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有且僅有這么一個男團(tuán),他們比海還浪,比風(fēng)還自由,長年累月活在各大語文老師(敲重點)的嘴里,但凡提到這個男團(tuán),通常都是在“朗讀并背誦全文”的前提下,他們就是威(聞)風(fēng)(風(fēng))凜(喪)凜(膽)的——“唐宋八大家”
至于這八個人為什么會跨越年齡和朝代成為一個男團(tuán),我認(rèn)為,除了他們玉樹臨風(fēng)(?)的長相,出口成章的能力,還有就是——“剛(巨剛)”。
——對唐宋八大家路轉(zhuǎn)粉的蘿莉璇
“你可能不知道,我越剛,生活越好?!薄n愈
韓愈的剛在于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在佛教大興的時候,唐憲宗決定迎佛骨,整個朝廷只有韓愈敢對唐憲宗說“No”,他還不要命地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結(jié)果被貶了,而且還是貶一次送兩次包郵的那種哦。
他被直接打發(fā)到窮鄉(xiāng)僻野、鱷魚超多的潮汕!就在大家以為韓愈要GG的時候,人家卻把當(dāng)時潮汕的經(jīng)濟情況給帶動了起來?。n愈:嘿嘿嘿,沒想到吧!)
不僅如此,我們一哥還曾孤身一人深入叛軍的軍營,用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地說(洗)服(腦)叛軍棄戰(zhàn)投降。
可就是這樣的韓愈,卻在登華山的時候被嚇哭了,而且還是“發(fā)狂慟哭”的那種,不僅如此,還被唐朝李肇給記在了《國史補》上。
韓愈:我的英名是不是就這樣毀掉了……
“今天也是元(喪)氣滿滿的一天呢!”——柳宗元
對比樓上,我們唐宋二弟柳宗元的人生事跡就是“起起起,一直落”這六個字,由于“剛”了朝廷,永貞革新失敗后,被朝廷一道圣旨貶為邵州刺史,然而在趕去邵州的路上又被加貶為永州司馬。
他表面是永州司馬,其實背地里干起了旅游博主的活,不僅把永州轉(zhuǎn)了個遍,還頗有心得地寫下了一篇《永州八記》,只可惜,當(dāng)時沒有什么“×音”“×手”之類的社交平臺,否則,我們柳宗元早就是旅游一哥了。
然而,對于這種看起來快樂而充實的生活背后,我們二弟的狀態(tài)通常是“臉上笑瞇瞇,心里mmp”。
這種想發(fā)泄卻不能發(fā)泄的情緒被我們二弟巧妙地轉(zhuǎn)移到對景物的取名上,比如,將一條好好的溪改成“愚溪”,弄堂改成“愚堂”,島改成“愚島”,反正無論是什么,他都要在前面加個“愚”字。
但即便這樣,郁結(jié)在心中久久不得消散,所以,我們柳宗元也是八大家中最短命的一位……
柳宗元:寶寶委屈,但寶寶不說。
“我喜歡黃色,真的因為他單單是種顏色?!薄獨W陽修
晚唐時期,古文運動衰弱,出現(xiàn)了大片斟字酌句的不良文風(fēng),這時候就需要另一群人來拯救詩人圈,比如——老司機歐陽修。
如果說韓愈是唐朝二大家的扛把子,那歐陽修就是宋朝的六大家中的老父親了,蘇洵和王安石不僅受過他的恩德,就連蘇軾、蘇轍也都是他的學(xué)生。就這樣桃李滿天下的歐陽修其實背地里還兼職當(dāng)了個老司機,有事沒事就喜歡寫一兩篇(帶點顏色)的詩集打發(fā)時間,這開車速度,就連“桃夭”專注開車一百年的任天天看到他,也要下跪叫聲祖師爺?shù)哪欠N……
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一下歐陽爸爸的車速到底有多快。
“幾疊鴛衾紅浪皺。暗覺金釵,磔磔聲相扣?!薄兜麘倩āぴ佌韮骸?/p>
“寶檀槽在雪胸前,倚香臍、橫枕瓊臂?!薄掇ハ隳摇o橋仙》
還有很多,避免和諧,這里就不說了。
雖然我們歐陽爸爸偶爾開開車,但人家該工作的時候還是很認(rèn)真的,不僅領(lǐng)導(dǎo)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后期更是擁有宰相、史學(xué)家、文壇盟主等多重身份。
只可惜,樹大招風(fēng),最后他因被一些人杜撰的花邊新聞而遭貶官。
歐陽修:一個歐陽修雖然倒下了,但還有千千萬萬個歐陽修!【狗頭】
“事實證明,聰明的人無論什么時候起步都不會晚!”——蘇洵
家族的基因有多強大,看這三位就知道,老爸蘇洵二十七歲前游手好閑,不求上進(jìn),每天只曉得混跡在綠水青山之中,等到二十七歲第一個兒子呱呱墜地后,才像突然找到了人生目標(biāo),開始讀書考科舉!
