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威
我的童年在老家度過。所以在童年時,我沒有“老家”的概念,因為家只有一個,它雖然很老但也沒有一個新的來跟它表示區(qū)別。
故而,那時嘴上有時說起老家,不過是受了某些武俠小說的影響,里面的惡人總會說“我送你回老家”。
后來我真的有老家了,因為到了大城市。
回想人生之路,童年所在的那個小村子是一塊墊腳石,命運的根本方向就是讓人離開。而我對老家也沒有太多的感情,因為我知道僅有情懷沒用,人生活得好不好才是基礎性的真理。鄉(xiāng)親們都被一一城市化,那個村子在過去十幾年里基本就是一個空村,狗比人還多。
村里的房子,都是爺爺輩手上建造的,全是泥磚房,至少已經(jīng)有半世紀的歷史。然而它們雖然櫛風沐雨,但沒有一間倒塌的。人們很少回去,但大年三十和清明時節(jié),家家戶戶總要回去祭祖。那些空著的泥磚房,也就在這兩個節(jié)點會被打開,升起難得一見的炊煙。
只有一家人在村子里住,除了他們沒有人能待在那里過夜,因為城市的燈火通明,早已讓人們對荒村之夜的黑燈瞎火不堪忍受。不過從前年開始,情況發(fā)生了一點變化。因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國家出了不少錢,把村里的爛泥街道都鋪成了城市人行道那樣的地磚,甚至更為美觀。瓦面換成了更能抵抗風雨的彩色鐵皮,村口還有停車場,清潔的現(xiàn)代廁所,以及整齊的綠化,據(jù)說為了保持綠化,所屬的村集體還會請人去給草木澆水,以及打掃衛(wèi)生,從某種程度上看儼然已有現(xiàn)代生活的氣象。周圍的十里八鄉(xiāng),都被同樣的喜悅所籠罩。
村民們說,先花大價錢把它弄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然后再把它拆掉,這到底是什么想法?
這讓我對老家的印象出現(xiàn)了一點改觀。以前我叔叔念叨要新建房屋,我都認為是不必要的浪費,因為它完全沒有市場價值,建房不過是在支持一種面子??吹酱謇锃h(huán)境的變化后,今年初我便對建房子不再抵觸。也正是在今年,父母把縣城的房屋賣掉了,這就意味著,當我想起這個出生和成長的山區(qū)小縣,唯一的線索就是那個村子了。
有意思的是,不過才一兩年時間,老家的老房子卻要被拆除了。這是為了要證明家家戶戶都已脫貧。那些載滿記憶的泥磚房沒有人居住,對村民們來說只是一種“從哪里來”的紀念,它以一種紀念的意義存活了至少20年,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狀況,跟這個村子已經(jīng)沒有任何關聯(lián)。而現(xiàn)在這種意義變得沒有意義。
投入了不少錢,把它變成了宜人之所、美麗鄉(xiāng)村,才一兩年,就因為這個村子整體上都是泥磚房,又要全部拆除,因為“拆除破舊泥磚房”行動可以彰顯成效,肉眼可見,指標明顯。
對這個特殊的村子而言,邏輯極為有趣:一個村子,如何標記它不再貧困?很簡單,讓它消失。
其實,認清這樣普通的道理根本不依賴智力,不用讀書也知道“掩耳盜鈴”這個成語。村民們說,先花大價錢把它弄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然后再把它拆掉,這到底是什么想法?
天知道。
這樣的村子還有許多,對于我以及我的鄉(xiāng)親們而言,拆掉老房子只是造成祭祖的不便,情懷無所依傍都是其次,但一些仍然居住在泥磚房里的農(nóng)民,這段時間里頭疼的是接下來住在哪里的現(xiàn)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