiàn),《尚書·大禹謨》中講“正德、利用、厚生”,實為道德的理想主義最初之發(fā)顯。“正德”是內圣,“利用”“厚生”則是外王。從這時起,中國文化即已顯出“仁的系統(tǒng)”的端倪,其對自然的探索和對制度的設計,無不以實用為出發(fā)點;其對“智的系統(tǒng)”的追求,無不籠罩在“仁的系統(tǒng)”之下。所謂“仁的系統(tǒng)”,具體地看就是倫理制度和學術教化。所謂“智的系統(tǒng)”,就是“本天敘以定倫?!敝械摹氨咎鞌ⅰ?。古代史官要了解自然規(guī)律,天文歷法,這就為“智”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所以牟宗三先生認為中國最古的文化是“仁智合一”的,但了解天文歷法的目的,仍是“定倫常”,所以說“仁”是籠罩,是出發(fā)點和歸宿。順著這樣的路數發(fā)展,道德和政治的系統(tǒng)就越來越彰顯。及至周公制禮作樂,此系統(tǒng)已經趨于成熟(此既可能是歷史實際的發(fā)展成熟,也可能是儒家理想中的發(fā)展成熟,而托之于周公)??鬃釉唬骸坝粲艉跷脑?,吾從周?!彼^“周文”,精神上即是“道德的理想主義”,實踐上就是周代的禮樂制度。牟宗三先生云:
孔子之振此統(tǒng)于不墜,以及其垂統(tǒng)于來世,皆不指往時之陳跡言,乃指此陳跡所顯示之‘意義’。陳跡不可為統(tǒng),意義乃可為統(tǒng)。此“意義”乃孔子就典憲之發(fā)展予以批評的反省以得之。
制度可隨時代之進步而改變調整,而精神則一直貫穿于中國的歷史,并與現(xiàn)實的形式相結合,衍生出具體的制度文明。
至孔子時,周文疲弊,禮壞樂崩,乃有《論語》、《春秋》以垂教后世。《論語》著眼人倫日用,以“親親之殺”言仁;《春秋》著眼社會政治,以“尊尊之等”言義。仁義并舉,其背后亦不出于道德的理想主義。其后孟子由“仁義”的內在性確立了“性善”的思想,將此精神整個地樹立起來。由這樣的內在道德性轉出的生活是一種精神的生活,必將物質的欲念從精神中剝離掉,獲得真正的“主體的自由”。自孟子始,宋明理學家等皆延續(xù)了這種理路并加以發(fā)展之,程朱的“居敬窮理”,王學的“致良知”,均是此道。所以孟子一路是深度地開拓“道德的理想主義”,直指仁心,直指天理,“當下便是,反身自見”,其代表性的命題就是“人禽之辨”。而另一路則是荀子,廣度地發(fā)揮儒家學說,強調“知統(tǒng)類”,要繼承儒家形具的文明,要“化性起偽”,用外在的、客觀的實踐教化人。這種客觀精神本來很有利于開出科學和民主,但可惜荀子沒有了解仁義的內在性,以“性惡”來與孟子對質,偏離了儒家的根本精神,故為后儒所不取;而荀子一派本身也因為沒有內在道德性的自律(即“慎獨”),而必然地墮落物化為韓非、李斯等法家的純外在的精神。因其強調文物制度的“統(tǒng)類”,故其代表命題是“夷夏之辨”。孟子言盡心盡性,荀子言盡倫盡制,進路不同而理實為一:心性必尋求實現(xiàn)自己于倫常禮制之中,而倫常禮制則必賴心性方有其價值意義。雖然兩路有分歧,并最終走向了完全不同的路徑,但在孔子處其實是合一的,內在精神自不必說,其對外在精神的重視也可以在他對管仲的評價“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中看到。如果這兩種精神的形態(tài)在后世中復歸一途,而不是分道揚鑣,那么中國就能成就“仁智雙全”的系統(tǒng),也就能夠自己開出近代的科學和民主制度。
經過孔子孟子等往圣先賢的發(fā)展,“智的系統(tǒng)”乃被完全融攝在“仁”之下,雖不再以實用為出發(fā)點,卻越過了“智”的獨立發(fā)展階段,直接抵達了“超知性形態(tài)”,也就是“智的直覺形態(tài)”,牟宗三先生形容這種形態(tài)為“圓而神”。這部分牟宗三先生借鑒康德的理論,將“智”分為了三種形態(tài):其最低級的是感性、經驗,是囿于生活實用的“智”;其中間形態(tài)是“知性形態(tài)”,即概念的、抽象的、邏輯的“智”,能使我們認識現(xiàn)象界;最高級的是“直覺形態(tài)”,亦稱“神智”,使我們能夠認識本體界??档抡J為神智唯上帝能有,是因為他以上帝為本體;而牟宗三先生認為,因道德才是本體,故中國哲學早已證成了神智可為人所有。對于道德和生命的重視使中國人的“智”一直籠罩在“仁”之下,所以從最低級形態(tài)直接轉進了最高級形態(tài);而“智的直覺”理解萬物并不通過邏輯、數學,所以中國的科學沒有能夠獨立發(fā)展起來,也就沒有形成近代西方的規(guī)模。
