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夢迪
【摘 要】 語文是整個教育階段的重要基礎課程,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綜合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高中生來講,其思維能力和智力已經(jīng)基本成熟,更是積累了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教師應把握好這一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強化對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收獲更多,使教學活動更加高效。?語文是高中教育體系的重要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有益于學生的輕松學習,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思維能力? 培養(yǎng)
作為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其心智正處在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不僅要學習各個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各方面知識的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增強思維能力,為更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切實貫徹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目標,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從而保證高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更加有效,實現(xiàn)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強化訓練。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通過一系列有效的師生交流促進學生的理解和認識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只是作為知識的接受者,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常常喪失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老師應該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設置豐富的課堂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豐富的課堂活動中來,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老師在課堂上應該設置提問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來回答,對于學生的回答要認真地進行分析和評價,對于學生的作業(yè)要認真看待,對于共性問題,在課堂上要及時解決,對于個性問題,老師要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解決,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課下老師幫忙解決,確保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解決,幫助學生改進進步,并適當?shù)毓膭顚W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二、建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保持輕松且愉快的心情,從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讓學生在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下學習語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情緒的主體。因此為了營造愉快且良好的課堂氛圍,語文教師在授課時要保持昂揚飽滿的情緒,通過自己的感情與情緒來感染學生,喚醒學生的學習情緒。此外,教師還應因勢利導,不能盲目追求課堂紀律而傷害到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應該盡可能在課堂中利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幽默風趣的語言、活潑生動的表情以及和藹可親、善解人意的眼光等來影響學生,通過舉手投足間投射出的愉快和寬松給學生以適當?shù)墓膭詈桶凳?,讓學生熱愛語文課堂。
三、科學設置訓練項目,使學生在實際動手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
高中語文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實際上可看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傾聽與表達能力,從信息論的層面來講,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訓練與思維訓練是同時進行的,因此,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目標與高中語文教學目標能夠充分融合。所謂聽、說、讀、寫這四項語文基本能力,實際上都可以看作是以邏輯思維為基礎的能力,其中“寫”是“說”的書面表達形式,要想將自己所思所想表達清楚,則一定要符合大眾的思維規(guī)律,倘若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是無法將思想與道理表述清楚的;至于“讀”與“聽”,倘若對他人講話或者文章中的邏輯結構無法弄懂,實質上也說明根本沒有真正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從心理過程的角度來看,語文學習中的聽、說、讀、寫訓練實際就是從理解到表達的過程,這一過程中需要完成注意、感受、觀察、對比、辨別、聯(lián)想、分析、總結、判定、抽象、具體、概括等一系列心理活動才能夠完成,也間接證明了語文學習的聽、說、讀、寫訓練是一項復雜的智力訓練。由此可見,邏輯思維的訓練能夠與語文教學活動充分融合,在對語文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充分滲透邏輯知識,利用邏輯思維訓練讓學生去掌握其中的邏輯規(guī)律,進而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加強自身建設,為教會學生提供豐富知識儲備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來說,老師自己需要注重自身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學生起個好頭。因為老師的行為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成長,對于學生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老師需要注重個人的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老師需要梳理清楚所要教授的語文課本內容,深刻理解語文課本的內涵,能夠用語文思維方式去思考這些語文知識。其次,老師需要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去提出問題和尋找到解決方法,在課堂上能夠給學生加以引導和解釋,讓學生也能夠輕松地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將解決問題當做一件輕松的事情來做,這樣就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影響。
學習知識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學會思維的方式和方法。在當前社會快速發(fā)展進步的今天,單一的知識學習已經(jīng)難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敢于打破原有的思維慣性,緊緊抓住當前社會發(fā)展進步的特點和方向,根據(jù)高中生的特點開展思維教學,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思維習慣和方式,為今后的成長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莉波.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J].神州,2016(20):111.
[2] 劉繼剛.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7)277.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