他雖然這一生都沒有當(dāng)過官……但仍舊憑借卓越的文字功底硬生生地擠進(jìn)了唐宋八大家中。(我:就問你怕不怕?。?/p>
話說回來,老蘇這個反面教材,還被寫進(jìn)《三字經(jīng)》里廣為流傳……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p>
我們蘇老這輩子都沒有當(dāng)過官,但耐不住他兩兒子都當(dāng)了官,還都是大官,雖然兒子們也總在被貶的路上……
蘇洵:“這話我沒法接?!?/p>
“你快看!這都是我為你總結(jié)的美食打卡地點!”——蘇軾
蘇軾不單單是東坡肉的代言人,還是個無論詩詞、散文、繪畫、書法都能登上宋朝榮譽榜前十的天才!
但因為人太過實誠,經(jīng)常在宋仁宗的被貶名單上,曾有幸當(dāng)過八個地方的知州(市長),簡稱八寶粥。
他一直在被貶的路上,但耐不住他對美食敏銳的嗅覺,還為此頗有感觸地寫了一篇又一篇關(guān)于美食的詩集,比如,貶到黃州時,他寫了《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被貶到惠州時,又寫了一篇《惠州一絕》“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就連生病的時候,他也不忘偷吃美食,還說這是他嘴巴自己動的。
但即便這樣吃貨屬性滿滿的蘇軾卻也是各大網(wǎng)友盤點的最愛詩人Top1。
至于為啥蘇軾會這樣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呢?或許是因為蘇軾做到了我們都做不到的地方。
比如,每天吃那么多美食,他也不用擔(dān)心自己長胖,穿衣服不好看【狗頭】。
蘇軾:“美食終結(jié)者,了解一下。”
“哥哥是我心頭肉,沒有哥哥睡不著?!薄K轍
對比哥哥蘇軾的吃貨屬性,弟弟蘇轍更像是一個跟在哥哥身后的小尾巴——簡稱“哥控”。小時候,蘇軾帶著蘇轍一起從詩詞歌賦中討論人生哲理,幾乎將自己所學(xué)的知識都傾囊相授。
長大后,蘇轍雖然成了三蘇中唯一做了宰相的,但對哥哥從小到大的感情從來沒有變過質(zhì)。
蘇軾入獄被貶,蘇轍求爺爺拜奶奶地給蘇軾收拾了一大堆爛攤子,還欠了一屁股債……
雖然在蘇轍的勸導(dǎo)下,蘇軾還是一如既往地被貶或在被貶的路上,但逢年過節(jié)時,什么《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陽關(guān)曲·中秋月》《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詩集都表露了蘇軾對弟弟深深的思念。
三蘇的剛,不僅在于他們參與革新和變法,更是當(dāng)他們被生活無情地吊打時,還能“報之以歌”地繼續(xù)享受生活。
蘇轍:“尼桑,擦浪嘿呦!”
“成名的路上除了有詩,還要被黑。”——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中,黑粉真愛粉最多的就是王安石了。想當(dāng)初北宋國家孱弱,王安石躊躇滿志地想要憑借著自己的力量拯救國家實行變法,但因為這點從而得罪舊黨,最后眾叛親離,憂愁而死。
王安石的剛,是“變祖宗的法度,永遠(yuǎn)向前,永遠(yuǎn)變革”,關(guān)于王安石變法到底是對還是錯,我們無從得知(畢竟一百個人的心里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但王安石的為人,我覺得還是很nice的,當(dāng)初作為對手的蘇軾因烏臺詩案鋃鐺入獄時,作為競爭者的王安石不僅沒有落井下石,還專門寫信給皇帝,讓皇帝放過蘇軾……
要知道那會兒的王安石已經(jīng)成了丞相。
王安石:“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打車去吧!”
“人老,身不老!”——曾鞏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存在感可以說是最低的,雖然三十九歲才中了進(jìn)士,但人家做官的時候并不含糊,調(diào)任齊州(今山東濟南)知州的時候,一舉端掉了當(dāng)時殺人越貨、無惡不做的“霸王社”!話說回來,曾鞏還是我們歐陽爸爸最喜歡的學(xué)生,當(dāng)年蘇軾考試的時候,就因為文章寫得太好了,當(dāng)時作為主考官的歐陽修看到了,內(nèi)心OS:這么好的文章一定只有我曾鞏徒兒才寫得出來呀!于是乎,為了避嫌,主考官大筆一揮,直接把原本妥妥拿第一的蘇軾直接改成了第二。
蘇軾:我能怎么辦呢?我也很無奈呀……
后記:簡單來說,就一句話,想要記住這個炸裂的中國組合只要記住一句口訣,那就是——
一韓一柳一歐陽,三蘇曾鞏加老王。
蘿氏預(yù)言:只要記住這個口訣,你將在以后的語文考試中戰(zhàn)無不勝!【扶眼鏡】