至此我們說明了中國文化乃是仁的系統(tǒng),昂揚其間的始終是道德的理想主義,“智”被函攝其中而不曾得到充分發(fā)展。牟宗三先生將中國這種充分強調心性的文化形態(tài)概括為“綜和的盡理之精神”,其“綜和”是表示“上下通徹,內外貫通”,“盡理”則是統(tǒng)稱孟子的“盡心知性”和荀子的“盡倫盡制”。而西方的文化形態(tài),牟宗三先生則冠之以“分解的盡理之精神”的概念。
“分解的盡理之精神”其實有兩意。一是就西方的科學而言,西方文明之始的希臘文明首先重視“自然”而非“生命”,而“自然”作為外在的對象,需要觀解地認識。因此西方人的“理論理性”或說“認識心”得到了充分的彰顯,智的知性形態(tài)得以與道德毫無關聯(lián)地獨立發(fā)展。故西方的邏輯、數學發(fā)達,近代科學得到了充分發(fā)展,乃有今日的強大。二是就西方的基督教精神而言,超越的“絕對實在”是外在性的,天國與人間是截然對立的,上帝是世人所不能企及的,所以人們只知道什么是絕對的真理,而不能依此判斷世間的善惡,牟宗三先生由此稱此教為“離”的,只有超越的客觀妥實性而無內在的客觀妥實性;儒家的主張則是天國即是人間,依“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一普遍真理可以實現(xiàn)現(xiàn)實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判斷,故既有超越的客觀妥實性復有內在的客觀妥實性,是謂“盈教”。這個“離”與“盈”的差別就體現(xiàn)在耶穌身上,耶穌將人間與天國截然地隔離開,以上帝的真理顯示給民眾。因為基督教不是心性之學,真理不是內在而是外在的,故決不能人人成為上帝,否則一切都將失去意義,一如太平天國的楊秀清以“天兄附體”來要挾洪秀全。耶穌只能有一個,他是神而不是人,是三位一體的圣子,是“道”化為肉身。由此宗教精神,西方文化中遂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無“親親之殺,尊尊之等”之觀念,這樣一來社會上就會形成階級、團體的對列格局,或者叫做“理性的架構表現(xiàn)”,遂容易轉出民主觀念與制度
由此可見“分解”的含義,就是與感性世界的分解。無論是科學中建立抽象的、概念的、偏至的“觀念世界”,還是宗教中俗世遙不可及的天國、彼岸,都是與經驗的、感性的世界相隔離的。而儒家的仁義道德則和感性世界相貫通,是實現(xiàn)于人倫日用之中的,故名“綜和”。而西方之“盡理”則是研究的意思,與“盡心知性”也完全不同?!胺纸獾谋M理之精神”雖然要民主有民主,要科學有科學,但其根本問題在于背后無道德的理想主義,必然會一步步趨于自毀。簡單說來,沒有道德精神的指導,科學被用來發(fā)明更大殺傷性的武器、高科技的作案工具或者成為壟斷者牟取暴利的手段;民主政治則淪為政客們通過煽動欺騙民眾來中飽私囊的工具。這些可悲的情形不勝枚舉,這里舉例言之,并不是表示這是個別性的問題,其實在是結構性的、整體性的問題,所以牟宗三先生認為長此以往西方文明必走向自毀,應驗“周期斷滅”的魔咒。
牟宗三先生以“綜和的盡理之精神”與“分解的盡理之精神”來區(qū)別中西文化的差異,是一大創(chuàng)舉。他在對這兩種精神進行的分疏中,逐步闡明了中國為什么沒有發(fā)展出科學與民主,也逐步證成了中國文化精神的價值:融攝西方文化,攝智歸仁,用道德精神指導科學的發(fā)展與民主的進行,以道德的理想主義填補西方文化缺少內在的客觀妥實性的不足,最終形成“圓而神”的文明,拯救西方文化免于自毀。這對于我們在西方文化價值仍然是世界主流的當代,認識到我們自己的文化精神,樹立文化自信,正視道德的主體性,并以此統(tǒng)攝、融合西方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以期在未來發(fā)展出根于中華、中西融匯的普世價值,都有極大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